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絮语~
回来已有10多天了,从西藏归来后就一直想记录下这一路的经历,给这次西藏远行一个完结,然而回来后现实感突面而来,各种没状态,各种琐碎的家务杂事,各种拖延症发作…… 在一个午后,喝着普洱,听着金志文的《远走高飞》,看着窗外台风过后的阳光,总感觉自己还身在西藏的土地上,躺在那蓝天白云下,毅然决定要把西藏之行给记录下来,算是给此行一个交代,给后来者的行程攻略作参考。(此行程视频:http://m.youku.com/video/id_XMzAxODA0NDkwMA==.html?refer=pc-sns-1&source=&from=timeline)
其实这是一篇工程量浩大的文章,因为篇幅所限,删减已过半,或许会对叙事的连贯性造成影响,请开启跳跃思维的模式阅读吧!
“西藏不在拉萨,西藏在路上”,此行没有目的地,一路上风景如画,随手一拍就是windows桌面,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谢上天给了西藏太多美丽的宝藏。很后悔没带单反相机(从朋友处借的微单给女儿拿来练手了,她经常不充电),所以大部分照片是用手机拍的,且疏于后期处理,虽然算不上专业水准的大片,但更接地气哦!
一提到西藏旅行,很多人就想到洗涤心灵,净化心灵等多么圣神的字眼。旅行从来不是救赎,更不能改变现实什么。旅行的意义在于,不管走到那里,自己心里要清楚行走的意义,或许会对人生产生更多别样的感触。
西藏,不是奢华蜜月的旅行地,不可能住豪华酒店,把酒言欢;不是小资的倾心地,不可能沐浴泡澡,对酒当歌。西藏,那个午夜的寒光,7月的飞雪,荒漠的辽远,死亡的威胁,生命的禁区;那个身处地狱,眼在世界屋脊的天堂……
去西藏远行的原因,并不是想证明自己如何勇敢,也并没有像部分人那样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想要来一场佛的洗礼,亦或是来寻找仓央嘉措的足迹,感受他笔下的那个纯粹世界,西藏吸引我的目的很单纯,仅仅是因为它蓝得纯净的天空,如棉花糖般的白云,如冰淇淋般的雪山,广袤无垠的草地和成群的牛羊……
简要回顾~
此行总路程: 2017年7月19日广东佛山出发,历时27天,总行程10228公里。川进青出(318川藏线进藏,109青藏线出藏),顺道走了两条支线:墨脱和亚丁,游了两个“圣湖”:羊湖和纳木措,途经10个省份,34个城市,259个足迹点。总费用约2.4W,其中吃的约5500,住的约4500,玩的约2800,路费和油费约6900。
(详情见下面的费用明细表)
所驾车辆:2驱日产奇骏2.0舒适版
关于车辆: 车辆全程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就连车胎都没有漏过气。出发前接手车友的九成新全尺寸备胎也没有动过(哈哈~可以转让出来了,需要的私聊)。到拉萨只洗过一次车,回来后才做的保养。看来,奇骏经得起考验,要赞一个!
行程准备~
这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一次向往已久的、有计划的西藏之行、圆梦之旅!一年前就有自驾爱车去西藏一睹“318”风采的想法,也因为今年,准备上初二的女儿琳琳学业尚未很紧张,她自己对西藏感兴趣,想去亲眼看看书本中的青藏高原、青海湖,亲临神圣的拉萨,感受异地的信仰与文化。所以,数月前与家里的老雷达成共识后,就开始利用下班后一切闲暇时间积极出入健身房与瑜伽房,为有个良好身体素质对抗高反打基础,并大量阅读网上的进藏贴子,查阅了无数进藏事宜,购买了有关自驾进藏书籍和地图册,暑假前后陆续准备进藏物品,并在汽车之家奇骏论坛发出邀约帖:【图】2017.7.20左右 广东佛山出发 川进青出 西藏行约车_奇骏论坛_汽车之家论坛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656-62109514-1.html。接下来是此行我们携带的物品清单,仅供参考:
友情提醒: 如果说去西藏一定要带什么东西的话,那就是身份证+行驶证和驾驶证。这个太重要了,因为一路上会有N个检查点要求出示这些证件。
然后,就是感冒药。在西藏,千万千万不要让自己感冒,容易引起高反不说,主要是在西藏高原地区感冒是不可能轻易好的。
其次是防晒。这里的紫外线非同小可啊
,一不小心回来就从小鲜肉变成碳烧腊肉,从女神变为女神经就不好啦!
