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西藏第16、17天,米堆冰川
摘要:自驾西藏第16、17天,大美米堆冰川,壮观、圣洁。自然景色固然诱人,这里藏族村民的生活又是另外一种风景。这是一个我与藏族爷爷次旦多吉的故事。是游记亦是攻略。切身体会,感慨万千。
2017年8月12日,米堆冰川第一天。
果拉村,坐落在西藏波密县米堆冰川景区内的一个小村庄,离景区入口约7公里。在景区入口处,工作人员看到我独自一人,于是请求我顺路带上一位本地的爷爷,也是我目前旅程中唯一一位乘客,果拉村65岁,非常善良的爷爷次旦多吉,故事从此开始。
门票50元,门票上有景区景点指引,我到家整理图片才发现。
爷爷带着我把车开到游客不能开车通行的果拉村。此时很多游客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因为从游客停车场到观景台会经过果拉村。然后我把车停在了他家的院子里。
说是院子,其实就只是拿铁网简单围了一下。爷爷家除了家里的大门,其他所有的安全措施几乎都只是拿绳子或者铅丝带一下,主要为了隔离野兽和牲畜,而不是为了防盗。
紧按着房子的是一片青稞田。
这里离冰川已经比较近了,所以在这里能看得一清二楚。
爷爷家离观景台还有一段距离,刚到家爷爷就打了好多电话给他女儿和儿媳妇。其一,家里唯一一把大门锁钥匙没带,大门锁是那种锁背包或者旅行箱用的挂锁。其二,想让他在景区里做牵马背游客工作的女儿或儿媳妇牵马过来带我去观景台,结果一直没打通。 后来记住爷爷家的地址后我就步行去了观景台,走之前爷爷特地还问我要了我的手机号码。
路上先是经过了满地的玛尼堆。
然后到了一片原始森林,这里有各种奇怪的树。
相当吃力地爬过一段阶梯后到达观景台,看到了非常壮观、神圣的米堆冰川。“米堆冰川”据之前遇到的本地老乡说是“来过冰川”的意思。 另外,观景台环境不错,在这里搭帐篷看星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观景台离冰川本身还有一段距离,我想既然来了就要尝试去接近。先与一个游客组队,一起稍微分析了一下,看到右边有小路,而且感觉右边路比较好走,于是尝试右边。
结果走了不久就被一段汹涌的河流挡住了去路,只能放弃这边。无奈,拍了几张照片后原路返回。
本着不放弃的精神,折返后剩我一个人尝试走左边。冰川看着很近,再加上从观景台开始都是未开发的泥石路,走了半天才知道实在太远。 终于感觉有点接近冰川了,其实效果和观景台差不多。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基本上到了冰川的跟前,一路上时不时能看到冰川上有冰雪掉落并伴随着断裂的声响,后来爷爷跟我说近些年冰川已经消融了很多很多。 图片上白色冰川的下面一大块,黑色稍微带点白的其实也是冰川,估计是山上泥石流以及景区开发的原因才变得这么黑。这里能清晰的看到这些被黑色覆盖的冰川在不断的断裂掉落,胆子大的人可以直接再往前,走到冰川上去零距离感受。
在米堆冰川跟前堆个玛尼堆,祝我的家人朋友幸福安康。
捡了两块感觉还不错的石头留作纪念。
等到傍晚19:30左右,想看看会不会有“日照金山”,虽然最终还是没有日照金山,但却等到了平静的湖水,看到了相当漂亮的水中倒影,意外的收获。
这里还遇到了一对小夫妻,女生很喜欢摄影,男生喜欢找化石。他们还推荐我去波密到墨脱24公里处的未开发的小冰川,说这里的冰川太黑,没有那边的原始、漂亮。 女孩的摄影技术杠杠的,看她帮我拍的照片就知道了。
回到爷爷那边已经将近21点,这时才知道爷爷很担心我,之前打了我很多电话,只是我的手机在这里没有一点信号。 放好东西来个自拍,远处的爷爷在喊我回家吃饭了。
爷爷的家是木头搭建的,外面看上去很简陋,但是房间里的柜子感觉很精致。只是家里还没通电通水,有的只是村里装的一小块太阳能板,不过也就供一盏灯用,水也是用的山上流下来的冰雪融化的水,感觉不是很干净。此时外面很冷,由于屋里烧着炉子所以感觉很暖和。
没过多久爷爷的家人陆续回来了。 爷爷有一个女儿,她的丈夫已经去世,阿姨跟我说丈夫去世的时候捂着脸差点哭出来,她还有个十几岁却一直瘫痪在床的女儿。
爷爷还有一个儿媳妇,她跟我说丈夫不回来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问她小孩,她也只是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就没多问。 她们说平时就种种青稞,养养牛,不过最多只能自给自足。全家几乎都在景区做牵马背游客的工作,游客从停车场骑马到观景台一个来回100元,但是只能提成一半出头,而且全村几乎都在做这个工作,竞争太激烈,马也都是自己家养的,所以根本赚不了什么钱。 在爷爷家还见到另外三个女孩。一个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旦增措姆,很喜欢和我聊天而且基本没什么交流障碍。这里因为天气的原因,暑假和寒假的时长和我们这边正好相反。学校8月15日开学,上学要到100公里开外的波密县城,这边上学是免费的。还有一个很可爱的两岁小女孩,也喜欢跟着我,因为有好吃的。以及还有一个在上海上大三的女孩,因为正好和三年级的小女孩在闹矛盾所以没跟我交流。 另外还见到一个没说上几句话的十来岁帅哥。 这些小孩我也分不清谁是谁的谁。 我把我带的吃的基本都给了他们,一些水果,牛奶,火腿肠,糖之类的,他们说平时很难得能吃到,也难得能买到,难怪爷爷才65岁就身体不好。 后来阿姨专程给我做了酥油茶,有牛奶的味道,但是有点咸,喝着真不习惯。
