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辽宁省的辽阳市可不是一般之地儿——既占辽宁之“辽”,又有沈阳之“阳”!嘿嘿,不好意思: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辽阳,堪称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前期,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从沈阳出发,沿有着神州第一路之称的沈大高速(沈海高速,G15)行驶70多公里即可到达辽阳市内。辽阳市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个个都是令人大开眼界、大涨姿势的场所: 辽阳博物馆:5000多件珍贵文物,不乏众多镇馆之宝。 汉魏壁画墓群:比敦煌壁画还早几百年。 广佑寺: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出现的寺院之一。 白塔公园:具有千年历史、全国76 座古塔之一。 王尔烈纪念馆:王尔烈是乾嘉时期著名的“关东才子”。 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祖籍辽阳。 门票:以上景点除广佑寺有40元的门票外,其余皆可免费参观——这么大的便宜,还等什么?让我们一个个走起,去领略一下这个东北第一城的历史文化之魅吧! 位置:它们都位于市区,相互之间都在2公里范围之内,一天时间可以参观完毕——这正是一次一天穿越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之旅啊!
游走于有着2400年历史的辽阳城内——从开城者秦开到传奇人物曹雪芹、王尔烈,再到一个时代的英模雷锋,我在2400年历史河中穿越,深深领略并折服于这座城市的人文魅力!我想,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地缘辽阔、物产丰富的关东大地,也有着不逊于中华任何一处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古城辽阳,你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为你骄傲!
辽阳博物馆
位于辽阳老城内东四道街,是民国时期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后任边业银行总裁)彭贤住宅,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1985年10月1日,辽阳博物馆以此为址正式对外开馆。目前,馆内文物超过了5000余件,不乏珍贵藏品,中辽白釉雕牡丹纹提梁注壶、高丽青瓷镶嵌菊纹枕、清雍正粉彩过枝花福寿盘和王尔烈七十寿屏等,都是镇馆之宝。 门票:无。 辽阳博物馆新馆位于旧馆同址,于1985年10月1日开放。
进入馆内,首先是《东北第一城——辽阳古代历史文物陈列》,让游人可以对辽阳市2400多年的历史有个大致了解。
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陈列馆内立有燕国名将秦天的塑像,秦开被认为是辽阳的开城者。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秦开率军打败了东胡各族并将他们向北驱逐,开拓大片北方领土,为守护和治理这一地区,他修筑了起于河北北部、止于辽东东部的燕长城,并建立了辽西、辽东等五个郡。辽东郡府就设在襄平(今辽阳市)。
秦开建长城,设郡县,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进步的社会制度扩展到东北地区。而襄平作为燕国辽东郡的首府,最能反映当时其历史地位的就是“襄平布”。布,是一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货币,其形状和名称均起源于一种铲形农具“鎛”、“钱”。“鎛”与“布”音近,故又称“布钱”。
西汉时期辽阳便是中国东北方的严疆重镇,在商业、手工业、采矿业及文化艺术等方面,已经是辽东的中心城市。这是:西汉马蹄金,如今还金灿灿的惹人喜爱。
公元10世纪,契丹族兴起,建国称辽。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即帝即位,改辽阳府为南京,作为辽代的陪都,迁东丹国首都于辽阳……938年,改南京为东京,置辽阳府。设东京道,统辖40州。东丹国在辽阳前后50余年,为辽国五京之一,是辽海地区“边户数十万,耕垦千里”的富庶农业区。
辽代中期后,奉佛之风日渐盛行。作为五京之一的东京辽阳府,塔寺林立、僧尼众多,成为当时的佛教圣地。而屹立至千余年的辽代白塔,也成为见证当时佛教昌盛的标记。这是1989年在白塔塔顶发现的释迦牟尼诞生立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镇馆之宝之一:中辽白釉雕牡丹纹提梁注壶,国家一级文物。早年间,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老先生初见这件提梁注壶时,见其胎质细腻、造型别致就赞不绝口。
辽阳博物馆还有一件稀世珍宝——王尔烈寿屏,又称“百寿图”。嘉庆元年(1796),逢内阁侍读学士王尔烈70寿辰,其同僚好友刘墉、纪昀、翁方纲等,125位政府官员,以及社会名流为其题赠书画作品126幅,制成九条屏,以为寿礼。寿屏的木框上下透雕“寿”字,配以泥金书画,光彩斐然。计有设色书画精品34幅,汉、满、蒙、藏文寿字92幅(其中一楷书寿字无署名钤印,传说为嘉庆皇帝所作)。此寿屏堪称为辽阳博物馆镇馆之宝!
