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再长的假期也不觉的漫长,今年国庆虽然比往年多了一天假,也还是觉得匆匆而过。由于今年的假期夹了个中秋节在中间,所以不太好安排远行。加之天公不作美,山西境内到处下雨,近处也基本没去。索性在家里安然赏月,乐享天伦,就不出去添堵了。 这个假期虽我没怎么出去浪,但估计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肯定把山西作为了目的地,走入三晋大地,大饱眼福的同时,也为我们山西340多亿的旅游收入没少从自己的荷包里掏银子吧,呵呵。感谢朋友们,也欢迎朋友们! 山西作为旅游大省,更以古建众多著称,元代以前的建筑70%在山西。今天我要为大家强烈推荐一座古刹--广胜寺,即便是在国庆黄金周,我猜那里的游客也不会太多。但我还是要推荐给大家,绝对值得一去,尤其是在人潮汹涌的节假日,当你不知道该去哪里下脚时,广胜寺绝对是一个好去处,有看点,不拥挤。因为那里有一座塔,非砖、非石、非木,却美得让你看一眼就不会忘记,还会时常想起。听听他的名字吧!“飞虹”,多么浪漫、秀美、靓丽的名字,你能把它和一座古塔联系起来吗?能想象出她是怎样一座塔吗?请随在下一起欣赏! 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东北的霍山南麓,距县城十余公里。始建于东汉,原名俱庐舍寺,唐代改为广胜寺。宋、金时期毁于战火后重建,不幸元代又遭地震。元大德年间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庙建筑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 门票:55元。 游览提示:古刹有三绝。飞虹塔,寺内最抢眼的建筑,你不可能错过;《赵城经藏》,古经一部,你不可能看到;元代壁画,国宝级,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稍不留神,你就会忽略它。因为我就与之擦肩而过,甚为遗憾。
迎门一座塔,如飞虹挂碧空
广胜寺其名取“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之意,分上、下两寺。上寺位于霍山之巅,俯瞰苍山;下寺铺成于霍山山麓,门外霍泉,积水成潭。飞虹塔在上寺,寺在峰顶,塔在寺中,驱车前往,远远在山脚小便能看到满山翠色掩映中的一座宝塔,看不真切,也就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出奇之处。等到上得山去,山门外停好车,不等你进门,抬头便是那座塔,七彩斑斓,光彩夺目,好一座玲珑宝塔,一座塔占尽了一寺的风光。 飞虹塔的建造,一直从明正德十年(1515年)到嘉靖六年(1527年),历时12年。这座十三级的八角琉璃宝塔,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宝塔,是与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嵩岳寺塔、云南大理千寻塔齐名的中国四大名塔之一。被琉璃专家称为“鬼斧神工”,被美院教授赞叹“举世无双”。虽说四塔齐名,各有形胜之处。但就琉璃的的艺术表现力来说,如果把四座塔摆在一起,一定是飞虹塔更抢眼。正所谓“一见飞虹,天下无塔”,不为过,不夸张吧!
上寺另有一绝一奇
一座飞虹塔,占尽半寺风头。飞虹塔奇、绝、美,游览的大半时间都在绕塔唏嘘。然而,塔终不能掩寺,飞虹塔后还有弥陀殿、大雄宝殿、天中天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多处建筑。与塔相比其他建筑略显平淡,平淡中却还有奇绝之处。弥陀殿中曾藏有一部佛经《赵城经藏》,这部经书现存于国家图书馆善本库,与《永乐大典》、《敦煌遗书》、《四库全书》并称为四大镇馆之宝。为研究佛学、历史学和版本学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印刷术和书法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样板。作为金藏初藏地,《赵城金藏》也被称为广胜寺三绝之一。关于经书的来历、传承、毁坏、保护,其间充满了可歌可泣,可敬可叹的传奇故事,不能历数,好学者自行脑补。另有一奇,请往下看!
下寺虽大,看点却在寺外水神庙
下寺在山脚下的霍泉北侧,庙宇依地形而建,北高南低,坐北面南。下寺的寺院开阔、空旷,感觉比上寺要大许多,建筑却没有上寺密集,主要建筑只要山门、前殿和后殿。山门、后殿为元代建筑,前殿为明代建筑。建筑虽少,但在营造手法上,都极富个性,为古建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