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最近突然发现写篇游记越来越难了。想写就得有素材,想有素材就得出去玩,出行就得有时间。以前周末抽个时间就能出去,自从孩子上了四年级,连周末都被辅导班和学校的作业占满了。好不容易盼到暑假了,乘着刚放假,儿童团们还没有大规模地占据各大景点时,抓紧去了趟芦芽山。回来正好赶上之家的活动,立马整理照片、码字,兴冲冲地发了两篇后,蓦然发现有车友刚刚去了芦芽山,游记已经上传好久了,而且图文俱佳,“撞”游记了!不免有些尴尬,呵呵,主要是考虑到读者们接连看同一地的游记估计也会有些审美疲劳,只好悄悄“雪藏”了一篇。你说写篇游记容易吗? 扯了半天闲篇儿,呵呵。不过现在交通发达了,到了旅游旺季,热门景点简直是人山人海,所以“撞”个游记确实是在所难免,“你”出现在“他”的游记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墨迹了半天,其实我是想说,想躲开人群找个风景好的地方还是挺难的。而我就是在这左右为难的情况下,硬生生地憋了两礼拜,憋出一条路线,我相信这条路线绝对是没有人走过的,是不是有点自夸的味道?呵呵,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孩子暑期班课程结束后就迫不及待地回老家看奶奶去了。家里瞬间清静的让人有些不适应了,于是我和LD就计划着去哪儿转转,享受享受二人世界。LP本来想去太行山大峡谷,结果看了天气预报,连续几天有雨,觉得山里不安全。南面雨多,那就往北走,我先想到的蔚县暖泉古镇,后来又觉得有点远,而且前半年又去了一趟平遥,想来古镇形制大概也就是个小型的平遥,还是留在以后去吧。那就大同吧,旅游大市,路也好走,高速三小时就能到,也够玩两天了。大同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最著名景点就是云岗石窟,市内的华严寺等古建也都是精品,这几年又开发了火山群和土林。细细盘算,这云岗门票贵啊,都是人文景观,旺季人有多,还是淡季去比较划算;市内的古建大部分是庙宇,LP严重表示看庙看腻了;我在网上查了火山群和土林,似乎也不是什么经得起看的景点。这叫人如何是好? 不是有万能的internet吗?再查,还是在大同周边,忽然发现一个叫边墙五堡的景区。边墙五堡是指大同明长城上修建堡城。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均在大同城北。当看到这些信息时,我脑子里突然想起几年前在广武明长城看到的那座在我去过不久之后便轰然倒塌的,凄凉美丽的让我震撼伤感的月亮门。万里长城尽管雄伟,却也脆弱,于是我决定去看看那些长城串起来的古堡。 大同原属于雁北地区。雁北地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山西省内雁门关以北的地区),也是1970年到1993年在这一地区存在的行政区划的名称。这一行政区划撤销于1993年7月10日,原雁北地区所辖的县区划归山西省大同市、山西省朔州市管辖。原雁北地区共包括大同县、怀仁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山阴县、应县、朔县、平鲁县、左云县以及右玉县等十三个县,统称“雁北十三县”。 雁北长城多,于是我以边墙五堡为起点,向西又向南沿着明长城的足迹,捋出了一条我的时间大概允许我能够走到的旅游线路。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大同正在修建一条“长城天路”,起点位于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村,终点位于左云县三屯乡二十边村,贯通天镇、阳高、新荣、南郊、左云5个县(区)。主线建设里程长约153公里。大概年内就能贯通。这条路与我走的有重合,但并没有包含我去的右玉县,其实完全可以修得再长一些。当然,便利交通也许最终会成为破坏长城最大的元凶,还是顺其自然吧! 门票:一路上的景点只有朔州崇福寺买了门票,其余均为免费。 交通:没有太偏的地方,导航都能到达,不多说。
出发前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跑得地方不算太远,也还是简单准备了一下。身(身份证)手(手机)要(钥匙)钱(钱包),自不必说。除手绘路线图外,这次出行还带了一些平时在之家兑换的一些装备。小米充电宝:避免手机拍照时电力不继带来的遗憾和尴尬。之家遮阳伞: 一伞两用,遮阳挡雨。车载储物箱:放一些常用的东西,后备箱里也比较整齐一些。之家金属U盘:拷了几百首歌,长途开车的烦躁全靠它来打发。家家多功能防滑垫:最最重要的东西,摆在车前,出门在外,万一偶遇之家车友,这就是在组织的证 明,接头的信物啊!
此行路线路线:太原-镇川堡(大同新荣区)-镇边堡(大同阳高县)-得胜堡(新荣区)-宏赐堡(新荣区)-镇虏堡(新荣区)-镇河堡(新荣区)-破虏堡(新荣区)-保安堡(左云县)-管家堡(左云)-威鲁村(左云)-八台子村(左云)-宁鲁堡(左云)-三屯(左云)-云兴(左云)-杀虎口(右玉县)-右卫城(右玉)-苍头河景区(右玉)-崇福寺(朔州市)-广武古城(山阴县)-太原
在路上
镇川堡,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距离太原310公里,途径二广高速、G208,还有一段无名路,总共行驶了四个半小时,是这次旅行中开的最长的一段路。高速280多公里开了三个小时,后面的几十公里就开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镇川堡不临大路,临近村子的无名路路况不算太好,路也比较窄,开快了有点颠。后面去的几个地方,道路都不错,有些地方可以用极好来形容了。 除了几个古堡以外,路上的景色也相当不错,一路上我总是美景拌住,不时停车拍照,这也是没有按计划完成行程的原因之一。
镇川堡,残破到让人有些心痛
摆渡到的介绍如下: 镇川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创筑,万历十年(1582)砖包。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当时由于此堡所辖长城沿线地势平衍,无山河之险可凭借,故易受侵扰。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兵曾由此两次大举毁墙深入。长城由镇川口继续向西跨西寺儿梁山,抵宏赐堡。这段长城为黄土夯筑,较坚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又墙体保存较好,多存高 5米以上。是大同市内所辖长城较为突出的地段。 现存较为连贯的堡城城廓,关城只存南、北墙残段,堡城与关城门均无存,现存关城门外砖雕照壁一处。堡内建筑均无存,堡中现存“官井”一处,堡内有东西古街一条。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