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南昌到恩施想快也快不了
“太猛了吧?都六十多了,一个人开车去西藏,还没有其他车子随行?” 听到亲友们的好言相劝时,62岁的我和61岁的老伴(不会开车)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去的征程,去实现多年未了的愿望——西藏自驾游。 别看年纪有点大,但驾龄已有十几年了,江西省的景点基本游完,周边省的景点也去过很多。如今退休了,淘汰第一辆车后新买的车也需要来次远途的自驾了,而西藏则是不二的选择。 全面检修爱车,更新车载导航,安装胎压监测仪,还有什么自热饭、红景天、葡萄糖针剂、红牛等,按照之前规划的路线,2017年4月29日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远征自驾。
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五一小长假高速免费的第一天,上午9点从南昌出发,晚上10点才到湖北恩施。 按照路程来算,不需要开这么长时间的,不是我开的慢,而是限速110码的湖北高速并没有出现交通事故,但搞不懂的是大家只开70码,我想快也快不了。由于到的较晚,酒店门口没有停车位了,保安带着我把车停在较偏僻的一个临时停车处,第二天早上6点有了空位才开回酒店门口。吃完早餐,先看看市区吧。
D2. 保护完整的恩施土司城
说起恩施,城市名片不少,三峡大坝、恩施大峡谷、土司城等,近年来名声挺大的。如今又是一个小黄金周,把这座小镇的旅游再次搞活了。 原本打算先看三峡大坝再找住宿的,现在得重新规划了,先去参观土司城吧。
没想到土司城如此之大,古建保护得如此完整,不知不觉已到下午,再要赶到恩施大峡谷恐怕要住在那里了,车行半路调头往重庆武隆去。毕竟西藏才是我们的目的地,三天时间要充分利用好,才对得起“免费”二字。
D3. 非一般的重庆武隆
从湖北恩施到重庆武隆的路程不远,一部电影加上一位名导,激活了一个景区,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下高速后找家酒店住宿一晚。 武隆有3个景点,可以购买联票,也可以分开购买,但大多数游客买的都是其中最具亮点的“天生三桥”。作为我们年过60的人,优惠价是87.50元/人。
忘了介绍一下入住的这座新城——武隆县,下高速后左转就有酒店,离景区很近,远离正在修路的老市区。早晨起来一看,周边的环境不错,绿化得很好,随手拍了几张。
D4. 重庆休息两天有爆料
在大城市游玩,不喜欢自己开车,人生路不熟,停车怎么收费也不清楚,还是坐公交最好。十年前从市区到渣滓洞没有公交车,现在依然如故。在磁器口好不容易拦到一辆的士,司机却死活不愿去:路程不远收费少,回程可能会放空。问他彼此间十年来一直没有开通公交的原因,他也回答不上来。有谁知道个中真正的原因吗?
没办法,参观完后还得打车回去。又经历一次“好不容易”和讨价还价,与另一对夫妻拼车回地铁站。 途中,我对司机说,十年前来重庆时听的士司机说房价很贵,3000多一平米,回南昌后不久开始大涨特涨。现在呢?他指着窗外说,就连这里的房价都13000了!“我希望你以后多来重庆,来一次涨一次”。问其原因,原来他有8套房子!遇见真正的土豪了。近郊农房的拆迁,致富了新一代农民,老眼光看不懂这个社会了。
D5. 走省道四天才到成都
免费的高速到期了,我们也到达了预期的目标城市——重庆。从重庆到成都有几条线路,不想走高速直接去成都的我们,选择沿途游览几个景点再去不迟。自驾的目的,不是溜车而是游玩,反正我们除了钱,有的就是时间。 5月3日上午,天空下起了小雨,先去参观大礼堂。
下午雨小了,该离开重庆了。我们的原则是沿省道顺路开、慢慢玩,基本上是上午参观、下午开车找住处,杜绝开夜车。
第二天到自贡市。自贡的灯展与恐龙博物馆齐名,但灯展已经看不到了,只有去看看世界最大的遗址性恐龙博物馆了。
