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
西行记 (1) 西行计划在我心中己蕴酿了多年,平时特喜欢看汽车之家的自驾进藏的帖子,好羡慕他们的,现在终于可以在我退休前两个月成行。之前作了很多功课,看帖子,查路线,找景点,一直都在为此做准备,至于能走多远还是个未知数。这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决心、第二是身体、第三是掌声,这三者缺一不可,当然掌声越多就会走得越远。 原准备是二人行,恰好这段时间女儿没事,也要加入,正好做功课、采购物质的事就都交给她了,落得我不想事。 三人行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上万公里的路程一个人开车确实有点累,而有个人换一换手那会轻松很多,可以打个盹而不耽误行程。以前跑个几次长途,前年去过九寨沟和黄龙,再到成都、峨眉山、重庆回到湖南;去年去了广西德夯大瀑布,再去云南云阳梯田、石林、还有普者黑,再从贵州回到湖南。湘西我几乎跑了个遍,半个湘西人的我,对湘西是很有感情的。这所有的行程都是我一个人开车,对喜欢自驾游的我这并不算什么的。 女儿学开车是最近才正式开始的,驾照拿了多年了,一直没时间练习,八月份这一个月每天早晚送我上下班,再练习走三十公里山路,练得蛮辛苦的,就是为了走好318。 这次出行的座驾是2014年1月底提车的新福克斯两箱,目前行驶里程六万四千多公里,提起这款新福克斯,还是很满意的,至今未出现任何问题,网上说的油耗高的问题在我这里并未出现,相反感觉油耗很低,目前的平均百公里不到七升,这点让我特别满意。当初选这款车主要是品牌的效应,再就是外观让我满意,最不满意的的地方是手机没地方放,不过最新款好像解决了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油耗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驾驶技巧,像我这种三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体会是很深的。想当年跟师傅学开车,老式大解放啊,很要力气的。学开车先从摇车开始,冬天发车之前先要用摇把把发动机摇几圈才能再点火发车,不然车发动不起来。 说起学开车,就想起了师傅,他比我大不了几岁,现在也已经是一位老人家了,不知可还安好,九十年代师傅一家人去了无锡,我们有快三十年未见面了,我和师傅的感情很好的,后来通过几次电话,再后来……就没有联系了。 出发前给车做了一次简单的保养,更换了机滤,换了两个轮胎,我的保养全部都是在四S店做的,买它的车就要相信它,我是这么想的。因为平时车况很好,也没多做,我对这车是很有信心的。四S店也不是不骗人,关健是它忽悠不了我,前不久我女儿晚上用车后忘了关大灯,第二天早上全车没电,我用备用电源启动后再去上班发现车子不能自动换挡了,怎么加油都是一档行驶,就直接开进四S店做检查,小师傅听我说了以后告诉我,因为没电了电脑程序出了问题,要重新更新程序,电瓶没电就不能更新程序,所以要换个新电瓶。我告诉他我这电瓶还不到一年,不用换,我说可以充电,可以用备用电源,为什么就非要换新电瓶呢?小师傅一看没忽悠到我又说他这里没有充电设备也没有备用电源,气得我甩给他一句话:下午我来拿车,没修好我找你老板。下午去拿车,接待我的美女热情的不得了,千叮嘱万叮嘱要给个“完全满意”,我问她收不收费,她说不收费,那就给她个完全满意呗,得饶人处且饶人。啰里啰嗦了这半天,莫见怪,年纪大了的人是这么个德性。 原打算西行头两天只是赶路,第一天多走点住重庆,第二天住四川泸定,真正的旅行从泸定开始。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刚刚进入张家界就遇上大暴雨,中间还夹着特大暴雨,三挡雨刷都看不清,只能靠边停下,好大一会也没有变小的迹象,只好慢慢前行,说是龟行比较恰当。当行至距武隆八十公里左右的地方时又遇见遂道维修,九点二公里的遂道走了半个多小时,眼看天就快黑了,又不想走夜路,就在武隆住下来,第一天的行程只走了六百多公里,哎,明天就有些累了。看图:
西行记
西行记 (2) 早上睡到自然醒,已是7点半,看窗外似乎很是明亮,打开窗帘一抹阳光直射进来,今天是个好天气。 吃完早饭退完房已是九点,出发,向318,一路平安顺利,要吐槽的是重庆段,先是经过万盛区,城区被一大片黑云笼罩,远看很是恐怖,像是这座城市被妖气所包围,这种情景只能从远处才能看见,不知我们武陵城会不会也是这样啊!进入重庆市区则堵得历害,穿过城区用了一个多小时,更闹心的是渝蓉高速的服务区大多关闭,几百公里没地方方便,那种尴尬无法言表,想必这段路的管理者祖宗十八代被人关照过无数遍。 从雅安下高速直接进入318,车流滚滚,绝大部份都是重型卡车,很快就遇见解放军的重卡车队一溜长龙数都数不过来,全部有编号,每40台车一组,共5组,应有2OO来台车,想必与打印有关吧,可能我是瞎猜的。6点钟不到在临近雅安的天全县住下,收了个早工。
