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日子总是辣么鸡冻
上次旅行后大半年的时间孕育了本次的出发,老少队友们充满了期待。今年的出行不同以往,虽然旅行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但目的地始终难以确定,南方大水频发,北方炎热干旱,但小驴们躁动的心早已按耐不住,尤其不同的是今年有三名要升入初中,对他们而言,此次旅行的意义更是一次奖励。总指挥、总策划、总参谋、总后勤、队长…等一行高层(为了团队高效运转,职务都是自封的)反复研讨多次,确定山西、内蒙的初步路线,细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因队友们各自行程原因,大队伍要经历两次会师,第一次是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大队伍从威海一路奔波而至,总策划一家子乘飞机动车前来会和,第一站顺利会师,旅行正式开始。
乔家大院、平遥古城
山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游一代首富宏大的庭院、看平遥历史的痕迹、品山西美味的菜肴、住古城幽静的院落。用3个小时看过乔家大院6个院落一个花园,听闻一代首富家族的发家与衰败,幻想那个动荡年代传奇的故事,感叹世事的无常变幻。这是一个与丽江古城完全不同风格的地方。一如精致的江南女子与粗旷的晋中大汉一般,无可比拟的地方。坐电瓶车穿梭在古城小巷中,宽的巷子可容两辆电瓶车并排通行,窄的巷子胖点的人会卡在其中,古旧的房屋砖墙在风雨侵蚀下风化成不规则的样子,像酥糖一般脆弱,轻轻一碰就会掉渣。路边旱厕散发着特有的气味,不经意间时光倒流,回到了若干年前的家属大院。破败的门脸后面却藏着一个个精致的院落,虽是后人为了揽客对老宅进行了精心的修缮,但也充盈着浓浓的中国情怀,一步一景给人不经意的美。吃、住的两个地方均是这样,完全的体现出中国特有的含蓄。
平遥古城游
昨天傍晚到达平遥古城,坐电瓶车游走在古城的巷道中,只对古城有了粗略的印象,今天一早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才算得上置身于古城,只是时间有限,虽置身其中却也是走马观花,不能细细品味古建筑一砖一石传递出的文化内涵,也怪自己无知无品,许多建筑上的小细节所代表的含义只有在导游讲解后才恍然大悟,只可惜导演讲解的速度快且内容有限,能了解的知识只是九牛一毛,只好乖乖的当好自己观光客的角色,能听多少就听多少吧。若想深入了解,那每一个建筑都值得细细游玩一整天。先行登上城墙楼台,俯览整个古城全景,登高的阶梯分三个区域,左文官右武官中马道。走左边能文、走右边善武,走中间马道成功。于是我上行取左道,下行取右道,快到底部走马道,占全了能文能武马到成功,取个好彩头。古城很大,原住民还有近5万人,老人居多,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古城的原生态,较之乌镇凤凰等完全商业化的古城,更加的真实却少了精致,说不上谁好谁不好,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吧。游罢城楼,导游带我们来到号称原书画协会会长耿保国先生的私宅,三进三出的院落,没有进行大的修缮,是耿先生现居住的房屋,内设工作室,销售耿先生及其儿子手工制作的漆盒,我不懂艺术,不敢妄自评论,却多少有点不喜耿先生销售作品的行为,自认为艺术家若如此世俗便少了那份出尘脱俗。离开大院又参观了平遥县衙,门脸要大于一般的院落,本以为会比一般的院落大点罢了,未承想到底是政府部门,院落的规模与宏伟要远远高于私宅大院,单就是大堂外的空地就很大的面积,的确威武霸气。孩子们对监牢刑具充满好奇,参观一圈后一个个抖着鸡皮疙瘩的感叹古代太过残忍,现今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看完县衙一定要领略晋商钱庄是什么样子的,于是看完钱庄看镖局,看完镖局看地下金库,从钱庄镖局金库的布局规划遐想山西作为旧社会金融中心的辉煌历史,幻想黄金白银一地窖的壮观景象,虽然现在的地窖里存放的金锭银锭是要拿人民币兑换的,但老头们穿上旧时布衫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感觉。因为下午要赶到五台山,所以我们很多地方都没有去,略微有点遗憾但也算得上乘兴而归。
五台山、云冈石窟
