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
一说到扬州这个城市,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李白的大作《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那也算是家喻户晓了,四季花开不断的瘦西湖也就成为了扬州的必游之地。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吟诗作画,留下了众多墨宝和故事,而且还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在这里,既可以沿河而行享受自然美景,或是走进亭台楼阁,品味历代文人墨客的诗画墨宝,也可以坐上船,感受当年乾隆皇帝游湖的逍遥心情。首先科普一下瘦西湖的由来:在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盐商中首富有三家,他们经常到湖上游玩、宴客。三个盐商来到湖上凫庄小宴时觉得这里的景色不比西湖的差,想要给它起一个更合适的名字,但争执很久也没有结果。恰巧,邻座有位书生,一直颇有兴趣地听他们争论,只是笑而不语,盐商们请他为此湖起名字,书生站起来劈口说道:“三位的议论我都听到了,我看扬州的这个湖是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但清瘦过之,依我之见,称‘瘦西湖’可也。”“瘦西湖”三个字一出口,三个盐商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再邀请这个书生入座饮酒,可是,那个书生却飘然而去。从此,“瘦西湖”的名声就传开了。
展开全文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