第三站的乐山大佛,也是此行的一个重要景点,但时间已到下午了,还是坐船观赏为好。以前来过这个地方,现在换个角度看也蛮好的。
D6. 雨游峨眉山解决烦恼
第四站便是峨眉山了。乐山到峨眉山更近,当地车都选择走省道。我们傍晚就到了峨眉山市,找好宾馆吃了晚饭竟然开始下雨了。一路上都是艳阳高照,偏偏到了如此重要的景点老天爷竟然不给面子,也是无语了。但既然来了,看看雨中的金顶什么样也不错。 顺便说一下,用车载导航的请注意,峨眉山市隶属于乐山市,须先点击乐山市再进入峨眉山市,才能搜到峨眉山风景区。我在半路上折腾了许久,直接输入峨眉山风景区没用,后来才发现这种隶属关系。
年纪大了,记忆就不好。下山时,总想着绕开长长的下坡路而跟着别人沿着下山的公路走,坐上回程的大巴车才发现竟然也绕开了租借棉衣的店铺。租件大衣才30元,押金却交了170元,这可怎么办? 下车后先找保安,回答解决不了;找交警,让我开车上去还大衣取押金,回答这不可能的,游客不能开车上去;最后找到市场部,“有困难找警察,有问题找市场,这话你们不知道吗?”我们还真的不知道其含义,但我们遇到的是困难还是问题,谁能划分清楚呢?主任叫来一员工,用四川话如此一般交代,员工把单据扫描后微信传给山上的店铺老板核实,先行垫付170元给了我们。什么困难、问题,一下子全解决了。在此,再次对他们表示感谢,同时也支招万一犯了同样错误的游客,还是找市场(管理)部门比较靠谱。除非你是土豪,又看中了那件大衣。
D7.向最后一站成都出发
查看地图,这次路线走了一个“几”字型,但没走回头路。为了游玩,管它什么型,只要自己尽兴就行。 离成都越来越近了,往下还有几个不错的景点要去,而且走的还是畅通又免费的省道,按照之前看好的路线图——第五站是夹江千佛岩、三苏祠、黄龙溪,走起!
眉山到黄龙溪也很近。黄龙溪,又叫黄龙古镇,是距离成都很近的一个乡村游景点,属于双流区,面积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很大很大,大的让人迷路,游客又多,但给人的感觉是老的东西有,新的东西也不少,在此休闲娱乐巴适!
D8.成都留下两遗憾
进藏前的最后一座省会城市,汉庭酒店最后一个车位让我们赶上了。成都的景点也不少,除了市内外,近郊还有两个类似景点,一个是三星堆遗址,另一个是金沙博物馆,据说所展的内容都差不多,但金沙博物馆大而全。5月7号游玩了市内后,8日上午去金沙博物馆,一位好心人不仅指明了方向,而且信誓旦旦说周一不会闭馆,他母亲每天都要进去锻炼身体的。结果呢?怕什么来什么,门口的告示清楚写着周一闭馆制度实施不久,留下遗憾给下次。 成都的另一张名片,当属国宝级的动物大熊猫了。8号没看到金沙博物馆后只有“提前”去大熊猫繁殖基地。但现在回到家后突然发现所拍的照片竟然没有了!手机、相机、手提都不见踪影,难道此国宝只许看不许留?还得继续寻找,这个遗憾不能有。
女婿经常出差成都,特地打来电话告知哪里好吃哪儿好玩,还特别询问杜甫草堂去了吗?他知道我不会去的,宁可去青羊宫也不会再去杜甫草堂了,因为----所以。还是省点钱财、省些时间,赶往下一个景点吧。
D9.解开都江堰疑惑
对都江堰的疑惑,一直缠绕在我的心中: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有多大的规模、李冰父子又是如何打造的?尽管书本上早有文字解释,但不到现场还真的难以解开心中疑惑,何况还可“蹭”导游一路上的讲解。5月9日上午,早早就到了都江堰。
5月9日,汶川大地震快九周年了,当年还捐了党员特别款的灾区怎么样了?都江堰游玩后,下午直奔汶川特别旅游区映秀地震遗址参观。
D10.对地主的再认识
尽管1979年的年初就取消了地主这个成分,但这个称呼早就深深印在我们这一辈人的心中,尤其是刘文彩最为典型,因为小学课本上就有他是如何剥削农民的描述。这次顺道大邑县,特意去看了看他的庄园。
5月10日参观完后直奔雅安,11号正式开始318之行。
D11.东达山给我下马威