五台山山是第二天下午4点多到达的,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坐缆车一路拾阶而上前往黛螺顶,我带着孩子沿大智路1080阶台阶缓步而上,据僧人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沿路不仅有美景相伴,还能见到虔诚的信徒三步一叩首,磕着全头慢慢上行;也能遇见将小狐狸小浣熊麻雀小鸟关在笼子里以便卖给善男信女放生的人。虔诚与邪恶、善良与贪婪共存于这窄窄的大智路上。我不信佛,纯属观光,但我内心深处却希望佛祖显灵,洞察世间人的善恶,保佑善良的人、惩罚贪婪邪恶之人。爬上黛螺顶拜拜文殊菩萨,晚上便入住在殊像寺旁,方便今天早上的朝拜。今早五台山的阳光格外透彻,我们房间窗户刚好向东,早早就被明媚的阳光唤醒,孩子们却因为昨日的劳累迟迟不能醒来,于是大人们各自选择了自己想要叩拜的寺庙分散行动,一大早便挤在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中为自己为家人为孩子求得平安。离开五台山便驱车前往云冈石窟,看魏国时期能工巧匠将一座山雕刻成艺术作品,可惜风化严重,很多石窟里的佛像都只剩下一堆黄沙,但即便如此,保存相对完好的雕像还是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也让她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多了一点点的了解。晚上入住大同,酒店介绍凤临阁的饭菜好吃,推荐我们前往,13人三辆出租车居然跑到了两个地方,方知这凤临阁确是餐饮老字号,排队的人不是一般的多,我们6:40到达,8:40才排到我们,虽然盘子小到上海菜的规格,不过菜品的确鲜美,美食值得等待。
悬空寺
从大同到悬空寺只一个来小时的车程,远远就能看到两座山中间连着一道像廊桥一样的建筑,我以为那就是悬空寺,走近才发现那只是水坝上的观察台。而悬空寺却荣辱不惊的矗立在山崖之上,无视观光者的膜拜赞叹,就那样存在了1400多年,全凭半插在山崖中的横梁为支撑,悬挂在刀削般的峭壁上。寺庙的台阶即高又陡还很窄,多数台阶仅容一人通行,半人高的栏杆外就是陡峭的悬崖,所有的人都屏息静气小心翼翼的贴着墙边行走,拿出手机拍照都显得胆大无比,正因为如此,虽然前往寺庙的人不少,却感觉不到熙熙攘攘吵吵闹闹,进入寺中的人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变的安静祥和,互相搀扶耐心等待,中国游客被诟病的急躁焦虑大嗓门抢行占位等一干陋习都消失在一级级的台阶之上。真正实现了修建悬空寺的缘由:“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悬空寺部分通道之窄超乎想象,同行的友人体积偏大一点,居然卡在了栏杆与石墙之间,引发孩子的欢笑,也成为缓解孩子恐高情绪的一道良药。寺中最为珍贵的是大雄宝殿中的三尊佛像,每尊佛像都是1.5米高,三尊佛像加起来却只有7.5斤重,采用中空布艺工艺,再次被古人精湛的技术惊艳。游览完悬空寺向我们晚上休整的地方出发。沿途的风景不知不觉间就过度到了草原地貌,一路上车少人稀,小睡一觉便抵达今天的目的地-正蓝旗。下榻的酒店其貌不扬,推开房门却宽敞明亮。
正蓝旗、穿越浑善达克沙漠
出了正蓝旗,一路上都是草原风光,路况非常好,汽车驰骋在墨黑的柏油马路上,看两边飞速倒退的草场,有天马行空的感觉。书上说内蒙的草场水草肥美,实际上却严重沙化。基本看不到水,草也干干的小小的匍匐在地面,露出大片的沙地。我不喜欢这样的草原,沙化过于严重,草原已经没有了生机,有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途经一湖泊,兴致高昂的跑去看,有水就有生命,水源边的草生机勃勃的指向天空,不仅肥美而且很高,这样的草才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这样的草才是本应属于内蒙的草。有一句话说活在当下,貌似洒脱,却是最大的自私。借我一位修禅的同学所说:人类并无错,错在人心中,控制贪欲,世界会清净很多,没有了贪嗔痴,人间就是极乐世界。”他有信仰,认为只要修行人间就会变成极乐世界,我没有信仰,我看到的是人类欲壑难平,自私自利,像恶性肿瘤一样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但是我们都有孩子,为了我们的子嗣不至于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呼吸着刺鼻的空气、饮用着浑浊的污水,请稍稍收敛一下可好?
