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美称,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境,海拔3680米,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下,距泽当镇38公里。桑耶寺在拉萨东南方,临近吐蕃赞普冬宫所在地扎玛宫,与桑耶寺相遥望的是雅江南岸的敏珠林寺。桑耶寺建筑规模宏大,殿塔林立,融汉、藏、印度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兴建而成,是西藏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群,以金碧辉煌的“邬孜大殿”和四殿四塔及日月殿为主体,组成一座庞大的建筑群,建筑群占地面积11万余平方米,大小殿堂总计108座,整体布局再现了佛经中记载的宇宙面貌,故被称为“庙宇组成的城”。这座殊胜的寺院,既有别于大昭寺等早期寺庙的方形结构,更不同于后期黄教寺院以大殿和“扎仓”的散点式组合造型,正如史书《贤者喜宴》所说,桑耶寺是“难以想象之建筑,世间无以伦比之寺院”。桑耶寺内珍藏着西藏自吐蕃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多方面的文化遗产。
奉上图片,大家分享!
桑耶寺整体坐北朝南,寺庙的平面为椭圆形(铁围山),依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殿),日、月(殿)组成一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以古印度波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提寺为蓝本兴建的。
路过土丹多吉扎寺,在雅鲁藏布江北线的路边,为雅江畔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松卡石塔,位于桑耶寺以西15公里的雅鲁藏布江畔的一座岩石山脚下,海拔3650米。松卡石塔,由形制大同小异的五个佛塔组成,是桑耶寺同时期的石雕建筑;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塔附近大量的摩崖造像有各个不同时期的风格,对研究西藏宗教刻石艺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里共有大小不同五座石塔雕刻而成,通体白色,均为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高度均为2米左右,建筑年代不详。据说这五座石塔是藏传佛教最早的教派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设计主持雕造的。
石塔是桑耶寺同时期的石雕建筑,佛塔造型虽基本相同,但大小各异,这对研究吐蕃时期佛塔的造型艺术和建筑风格有很高的价值。
这里有许多摩崖造像,其中以无量寿佛为主题。 松卡石塔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卡石塔是桑耶寺同时期的石雕建筑,佛塔造型虽基本相同,但大小各异,这对研究吐蕃时期佛塔的造型艺术和建筑风格有很高的价值。
据传说,石塔是莲花生大师为证明其法力,从虚空中变幻出来的,为这几座佛塔增添了神秘色彩。
桑耶寺绿塔,4层塔,高约10米,建在大殿的东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甚高,沿阶数级而达第一层,四面各有龛室三间,内有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层。伞盖上承宝瓶和宝珠。塔身为绿色琉璃砖砌成。砖为土加粗沙烧制,质地坚硬,釉色苍郁而富光泽,极其精美。
桑那寺建筑规模宏大,殿塔林立,以金大殿为主体,组成一座庞大、完整的建筑群。 762年桑耶寺落成后,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赤松德赞又从唐朝、印度和于阗等地邀请僧人来住寺传经译经,宣布吐蕃上下一律遵奉佛教,由首批25人出家随莲师修学佛法。因此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
"乌孜"大殿,全寺的中心,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乌孜"大殿四方各建一殿,象征四大部洲;四方各殿的附近,各有两座小殿,象征八小洲;主殿两旁又建两座小殿,象征日、月;主殿四角又建红、绿、黑、白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桑耶寺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美称,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寺院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赞的冬宫附近。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寺的创建。
白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8层,高约18米,建在大殿东南角,形制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用石块、石板砌成,因塔体全为白色故名"白塔"。在塔基的方形围墙上,立有108座小塔。
整个寺院的布局,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的;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殿,寺庙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
红塔,16层,高约35米,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形极为特殊,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塔腹,宝刹之上置两段相轮,上为七环,下为九环,塔身为土红色并泛有光泽。
黑塔,7层,高约15米,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也很特殊,塔身如三叠覆锅,刹盘上托宝剑。第二级相轮七环,上即瓶盖和宝珠。塔身为条砖砌成,全为黑色。
桑耶寺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由须弥山,四大洲,日月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大殿),日、月(殿)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大殿),日、月(殿)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公元762年,赤松德赞亲自为寺院举行奠基,历时十二年建造成。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建成后的景象,于是莲花生大士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而得桑耶寺寺名。
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大殿),日、月(殿)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大殿),日、月(殿)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大殿),日、月(殿)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红塔,16层,高约35米,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形极为特殊,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塔腹,宝刹之上置两段相轮,上为七环,下为九环,塔身为土红色并泛有光泽。
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大殿),日、月(殿)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大殿),日、月(殿)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环视朝拜,佛教宇宙观,桑耶寺由须弥山(中心大殿),四大洲(四大殿),日、月(殿)组成整个世界;以及白、黑、红、绿四色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桑耶寺绿塔。 桑耶寺落成后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赤松德赞又从唐朝、印度和于阗等地邀请僧人来住寺传经译经,并宣布吐蕃上下一律遵奉佛教,由25人出家随莲师修学佛法。因此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