辽阳汉魏壁画馆
汉魏壁画墓群则分布在辽阳市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是中国东汉魏晋时期石室壁画墓群,是东汉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这些墓原来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由淡青色石板构筑,墓内皆有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壁画比敦煌壁画还早300年。辽阳汉魏壁画馆紧邻辽阳博物馆旁,里面珍藏有大量汉魏壁画实物,极其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 门票:无。 辽阳汉魏壁画馆与辽阳博物馆仅一小路相隔,堪称辽阳博物馆的姊妹馆,两馆几乎可以不间断地参观下来。
汉魏壁画墓始于1700年前的汉末三国时期,是东汉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这些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正是由此而见,壁画比敦煌壁画还早300年,堪称国宝!展柜里的墓室壁画,虽年代久远,但厚厚的玻璃依然挡不住它们的光彩。
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表现墓主的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墓室顶部多绘有日月流云等等,应有尽有,形象地反映了汉晋时代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场景。
百戏乐舞、车骑仪仗、宴饮庖厨、楼阁宅院、武库仓廪、杂技、斗鸡等等场景,在今天看来也是令人眼花瞭乱啊!
从墓室壁上切割下来的壁画原样,色彩依然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展馆还搭建部分墓室,力求直观立体地还原墓室壁画的原貌。
历经1700多年的岁月沧桑,画像清晰,依然历历在目!
广佑寺
位于辽阳市区白塔公园内,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出现的寺院之一。最盛时,殿堂塔阁达二百余间,为东北佛教活动中心之一。 广佑寺是一座身拥五个世界之最的寺庙: 1.世界上最大的青石牌坊,高16.9米,长34米,由95块巨石雕刻组成; 2.世界最大的青铜香炉,长12米,高1.2米,宽2.9米; 3.世界最大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1400多平方米; 4.世界上最大的殿内木质贴金坐佛; 5.世界上最大的宫灯,高4米,重1吨。观音殿内供奉2颗佛祖真身舍利。 门票:40元。 如今的广佑寺门前,是一个占地5万平方米的中华广场。
广佑寺正前方两侧的两组巨型雕塑,分别是秦开将军征战和丁令威驾鹤升天像。一个是辽阳的开城者,一个是道教崇奉的古代仙人,雕像充分显示了这两位历史名人辽阳市的关系。
丁令威是辽阳人,原是晋代一位州官,为政廉洁,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为官之余,他的最大乐趣就是养鹤。传说曾学道于灵墟山,后驾鹤升仙。成语“千年鹤归”、“开仓赈济”,“驾鹤飞升”、“灵虚学道”等与他有关。
广佑寺占地达6万平方米,南北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堂、藏经楼、僧舍;东西两侧各建钟楼、鼓楼、碑亭、配殿。
广佑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1472平方米,通高41.7米,为3层拱檐前后抱厦楼阁式建筑。其体量大大超出一般庙宇,据称为世界庙宇之最。
殿内供奉的大佛,据说是世界上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释迦牟尼坐佛像,佛身高17米,张开的手掌可站8个人,一根手指的长度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身高。
始建于东汉(公元1145年)的广佑寺,作为曾经东北最大的佛教场所,八百多年来无论风风雨雨,香火不尽。无数的人在这里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
透过广佑寺内建筑的房檐,可以清楚地看见一座高高的古塔——那是旁边白塔公园里的辽代白塔。同样屹立了八百多年,见证了辽阳这座古城的沧桑之变。
白塔公园
建于1908年,位于辽阳市站前中华大街一段北侧。主要景点有白塔、圆通禅院和放生池。其中的白塔始建于辽金时期,为现存辽金时期砖塔中的精品之一,亦是全国六大古塔之一。 白塔为金代大定年间(11611173)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庆寺塔的俗称,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如今的白塔堪称辽阳市的标志,后虽经历代补修,仍保持原有风貌。 门票:免票。 白塔公园看似普通,却已经有109年的历史了。如今的白塔公园没有大门,是个开放式的免费公园。
白塔公园紧邻广佑寺的放生池,所以也可以在参观广佑寺后,从放生池一侧进入白塔公园——公园里的白塔,就在放生池边上高高耸立着。
白塔为高71米、八角13层密檐式结构。塔顶有铁刹杆、宝珠、相轮等,塔身正面上书“流光碧汉”四个大字。“流光”意谓流光溢彩,有佛光普照之意;“碧汉”意为绿色的天空,既是对佛教极乐世界的描绘,又是对白塔直冲霄汉,挺拔气势赞美。