10号傍晚就到了雅安,在超市补充了食品,县城还在大搞修建,除了几处有人在跳广场舞外,没什么值得看的,早早地就睡了。 5月11日,早晨6点多就醒了,听说雅安到二郎山隧道的路还在修,以前看过车友的帖子说在修路,也不知道修了几年了。7点多刚出城就有人挥旗叫改道走小路。多亏了有导航,穿过寂静的村庄和山间,下个陡坡后终于上了柏油路,冒着细雨前行。
D12.高反引发高血压
早晨9点多来到新都桥镇医院,没看见挂号窗口,收费处的藏族小妹说不用挂号的,直接找医生看病开药。政府对藏区真的很好,想的也周到。医生量了血压后告知170—90,吓我一跳,原来是高血压在搞鬼。5年前得了高血压,也是170,经过几年的散步锻炼,血压正常了,一年前把降压药也停了。不曾想,现在又到170了。医生说是高反引起的,听说我们自己带了药,什么药也没开就让我们走了。 在医院门口看见一辆南京牌照的小车,一对老夫妻也是因为高反来看病的,不同的是不开车的妻子因高反引发了胃病,吃什么吐什么。问他们是继续走下去还是打道回府,回答是继续走,实在不行再回家去。 这和我的想法差不多。吃了药后血压会降下来的,应该问题不大吧。医院离塔公草原不远,先去看看再说。
D13.休息一天后血压飙升
回到宾馆,正好女婿又来了电话,听到血压这么高后告诉我不要再开车了,原地休息一天,血压降下来了再走。那就再住一晚吧,反正空房多的是。 第二天再去医院量血压,已换了一位医生,还很负责地把度数写在处方签的背面,198—90!怎么休息了一天血压反而高了呢?晚上睡得很好呀。医生说人还在高原,怎么降得下去呢?还是住在低海拔的地方为好。开了两种药,说是利尿的,到下一站告诉医生就行了。奇怪的是与昨日不同,挂号费4元、量血压1元。
就是这张单子,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影响了之后的行程。以后每到一处,第一件事就是量血压,请他们接着写度数,找不到医院,私人诊所也行。 遗憾的是,随着每天吃药后血压的降低,记录度数的这张纸现在找不到了,当时也没有拍照。
D14.冒险进入西藏
D15.正在改变的然乌湖
接连翻越了几座高山,确实很累,大口大口地喘气,那怕是住在低海拔的酒店依旧如此,由此产生了回家的打算。但路程已走了一半,5000多米的东达山都过去了,这个时候回去也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还得再翻几座高山。在芒康一家诊所量血压时仍有150,医生推荐北京0号降压药,于是早晨起床后吃0号、中午再吃安内真,先把血压降下来再说。途中还吃丹参滴丸、葡萄糖针剂,喝葡萄糖水,好在头不晕,也没吐,最高处不下车,一段路一段路慢慢走,路的前方就是希望。
D16.曙光初现
过桥右转,就是通向墨脱的公路,去之前打定主意开到县城检查站就回来的,在宾馆向四位广西车友也是这样建议的。
路还没完全修好,我这种车还是算了吧,在一个陡坡前掉头下山做了“叛徒”。广西的车友莫怪呀,万一破胎了,叫我一个高血压人怎么换呀。但说真的,短短几十公里路上的风景真的很美、很原始。 在波密宾馆停车场,遇见之前见过的两辆后面拖着房间的越野车,他们说把“房间”丢在停车场,第二天只开越野车去墨脱。现在在下山回来的路上我们再次相遇,问我怎么了,我只好说路难走不上去了,怕危险。
按计划当晚是住宿在林芝的,一段高速下来后竟然找不到进城的入口,围挡上写的是绕道而行,“道”在哪里呢?怎么绕?连我们在一起的十几辆车,绕一大圈后发现又回到了原地。我问一辆当地牌照的司机怎么走,他回答得很干脆“跟我车走”,走了半天还是进不了城,反而又回到高速上,气得我掉头直奔下一站工布江达县,也是此段高速的终点。反正迟早要去的,不如趁着现在天还没黑赶过去算了。
D17.到了拉萨还是喘
工布江达县离拉萨很近,但高速到此为止了,现在还在热火朝天赶工期。傍晚到达时宾馆老板死活不肯降房价,我说通了高速后谁还会来工布江达呀?老板说也很担心这个问题,现在趁没通之前还可以做到旺季,以后再改行吧。 工布江达县到拉萨当然还是走老路,而且还是搓板路,一路上的颠簸、灰尘,不在话下。
