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青州云门山
青州云门山,AAAA级名胜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
景名胜区之一,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拔421米。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
山。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
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在山东乃至全
国享有盛誉。其著名景点有云门献寿 、万春洞、望寿阁、主峰、石窟造像、天仙女玉祠、云门洞等。
云门山在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拔421米,山顶有天然门洞,夏秋季节,常有云雾穿门而出,故名“云门”。云门山与近傍驼山,山下范公亭连成一体,成为青州的风景庙会区,在这里游览,有一套谣谚可作导游:“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四品书。”拜寿上云门山有两项内容:第一,云门山上有明衡王朱厚矫庆寿时刻下的一个大“寿”字,高7.5米,宽3.7米,只“寿”字下部的一个“寸”字,就有2.3米高,人攀其上,足蹬“寸”钩,头顶不着那上边的一横,俗称“人无寸高”。
云门献寿在云门山巅之阴,有一海内罕见的巨大摩崖石刻“寿”字,人称为“云门献寿”。明嘉靖年间为衡王朱戴圭祝寿,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以“寿比南山”之意,在山阴处摩崖上镌刻了国内外罕见的大“寿”字以讨好衡王。大“寿”字,字体结构严谨,端庄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米,宽 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达2.23米。所以当地人有“人无寸高”、“寿比南山”之说。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来青州旅游的首选,以表达对自己和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相传为秦始皇东巡时为压齐地王开凿,东晋郭大夫首筑东阳城时扩凿洞口以宣风气。据史料记载,北宋乾德六年、天禧五年先后两次增扩。洞高4米、宽6米、深10余米。因时有云雾飘绕,穿洞而过,故名“云门洞”,云门山因此而得名,该洞随季节变化,远望可呈现“满月当空”、“玉璧嵌崖”、“明镜高悬”等奇观,为青州古八景之首。
以它美丽、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独具风貌。在夏秋季节,云门山南侧的“云窟”开闸放云,即时白云腾空而
出,经云门洞冉冉升天,云门山因此得名。置身山巅,望云海时隐时现,云门仙境,名不虚传;天气晴朗时,绿地伴青
山,层山叠峦,北国风光更使您陶醉,令您留连忘返。云门山早在隋、唐、宋时期就深受佛、道两家的青睐。山上有
隋、唐石窟造像五处,石佛二百七十二尊,历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题刻、碑碣,遍布云门山摩崖。云门山上断崖峭
壁间,遍布历代文人名士的摩崖题刻和碑碣。
云门山造像 云门山的阳坡有大小石窟5个,造像272尊。这些造像,虽经过一千余年的沧桑,风雨侵蚀,战火洗劫,但大部分还基本完好,现已成为研究古代佛像艺术和当时造型艺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它是我国东部现存石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造像主要为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也有力士、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像,还有供养人像等。这些石造像,绝大多数均附有准确的记年。仅第一窟的小龛中就有“开皇九年”、“开皇十年”、“开皇十八年”、“仁寿二年”等题记10余处。
云门山山势两面对称,宛如一顶乌纱帽,中间是主峰大云顶,两边的纱帽翅是指东峰——望海峰与西峰——射仙台,望海峰向东延伸,上建有东阆风亭,俗称望海亭;射仙台向西延伸,上面是一个宽广的平台,陡峭险峻。
发帖完毕,感谢欣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