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京西妙峰山路过一个不起眼的土路路口,偶然发现旁边立着一块破木板写着“滴水岩”。住在京西这么多年,来妙峰山数不清多少次,从没听别人提起过这么个去处。
问了度娘得知,沟内尽头处有几处山泉沿崖壁及岩洞石缝中垂落,似银线飘拂,落地叮咚有声,“滴水岩”由此得名。在很深的钟乳石岩洞旁有一始建于明代佛寺,初名“大悲庵”,清乾隆年间改成“天泉寺”。“滴水岩”在清康熙《宛平县志》中被列为“宛平八景”之一,名为“灵岩揽胜”,曾是著名景点,可惜后来遭到彻底毁坏。2010年门头沟曾花巨资维修复建,但也许资金不足,设施现在还不完善,加之游客稀少,基本又处于荒废之中,所以见不到他的旅游介绍。
闲来无事,巡山路过此处,决定进去探寻一把。
自驾车型:09款RAV4 4驱 2.4AT豪华
行驶里程:14万公里
改装项目:尾牌改位置,底盘升高。
进入滴水岩的岔路走了一段,遇到栏杆拦路,像是个防火检查站。喊了几声找不到看门人,自己搬开。
围着采石场转了一圈,发现个出口,一条碎石土路向山的深处延伸。
进了山谷,碎石路变成了石板路,路上还残留着未化的积雪。
这段路狭窄无法错车,必须尽快通过,好在冬天游人稀少。
过了狭窄路段很快就到了山上停车场。没有见到售票和管理人员。
复建的天泉寺山门。旁边的石壁仍能看到古寺当初山门的砌石残迹。
登上山门上小观景平台,可惜天气不够通透,不能远眺。
已远远见到沟上的天泉寺,山形秀美,绝壁陡峭,果然是块风水宝地。
天泉寺主殿,寺旁散落着一些古时的石碑。系红绸的竟是一棵檀树。
进洞才发现里面黑漆漆的另有曲径通幽,打开手电摸了进去。
里面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沿洞壁流下的山泉水汇集到一方清池中。
经过主殿旁一段步道就到达了“滴水岩”,“滴水岩”是一块巨大内凹的崖壁,崖下有一不大的“灵岩揽胜”殿。本应流到下面石盆中的涓涓泉水,此时已凝结成漂亮的一挂巨大冰瀑,美轮美奂。 殿顶上方的岩壁上依稀可见“洞天”,据说是海城陈兴亚的题刻。
旁边另一处岩壁垂下的冰瀑,像溶洞中的钟乳石幔和石笋,晶莹剔透。
“滴水岩”路况一般,但轿车也能通过,RAV4更毫无难度。主要是一些碎石土路要稍加注意,避面尖锐石头伤胎。还有就是旅游旺季节游人增多时有可能会有狭窄路段会车机会,注意避让。登山难度不大,慢慢走都没问题。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