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麦积山石窟
9月7日我在天水市区办完事情后,来到了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曾记得上一次来,还是在30年前做学生时,来此进行传统艺术考察的,而今故地重游,凭添了几分感慨。虽然天气阴雨绵绵,但我们游览的兴致勃勃。【景区介绍】麦积山石窟(又名麦积崖,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素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196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始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后又经历代开凿修建,共有洞窟194个。现存历代泥塑、石雕像7200余件,壁画1300余平方米。其中最有价值的洞窟有牛儿堂、万佛堂、天堂沿、123窟、84窟等。 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如于公元三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现在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
石窟造像欣赏及旅游信息
【石窟特点】 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麦积山石质不宜于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自隋至明清,历朝都有塑像,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朝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文化宗教】 以佛教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净土等内容,从壁画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传故事是佛教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涅槃等。通过对佛、菩萨、飞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对现实世界的精神启迪。【艺术特征】 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审美取向。(1)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2)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3)隋唐造像丰满细腻;(4)宋代造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建筑艺术】 麦积山石窟建造在二、三十米至七、八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石窟的形制是中国民族建筑的传统形式,方形、平顶、前壁开门、两侧开龛的房屋建筑为崖阁式,龛窟之间都是用架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相连接的。《太平广记》记载说:“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佛石成费,万龛千室,虽自人力,疑是神功”,盛赞了麦积山石窟的规模和建造的艰难和程度。 2007年6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确定列为“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中华人民共和国段文化遗产预备名单”,8月下旬,国家文物局已确定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的首批正式备选名单,麦积山石窟成为其中一个申报点。2009年将申报世界遗产文本提交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辖下的世界遗产中心,但在2010年未能成功入选。【旅游信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开凿时间:建自公元384年规模: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所在地:天水市麦积区泉湖路2号麦积山风景区内开放时间:8:30-16:30票价:门票70元(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观看石窟门票)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