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政府
一直在想象中以为顺德是一个市,只到去了才知道,其实它是隶属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区。顺德东连广州市番禺区,北接佛山市禅城区和南海区,西邻江门市新会区,南界中山市,邻近珠海、深圳、香港、澳门等珠江三角洲多个城市,与东莞、中山、南海并称“广东四小虎”,有“世界美食之都”、“2014中国百强区第一名”、“广东银行”等美誉。 坐高铁到广州南站后不用出站即可换乘广珠城轨抵达顺德,高速公路网更是四通八达,自驾顺德十分便利。我们一家老小从客居地中山市自驾走高速没用一个小时即抵达顺德,完成一次舌尖上的顺德美食之旅可说是近水楼台,轻而易举先得月。 到顺德了,先去拜谒区政府。听说顺德区政府办公楼堪比美国白宫,果真如此么?
只上4张图作为缩影,这个人称“广东银行”的区该多有钱即可见一斑。经济发达对社会贡献大,办公楼气派一些也是有底气的呀!
顺峰山公园
顺峰山公园是顺德“新十景”之一,位于顺德新城区西北部太平山麓,是顺德区现代化花园式河港城市的重要标志。 其实每个城市都有公园,格局大同小异,但顺德的顺峰山公园却有一景创造了中华之最,因而特别值得一看。
顺峰山公园入口牌坊为三跨式巨型中式牌坊,整座牌坊宽88米,总高度38米,基座厚3米,主跨35米,整座楼牌重1.4万吨,牌坊正反两面拱门之间有16条用大理石雕琢而成的龙柱,单条重量就达25吨,全部在门楼顶上用螺丝栓紧倒挂,营造出凌空而下巧夺天工的气势。其规模之大,造型之雄伟,图案之华丽,石艺之精湛均为国内外所罕见,因此享有“中华第一牌坊”的美誉。怎么样,是不是很有看点呢?
杏坛逢简村
被誉为“顺德周庄”的逢简古村位于顺德杏坛镇。古村四面环水,古风犹存,古朴的名居临涌(chōng)而建,依河成街,轻舟往来,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顺德那些有名的乡间美食店就散落在这些河涌旁、小桥边,游客们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不光为了一饱口福,还为了来这里获得《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一样的亲身体验。
广东的吃货应该在全国最负盛名,但捕捉田鸡(青蛙)还要煞有介事地用上这样专业的工具倒是头一次见闻,所以一看见这样的名称全家人一起笑晕!心想广东的青蛙可能有些特殊的习性,因此抓它的时候需要出动小艇也未可知。 回想40多年前我在湖北农村当知青,月黑风高的夜里田野间一片蛙鸣,常年缺少动物蛋白的我们出发了——抓青蛙吃去!当地农民没人吃蛙也没人管,随你们抓去。当时我们知青点两人一组配合默契,一人打手电负责在塘岸或田埂发现和照住青蛙,青蛙傻傻地照住它就不跑啦,另一人左手提着装青蛙的小布袋,轻轻蹲下去伸出右手一抓,一只青蛙便手到擒拿!“收成”好的时候一个小时抓几十只呐,哪里用得着这样的“夜捉田鸡艇”呀! 当然现在提倡保护青蛙,所以这样的“夜捉田鸡艇”也就成了水乡人家的文物啦。
脆鲩鱼生宴
今晚我们吃什么?大学毕业后扎根珠三角多年自称已变成“广广”(湖北人对两广籍人士的昵称)的儿子说,我们就吃脆鲩鱼生吧?同意,入乡随俗,就是它啦! 何谓鱼生?说白了就是用来生吃的生鱼片,只是粤语习惯把生鱼片说成鱼生罢了。中国的古籍《论语•乡党》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切得很薄很细的肉即为脍,所以鱼生也就是脍的一种啦。 何谓脆鲩(huàn)?其实鲩鱼的本质就是我们熟知的草鱼,为什么又叫脆鲩呢?那是因为人们在养鱼场创造急速流动的水来刺激草鱼苗,让它从小到大不得安宁,在急流的水里日夜不停游动,鱼的肌肉由于经常运动,肌肉韧度增加,再辅以高营养的东北蚕豆等作饲料,这样养殖出来的草鱼就不叫草鱼而称作鲩鱼了。鲩鱼因其口感脆嫩故被称作脆鲩,更由于脆鲩蛋白质、粗脂肪、谷氨酸等营养物质都要大大超过草鱼、鲢鱼、胖头、鲶鱼等鱼类,所以深受食客欢迎,其售价也高于其他普通淡水鱼。
这道菜刚上来,我还以为是栗子烧肉,待细细品尝,其细腻软糯的口感又不同于板栗的粉糯浓香。后来儿媳告诉我,原来这个类似板栗的食材(也是药材)名字叫做凤眼果。 凤眼果是梧桐科苹婆属常绿果树之种子,乔木,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等省均有种植。在广东,凤眼果多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外壳棕黑色,泛油光,有皱纹,种仁呈黄白色。凤眼果在苹婆树上接近成熟时,金红色的籽荚炸开形同细长的凤凰眼眶,而其内含黑色的果粒又像是凤凰的眼珠,整体看上去像极了凤凰的眼睛,故称其为凤眼果。如将凤眼果与莲子、银耳加冰糖共煮,其味香甜,更有温胃健脾之效,珠三角一带亦将其入菜,烧肉烧鸡,增色增香。今天我们初次品尝到水乡人家的这款凤眼果烧肉,不光品尝了美味,而且增长了知识,不虚此行啊!
吃过那次脆鲩鱼生宴之后,已经过了一段日子啦,我们一家人总还念叨着,一定找机会再去一次顺德逢简的水乡人家……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