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太阳部落石渠县
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四川省最偏远、交通最不方便的县之一。北起巴颜喀拉山南麓,南抵沙鲁里山脉的莫拉山段,全县平均海拔逾4000米。气温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被誉为太阳部落。 石渠县境内有马石公路南接川藏公路北线(国道317线);石(石渠)歇(青海歇武)公路,是出川石渠县 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在石渠,只有从马尼干戈到石渠的公路与石渠至玉树歇武镇的公路相连,贯穿南北,接通了川西去玉树,西宁的方便之道。要去石渠,从玉树走最为方便,玉树飞机场至石渠也只有一百多公里。 我游完玉树,便从歇武向南,驶向石渠,粗略的在路上看到了太阳石渠县的风貌,没有细游,深感遗憾!
石渠色须镇的色须寺
从歇武到石渠,第一个大镇子就是色须镇,此镇由于色须寺而比较繁华。 色须镇位于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境西北部,西与青海省交界,距县城60公里。面积1 510.2平方公里,人口0.5万。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色须得名于色须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原名俄多马乡。色须寺引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之一,由100多个寺庙组成。该寺珍藏数以万计的佛像、佛经,其中被称为藏区第二大佛的弥勒佛雕像(高约19米),及两层楼高的铜制镀金舍利塔,古印度名寺佛杖等最为珍贵。
石渠县城及太阳湖
石渠,藏语名“扎曲卡瓦”,意即雅砻江源头。石渠系藏语“色须”译音,以境内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60)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而得名。石渠还有一个美丽的藏语别称:“扎溪卡”,意为“雅砻江边”。太阳与火是扎溪卡人的图腾,因此这个向往太阳的民族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太阳部落”。在这块“两山环抱,两江纵横”的草原上,两江流域不仅造就了瑰丽多姿的自然奇观,也孕育了雪域高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既雅砻江、查曲河流域草原游牧部落的“牦牛文化”和金沙江流域半农半牧的“青稞文化”,她们各具特色又相互融会。
石渠县起乌乡虾扎寺
虾扎寺是佐钦大圆满寺的四大分寺之一,又名西康前密吉祥虾扎礼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虾扎乡境内。虾扎寺是由著名大宝上师噶·白玛曲登发愿创建,期间得到了佐钦寺尼顿丹增桑布三世活佛的鼎力相助,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有活佛堪布十余人。虾扎寺所在的地方地理环境优美、殊圣,虾扎寺的后山长寿增山是近年由亚青寺的阿秋法王新认定的神山之一
德格雀儿山,竹庆乡竹庆寺
离开石渠,进入德格县的第一个乡就是竹庆乡,还路过了格萨尔出生地阿须乡的出生地的分路口,由于天色己晚,游人少,不敢在这里久留,这里的美景没有饱览让人遗憾。 雀儿山藏语叫“绒麦俄扎”,意即“山鹰飞不过的山峰”,是青藏高原的一座雄关,雀儿山山势挺拔,壁立于周围十座5500米 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雀儿山终年积雪不化,整座山系峰峦跌宕,危耸入云。 雀儿山在马尼干戈境内,属于沙鲁里山山脉北端,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一百多座,山体为典型的冰川地貌,有大小冰川30余条,远看甚为壮观,车还未到竹庆乡,竹庆寺沟的雀尔冰川早己涌入眼帘。
马尼干戈的吃住
马尼干戈乡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进入马尼干戈,有很多内地川人的饭馆,还有许多宾馆民居,立即决定入住,此之前,我对马尼干戈一点也不了解,当晚入住一家民居,标间200元。吃饭看菜点菜,价格比较适中。 关于马尼干戈,下集介绍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