西行记
西行记 (3) 318在未翻越二郎山之前就是一个大工地,在建的高速公路基本与之并行,一个一个的工段就建在路边,各种运输车辆川流不息,加上天气阴雨,道路泥泞显得十分混乱,好在这段路并不太长,翻过二郎山就是另外一片天地:眼前豁然开朗,兰天白云,一朵一朵的像棉恕一样飘荡在山间。气温也是一样,未过二郎山遂道时游客纷纷加衣,各种大衣披巾都往身上使,不然不敢下车照相,穿过遂道就又是秋高气爽了。 泸定桥就在泸定县城内,大渡河水流湍急,泸定桥修建于1705年,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抢占泸定桥,飞渡大渡河,让泸定桥名扬中外,如今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沿大渡河下游几十公里就是海螺沟,到达景区门前时间尚早,但游客必须在下午2点之前进入,只能住下待明天再去游玩。 今年的旅游都是游的红色景点,上半年游贵州,四渡赤水,用茅台洗脚,至今脚都不臭;下半年翻越二郎山,飞渡大渡河,会有什么效果呢,拭目以待。
西行记
昨晚住下得早,没事出去转转,竟有新发现,这里叫磨西镇,镇上有一条古街,还是一条保存得非常好的老街,从地面斑驳的青石板路看就知道这条衔的历史悠久,当年红军渡过大渡河的当天就急行军赶到了这里进行修整,镇上有一座天主教堂,中央机关就设在这里并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教堂保存完好并建成了一个展览馆,重点介绍了磨西会议的内容及红军长征的过程,和其他长征内容的展览馆差不多,教堂周边老房子挂着些牌子,红军某机关驻地等等。 毛主席当年就住在教堂內,旧址保存完好,好想在主席睡过的床上坐一坐,至少也能活到八十三。
西行记
西行记 (4) 海螺沟景色不错,海拔三千零几十米,步行一段上山路,一直走到海拔3015米处便回头下山,需要保持体力,以免产生高反,后面的路还很长。
西行记
\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u00A0 西行记\u00A0\u00A0 (5) 新都桥的海拔3328米,这是我手机上的实时显示,不是官方数据,应该相差不多吧。出行几天来住得海拔最高的就是新都桥了,仨人都出现轻微的高反,按书上的要求,多喝水,少运动,不洗澡,除了睡眠不太好以外其他都还行。 新都桥周边的景色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但新都桥镇那就不能恭维了,在搞建设,到处挖的乱七八槽,好在我只是路过,于我也无关紧要。 从新都桥出来向巴塘进发,三百多公里,真正的美景大片才开始,高山草原、湖泊、湿地,让我目不暇接,拍照手都肿了,人的情绪在极度兴奋中,直到眼睛看直,视觉疲惫,美景麻目,最后只顾赶路了。 这一路都是在高海拔上行驶,最高在熊宗卡山口,实际海拔四千二百多米,每个好看的景点都设有观景台,也许是这一路我们注意的好,保持体力,不透支体力,竟末出现高山反应,这让我对挺进拉萨充满信心。 人说西藏有毒,去了会中毒而不能自拔,你会深深的沉迷在那美景之中而陶醉。
西行记
西行记(9) 从林芝出来上省道306,沿雅鲁藏布江前行,目的地是山南,距离420公里,我此前对山南地区的山川地貌抱有一丝期待,原因是山南地区曾是常德市对口援建地,常德市有部分干部曾在此工作过,只知道这个地区是很贫困的地区,所以也就想看看,今天走马观花的一瞥,不禁有些许失望,不是别的失望,而是对这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失望,今天的行程是这几天来最没看点的一段行程,先是沿着开阔的河滩前行,后来慢慢变窄,进入峡谷,但这沿路的植被非常稀少,河水也很混浊,像是到了黄河一般,没有一个景点让人留恋。仔细看了看这山的构成,原来这一百多公里的山地全是卵石和细沙组成,根本不能长植被,河滩边都是沙滩,风一吹就像是沙尘暴似的,再加上这段路水资源丰富,多个地段在修水电站,还有铁路也在修,所以路上更是尘土飞扬。 从这里的地形来看,亿万年前应该是在水下,卵石和细沙沉积下来,由于比质的运动,青藏高原抬升,所以露出水面,我不懂地质瞎掰的。 总之山南地区给我的印象是山不青,水不秀,不好玩。 明天,拉萨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