阿尔山
凌晨三点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大雨滂沱冲刷着酒店的玻璃,气温也直线下降,早上一出门就被清冷的空气激出一个寒颤,大雨依旧滂沱,洗刷干净了空气中的灰尘,贴在地面的草吸收了饱饱的水分精神饱满的直起腰板,草场也显得翠绿葱郁,远处连绵起伏的丘陵云雾缭绕,若影若现。快到中午的时候雨水才渐渐停了下来,平缓的山坡慢慢出现了白桦树,由一棵两棵到一片两片,最后白桦树连绵成林,越靠近阿尔山,景色越迷人。油菜花开始绽放,被雨水洗涤干净的草原呈现出透亮的金黄色、浅黄色、黄绿色、嫩绿色、深绿色、墨绿色,间或有开着紫色花朵的苜蓿草一丛丛一片片,将紫色穿插在一片绿色与金黄色之间,各种颜色都散发着自己的美却又和谐的揉合在一起。天空蓝的空灵透彻,景色美的让人窒息。我贪婪的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大口呼吸这清新的空气,相机根本拍不出实景效果的一半,只好用眼睛将这美景拍摄到心灵之中。进入阿尔山景区,白桦林已经被松树林取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味、牛羊的味道、烧烤的味道,人也慢慢多了起来,有从仙境落入凡间的感觉。晚上入住阿尔山脚下的客栈,店主在我们入住后就将大炕烧的暖暖的,足以抵御山区夜间的寒冷。晚餐就在客栈吃过,都是家常菜,大盘大碗,热热呼呼的补充了我们奔波一天所需的能量。本想等天色完全暗下来后带孩子们看看蓝天下的星空,无奈9点半了天尽头还有一丝太阳的余晖,多少抢了点星星的光辉,但也不妨碍我们看星星。墨蓝的天幕中漫天繁星闪烁,银河飘飘渺渺的挂在天上,定睛凝视星星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孩子们欢呼雀跃,被这铺满天际的繁星震撼,我们就这样抬头看着天空,安安静静的看着,感叹人类的渺小,若不是夜色越来越冷,不知道能看多久,好运的我们还看到一道流星划过天际,期待给我们接下来的旅程带来更多的好运。
阿尔山、新巴尔虎左旗
早上的阿尔山脚下升腾着浓浓的雾气,山色朦胧,空气清新而湿润,随着太阳的升起,浓雾淡去露出深邃的蓝天。我们一早跟随景区大巴游览了景区四个重要的景点-阿尔山天池、三潭峡、石塘林、驼峰岭天池。两眼天池分别在两座山头顶部,天池四周浓密的树林将身影映射在水中,天上的白云也飞入池底,池水深邃清澈,像孩童的眼睛,透露着纯真与安详。三潭峡的溪水缠绕着树林,远看以为水是从那里奔腾而来,走进却发现溪水兜兜转转藏匿不见,只听得水声却不见流水的踪迹,再走走溪水却突然又出现再不远的路旁,听当地人说今年大旱,溪水水位下降厉害,不如往年的奔腾湍急,即便如此,这流淌着的水也给山景带来了无穷的活力。游罢三潭峡再去看看石塘林,所谓石塘林是指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面上形成广阔的熔岩席、熔岩被等高出地面的熔岩形成的台地。远看那翻滚的黑色岩石层层叠叠,犹如波涛汹涌的黑色浪花,但这浪花凝固在空气中,仿佛眼见浪花底部的空气翻涌而出的壮观。除去黑色的岩块,地面覆盖着厚厚的黑色火山灰,一脚踏上,升腾起一片烟雾,这烟雾般的泥土孕育出红的花,绿的草,高的树、低的蔓,打造出一片世外桃源。哈拉哈河的漂流一定要让孩子们体验一下,两人一个小皮划艇,顺水漂流而下,全程3公里,感受湖光山色水潋滟的美。蓝天上漂浮的白云变幻莫测,有幸看到了七彩祥云,阳光从云朵中的空洞洒下,在云朵的边缘折射出红色、黄色、紫色、绿色,色彩艳丽而梦幻,可惜相机不行,拍不出这迷人的景象。离开阿尔山,前往新巴尔虎左旗,山脉丘陵慢慢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宽广而平坦,眼界所及一马平川,望眼天际四面八方只有我们一行车辆,孤独的行走在无垠的草原上。车后是晴朗的蓝天,车前是浓密的乌云,左边天边乌云裂开透出金色的夕阳,右边天际可以看到瓢泼的大雨从天而降洒下的雨帘,同一片天空下四种不同的天气景象,而我们便穿梭其中,震撼无法言说。
