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炎炎夏日在家中无事整理照片,发现故宫博物院这组雪后照片不错,今天在这个炎炎夏日里发到论坛,或许会给大家带来一丝清凉。2017年2月21日,北京飘雪,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连发两条微博晒故宫雪中美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引来众多网友点赞。我也是在这一天去的故宫博物院,这一天故宫博物院确实是“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美得这么安静”、“红墙,白雪,琉璃瓦,此刻的美景是极好的”。
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中山公园”到“故宫博物院”
去故宫博物院参观必须是从故宫博物院南门进入,而到南门的路线有若干条。我去故宫博物院是从中山公园西门进入,从中山公园东门出。出了东门,就是故宫博物院的南门,也就是故宫博物院的午门。今天去故宫博物院拍摄雪景,我还是选择了这条路线。也许你不知道,从这里去故宫博物院是最快捷的,可以避免安检还可以顺路看看中山公园美景。
走进故宫博物院 感受红墙 白雪 琉璃瓦
雪时秀红墙,今日依旧满银装,蚣蝮祥瑞迎初雪,杏黄柿红瓦盖霜。“美如画,如果能慢步其中,该多美妙”、“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美得这么安静”、“红墙,白雪,琉璃瓦,此刻的美景是极好的”。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明清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其时称紫禁城,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后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充满神奇的地方--故宫博物院西部
故宫西部区域总是充满神奇的传说和故事。走进修缮完成的西部区域,多的是一份宁静、一份真实。这次来故宫博物院一个是拍摄漂亮雪景,再一个就是看看充满神奇的故宫博物院西侧路。这里刚刚对外开放,所以要一睹为快。故宫的冰窖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4座,位于故宫隆宗门外面路西,呈南北走向,为半地下拱券式窑洞式建筑。
宫殿建筑之精华--慈宁宫
慈宁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 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 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想要感受清朝皇宫浓郁的历史氛围 就来趟寿康宫
故宫博物院90岁生日寿康宫将开放网友期待近距离体会甄嬛住所任何一部清朝宫廷大戏,网友都希望在故宫找到原型,当初的《还珠格格》热播时,网友曾经到故宫寻找小燕子的住所碎玉轩,只是这个格格是虚构的,所以住所根本就不存在,如今甄嬛传中的寿康宫可是真实存在的..
雪中探寻神秘的慈宁宫花园别有韵味
慈宁宫花园,位于慈宁宫和寿康宫南部。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以后经过多次改建,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今日之格局,包括临溪亭、咸若馆、吉云楼、宝相楼、慈荫楼等建筑。在紫禁城的四座花园(另外三座为御花园、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中,慈宁宫花园以佛堂多且收藏有大量藏传佛教文物而著称,并早在民国年间,即由此而受到学者的关注。2015年,在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之际,慈宁宫花园连同其北的慈宁宫、寿康宫一同向社会开放,花园内的咸若馆因而成为紫禁城45座佛堂中第一个向游人揭开神秘面纱的。
带你看看故宫博物院西侧建筑物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
雪后的御花园更是平添一番别样景致
故宫御花园小巧精致,有限的空间里亭台楼阁密布、古树松柏遍布、奇石林立,美不胜收。雪后的御花园更是平添一番别样景致。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是汉族园林建筑之精华。
雪后神武门外的筒子河与角楼
明永乐年间改建北京城时,在紫禁城外开凿了护城河。明代,外筒子河只围绕紫禁城东、北、西三面,分别称为东华门筒子河、神武门北筒子河、西华门筒子 河。作为紫禁城的第一道防线,起保卫四面城垣的作用,使敌人无法涉河攻城。即人们常说的“金城汤池、深沟高垒”的意思。既然作为护城河,就应该四面环绕, 而不能南面无河。所以,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下令工部将午门右边的紫禁城河水,从西阙门外右板桥下面的暗沟引入西阙门,由午门前面石板道 下的暗沟引向东流,经东阙门石板道下面暗沟流入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这条长七十丈九尺九寸的暗沟定名为午门暗筒子河。至此,紫禁城护城河才形成今天 的模样。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