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护卫祖国海疆的那些老军舰
前一段时间在青岛待了近三个月,该看的大部分都看过了,十一再次来青岛除了办些事务性工作外,余下时间就是去过去不曾逛过的地方。另外崂山、栈桥、八大关、黄岛等热门景区已人满为患,假日里还是不去再凑人头数为好,捡一些相对人少的地方看看。青岛海军博物馆坐落于莱阳路八号,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的唯一一座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博物馆。其东临鲁迅公园,西接小青岛公园,与栈桥隔水相望,南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军博物馆除了陈列有能代表海军发展历程的舷号为101、105、531的三艘军舰外,还有2017年刚刚退役的我国第一艘091型核潜艇和含舰上装备、飞机、导弹、火炮、两栖坦克等的武器装备区。对于军迷和国民,尤其是对孩子进行国防教育来说是个不错参观选项之地。海军博物馆有两个入口,东门进入门票30元,北门进入门票40元,为什么同样的景点北门要多出10元?原因在于从北门进入要乘船进入景区,可以从海上欣赏核潜艇、军舰的威武英姿,如果想看舰艇全貌,建议还是从北门进入。先来说说那几艘大军舰吧!停靠码头的101鞍山舰、531鹰潭舰和105济南舰外表被涂刷一新,呈我国海军舰艇的亮灰色。“鞍山”舰原隶属于苏联太平洋舰队,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1954年11月13日作为我国向苏联订购的第一批驱逐舰抵达青岛,10月24日被中央军委命名为“鞍山舰”,是新中国驱逐舰部队的首舰和旗舰。三十八年来航行20万海里,多次执行重大任务,是一条有着光荣传统的战舰,多次受国家领导人视察检阅,1992年2月21日退役。“鹰潭”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1971年下水,1974年服役,1988年3月14日参加过南海群岛赤瓜礁自卫反击战,击沉敌舰一艘,重创两艘,战功赫赫。1994年退役。“济南”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051型导弹驱逐舰首舰,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正式编入战斗序列。是我国“海军装备试验的开路先锋”,荣立过集体一等功。2008年1月31日退出现役。
“大洋黑洞”核潜艇
海军博物馆最具参观价值的还是我国第一艘091型核潜艇(弦号401)。091型核潜艇是新中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完全独立自主设计在1968年开始建造的,首艘舰于1974年建成服役。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志气让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不可或缺的拥有核潜艇国家,奠定了“三位一体”海基核力量的基础。参观核潜艇需要单独购票,参观券100元。由于登艇参观一次只能进入10-15人,老长的参观队伍让我忍痛割舍,找机会在人少的时候再去。
武器装备展示区
青岛海军博物馆除了停泊在港湾码头的大型舰艇外,岸上还有很多诸如舰炮、火炮、鱼雷艇、导弹、飞机、坦克等陈列,均是我国军事发展过程具有代表性的武器装备,如今退役后放在博物馆供人参观,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酒类博物馆
大家都知道青岛以出产青岛啤酒著称,但也是葡萄酒类出产地。位于市北区延安一路的青岛葡萄酒博物馆是以葡萄酒历史与文化展示为主题的集科普、收藏、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特色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建在居民区的地下,展出面积8000余平方米。从延安一路大门进入,经过几百米的地下展示走廊从居民区走出,门票50元,唯一的不便之处是没地方停车。因下午4:40到达,博物馆已停止售票,没能进入参观,工作人员给了一册宣传页还都是韩文,看不懂。从葡萄酒博物馆向北行驶不远就是青岛啤酒博物馆。博物馆傍晚5;00倒是还没闭馆,但参观的游人还是不少,在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队。啤酒博物馆的门票分好几档,最低60元,每张门票都提供一份品尝的啤酒,档次不同,品尝的种类和多少也不同。看着排起长队的人群和不能酒后驾车(进去参观不喝酒觉得有点儿怨),盘衡了一下还是放弃了,索性在啤酒博物馆斜对面一家海鲜烧烤馆落座,看着博物馆房顶上巨大的啤酒罐品尝海鲜。
望“酒”品海鲜
青岛啤酒博物馆门前的登州路是青岛著名的啤酒海鲜烧烤一条街,各种美味海鲜令人垂涎,当然近水楼台的青岛原浆啤酒和鲜啤也是此条美食街的特色,从傍晚开始至深夜,街边的上百家餐馆都会坐满品尝海鲜美食畅饮啤酒的青岛人和游客。一个人出行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享受饕餮大餐,坐在啤酒博物馆斜对面的一家餐馆,叫上几样海鲜烧烤,面对啤酒的诱惑,只能独自将美味的鲍鱼仔、生蚝、大虾和蛤蜊默默送入肚内,白开水就海鲜也是另类的吃法,没办法,吃完还要驾车远行。
青岛至济南经济州湾跨海大桥走兰青高速,360多公里,因为担心第二天白天出行的车多,所以趁晚上清净赶路,车内有车床方便,在中途服务区夜宿无话。
济南洪家楼教堂
到济南有两件事,一是受人之托到山东大学找寻其先人的遗迹,二是赴约拜会朋友。3号白天的高速路并没有想象的拥堵,甚至往济南方向的车流似乎比平时还稀少些,有些意外。驱车先到山大老校区的洪家楼天主教堂。洪家楼教堂全称耶稣圣心主教座堂,是济南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济南文化带的重要象征。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1870年(清同治九年)顾立爵神父在洪家楼购地兴建教堂,到1900年庚子之乱教堂被义和团焚毁,1902年荷兰籍主教申永福(Ephrem Giesen)在得到庚子赔款后动工兴建新的教堂,1905年座堂完工。教堂为双塔哥特式建筑,气势宏伟、威严高耸、精雕细刻、富丽堂皇,基本属于欧洲12至16世纪初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山东大学寻访好友先人遗迹。
山东大学著名的高等学府,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山大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山大经过历史的发展变迁,如今共有济南、青岛、威海等“一校三地”。其中在济南也分为老校区和中心校区两处。洪家楼教堂毗邻的就是老校区(现以法学院为主)。到山大的目的就是受好友之托找寻其外祖父的雕像,其已几十年未到过济南,想知道雕像是否还在。老校区校园并不大,尚有一些老建筑,好友的外祖父雕像不在这里。到中心校区看看,单独的塑像也没有,据说是在文史楼里,但放假无法进入。在文史楼对面的小树林找到一组“八马同槽”群雕,其中的一位就是朋友的外祖父--陈同燮(1898-1970),古代希腊、罗马史的研究专家,我国世界史研究的先驱。说起“八马同槽”是指1950年代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王仲荦、赵俪生、张维华、廖鹤声、陈同燮等八位教授以重大历史问题发“皇论”,引领中国学术潮流,形成“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场”并重的学术家风,奠定山东大学史学发展的长久格局。“八马同槽”遂成士林传奇。
赴约会好友,畅饮美酒、品尝美食
游玩洪家楼教堂,完成朋友之托,入住饭局附近快捷酒店后,到了傍晚就是赶赴济南好友会面之地。分别俩月之后再次聚首济南,依然是好友做东,推杯换盏之间还是聊不尽的话题。酒逢知己千杯少,但还是适可而止,尽兴才是最重要的。
酒干菜尽,不尽的是友情,尽管分隔几百公里,朋友不能时常在一起,但挂念永在心里,微信就在手边传输,友谊也随电波直达。明天是传统佳节中秋,朋友要与加人团聚,而我将一路西行,赶赴既定好的目的地——南太行。再见!朋友。再见大济南!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