满洲里、额尔古纳、恩和、室韦、临江
从满洲里出发,行走在苍穹之下草原之间,满眼望去天地相连,头顶上方晴空万里,朵朵白云都聚集在天地相连处,更显得天圆地方。路况很好,汽车平稳的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看绿色扑面而来,不觉竟睡着了,再一睁眼,汽车已驶出平坦的草原,进入丘陵地区,周围也不再是单一的草场,开始有了树木。山坡起伏树木成林,绿色也丰富了起来,景色变的立体深邃,路边牧民搭建了观景台,可以俯瞰草原全景,目光所及之处河水绵延绿草如茵。呼伦贝尔大草原展现出她的多姿多彩的风貌,既有一马平川的草原也有高低错落的草场,额尔古纳河湿地再次诠释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多变的美,有草场有树林有河流有沼泽,每一处都美不胜收,看不够的美景被草原莫测的天气打断。刚到景区艳阳高照,爬到制高点便看到天尽头风起云涌,辽阔的视野下雨云抖落的雨水飘向哪里都一览无余。眼见乌云带着倾斜而下的雨慢慢向我们所在地压过来,于是我们三步并做两步,匆匆告别美景,只将欢声笑语留在看不够的美景中。我们今天的路程是沿着国境线一路向北,路边铁丝围栏不时提醒我们-这里是国之边境,不可逾越。江那边就是俄罗斯,不时就能看到俄国村落与江这边的牧民部落隔江相望。室韦便是一个中俄边陲的小镇,地处内蒙古最北,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俄罗斯民族乡之一。建筑也以俄式建筑为主,为了更近一步的贴近中俄边境,我们只在室韦浏览了一圈便驶向今天的终点-临江屯。美丽的风景一定在路上,室韦到临江屯的路是土路,颠簸不堪,风景却是绝美。路边大片的油菜花绽放出灿烂的金色,铺天盖地,与树林草场的绿交相辉映,绿色更绿、金色更炫,一路美景相伴倒也不觉得汽车的颠簸,不觉中临江屯便出现在我们的前方。临江屯紧挨着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的界河,当地人管这条河叫江,所以这个屯叫临江屯。屯子不大只有八十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二是俄罗斯血统。进入屯子,高头大马随处可见,马上骑手既有中国人的相貌也有大鼻子深眼窝俄国人的模样。屯子里马嘶声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沥青路面上马粪遍地,俄国建筑木刻楞与中国泥瓦房紧密相连,各种风格混杂在一起,却也别样风情。
临江、莫尔道嘎、根河
今天的路程不算远,于是早上不急着赶路可以美美的睡到自然醒,讨厌的生物钟按时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听窗外小鸟清脆的歌声,感受到空气中的清冷,暖暖的被窝格外缠人。吃罢早餐,一行登上屯子后面的小山坡,由上而下的俯览临江屯,小小的屯子只占据了河岸不大的一片空地,美丽的额尔古纳河从屯子边缘欢流而过,山坡上是大片的油菜花,阳光照射下金光灿灿。路边的土都是墨黑的,我以为是煤渣土,实则是真正的黑土地。肥沃的黑土地滋养着农作物,客栈一小块空地里栽种的蔬菜就供给了往来宾客。路遇机械设备给油菜花施肥,远看似准备振翅欲飞的飞机,一个来回就能给50米宽的油菜花施肥,一片菜地一会儿就完工啦。汽车继续前行,今天的路程不远,但路况除了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土路,就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水泥路,只有不到300公里,我们却开车快7个小时。一条黄色的小径曲折蜿蜒的将我们带进太平村,依旧是一个中俄混居的小村落,却更加原生态。汽车行驰在土路上,两边绿树将草原甩在身后,眼前全是浓密的树林,柏树、白桦、黑桦都笔直的指向天空,争夺宝贵的阳光。晚上入住根河,不大的县级市,酒店却很多,稍好一点的都预定一空,全是行走在国境边缘的人啊!
