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飞向伦敦*英伦行程概览
今年暑假,奕妈带着奕爸和奕子,来了一趟英国爱尔兰环游。以下文字出自奕妈,照片均来自奕爸手机,特注。D1,飞香港,转机伦敦D2,伦敦D3,剑桥,约克D4,逃婚小镇,爱丁堡D5,贝尔法斯特D6,都柏林D7,都柏林维克罗国家公园D8,曼彻斯特D9,莎士比亚故居,水上伯顿,牛津D10,牛津,比斯特购物村D11,伦敦,返程 这次的行程是奕爸奕妈送给自己结婚20周年的礼物,顺便带上奕子同学这个电灯泡 目的地的选择上是稍许有些纠结的,因为想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最后各种综合,敲定了这次的英爱之旅。准备资料、办签证,这些事情全是奕爸一手操作,奕妈和奕子同学只是负责到场就ok了,有去年法意之行的经验,一切顺利。出发前的大采购是必须的。鉴于去年法意行的饮食方面的惨痛经历(只限于奕妈,因为她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更有一个强大的中国胃
),这次奕妈购买了一大堆的咸味零食,甚至带上了米,带上了膳膜师的焖烧杯。哼,奕子同学,现在任你再拿什么汉堡,披萨刺激我,我也岿然不动了,有稀饭和下饭菜,走遍英伦都不怕。
本来奕子同学强烈要求邀上几个同学闺蜜同行的,无奈各家都有各自的安排,最后未能如愿。不过,没关系,今天同行的团友里面,奕子同学很快交到了新朋友,其中有两个还是初中的准校友呢,奕子同学很快跟她们打成了一片,热火朝天。
哈哈,是时候开启避暑模式了,粗花。只是,可爱的武汉蓝,等我回来的时候,你一定要在原地等我哦
D2,初逢伦敦
伦敦的天气时晴时雨,像孩子的脸,变化无常,但21度的最高温度,丝毫让人感觉不到夏的味道,反而像是在春天的气息里徜徉,太阳照在身上,竟暖洋洋的,爽!伦敦是一座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都市,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和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毗邻而居,你竟找不到丝毫的违和感。城市的街道虽不是很宽,但干净整洁。在白金汉宫旁的一个公园里,鸽子,大雁,松鼠,或闲庭踱步,或惬意戏水,或追逐游戏,一切是那样的和谐自然。
大英博物馆,到了伦敦,当然要来看看。这里免费进入,但是没有讲解估计是不行滴。
白金汉宫,人流如织
伦敦塔和塔桥在一起,这些都是外观的免费景点,也都是伦敦的标志
D3,剑桥泛舟*约克走马
剑桥位于伦敦北部约80公里处,因剑桥大学而出名,被认为是“城市中有大学”,大街小巷中充满了学术、商业、休闲的混合气息。剑桥城以剑桥大学的31个学院为主体,搭配上恰合时宜的花园、博物馆、教堂和小桥流水,处处都是古老的建筑,透着浓浓的学院气氛,同时拥有宜人的自然环境。无论是泛舟剑河的浪漫悠扬,还是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学院街角,体验浓厚的古色书香,或是脑海浮现徐志摩的那一首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几乎所有来过这里的人们,都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去爱上这座城市。剑桥大学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神秘的向往。我们一行人在蒙蒙细雨中开始了今天的剑桥之行。王后学院,国王学院,三一学院,导游娓娓道来,牛顿,霍金,拜伦,导游如数家珍。三一学院的苹果树前驻足,我们仿佛看到了牛顿窗前那一缕智慧的光芒,剑河上撑篙泛舟,我们依稀听到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美妙。走马观花之际,奕子爸感叹:“时间太短了,不过瘾,要是能有机会再来一次,慢慢转悠慢慢品味就好了。”这个,嗯,恐怕是有些难了,看来以后也没有第二次,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扯一下丫头的衣裳角哈。