因西藏地理位置特殊,有些地方必须持有《边防证》才能进入,如墨脱、日喀则地区、珠峰大本营、山南地区、阿里地区。这次我们就是因没提前办好边防证而导致不能跟康老师一家同去珠峰,留下一个小遗憾
出发前,爱车骏儿要做一下保养、美容~
临行前老雷在318自驾游网络上有幸认识了东莞的车友小彭,于是相约两家两车结伴同行,增添了此行的安全性和趣味性。来张合照!
粗发~~第一天:广东南海→广西→贵阳,第二天:贵州龙里→四川雅安
带着憧憬,带着决心,带着勇气,带着春夏秋冬装过四季,准备横跨大中国,从最东南端直到最西端。众多人关注的西藏自驾行,其实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无非就是准备充分,有一颗说走就走的决心,当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一切就顺其自然了! 第一天行程的终点站是贵阳。7月19日一大早从家里出发,一路向西,途径广西。太阳雨交替而来,我们风雨兼程,晚上8点左右进入贵州界,入住龙里县的威尔斯酒店。----此处省略照片N张
第二天,继续边玩边赶路,终点站是四川雅安。途中去遵义会议会址“上”了一堂党课,反正也是路过,主要是带女儿琳琳来熏陶一下的。
318,我来啦~第三天:雅安→泸定→二郎山→康定→折多山→新都桥
今天起,我们正式踏上往西藏的318川藏线! 这算是一段红色之旅,也是红军长征很重要的一段,所以一路上都是红色景点,最有名的当然就是泸定桥以及二郎山隧道了。 天气非常给力
,我们穿过最长的二郎山隧道(4176米),踏过语文课文《飞夺泸定桥》中的泸定桥,爬过进藏第一座海拔4000以上的折多山口,逛过《康定情歌》的浪漫康定,游过号称“摄影天堂”的新都桥……
自驾的佩服骑行的,骑行的佩服徒步的,徒步的佩服朝拜的。318川藏线上骑行者不少,不管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风景优美的理塘,还是危险重重的芒康路段,海拔较高的东达山,都不乏勇敢挑战的骑行者。而徒步者大多是中老年人,为数不多。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场著名战役。当时红军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故事就发生在这桥上哦。
途中路过很有浪漫情调的康定,现在的康定建设得干净漂亮。中午2点左右到达康定城,本计划住康定,但同行小彭建议住新都桥。于是,只在美丽的康定城兜了一圈就启程往新都桥了。
高反来了~第四天: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香格里拉镇
放松心情,可以慢慢享受视觉盛宴。但轻微的高反就在这里开始了,我要咬牙坚持住,这都是西藏给的小考验,朝圣之路必须历经坎坷和磨难。
在高原地区,不只是人会有高反,任何物品都会有。高原的空气稀薄,气压低于平原地区。密封食品袋原本在平原地区时,内外气压差平衡了,食品袋就保持一定的状态,但拿到高原后,外部的气压降低,原先的平衡打破了,密封食品袋内部受到的压力差小于在平原上受到的,所以就膨胀了。
往稻城•亚丁的路上,天气突变,下午五点左右在兔儿山附近,突然天变,下起霰来,而且还是我在驾驭骏儿的时候,多么难得的、神奇的经历!