晚饭是快10点吃的阿姨现做的馒头,比我们平时吃的要硬一点,还特地为我做了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炒鸡蛋。他们家主食就是藏巴和馒头。 爷爷说他因为一直吃这个馒头,所以胃经常疼,而且这边看病也特别不方便。
从来没出过远门的爷爷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平原”这种地方,他说那岂不是可以看得很远,走路也特别方便。还很好奇我们那边的人是不是不会感冒,因为没这边这么冷…… 后来爷爷最关心的还是那个瘫痪在床的小孩能不能治好,他只跟我说这小孩从小就这样,手脚不能动也不会说话。我看到这个小孩嘴里还不由自主的流着口水,我也不知道这个到底是属于什么样的病症。 爷爷席地而坐,让我这个“贵宾”坐在暖和的床上,边聊天边学习着汉语。一家人借着昏暗的灯光忙碌着,小妹妹旦增措姆边烧柴火边做着我的小翻译,小女孩好奇的看着我的小台灯。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却如此的温馨。
爷爷家里连厕所都没有,询问解决办法,爷爷就带我到了旁边野外的一个地方,小号的话爷爷说只要不要撒在青稞田里就可以了。 今晚,我先是在爷爷院子里,也可以说米堆冰川旁边,露天洗了个澡。洗澡时居然听到了远处有狼叫,于是后来去上大号的时候我就随身带了把水果刀,结果还没酝酿好就被突然出现的一只放养的牛吓得立马躲回了车里。 躺在车里的时候才发现天空中挂满了密密麻麻如一颗颗夜明珠般非常漂亮的星星,只是这里的天气实在变化无常,没过多久就开始下雨了。之前爷爷也说我运气很好,最近就我来的这天天气非常好。 这里晚上真的很冷,第二天起来车窗都几乎结霜了。
2017年8月13日,米堆冰川第二天。
爷爷和小女孩旦增措姆8点半就喊我起床了,我没好意思睡懒觉就起来了。
其他人已经都去工作了,小女孩本来也要一起去工作的,因为有我这个“客人”在,阿姨就让她在家陪我,等我走了再去。 爷爷早就帮我准备好了馒头、土豆、酥油茶以及我路上需要用的开水。
不好意思多吃,于是把土豆省下来给他们自己吃了。
吃完早饭陪小女孩玩了一会,小女孩努力的喝着牛奶,后面是爷爷家养的三头小牛。
爷爷家院子里的青稞田旁边就有条溪水,水看上去很干净,只是随着流动会夹杂很多杂质。不过,在这边洗衣服是个不错的选择。
洗完衣服也差不多该走了,虽然很是舍不得。 和爷爷拍了一些照片留作纪念。
拍完照片和爷爷相互叮嘱了几句就准备出发。 这就是院子的大门,每次开关爷爷都很费力。
爷爷觉得汉语很重要,一直在很努力的学习汉语,很努力的想跟我交流。从我们刚见面开始就很好学,我也算是做了他一天的汉语老师。我想爷爷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可能真的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刚遇到爷爷的时候当我提出要去爷爷家玩,爷爷说了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话“认识了就是朋友!”我们一生中有太多人一别就是一辈子,但有些人离得再远也终将会再见,这何尝不是一种信念。虽然这次一别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但是我肯定会再回来的。
回到果拉村村口,也就是景区停车场,又遇到了爷爷家的两个阿姨和小妹妹。图片中间是小女孩旦增措姆的妈妈,也就是爷爷的儿媳妇,右边的是爷爷的女儿。
乘机去骑马拍照,完美结束此次米堆冰川之旅。
米堆冰川再见,果拉村再见,爷爷再见。
从我离开米堆冰川的那天起,爷爷几乎每天都要让孙女打电话来关心我,问我到哪里了,是否安全,直到我回到家中。 爷爷65岁,但看上去真的不像才65岁。生活在景区里,但生活的真不像在景区里! 希望有去米堆冰川的朋友有机会也可以去看看爷爷次旦多吉。
一路走好
2017年9月9日,直到今天才得知爷爷家瘫痪在床的那个小女孩在之前我刚离开爷爷家不久就走了,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编辑好这篇文章。 虽然难以让人接受,也许这对爷爷家以及小女孩来说都是种解脱吧。 一路走好,小妹妹,愿另外一个世界没有病痛。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