前言
作为一个上班族来说,最盼望的就是节假日,最喜欢的就是节假日背上行囊,带上相机,两人相伴,趁着阳光正好,趁着微风不燥,向远方出发,看看天,看看地,看看山,看看水,看看那一路风情,放逐一份心情,还灵魂一份自由,消除工作中的烦恼,忘掉生活中的疲惫。生命短暂,且活且开心,假期有限,且有且珍惜。 人间四月天,透着一种诗意的暖,伴随着一阵阵落花,悄然离去,一个轻轻转身,如诗如画的五月已来临,暮春,初夏,满目翠绿。就让我们用一路欢歌笑语满满期待的假期旅行告别四月迎接五月。
行走在统万城遗址
每年五一假期,我和墨墨童鞋都会出发去寻找远方未知的世界,我们传统的做法一般是请一天假,提前一天出发,一是为了躲避高速拥堵,二是为了错开一些景区游客大部队,今年路线是陕北,考虑到陕北人不是很多,再加上我手上尚有工作未完成,所以这次我们选择在假期第一天出发。事实果然如我们所预计,沿G65W一路向北,路上车很少,忍不住自己都夸自己了。
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景区门票30元,开车进入景区,大概1km才到遗址所在地。据传说,修建当年,用投手向城墙投掷飞刀,以此来检验和确保城堡的坚固。如果刀子扎进城墙,说明城墙不够坚固,那么修筑此城墙的人就要被处死;而如果刀子扎不进城墙,说明投手没有用力,则投手需要被处死。人残酷,墙坚固。
进入遗址区,和墨墨童鞋绕着城垣默默的走着,看着眼前残存的白色城垣、角楼和墩台,可以想象出当年统万城规模之大,既然是都城,那城中一定是商贾往来,热闹辉煌,可是再看眼前这无边无际荒凉的沙丘,心中很是疑惑,赫连勃勃在这里兴建都城的时候这里是沙漠吗?游牧民族不是逐水而居吗?回到家后翻阅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里面给出了答案,统万城是建在一片流沙之上,但是流沙之上覆盖着一层几十厘米厚的黑土草地,黑土代表了比较湿润的草原环境,流沙则代表了这里变成了沙漠,史书《太平御览》记载,赫连勃勃对这一带环境评价是:“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若斯之美”。
在神树涧为千年古柳顽强的生命唱赞歌
离开统万城,驱车往南大概20km的地方就到达了神树涧神树涧指神树涧沙漠古柳林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境内,古柳大约300余颗,大都独具特色,说是达柳,据今已有六百年历史,也称千年古柳。古柳的主干大都劈开着,中间都是空的,有的能容下好几个人,许多的旁干倒伏在地上,(形成一个拱形,头上长满绿枝,最粗的主干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有的四下裂开。形成开屏状,而有的枝干好象只有树皮在连着,却依旧生长的茂盛。每棵树似乎都有自己宽阔的领地,根在这儿,头却伸向三四米远的地方,一头扎进地里有生了根,上面又长出了新枝。古柳千奇百怪,个个不同。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模样,看什么象什么,那都要看什么季节,加上自己的想象力了,但他们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树干宽厚的质感,如铁铸的面具,如老人脸上放大的皱纹从他们身上透出的灵气与气质,是一种坚韧不拔,无所畏惧,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神树涧古柳是雕塑、是化石、是精灵,只有生长在这高原上、大漠中的生灵才有如此的气质与神韵,也只有身经风刀霜剑的生命才有如此傲视苍生的气魄。
在波浪谷,红色的波浪扑面而来
龙洲丹霞地貌是目前陕西规模最大的一个丹霞地貌景地,当地人称“波浪谷”、“红石峁”,也叫靖边红沙岩峡谷。这里的红色砂岩在风雨剥蚀下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姿态和色彩,不同角度、时间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色。在雨后天晴时,红砂岩的色泽会更加鲜艳,同时也会在阳光下形成特殊的光影,景色壮观奇特,因此也吸引了很多摄影大咖的目光。但景区尚未被开发,为防止人为损坏,主要景致已被围起铁丝网进行了保护。龙洲波浪谷距离靖边县城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波浪谷是没有门票的,感觉管理有些混乱,一路上没有看到WC,千辛万苦下到了谷底才看到了WC,收费2元,一位游客大姐开玩笑说这收费5元也得要上啊。
到谷底可以坐筏子回到停车场,一个人60元,也可以爬上山走到公路上,坐摩托车或专门载人的私家车回到停车场,一人10元。
在乾坤湾默默注视着流淌了160万年的黄河水
中午从波浪谷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然后继续往南走,驱车4个小时到达乾坤湾,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超出我意料的是停车场仍然停满了车,假期第二天得要有多少人来这里呀。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她流经延川县土岗乡大程村、小程村和伏义河村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留下了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远古时,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站在乾坤亭,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位于S型的黄河古道边畔上的河怀村和伏义河村,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这段黄河古道就是乾坤湾。她令人遐想,发人深思。她如同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在天廷丢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河图”和“洛书”,她酷似天地造化的天然太极图。罕见的蛇曲景观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在延川境内形成的五道大弯被统称为河曲, 其科学名字为蛇曲。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延川黄河蛇曲是如今中国干流河道蛇曲规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是罕见的景观。它由北而南地延伸,依次是: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 、乾坤湾、清水湾。
“九曲黄河十八弯,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延川清水湾!”清水湾是继乾坤湾之后的第二大弯道,其弯度达305度。据记载,清道光十一年前,这里就是黄河西岸的一个重要渡口,所以也称清水关。
会峰寨创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为陕北遗存的最有代表性的古代防御工事之一。后经数次修葺,近百年来坍塌废弃。会峰寨巍峨险峻,东临黄河天堑,西南两侧濒临寨河深谷,四面悬崖突兀,峭壁嶙峋,仅西北有条狭隘的崾岘为径与山寨相通。此寨沟深垒高,山环水抱,形如虎踞,势若龙盘,易守难攻,固似金汤。会峰寨东南侧岩壁有处背斜褶皱,岩层呈波状弯曲,是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陕北单斜翘曲构造的见证;山麓北侧峭壁上遗存一行神秘文字,难以破解,被人们称为“摩崖天书”,诸如此类远古先民的胜迹,在山寨附近多有隐约显现,无疑是黄河文明的印证;山寨存留残房、破庙、石碑、石桥、石碾、石磨等遗迹遗物,是先民藏身避难之所的明证,是古代战乱频仍的明证。在此观景览胜,油然生出一股“黄河流日夜,代谢成古今”的沧桑之感!
游览完乾坤湾景区就往回返了,最后以两个人的合影作为结束吧。
游记结束,谢谢观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