百度百科一下: 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夏天,在高山地区,天空里经常有许多过冷水滴围绕着结晶核冻结,形成了一种白色的没有光泽的圆团形颗粒,气象学上把这种东西叫做霰,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米雪或雪霰。霰的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霰不属于雪的范畴,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
遗憾的一游~第五天:亚丁景区一日游
亚丁,据说是原始的地貌,像是未被开发,保护得很好。游玩方法是:在景区门口售票处买票坐旅游大巴约一个半小时,进去后下车走约10分钟山路,再买票坐电瓶车到洛绒牛场,大概4600的海拔,然后可选择徒步或骑马去看美丽的牛奶海和五色海。 可能是那旅游大巴在山路上开得太急太快了,我晕车加高反,坐完电瓶车在往五色海的路上就吐得厉害,吃啥吐啥,难受极了,一路的美景也无法看了,只得原路折回
。加上时晴时雨,下大雨时要穿着雨衣套上鞋套,真的很不方便
。琳和她老爸虽然继续徒步上山,但也不够时间到达牛奶海和五色海,事后只能借用朋友拍回来的几张照片看看这牛奶海和五色海到底长什么样
两个词概括此行:不值!
(三人的门票+车票共980元)难受!
(天气不好,身体未适应)
美景当前,高反也开始兴风作浪了,我只能原路折返,父女俩坚持走上去。 下面是朋友拍回来的牛奶海和五色海照片:
牛奶海并非白的,难道说味道、形态感觉像牛奶?五色海也没见到五色,何以取此名?都不得而知。
天堂与地狱中游弋~第六天:稻城•亚丁→理塘→巴塘
从稻城•亚丁出来,继续回到318线上,路况极佳。但海拔基本上都在4500以上,小走几步就气喘呼吸急促,尽管美景美不胜收,我还是觉得头痛得难受,外面风大,冷,后来索性呆在车里不出来赏景拍照了。老雷带着琳琳尽享美景,似乎要把几年的照都给拍了一路美景有点审美疲劳了,可还是忍不住不停地照,仿佛过了这一秒下一秒再也无法看到如此美的景色了。
最险的路~第七天:巴塘→宗巴拉山→芒康→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下
今天正式进入藏区了,听说这是318川藏线中路况最复杂的,是塌方泥石流的高发路段!关于进藏路况,重点关注竹巴笼冲毁路段即可,这段都没事,其它路段基本都没问题!
挑战东达山~第八天:东达山→邦达→72拐→怒江→八宿→然乌湖
今天翻越了东达山(海拔5130),经过邦达大草原(颜值一般),翻越业拉山(海拔4658),下坡拐了72个拐(跟车技无关只是觉得拐得有点烦),无需排队无需检查经过怒江大桥后进入八宿。全程没有限速条,路况很好,为了一睹日照金山的真容一路以140码的速度飞奔,于傍晚7:45左右赶到然乌湖,最佳观日落时间已过。游玩一下后入住然乌湖观景台酒店(超贵)。准备第二天看然乌湖的日出。
惊艳的然乌湖~第九天:然乌湖→来古冰川→米堆冰川→波密
今天从然乌湖看完日出就去了来古冰川(在然乌湖的源头,颜值远不及米堆冰川),沿着隆藏布江直下,12点左右到达冰洁如玉,景色秀美,姿色醉人的米堆冰川,于傍晚7点多到达波密。然乌至波密的路况极佳,没有限速,一步一景,后面的朋友不要飞太快喔! 今天行程精彩视频:http://www.365yg.com/item/6464873398156657166/
米堆冰川,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冰川! 名副其实的美,值得一行!随着地球温室效应,冰川每年在加速融化、递减,还不快来波密看看?提醒一下:米堆冰川门票50,但持有学生证或教师资格证都有半价优惠(即25)哦
探险之旅~第十天:波密→墨脱
今天进莲花秘境墨脱探险,同行的有刚认识的安徽魏大哥(小彭一家不想去)。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其路况极差极差极差!弯多坡陡,隔一段就是雪崩塌方、山体滑坡或泥石流路段警示,90%是搓板路。我们领了两次限速条(一次限时2小时,另次3小时)。骏儿作为2驱的SUV第一次越野,还跑这么险峻的路,这是什么概念啊?爬山涉水,崎岖颠簸,骏儿一路DangDangDang,把我们的直肠都快颠成小肠了,如果不是一直有同伴鼓励估计我们会中途放弃了,在傍晚六点多终于抵达墨脱县城,入住宾馆,待第二天一早再去看看墨脱的标志景观——果果塘大拐弯。 墨脱涉水视频:http://www.365yg.com/item/6467731065157976589/
在“中国终极越野之路”的扎墨公路上,骏儿带我们穿越原始生态森林,罕见的千年云冷杉、秀美的针叶林带、凌空而泻的瀑布、惊险的跨江铁索桥……一系列的自然景观犹如被时间遗忘的地方,守候着远古的呼唤。一天之内我们经历了三个气候带:亚寒带、亚热带到热带,海拔从3900降到1100,温度从9度升到29度,真正体会到西藏的一日遇四季、十里不同天!
