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探天坑,不惧鬼神走地缝
11月1日从重庆出发,时而高速时而国道省道,经长寿、垫江、梁平、万州、云阳,入夜抵达奉节。由于已是单人单车,所以去哪里无需再与人商量,计划中在10号前赶回京城,算来时间还比较充裕,索性不着急赶路。另外车上自己制作的车床出来30天还没有好好利用,遂决定接下来的旅途尽可能不再入住酒店,走哪儿算哪儿,累了困了就在车中休息。 一路边走边看,也没有刻意进沿途各个景区,直到晚间到云阳,故地重游,在张飞庙前对着云阳长江大桥感慨。发完神经继续走夜路奔往奉节,当晚就在奉节滨江大道的长江边露宿,伴江水和过往船只汽笛声入梦。。。
11月2日一早起身从奉节县城沿S201往天坑地缝景区而去。上午九点到达位于兴隆镇额天坑景区。
奉节的天坑与同属重庆武隆的天坑有很大不同,武隆的是一个天坑群,又有天生三桥等景观,下天坑也有直达坑底的电梯,坑底面积比较大,当年张艺谋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留下的建筑也成为景观之一,所以去武隆天坑的游客比较多,名气也大。而奉节天坑真的就是一个坑,由于地处偏僻,所以来此游玩的人不多,这个季节属旅游淡季,游客更是稀少。奉节天坑深六百多米,下到坑底全依靠在坑壁上修筑的2700多级台阶,从坑底返回有些累人。坑底有两处岩洞,一个冒烟儿,一个出水,坐坑底往上看,立刻就能懂得什么叫“坐井观天”。
地缝也在S201路边,距离天坑十几公里。下地缝依然要步行一千多级台阶,并在地缝中穿行三公里多,地缝分由两个县乡管理(没记住分属的乡名),从天坑方向来的口进,从兴隆方向的口出,反之也行。地缝内一半没路,一半修有栈道。由于已过旅游季节,当时下地缝就我一人,走在阴森的地缝中,面对怪石嶙峋的岩壁,还真有点儿心惊肉跳的。不过,我一个半大老头子,又非高帅富,即便鬼神出现也奈何不了我什么,除了胆量,身上屁嘛儿没有。好吧!今天就一个人享受专场的待遇。
因车停放在进口,非旅游季节出口处没有可供返回的旅游车,所以只能沿盘山公路走四公里多到停车处取车。进口卖票的大姐说出口有车接送,看来是被忽悠了。 从天坑地缝景区往巫山,导航选了一条最近的路,结果误入歧途,一路不是机耕道就是狭窄的村路,路几乎就在山梁上走,路宽将将能容一辆车通行,且两边没有护栏,40公里走的我胆战心惊,直到铜鼓镇才驶上S105,晚八点前进入巫山市区。
在巫山县城内开车转了一圈,然后在江边饭店要了条巫山烤鱼,吃罢就在江边洗漱,然后到小三峡码头停车场宿营,并把第二天游览小三峡的船票在网上预定好。
小三峡漂游,小小三峡听船歌
11月3日,八点刚过便登上深圳号游船驶入小三峡。几年前曾驾车西游,在万州连车带人上滚装船游三峡,小三峡因滚装船不停靠,所以没机会游览,这次专程到小三峡中体验一番。如今的小三峡与小小三峡连成一体,游船到小小三峡后要换成木船,一共在水上漂游四个小时上岸。说老实话,小三峡之游比较令人失望,自三峡水库蓄水,小三峡水面提高90米,就连小小三峡水面都比原来提升70米,以往行舟能过万重山,在幽深峡谷中激流勇进的景致早已消失,5A级风景名胜如今也就留下一个美名。但是,不能因为失去了几处绝妙的景区就否定三峡工程的伟大,就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和防洪功能来说,三峡水库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小三峡游览完已是中午时分,给车加满油后沿S327、G209在傍晚抵达神农架景区的木鱼镇,先对景区大概做了一番了解,然后就在神农顶游客接待中心附近宿营,晚上仰望夜空看星星,一夜无话。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