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墙古堡之镇川
大同周边,有一个叫边墙五堡的景区。所谓边墙,其实是指大同以北的一段明长城,长城多为土夯的单边长城。其实长城就是起墙的作用,墙内是汉,墙外是胡,墙内是“正统”,墙外是“异邦”。英文译作“greatwall”即成其为巨墙。边墙五堡是指大同明长城上修建的堡城。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均在大同城北。 当看到边墙五堡的信息时,我脑子里突然想起几年前在广武明长城看到的那座在我去过不久之后便轰然倒塌的,凄凉美丽的让我震撼伤感的月亮门。万里长城尽管雄伟,但也脆弱,于是我决定去看看那些长城串起来的古堡。 大同原属于雁北地区。雁北地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山西省内雁门关以北的地区),也是1970年到1993年在这一地区存在的行政区划的名称。这一行政区划撤销于1993年7月10日,原雁北地区所辖的县区划归山西省大同市、山西省朔州市管辖。原雁北地区共包括大同县、怀仁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山阴县、应县、朔县、平鲁县、左云县以及右玉县等十三个县,统称“雁北十三县”。 雁北长城多,于是我以边墙五堡为起点,向西又向南沿着明长城的足迹,捋出了一条我的时间大概允许我能够走到的旅游线路。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大同正在修建一条“长城天路”,起点位于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村,终点位于左云县三屯乡二十边村,贯通天镇、阳高、新荣、南郊、左云5个县(区)。主线建设里程长约153公里。大概年内就能贯通。这条路与我走的有重合,但并没有包含我去的右玉县,其实完全可以修得再长一些。当然,便利交通也许最终会成为破坏长城最大的元凶,还是顺其自然吧! 路上的古堡均为免费景点。------------------------------------------------------------------------------------------------------------------------ 镇川堡,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距离太原310公里,途径二广高速、G208,还有一段无名路,总共行驶了四个半小时,是这次旅行中开的最长的一段路。高速280多公里开了三个小时,后面的几十公里就开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镇川堡不临大路,临近村子的无名路路况不算太好,路也比较窄,开快了有点颠。后面去的几个地方,道路都不错,有些地方可以用极好来形容了。 除了几个古堡以外,路上的景色也相当不错,一路上我总是美景拌住,不时停车拍照,这也是没有按计划完成行程的原因之一。
------------------------------------------------------------------------------------------------------------------------镇川堡,残破到让人有些心痛 摆渡到的介绍如下: 镇川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创筑,万历十年(1582)砖包。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当时由于此堡所辖长城沿线地势平衍,无山河之险可凭借,故易受侵扰。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兵曾由此两次大举毁墙深入。长城由镇川口继续向西跨西寺儿梁山,抵宏赐堡。这段长城为黄土夯筑,较坚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又墙体保存较好,多存高 5米以上。是大同市内所辖长城较为突出的地段。 现存较为连贯的堡城城廓,关城只存南、北墙残段,堡城与关城门均无存,现存关城门外砖雕照壁一处。堡内建筑均无存,堡中现存“官井”一处,堡内有东西古街一条。------------------------------------------------------------------------------------------------------------------------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