约克,英格兰北部重镇。
D4,途径逃婚小镇,感受爱丁堡城
早餐后驱车325公里前往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这是此次行程中路程最远的一天。 途中休息的时候,导游帮我们选择了著名的逃婚小镇Gretna。为什么叫逃婚小镇呢,我们很是好奇。导游告诉我们,当时的英格兰规定结婚年龄必须年满18岁,而且必须监护人同意,而相邻的苏格兰确没有这个规定,于是那些深深相爱却又没到年龄的英格兰青年男女就相约私奔到离英格兰最近的苏格兰小镇Gretna,在这里结为合法夫妻,小镇因此得名。我们到达小镇的时侯,一直阴沉的天突然放晴了,白云蓝天下,一群老头老太太坐在房前的长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那一刻,时光仿佛凝固了,让人不忍离开。
到达爱丁堡,已是下午一点多钟的光景了。走在新城最主要的大街王子大道上,一边各式百货公司林立,一边是王子公园、高耸的苏格兰人纪念塔、宏伟的国家画廊、苏格兰皇宫-——荷里路德宫以及2004年落成的苏格兰国会大厦。沿着皇家大道缓缓而上,爱丁堡最大的教堂——圣吉尔大教堂,还有苏格兰的精神象征——爱丁堡城堡一下子矗立眼前。 道路两旁的空地上,行为艺术家们不遗余力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品也让我们不停地驻足围观。虽然奕爸和奕子一再怂恿,奕妈还是斩钉截铁地捂紧了自己的钱包,不剁手,不剁手。(其实奕妈的小心思是,钱要花在刀刃上,血拼要留到奥特莱斯,到时奕爸可千万别心疼哦
)
D5,认识贝尔法斯特,惊叹鬼斧神工
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凯恩莱恩码头,搭乘渡轮前往北爱尔兰的拉恩港口。渡轮很高很大,大巴停在第五层后,我们沿着红色的楼梯来到第七层休息。海面上风起云涌,景色颇为壮观,甲板上,风大的几乎可以把人吹起来,船舱里倒是风平浪静。一边品尝者炸鳕鱼薯条,一边欣赏着舱外的美景,两个半小时的光景一晃就过了。
第一站我们到达了爱尔兰首府Belfast的市政厅。市政厅于1906年竣工,是Belfast工业革命成功的见证。这栋采用波特兰石石灰岩的建筑物,被称为文艺复兴样式的杰作。市政厅前的广场上,暖暖的阳光下人们或坐着,或躺着,或闲逛着,海鸥在草地上旁若无人地啄食,飞翔,一切看上去那么的舒适惬意。市政厅旁,高高矗立的是为纪念早逝的维多利亚女王丈夫而建的阿尔伯特纪念钟楼。再不远处,是拉根河码头的大马哈鱼雕塑,鱼身上是陶瓷制成的鳞片,每一片瓷片都是一幅画,雕塑是为了纪念一条神奇而具有坚强斗志的大马哈鱼重返拉根河的一天而建的。
从市政厅出来,我们驱车前往位于北爱尔兰北部海岸绵延伸展长达8公里的被称为巨人石道的巨人堤。一下车的那会儿,狂风骤雨急至,刚准备埋怨天空不做美之际,云开雾散,雨却在顷刻间就停了,艳阳高照。巨人堤上那一根根形成于一万五千年前的玄武岩柱,让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临近上车返程的时候,天空又飘起了小雨。这英国的天气真是神奇,永远给人意外和惊喜!
D6,初尝健力士,闲逛都柏林
今天的行程中最值得期待的是参观爱尔兰最著名的健力士黑啤酒厂。健力士黑啤酒是爱尔兰的支柱产业,其销量世界排名第一。我们自行购买了门票,然后乘坐直达电梯来到七楼。七楼是可以360旋转的全落地玻璃的酒吧,一出电梯,便见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站,手里无一不拿着一杯啤酒或饮料(专为未成年人准备的)。我们直奔吧台,waiter给我们每个人递上了一大杯浓浓的黑啤酒。奕妈尝了一口,味虽微苦,但的确醇香。无奈奕妈酒量实在有限,微呷几口之后,剩下的便被奕爸三下五除二一干而尽并直呼过瘾。当然过瘾咧,两杯啤酒,40欧,能不过瘾吗?过完了酒瘾,沿着木制楼梯而下,我们象征性地考察了黑啤酒的制作过程。说实话,我是啥也没看明白。管它呢,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过程,是最后的味道,对吧?
