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小镇·拈花湾,座落在无锡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之间,这里向来有“净空、净土、净水”之称,生态秀美,环境优越。而拈花湾靠山面湖,更与灵山大佛依山为邻,可以说是得尽天地人文灵气。
拈花湾的命名,一方面源于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的经典故事,同时也缘于它所在的地块形似五叶莲花的神奇山水。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拈花一笑的成语由此而来,拈花湾也由此而得名
拈花湾的禅意是现实生活中的禅,无论你是在品茗、行走,抄经、打坐,还是依着雕栏发呆,懒散地晒着午后的太阳,嗅着阳光下花草中的甘香味,无不境由心生。“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恰好是最真实的写照。
正是烟花三月,花意浓重的季节,就那么傲娇的,恣意的绽放着。你看那枝头花团紧簇,热情洋溢,想是唐僧此刻看到了,也要感慨“何必西天万里遥”呢。
就是那么明净澄蓝的天空,正是那般“浮云游子意”的心境,一树花儿努力的绽放着,向上绽放着,向外绽放着,高昂着花脸,唱诵着生命。
山路弯道比较多,开起了sport模式,运动模式下为四驱,开起来比普通模式稳。
拈花湾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格,简朴的设计呈现别致的生活方式与东方意境。 步入园区,烟雾缭绕,同时笛子曲、古筝曲不时弥漫着整个小镇,营造出诗一样的意境。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不禁觉得,放下凡尘俗世,也许真的不难。想想自己这些年的争名逐利,成功失败,如今笑谈也罢,悲歌也罢,都消散了尘。我倒是真的情愿,就在这拈花湾里,寻一方静土,沏一杯香茶,看高天近水,看花红柳绿,挽一抹清香入怀,留一丝宁静入心,悟一帧处世真谛,享一片为人乐趣。
香月花街——是拈花湾地禅意主题街,这里是欣赏和体验禅意生活的绝佳去处,被称为“禅意生活的缩影和绝佳体验地”。 花街的建筑风格是木质唐风建筑,宋代的飞梁结构,清雅禅意扑面而来,这里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无锡惠山泥人,有民间艺人吹糖人、有苏绣制品、有文艺范的特色小店,这里有静
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
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拈花塔为唐风木构造楼阁式佛塔高27.98米,西东南北四门,四方五层,有覆钵、仰莲、相轮、华盖、三花芭、蕉叶、宝珠、刹链等组成。唐风尽显,古朴典雅。晚上的拈花塔点灯仪式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拈花湖(半山衔日)——“半山衔日,落帆影于岩石”这里湖水清澈,清风徐徐,禅意尽显,给远离城市喧嚣与嘈杂的人提供了一处绝好的休闲场所。
朦胧夜色灯影中,欣赏水上梦幻主题的禅意演出、观看拈花塔的点灯仪式。流水之上,是流淌的音乐;音乐之中,是流淌的光;光线之后,是流淌的风情。 许我以光,雕刻流年,镌凿禅趣,塑造万千气象,带你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拈花湾”的夜更美,更有禅境。奈何我时间所限,不能停留。无法表述我的流连忘返,我的恋恋不舍。期盼有缘再来寻访,期盼我能学会“简单,健康,快乐”的生活。 拈花湾执行,拈花,拈心!从此,“好好生活”!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