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内乡县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内乡县衙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也是国内第一座官署衙门博物馆。
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中国文物报》评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十佳博物馆",2006年荣膺国家AAAA级景区,内乡县衙与北京故宫等一起被誉为是中国四大古代官衙国际旅游专线,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称。
照壁 照壁的正中在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贪",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它能吞下金银财宝,从画上可以看到它的脚下和四周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却落了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的可悲下场,照壁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
宣化坊 它的南面书"菊潭古治",北面书"宣化"二字,是知县每月的初一、十五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大门 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严肃性。
仪门,是官府的第二道门。中间的大门过去时常不开,只在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州、府官员时才可打开;仪门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过去时常开着,供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刑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刑,所以旧时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县衙的大堂,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 可惜去晚了一步,表演刚结束。
"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
红绿头签 绿头签是捕签,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
琴治堂 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
三堂 这里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 三堂前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