从啤酒厂出来,我们接着又在都柏林的街头游荡了一番,都柏林城堡,王尔德公园,都柏林之门,一路又来,最后是与剑桥、牛津齐名的圣三一学院。最后想吐槽一下的是,这大英帝国的天气。虽说这几天每天最高温都没超过20度,的确是凉快,但是其在sunny和rainy之间的切换频率之快,着实让我们有些不适应,我有些怀念武汉的天儿了,晴就干干脆脆的晴,雨就痛痛快快的雨,那这些纠结和扭捏。
D7,维克罗国家公园与宝尔势格庄园
今天天气很给力,竟然一整天都没下雨,实在是难得第一站我们前往威克洛山国家公园,它被称为都柏林的后花园。我们驻足的威克洛角是爱尔兰共和国本土的最东端,与英国隔爱尔兰海相望。伴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大人们各种地凹造型,各种笑声朗朗,孩子们则一边捡着各种石子儿,一边在海滩上各种地追逐嬉戏。
从威克洛国家公园出来,第二站是宝尔势格庄园。庄园建造于18世纪20年代,由100多个工人历经12年建造完成,庄园共分为若干个景区,如意大利花园,海豚池,日式花园,塔区,宝尔势格建筑,宝尔势格瀑布等。初一进入庄园,感觉有点像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公园,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其实公园并不太大,倒是里面的那些基本上叫不出来名字的花草,让我们又大开眼界。
从宝尔势格公园出来,天色尚早,于是乘兴又去逛了逛凤凰公园。凤凰公园占地面积707公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有围墙的公园。爱尔兰总统府,美国大使馆,都坐落在公园里面。导游说今天天气太凉快了,要是热些的话,说不定我们还可以看到野生梅花鹿呢。
我们住的酒店,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夕阳西下,无限美好。
D8,缅怀曼彻斯特
今天应该是整个行程中起的最早的一天,因为我们要搭乘8:20的渡轮前往霍利黑徳,再坐两个小时的大巴前往曼彻斯特。路程还是比较远。奕爸抱着他笨重昂贵的相机一直不停的乱拍,吵得人完全不能睡觉,还振振有词说:“最美的其实都在路上”唉,他喜欢,由他吧。
到了曼城,曼联队总部肯定是必去的,虽然奕妈连个伪球迷都算不上,但是好歹也要在体育场门前留个影,证明我来过。当然了,奕妈还有一项任务要完成,那就是帮同事的宝贝牛牛同学带一件6号POGBA的球衣。耶,顺利完成任务!
