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游览完宝源老醋坊后,我们直奔五台山而去。记得小学时唱过的一首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一路上饱览沿途山西美景,真的名不输传。山西是产煤大省,一路上不论高速上丶国道上丶省道上,还是县乡道上到处是拉煤的大车和半挂,所以在山西旅游和自驾,要特别注意小心驾驶,马虎不得半点!
五台山景区。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菩萨顶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时,称“大文殊院”。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僧人法云重建,称“真容院”。宋景德年间,真宗敕建,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永乐年间,真容院“敕改建大文殊寺”。明朝以后至今,一直沿称“大文殊寺”(又称“菩萨顶”)。
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塔院寺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通体洁白,塔顶上悬有两百多个铜铃,声音清脆悦耳,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大白塔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偶像。香客多绕行白塔还愿,一边走一边念经或叩头。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
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却和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度,7至8月最热,分别为9.5度和8.5度,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18.8度。全年平均气温2-3度,最低气温零下30度,最高气温为30度。
游北岳恒山。
从五台山我们翻过大山前往浑源县的恒山丶悬空寺,五台山高,险峻,公路翻山越岭往前延伸,路况还可以,山上雾蒙蒙,座在车内还不敢往外看呢。沿途风景很美!
恒山,人称北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 北岳恒山,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号称 108峰,东西绵延 150公里,横跨晋、冀两省。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 恒山主峰,居于浑源县城南,海拨2016.8米,山高为五岳之冠。恒山以道教闻名,古往今来,以奇险吸引着游人。
游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 远望悬空寺,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
游应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本篇游记结束,下一站云岗石窟丶华严寺。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