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记忆
我生于青岛却没有任何关于青岛的记忆,因为年幼时就全家离开了青岛;成年后虽多次到过青岛却没有细品它的魅力,今天自驾青岛重忆青岛梦,在红房绿树的主题下浏览青岛的美丽、见到了出生地的老房子、吃到爆的美食、真正体会这个让我留连忘返的城市,青岛让我重新记忆了我的出生地。 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旅游热和夏季的高温一样退去,郑州到青岛全程高速一路顺畅,我们早上郑州出发,当日傍晚就迎着海风张开双臂投入到这个美丽城市的怀抱了。
壮观的跨海大桥
1. 壮观的跨海大桥 郑州出发一路高速,过胶州湾跨海大桥进入青岛。 2011年就正式通车的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48公里时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行驶在桥上微微开启车窗,清风吹来海的味道,滚滚的车轮让我们感受着大桥的壮观,发自内心的赞叹“厉害了我的国”!车到青岛时中雨,用百度的图。
青岛名片--栈桥,欧式建筑-火车站
栈桥这个宽不到10米长不到500米的人造码头逐渐演化为景点并成为青岛的名片很有历史。 清晨漫步栈桥,游人较少吹着海风听着海涛煞是惬意,沿桥漫步到尽头“回澜阁”处再回头观望美丽的青岛湾,各个建筑尽收眼底非常漂亮。当我们吃过早饭再经过栈桥时已经游人如织另一番景象了。青岛老火车站是当今中国的“小站”了,但是这座欧式建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见证了青岛的变迁。栈桥到火车站步行10来分钟就到了。
逛老商业街中山路,吃吃吃
游青岛建议乘公交,青岛的公交很多是环线(就是朝着一个方向开,你不能到马路对面去坐车返回上一站,只能步行或再转一圈才能返回到上一站。),青岛的公交车多有专用线方便快捷,乘坐公交穿过城区尽享城市的美丽,领略岛城的人文,感觉良好。 傍晚,我们香港中路乘218路公交车“中国剧院站”下就到了著名的老商业街几经易名的中山路上,这里向南直通海边栈桥,向北则有青岛诸多老字号,更重要的是北边有令吃货垂涎的各类名吃,方向当然向北方向溜达了😄。第一个路口有人排队,“王姐烧烤”总店四溢的香气让我们自然加入了等候的队列,随着烧烤师傅不停的忙碌烤好的鱿鱼、肉串、鸡翅等到了食客手中,十几分钟后我们也吃上了这名满青岛的烤鱿鱼,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在“味道不错”的赞叹声中继续前行到劈柴院。
劈柴院是青岛著名的小吃街,这里各种个样的小吃繁多,入夜人头攒动叫卖声声,食材主体是海鲜,即选即做热闹非凡。没有在劈柴院吃饭,因为我们把晚餐定在了“春和楼”。
春和楼是青岛著名的老字号饭店,坐落在劈柴院外的中山路与天津路口。这里的菜肴可以说是中规中矩,香酥鸡和蒸饺是招牌,推荐那个青岛名吃大虾烧白菜,意外收获是这里还可以回味一下90年代前的国营饭店的服务😄。
欣赏奥帆中心,看看看
青岛奥帆中心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而建,两排参赛国的国旗和尽头的巨型火炬场地气势雄伟壮观!这里可以乘帆船浏览,对面的海岸线错落有致的建筑装点的非常养眼,青岛把美丽献给了大海。下午逆光拍摄。
老房依旧 物是人非
青岛是我的出生地,这次青岛之行收获之一是见到了即将拆除的老房子。虽然年幼没有记忆时就离开了青岛,但是当亲眼见到老房子时却是莫名的亲切和激动。位于大连路和临邑路交叉口的民居老房子是高知的摇篮,我的两位叔叔自这里走出,分别成为正教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们一直是我们后辈楷模。👍
美食不可错过,吃到云霄路
青岛的美食以海鲜为主,量大、味重、偏咸,但是好吃! 计划明天游崂山后就离开青岛,对于吃货来说今天还是要再吃一顿而且是必须的。 著名的美食街云霄路距离我们住地很近,中午溜达到推荐的海岛渔村,店内食客并不算多,实物点菜方式直观,经典的汽锅蒸海鲜(锅底有粥),鲅鱼饺子、辣炒蚬子等必点,当然还有青岛第一名片“青岛啤酒”。
看完了老房子,虽无记忆却有重归故里的感觉,滴酒不沾的我畅快淋漓的喝了一大杯青岛鲜啤,痛快!酒后又浏览了一下青岛美景后就回酒店了,乘着酒兴发微信语无伦次的邀请不确知的人游青岛后,带着满足的酣睡而去。
青岛抹不去的记忆
原计划安排去崂山游览,由于下雨而驱车直奔美丽小城威海。关于威海游览过程后文再续。 青岛唤起了我模糊的过去,也使我把曾经和现在同步记忆。 随着车轮的转动离青岛越来越远,不知何日君再来,却是魅力难忘怀! 有机会我一定还会来青岛。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