到了曼城,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科学工业博物馆。曼彻斯特科学工业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博物馆之一,它展示了曼彻斯特的历史、纺织、能源、通信、航空、交通等产业,并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增加新的展品以介绍前沿科技。其中最好的展览包括了蒸汽机组战士,追溯英国国内能源历史的电力画廊和关于利物浦以及曼彻斯特铁路发展历史的展览。博物馆目前依旧保持着其100多年土黄色大厂房式的旧貌。虽然外观上极其朴素,但博物馆却在内部展品和服务上做足了文章,通过各种主题和多种手段,完完整整地再现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D9,访莎翁故居,拜牛津底蕴
今天的第一站是莎士比亚故居——斯特拉福德,这是莎翁出生,成长,结婚和养老的地方。这是一个极具英伦特色的小镇,多情迷人的田园风光,温情别致的玲珑屋舍,情深意远的通幽小径,以及风韵依旧的莎翁故居汇集这里,让小镇更加的妩媚多姿。
从莎翁故居出来,胖胖的大巴司机驱车带着我们前往水上伯顿。有着科茨沃尔德的“威尼斯”之称的水上伯顿算得上是这一区最美丽而且名气最大的小镇,清澈见底的Windrush River贯穿整个村庄,河畔两岸绿树成荫,桥下行人络绎不绝,有几个半大不大的孩子在水里追逐着,嬉戏着,连鞋子都顾不上脱,河边的空地上,一群人忘情地演奏着一首又一首欢快的曲子,周遭的游人们也不自觉地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打着双手,晃动着身体,好一派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
今天的第三站是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学简称牛津,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世界顶级公立大学,建校于1167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这里拥有三十几个独立学院,二战后的英国首相都出自牛津,这里有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的英国第二大图书馆,藏书超过600万册,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语词典》,响誉全球……漫步其中,我只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D10,再拜牛津,直扑买买村
机缘巧合,从牛津出来的第二天我们得以再赴牛津。因为同团的团友们大部分选择了自费景点——丘吉尔庄园,我们这些没去的就被导游放到了牛津大街上闲逛,这可是意外之喜啊,昨天没有看够的,这天可以彻彻底底仔仔细细的看透咯。
下午,疯狂的购物开始了!就在比斯特买买村,大家都嫌时间太不够了,四个小时,哪里有能够看完?只恨时间短,只恨钱带少,还恨信用额度不够,各种恨,各种怨,都集中体现在每只手辛劳的大小包上和回程大巴上喋喋不休的讨论中。
D11,回访伦敦,体验伦敦
英爱行的第十一天,我们又回到了伦敦。第十一天的行程比较简单,就只是参观温莎城堡一个项目,于是全体团友不约而同选择了两个自费项目:参观格林威治天文台和船游泰晤士河。格林威治天文台建于1675年。当时,英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很快。为了解决在海上测定经度的需要,英国当局决定在伦敦东南郊距市中心约20多千米,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威治花园中建立天文台。1835年以后,格林威治天文台在杰出的天文学家埃里的领导下,得到扩充并更新了设备。他首创利用“子午环”测定格林威治平太阳时。该台成为当时世界上测时手段较先进的天文台。十点钟,天文台的大门一打开,游人们鱼贯而入,依次排队,在本初子午线前留影留念。
泰晤士河游船沿途经过诸多精彩绝伦的景点名胜,包括“卡蒂萨克”号帆船、金丝雀码头、伦敦塔、塔桥、退役战舰——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圣保罗大教堂、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和泰特现代艺术馆。还可在游船上近距离观赏千禧桥,这座为迎接新世纪而修建的步行桥自建成以来就饱受争议。当然,更不会错过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大本钟,游船带我们尽情观赏这两大举世闻名的伦敦地标性建筑。
吃罢午饭,我们直奔此次英爱行的最后一站——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家或是私人的娱乐活动。这个城堡景点中浓缩了900年的英国历史,占地26英亩,分为上区、中区和下区这三个区域。东面的上区为王室私宅,包括国王和女王的餐厅、画室以及宴会厅等等,这里以收藏皇家名画和珍宝著称。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国家套房(The State Apartments)和玛丽王后的玩偶之家(Queen Mary's Dolls' House)。国家套房以最珍贵的绘画艺术品和器皿装饰;玩偶之家则是温莎堡游览的最精彩部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玩偶之家。城堡很大,可惜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匆匆浏览而过。