基座塔身都以砖雕的佛教图案为饰,塔身八面都建有佛龛,龛内砖雕坐佛。
塔上的佛雕精致而逼真,堪称存世的珍品。白塔是当之无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白塔,位于公园里的圆通禅院也是一处颇有来头的景点。圆通禅院为广佑寺附属殿宇,牌匾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题写。“圆通”乃观世音菩萨别号,故此殿专门用于供奉观音菩萨。2002年8月,香港佛教协会副会长永惺法师将其珍藏的两枚佛骨舍利赠予广佑寺,供奉于此。
公园里怎么还有一座学习雷锋的纪念碑呢?说来也简单:因为雷锋与辽阳有段不可分割的缘份。当年雷锋从湖南老家奔赴辽宁鞍山支援国家钢铁建设,后来又转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工作。到1960年1月8日从弓长岭走入军营,雷锋在辽阳工作、学习、生活了142天。虽然时间短暂,但却留下了宝贵和精神财富—— 据统计,雷锋一生共写了23篇日记,其中就有20篇是在辽阳弓长岭工作期间所写。“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样火热……人的生命是有限,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些传世名句,便是雷锋于1959年冬天写于弓长岭工作期间。
曹雪芹纪念馆
位于辽阳老城西小什字街口路东吴公馆院内,即吴恩培宅第。1997年8月,为纪念曹雪芹祖籍在辽阳而设立,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题写馆名。它是继北京、南京等地纪念馆之后,在东北新建的唯一的一处纪念馆。 关于曹雪芹的祖籍,一直存在争议——除辽阳外,声称是曹雪芹的祖籍的,还有江西南昌武阳镇和江西进贤县两地。更有 “(河北)丰润说”、“(辽宁)铁岭说”……但红学专家普遍认为,研究曹雪芹祖籍,实际上就是确定曹雪芹之上5代出自何处。 在辽阳曹雪芹纪念馆展出的曹氏家谱,甚至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里,记载的曹雪芹祖上四代人籍贯的内容,都证明了曹雪芹祖籍就在辽阳。中国红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得出结论:“雪芹祖籍辽阳,家传所载,宗谱所记,文献可考,碑石可证,虽万世而不移也。” 门票:免费。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建在吴公馆内,这是一幢清代风格的二进四合院。
院内空场建有曹雪芹的塑像。
展厅一角。
曹雪芹始祖曹俊当年从山东入辽戍边,落户于辽东郡首府襄平—辽阳,此后世居辽东,成为辽沈地区名门望族。
这是《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拓印件——作为考证曹雪芹祖籍碑之一的此碑,原在辽阳市小南门外喇嘛塔园,碑上刻有参与建塔的喇嘛门徒、僧众、官员和匠人名单。其中“曹振彦”正是曹雪芹的上世五代高祖。此碑题名与《山西通志》记载:“大同府知府曹振彦辽东辽阳人”相印证,为研究曹雪芹祖籍问题提供了有力佐证。
另一处平房里,陈列着《红楼梦》各种版本,以及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全国名家书画等。
雪芹祖籍辽阳的发现与确认,在当地掀起了对“红学”和“曹学”的研究热潮,近年来围绕“红楼文化”出现了丰硕的成果。
王尔烈纪念馆
位于辽阳老城西门里翰林府胡同,今属白塔区翰林委。它是清嘉庆皇帝赐建的府第。 王尔烈祖籍河南,清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县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被清廷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侍读。《辽阳县志》称其“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 门票:免费。 王尔烈纪念馆离曹雪芹纪念馆步行不到百米远,它是清嘉庆皇帝赐建的府第。
院落小门楼内挂有“传胪”牌匾,蓝地金字,由大学士王杰于乾隆36年题写。王尔烈44岁那年考中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清代时,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这座翰林府第并不大,分东西两院,西院为住宅,东院为书房、花园。翰林府在1991年复建中,被辽阳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列室展出的详实的历史资料,还有与王尔烈息息相关的许多实物,将王尔烈的家世出身、求读科考、以及入仕为官等经历一一展现出来。
王尔烈当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金榜题名的过程,历历在目。
哈哈,这才是真正的金榜题名时!
“关东才子”王尔烈的墨迹,难得!
王尔烈70和其母90大寿两架寿屏,在夹壁墙里收藏,作为王氏世代传家之宝。现在,两架寿屏珍藏在辽阳博物馆。在这个纪念馆里里,建有一组模型雕塑,逼真地再现了当时贺寿的盛况!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