胜利返航~第十一天:墨脱→波密
结果晚上下了一夜的雨,到第二天早上雨还没有停的意思。等到8点多,我们还是决定前往,于是两车一前一后顶着鹅毛细雨,踏着泥泞坑洼,朝着目标——震撼的美丽“果果塘大拐弯”,一路寻去。
瞬间风云变幻,每一分每一秒的景致都不同。太阳出来驱走云雾,会看到更清晰漂亮的果果塘。可我们等不及了,趁10点多时有一点点阳光,我们抓紧时间“逃离”墨脱(从果果塘出去回到波密起码要开车8个小时)。希望下次过来,解放军能把五分之四的墨脱解放了。
藤网桥,古老智慧的结晶。德兴藤网桥恢复于2013年11月,横跨于雅鲁藏布江上空,是贯通墨脱县南北的重要纽带。全长150多米,离江面50余米,全桥无桥墩、无木板、无铁钉,用藤条网织而成。
中午时分我们离开墨脱县城,返程只能走来时那一条路,最艰险的路,但雨后阳光特别眷顾我们,一路顺畅!被昨晚雨水润过的路面似乎没那么颠簸了。 走这路运气真的很重要,若遇上下大雨,开坦克也不能去,那是要穿越冰川雪崩的地方哦!有驴友来了三次都因天气问题未能成功进入墨脱,也有中途遇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而我们还是一路平平安安地走了个来回!
在西藏冰川就见得多了,但都是远远的可望不可及。今天,我们要跟冰川来个亲密接触,爬上去体验一下。出了嘎隆拉隧道后,父女俩跟同行三位驴友一起爬上嘎隆拉冰川。我因鼻炎发作身体不适留在车里等候,事后欣赏如画的照片聊以慰籍。
波密嘎拢拉冰川视频:http://www.365yg.com/item/6467731013052137997/
秀美村庄,童话王国~第十二天:波密→通麦→鲁朗
从墨脱出来,重回318的波密。同行的朋友都到拉萨了,我们只能单车前行跟在后面跑。对比墨脱公路,波密的路况好得不要不要的。要不是湖南车友康老师邀请我们品尝他们上山采摘的松茸,我们就会错过了鲁朗这段美好的旅行,在此谢谢康老师和好友燕子,让我们品尝到了美味的松茸石锅鸡。入住仓决家庭旅馆才知道,西藏林芝市林芝县(现巴宜区)鲁朗镇扎西岗村是林芝县著名的景区,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居民为工布藏族,是藏族的一个分支。 鲁朗彩虹视频:http://www.365yg.com/item/6467728187378893325/
采蘑菇~第十三天:鲁朗扎西岗村→林芝市
清早,我们哼着自编的歌谣“采蘑菇的小姑娘,提着一个小黄桶,清晨戴着小粉帽,走遍森林和山冈……”步行来到山脚下的那片密林,这是我们采蘑菇的地方。这片天地除了一匹马就只有我们三人了。时间有限,我们只采了一个小时就返回,问过房东仓决,竟然大部分蘑菇是不能吃的。呵,过把瘾就好。 鲁朗扎西岗村视频:http://www.365yg.com/item/6467730676488602125/
听说林芝风景赛江南,或许我们对江南风光太熟悉了,觉得尼洋河没什么看头,店家推荐的卡定沟景色一般,我们只走了一半就出来了,决定放弃原计划(林芝游玩一天),第二天直接往拉萨。
神游拉萨~第十四天:林芝→八一→工布江达→米拉山→拉萨
今早8:45离开林芝市,往拉萨的路上,阳光依然一路相随,之后阴天,清凉、舒适! 林芝到拉萨两头的高速都开通了,限速100,但摄像头都是空设的。老雷确认两次后130-140地奔驰起来。中间路段在修高速,把318弄得一段柏油路一段鹅卵石路,还有不少的“炮弹坑”,琳琳坐后排都被颠簸得要吐了。天气:阴晴雨交替。下午5:30顺利到达拉萨。
这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坐落在中国西藏拉萨的红山之巅,是举世闻名的宫堡式古建筑群,建于公元七世纪。相传藏族吐蕃王松赞干布好善信佛,迁都拉萨后经常在拉萨近旁的山上诵经祈祷,给这座山取名为“布达拉”,原指观音菩萨所居之处。这统治者的宫殿让西藏信徒异常崇拜,但于我们的感觉不一样,且旅游旺季票价疯涨(从200到1000+),且手续繁琐、耗时,一票难求,这次不进也罢。留待淡季的时候再来,让此行多个企盼。