攻略*关于衣食住行
2017英爱之旅已经落下帷幕。回忆这12天的行程,衣食住行方面的一些小心得不吐不快: 衣:出发之前专门上网查了天气预报,英国当地温度一般在11-20度之间,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尽量带上长袖长裤,再带上厚点的外套,冲锋衣。想着去年在巴黎的时候,穿个短袖短裙再加件薄外套刚刚好,所以爱臭美的奕妈还是心有不甘的带上了几件美美的长裙。事实证明奕妈错了,除了一头一尾两天勉强能穿裙子外,其它时间裙子都在箱子底睡大觉呢。唉,权当是她们做了一次免费的英国之旅好了。对了,还有一样东西是必须带的,那就是雨伞。英国的天儿,像三岁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刚刚才是大雨倾盆,眨眼间却又艳阳高照了,说不定你的伞还没撑好呢!所以导游跟我们说,出门不要看天气预报,带好雨伞是王道。食:英国跟法国、意大利一样,在吃方面都比较简单,早餐的品种比较少,无外乎方片面包,小羊角,培根,火腿,牛奶,咖啡,酸奶,切块水果等等,有些酒店还提供土豆饼,煎鸡蛋。对于吃不惯面包,喝不惯冰牛奶的人,可以适当带一些老干妈,榨菜之类的下饭菜,带点方便面,还可以像奕妈一样,带个膳魔师的焖烧杯,既可以焖稀饭(米可以托运),装开水,泡面的时候还可以当碗用,一举多得。考虑到去年西欧绝大部分酒店不提供电水壶,这次我们专门带了一个,没想到一次都没有用过,因为英国人有喝茶的习惯,每个酒店都提供电水壶。 中餐和晚餐除少数自理外都是中餐。此次英爱行的团餐明显比去年的好,饭菜的分量是绝对够的,而且味道也很符合我们湖南湖北人的口味,估计这一点导游在安排前是充分考虑了的。英国的牛奶酸奶味道很淳,而且价格不贵,1镑最多可以买2升装一壶,如果不嫌重的话,买来当水喝也是不错的选择。水果很多是论个卖的,比如香蕉苹果橙子之类的,0.25--0.40镑一个,跟国内的价格差别不大,味道也是很不错的。到爱尔兰的话,一定要尝尝当地的健力士啤酒,两欧一听,超市都可以买。 住:英国的酒店一般都不大,但是都很干净。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的牙膏牙刷肥皂和拖鞋,这些都是要自己准备的。至于现在走到哪里都离不开的wifi,有些酒店提供免费的,有些酒店是要收费的。想随时随地发朋友圈的,一定记得买张上网卡,或者去营业厅办理包天的上网套餐也是不错的选择。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买上网卡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可以使用的国家,别像我们这次这样,当时没问清楚,买的卡在爱尔兰不能用。幸亏爱尔兰的酒店提供免费wifi,否则两天不能上网,那真是要憋死了。行:英国和爱尔兰的车子都是靠左行驶的,街道普遍不宽,红绿灯比较多,想来自驾游的朋友估计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汽车和行人都还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司机都很自觉地遵守行人优先的原则,这一点为他们点赞。当然偶尔也会看到一些性急的洋人闯红灯,呵呵,看来所谓素质高低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一味地抬高别人,贬低自己,起码我们这一团人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我们全团32人,六个孩子,哈是女生,26个大人,22个老师。也为我们老师和孩子们的高素质点赞!对了,来之前伦敦正好发生了几起安全事故,朋友们嘱托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晚上不要出去瞎逛。其实来了之后感觉也没那么夸张,第一天晚上七点到达酒店,导游还鼓励我们去附近的泰晤士河走走呢。英国纬度高,晚上十点多钟天都没完全黑,早晨三四点钟天又亮了,像我们的新疆。所以,晚餐后回到酒店再去刷个步,也是不错的感受哦!对了,奕妈最不擅长的购物,也补充几句。伴手礼的话,苏格兰的羊绒围巾,爱尔兰的咖啡、巧克力都是不错的选择。奢侈品的话,伦敦李斯特购物村的东西的确比其他的免税店便宜不少,看中的就赶快下手哈,不用担心买贵了。不过毕竟那里是折扣店,所以有些品牌没有,有些货品不全,这就要看自己的运气了。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感受自然也不同。比如奕妈觉得难以下咽的面包之类,奕妈的同学觉得美味无比,更多的人前几天还行,后几天也有些勉强了,就连吃饭一惯泼辣的奕子同学,最后两天也跟奕妈抢稀饭呢。还有当地人街头穿衣,有的薄羽绒,有的厚外套,有的长袖长裤,有的短袖短裤,还有的甚至就是吊带,反正穿什么的都有。所以以上啰啰嗦嗦的一大堆,仅供各位参考,具体该准备什么大家自己决定哦!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