进藏前的最后一座高山,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一路的艰辛终于有了结果。出发之前,还以为我不会高反,担心老伴会有。谁知道刚开始走318形势就发生了逆转,但在老伴的细心照顾下,高压没有继续发展下去,这才得以看见胜利的曙光。当然,前提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对车况、车技有一定的把握。 希望各位车友千万不要学我的样子,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进藏,有两个司机更好。
有人问走318还要领限速条吗?我们只领了一张,忘记拍照了。其实,一路上都是电子警察在监控,路旁竖有路牌的,规定了此路段的行驶时间,最好用笔记下来,免得再去推算几点几点到,也容易忘记初始时间。但在下一个路口前都会有汽车停在那里的,大家在旁边游玩,那都是在消磨时间的。 还有人问安检的事,我觉得现在对自驾车查得不严了,把每人的身份证刷一下就可以,但在进拉萨市区之前就查得很严了:熄火、所有人下车、打开后备箱,“有没有在野外生火做饭呀?”这话套不住我们,老伴说生火做饭都过时了,现在都用自热饭了。小警察很好奇,自热饭是什么东西?我们这里都没有见过。老伴演示了一番,引起他们大笑,看了一下便放行了。 有一次,在一个检查站前,可能是新来的警察吧,叫老伴下车拿身份证去室内刷,但被后面的警察用藏语说了几句,于是便改口说算了,你们走吧。
一位北京来的老太太硬要为我们拍合影,因为拍完后别人都会为她拍,一路上她都是采取这种方法的。一打听,她一个人从北京飞到海拔比较低的林芝而不是直接飞拉萨,再乘大巴到拉萨的。 很有思想的老人,值得我们点赞。
布达拉宫的长坡有多少级阶梯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进入拉萨以后,血压没那么高了,但还是喘气不过来,即使走在马路上也是如此,走三步就要休息一下,以致除大小昭寺外有些地方都没去。
没到拉萨想早点到,到了以后对怎么回走又犯愁了。尽管在家就开好了通行证,珠峰大本营肯定去不了, 5月18日下午到的拉萨市,接连几晚都与店老板及几位当地司机交谈,血压依旧那么高,重走318回去?好汉不走回头路,店老板也说回去的路更难走,因为来时是傍着山路走的,而回去却是依着悬崖沿河流走,危险系数大;走大北线经邦达到成都,又听说路没修好,人少车稀,遇到问题求人搭救都难;而绝大多数人走的是青藏线,海拔都在5000米,中间还要通过无人区,一般都要跑十几个小时,能吃得消吗?老板支招“把汽车托运到成都,人可以坐火车去成都接车”,但时间难以保证,费用也不少。最后老伴表态,血压逐步在下降,未来只有两座5000米高山,大不了就在车上睡一晚,走青藏继续下面的旅程。
D18.看完羊湖不回拉萨
以前看他人的游记和旅行社的安排,都是把拉萨—羊湖—拉萨作为一天的旅程,为此我还有点搞不懂,而我们不想再回拉萨住宿, 尽管走了不少的回头路,还是游玩了羊湖后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从4月29号算起,已经跑了5000多公里,该去做个保养了。导航地图没有东风雪铁龙拉萨4S店,只有标志的,换了带去的机油后交了80元检修费,底盘没什么大碍,对接下来要走的青藏线增加了信心。 回来的路上看见拉萨市区有中石油加油站,318沿路都是中石油的加油站,只是这一家管得特别严格—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齐全还不说,现场还要录像。
D19.17小时摸黑到格尔木
知道路远,天还没黑就到了安多县。之所以没有选择住在那曲,就是为了第二天少走些路,反正早晚都要走安多的。老城正在改造,满城尘土,绕了一圈还是过桥出城,终于找到一家即将装修完毕的宾馆,除了彩电不缺其他的设施。 说也奇怪,在家时天天很晚睡觉,出门后天天都睡得比较早,自然醒后再上路开车,一般都在8点左右。而这一天偏偏早晨4点半就醒了,感觉还可以,叫醒老伴,收拾好东西,吃完方便面出门上路,导航报时正好6点整,天还是黑的,但路上大货车已经不少了。开始跟着大货车跑,后来发现装了货的车速度也不快,真正快的是空车,于是跟着空车跑,可以借着灯光照路,还可以避开坑坑洼洼的路面,直到出太阳为止。