“小家碧玉”的羊湖~第十五天:拉萨→加若拉山→羊湖→拉萨
今天去羊湖时路过贡嘎曲德寺,很是热闹,进去一看,原来在举行“旺谷节”,点燃火把,每家派一个代表盛装游行,队伍领头的举藏旗。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地年轻人似乎已不太乐意参加这种传统节日活动了,老少的居多。 羊卓雍措视频:http://www.365yg.com/item/6467727995271381517/
重回日光之城--拉萨~第十六天:转山转水转佛塔,转布宫,入大昭寺
在这里,老人们举着转经筒祈福,五六岁的孩子磕着长头前行,也有仅凭单脚仍磕长头转寺的汉子……看到这些不禁眼眶湿润,到底是多大的信念能使得他们日日月月如此这般虔诚地做着重复的事情,而不为外界杂事所干扰!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佛的洗礼,信仰的高深。有这样一群人,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然后继续合十……就这样的一步一叩首,身体的每一寸肌肤就这样贴着地面,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填满了虔诚。听着四周传来的念经声,我们走在这片土地上感叹佛教的博大精深。
都说“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作为“西藏的眼睛”,大昭寺对于旅行者、朝圣者来说,都是一定要来的地方。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真身像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尊。世界上只有三个释迦牟尼真身像,8岁真身像供奉在小昭寺,25岁真身像供奉在印度菩提伽耶。
“大家闺秀”的纳木错~第十七天:拉萨→纳木错→当雄→那曲
纳木措的湖水和羊湖的湖水是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羊湖偏爱静逸、柔美,而纳木措的湖水更狂野、更广阔。每个到过纳木措的人,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站在湖边,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深邃如墨的蓝黑,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的清澈,蓝的迷人,蓝的丰润,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美得让人震撼! 圣湖纳木措视频:http://www.365yg.com/item/6467730244735336973/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却引来这么多的鱼,够神奇吧?琳琳几次抓到鱼,但由于鱼太滑,从指间溜走了。事后跟我说当时应该把鱼往岸上扔。后来知道,那里的鱼是不可以抓的,当地居民把其当作保佑的神明,有些鱼是别人放生的,藏民都不吃鱼。除了天葬的尸体让秃鹫吃,水葬的当然是喂了鱼啦!
天湖纳木措的美让我们留连忘返。今天初跑国道109,就深深感受到青藏线的磅礴大气之美,明天即将翻越巍巍昆仑,穿越震撼的可可西里!