根河、鄂伦春、五大连池
根河东邻鄂伦春自治旗、西接额尔古纳、南连牙克石市,北接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城市之一。虽不是中国最北端的县,但海拔高于漠河县,因此气温低于“中国北极”——漠河。根河的夜晚让我们体会到寒温带太阳落山后的冷,太阳一落山气温便骤降,盛夏时节居然要穿上厚厚的秋装依然不暖和。县城不大,住宿条件也不好,但早餐店里的包子却很美味。我们一行人将小店里好几个品种的包子扫荡干净后踏上了今天的旅程。嘎仙洞是意外的惊喜,景区在去往五大连池的路上,一开始并未报以厚望,来到景区门口看到寥寥的游客,我们差点就掉头走人。多亏孩子的坚持,让我们既欣赏了美景又了解了鲜卑族的历史文化。嘎仙洞洞口倾斜,从山崖下看并不大,离地20来米高,拾阶而上来到洞口处才发现山洞宽广高深,洞口刻有北魏皇帝拓跋焘写的祝文,现在已被文物部门保护起来,我们看到的石碑上的字是拓片拓下来的,堪称原汁原味的魏碑体。洞内深90来米,最高的地方高达20米,主洞内部离地十米高的内壁内还有3个小洞,完全垂直于主洞的崖壁,是储藏食物的地方,主洞中间部位有一石板,石板与地面的空洞是烧火取暖烹饪食物的地方。再往里走便漆黑一片,手机自带手电筒的光在空旷的洞内变的微弱不堪,只能照亮脚下一点点的地方,幸亏有手电筒,我们才得以见到山洞最深处鲜卑人供奉先祖的贡台和哈达。这山洞是当时鲜卑族首领居住和接见使臣的地方,算得上是当时的皇宫了。从山洞出来时发现山洞口有莹莹绿光,像极了高速公路上的荧光板发出的光,走进一看却是附着在崖壁上的小草,走近看只是普通的草,退进黑暗的山洞它却发出荧光,大自然的奇妙无处不在啊。看罢嘎仙洞玩过嘎仙河,我们朝向五大连池进发,等待我们的是新的美景。
五大连池、哈尔滨
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今天主要任务是五大连池游览,赶到哈尔滨入住,奔着回家的方向。五大连池由于火山喷发形成,有数个火山口,五个清澈的大池。由于体力时间有限,我们精选了老黑山火山口和三池游览。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堆积造就了老黑山特殊的熔岩地貌,290年前是最近的一次喷发,熔岩吞噬了一切,岩石呈现狰狞的样貌。一些苔藓和青草树木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分解着这死气沉沉的黑色墓地,我们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命力的顽强拼搏。孩子们对火山地貌也有了切实的见识。爬山下山,天气虽凉,也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到了三池,本想乘船游览,奈何见过大海轮船的孩子们对小游船不屑一顾,对旁边游乐悠悠车情有独钟,到底是孩子,玩心最大。顺利到达哈尔滨,中央大街开启逛吃模式,春饼,肉串,还有冰棍,冰砖,冰淇淋,豁出去了。夜晚的索菲亚教堂,晚安!
哈尔滨、长春
回家之路 哈尔滨长春 昨晚一直在中央大街吃各种冷饮,其实最好吃的是老鼎丰的冰棍,冰砖,中央大街没有。隆重推荐“能舀着吃的”,原味,朗姆味的都好吃。为了不错过美味,在我们睡到自然醒,九点半的时候,老林同学去老鼎丰总厂买回来了,早餐是混着大量大块冰棍冰砖吃的。 吃饱喝足继续启程,三个小时后,到达长春,带孩子们去了伪满洲国皇宫纪念馆,在观赏的同时,把这段历史给孩子们引介了进来。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回家喽
行程接近尾声,队伍也逐步精简,在长春要跟才哥和徒弟告别,徒弟是重感情的好小伙,与伙伴们分别很是不舍,看他那泪流满面的样子,更像是不舍得与师傅告别,师傅我心里更是酸楚啊,一个大男人总不能也泪流满面吧,只能在心里呜呜~。吃过早饭,告别才哥和徒弟精简的小队伍正式返程,剩下大小九人三辆车,空余11个座位,唉~看着空荡荡的车子,缺少了一车人马的欢声笑语,内心的伤感油然而生,虽然一路走下来美景、美味、欢乐满满的,但心情全然不是出发时候的激动和期待。与此同时离家也越来越近了,下午到达大连湾新港客运站,乘坐渤海钻珠号滚装船次日清晨到家,清晨的威海还在沉睡中,清凉的海风在告诉我们炎热难耐的天气已经过去。虽然说走遍四海还是威海,但行千里路阅万卷书的道理也在告诉我们世界的美好需要亲身去体验和感受。一行下来除了丰硕的收获和无数次的激动,更是对心灵的充实,对身体的放松。短暂的休闲鼓励我们要加倍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更好的姿态健康成长、好好生活,同时还要攒足银子开启下一次的旅程。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