按照里程数来算,其实青藏线不用跑十几个小时的,问题还是出在堵车上,据说天天都会堵,不堵就不叫青藏线。5月24日也是一样的,绵延几十公里的车就这样一动不动。前面有几辆当地越野车正在下公路,坡度不陡,我也紧跟着下公路,虽然托底了几次,但总比原地等待要好,后面的时间可以慢些开。 当地的司机就是经验丰富,在一个小道上挤回公路,排在几十辆军车的后面,而军车正在找小车搭乘士兵到前面去排除故障,我也乘机挤进军车的队伍中前行。到了前面才看见,有士兵在阻挡对面来的车,也阻拦同向的货车,军车队伍呈蛇形般前进,始终保持60码的速度队形。我的车在中间不敢停,也不敢慢,一口气跑到昆仑山口。照片是老伴拍的,有些糊,将就着看吧。
D20.格尔木真是个好地方
当晚到格尔木市区时已近11点,连续开车17个小时,创造了一个新纪录。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道是怎么开的,唯一记得的是老伴鼓励我边开车边抽烟,实在是太困太疲劳了。 服务员都穿短袖短裤,而我们穿的是羽绒服。莫怪她们笑话我们,格尔木不仅海拔低,城市绿化也搞得很好,用当地人说的话,就是地大人少,唯一不足就是当地的旅游景点少之又少,搜遍了好像只有一个将军楼可看,依旧是坐公交去参观。 格尔木真是个好地方。这可不是一句广告语,是我们住了两天后的由衷感受,也是当地人对家乡的赞美。
D21.途径5省(市)赶在暴雨前回到南昌
在格尔木的第二天,旁边开来辆南京牌照的车,游玩了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后准备走青藏线去拉萨,我告诉他们路况后有点担心,好在他们4人有3个司机,准备半夜出发。同时他们也告诉我,陕西景点对60岁老人没有优惠,要买全票,65岁才免票;而山西对60岁老人免票。去过很多景点,60周岁都是半票,同一片国土,怎么搞成多样性呢?
买了票后先要看两场电影,高新技术再现莫高窟的历史和官藏,几个不开放的窟也能看到,这种形式很好,很直观。进去后还有免费的讲解,莫高窟的门票价有所值。不足的是,停车费贵了点,超过5小时收了20块。 有网友质疑:凭什么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旅游景点拿来卖门票、物业公司收取停车费?!
小结: 一.关于高反:没去之前不担心我会有高反,倒怕老伴会有。可事实相反,老伴只是耳朵突然轰鸣响一下就没事了,而我的血压如此之高,后果真的很危险,但最大的好处是头不晕,也没有呕吐什么的,给了我最终坚持下去的信心,尽管有几个景点(包括珠峰大本营)没有去。 二.关于费用 1.加油。出发前充了2000元进中石油卡,一路上只在(只有)中石油加油站加油,讨厌的是外地油卡哪怕是自助加油都没有优惠。中途又打进1000元,在河南加油200元,现在还剩一半。 2.ETC 4月29日从家中出发6月5日到家,跑了1万2千公里,大多数走的是国道,回程是高速,大概1600元。但没有违章短信,开慢些是主要原因。 3.门票食宿等 除陕西外的景点都是半价票,门票钱用了多少没做详细统计;每晚都住宾馆,大致在80—150元之间,没到旅游旺季,还算便宜,为防万一而带的羽绒被,最后都没打开又带回来了,保证休息好才是第一重要的,无论海拔高或低,我每晚睡觉都特别好,也睡得早。比较难办的是吃,不吃辣的我和稍微吃点辣的老伴,叫多了吃不完,少了又怕不够,一般是荤素各一菜,受不了的是米饭,刚开始是3元一个人吃饱,后来变成3元一小碗了,西藏地区不产大米,可以理解。 除了一二项外,门票食宿等大概用了2万元。个人觉得不多也不少,毕竟跑了那么多的省市区,进了那么多的景点,而安全和开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