穿越无人区~第十八天:那曲→唐古拉山→沱沱河→昆仑山→格尔木
今天是进藏以来开车时间最长的一次,一共有820多公里,10多个小时全程几乎都在海拔4800左右的高原上驰骋,且必须要一天内跑完,终点是青海省格尔木。因为中途没有什么大县城,要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没什么可住宿的地方(沱沱河海拔5000以上不宜住),所以今早我们凌晨五点几就出发了。 很多路开不快,虽然是柏油路,但因为冻土的问题,路面沉降厉害,很多路面凹凸不平,突然中间会有几个波浪路。有一段搓板路完全可以跟墨脱的路媲美。晚上九点多我们终于平安出藏,来到青海省格尔木市,回到人间的感觉,重见树木啦! 磅礴大气的青藏公路视频: http://www.365yg.com/item/6467732517616091661/
这路两边的是散热棒,用的是热管技术。因为修筑青藏公路,破坏了原来的冻土结构,可能导致冻土覆盖层减薄而使冻土层融化,会导致路基沉陷等病害,为了不使冻土融化,加入散热棒等将路面的热量导出。独特的冷却地温的作用使它堪称为“魔棒”,这个东西在世界上应该也不多见。目前覆盖范围不广,所以路基沉降路段还是比较多,呈现波浪形,车速不能快哦!
唯青海湖独美~第19-20天;察尔汗盐湖PK茶卡盐湖→青海湖
昨晚在格尔木的玉都饭店跟朋友会合,这是此行认识的第4个家庭。早上一起出发往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内陆盐湖之一。它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资源和长达32公里的奇异“万丈盐桥”风光,使它的名字响亮了半个多世纪。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
因为去的时候天气不是很好,没看到太阳,灰蒙蒙的像沙尘暴一样,吹来的风都是咸的(是盐花嘛),所以没有看到湖面映着白云的景象,但感觉也很震撼,没见过那么大的盐湖,还可以捧一把雪白的盐花在手里把玩哦
目前察尔汗盐湖还未被旅游开发,所以还保留了一定的自然景色的魅力,并没有遭受游客的践踏,我衷心的希望它就这样宛如一面碧绿的镜子一般,一直静静的存在着。不要被打搅,不要受伤害。
去胡杨林(没开放,进不去)的路上,我们经过一大片的枸杞种植基地,下车一看,红杞个头大,味道甜,忍不住买了一篮子当水果吃,跟当地阿姨议价,这么大一篮子才10元,够两家人吃一天了。
下午从格尔木往茶卡镇,近470公里路程。京藏高速全程不测速,整条高速似乎被我们包了,一路上没什么车。格尔木到伊克高里那段路我最高飙到150-160,第一次有机会开这么高的速度,简直太爽了!原来是新开通的高速,限速100或120的, 但由于没有测速,车少,过往的车基本都是飙飞120以上的呢。 茶卡盐湖,既然来到青海了就不要错过。尽管最怕人多的景点,排队等候太烦,收费还不便宜,但我们还是进去了。
茶卡盐湖~什么“天空之镜”嘛,也是要看天气的,阴天没看头,风吹没倒影,想拍到如镜中画的画面不容易,小火车倒影也只是隐约可见。今非昔比的茶卡我觉得更像一个巨大的洗脚盆(鞋套禁用),水冷,扎脚,人多……反而看那些游人拍照更有趣:多如牛毛的红裙红丝巾,各种姿势摆拍各种跳:指天跳、虾米跳、灯笼跳、魔女跳……
发现我们选择入住茶卡镇失策,茶卡镇里的酒店全爆满,且都7、8百以上,做梦也没想到“天空之镜”如此火爆。我们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间相对便宜些的家庭套房。所以,强烈建议青出的朋友住格尔木市,天气要好的话,经过茶卡盐湖可以进去体验一下每天五万人一起洗脚的壮观场面。之后直接到青海湖湖边住,早起可以看日出。
人的一生一定要去一趟西藏才不辜负此生,曾经读过一句话:西藏,你可以不用走完,但是,川藏线你必须走完。去了西藏,其他地方都已成了将就。 (此次行程视频:http://m.youku.com/video/id_XMzAxODA0NDkwMA==.html?refer=pc-sns-1&source=&from=timeline)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