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画廊闲游,地震遗址追忆
沉梦一宿,步行长坪沟带来的疲惫全无。10月27日早起与同伴商议决定海子沟不再游览,赶赴成都休整,至于下一步的行程如何进行,到成都后再商议。 出日隆镇,沿S303向东行驶,到猫鼻梁停车最后望一眼四姑娘山,十几公里后开始翻越巴郎雪山。
巴郎雪山素以云海著称,成都平原的暖湿气流在此被阻挡,并积雾成云,而云层高度又置于巴郎山山腰之间,所以此处会呈现壮观的云海景观,往往能感受到的是,巴朗山以西蓝天白云,甚至晴空万里,而山峰以东则阴云密布,时常细雨绵绵,成都平原经常不见天日的气候可能就跟此地形有关。翻过巴郎雪山之后的一星期内,包括在成都、重庆都不曾见到太阳,直到到奉节才重见天日。
过来巴郎雪山就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也就是国宝“滚滚”们的家。不过大熊猫繁育基地没进去,只沿公路一路欣赏画廊般秋景,边走边不时停车拍照。快驶出卧龙保护区时,还被山大王打劫了一次。S303省道卧龙段是在一条峡谷中穿行的路,路两边的景色非常漂亮,正值深秋,漫山的金色红色绿色配上路边碧绿的河水简直就是不断延伸的油画。
出卧龙保护区不久就到了映秀。映秀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全部被毁,是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全镇当时总人口12000多人,而罹难者就超过7800人,救灾时大军临时挖了三个大坑将逝者遗体集中掩埋,震后重建在掩埋地建起罹难者公墓。目前保存供人们参观缅怀的地震遗址是在镇上的漩口中学校址上保留的。 映秀镇口有专门的游客接待中心,参观遗址无需购票,只有进入地震体验馆和乘坐小游览车才需付钱。小游览车每人20元,八人一车,还会专门配一名导游讲解。参观路程不长,当然也可完全步行不用花一分钱,但总觉得花上几十元心里会有所心安。
地震后国家组织开展救灾工作,各省市进行对口支援,广州市支援的人员物资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美丽小城,如今的映秀人口已超过十万,主体经济就是靠开展旅游业为主,全镇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
出映秀,过都江堰、青城山(到过两次没再停留),晚上六点抵达成都。第二天重游宽窄巷、锦里,探访亲戚,修整两天离开成都奔重庆。一路相伴而行的同伴儿也在成都就此分手,开始他贵州等地的旅行。接下来我俩就真的单人单车了。
重庆故地访友,山城品尝美食
从成都出发,一路冒雨高速,29日傍晚进入重庆市区,找好酒店就迫不及待与约好的重庆朋友直奔令人垂涎的老火锅而去。因为不久之前曾在重庆工作生活过一年,所以对川渝的麻辣早已免疫,而且上瘾。山城的辣难不倒我,但却被朋友带来的自家酿醇浆撂倒,没办法,重庆的朋友太热情。
一觉睡到自然醒,起来先去预约好的4S店把车保养完,之后重游解放碑(主要是想看看重庆的“名片儿”,),品美食,晚上接着访友聚会。
重庆休整两天,11月1日恋恋不舍离开山城,开始最后的单人单车返程之旅。往东走梁平,万州,奉节,巫山,大的目标是湖北境内的神农架和武当山。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