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夭折的太行之旅
上一篇帖写了邯郸的旅途经历,其实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位于林州石板岩乡大垴村的那条曲折艰险的山区公路和位于太行大峡谷景区以北的太行屋脊,邯郸之行不过是顺路而为。从涉县出发后,跟着导航穿行于太行山间的S202省道,但在应该下主路直奔太行屋脊时被施工封路的牌子阻挡,在路政人员的指引下继续南行,后在红旗渠景区附近看着地图自己选择了一条靠山的村路,在夜幕降临时在白佛寺门前夜宿在车内的车床里。为什么说太行之旅险些夭折?原因还是天气,天气预报林州境内未来几天之内都是连阴的秋雨,这对游览太行山来说实在是最不利的因素了,尤其是要登太行山屋脊。坏天气让我心情不悦,几乎打算放弃接下来的行程。躺在车床上,心中盘算,明天如果真是阴雨不断,就只走大垴的盘山公路,随后打道回府。第二天天明,天气阴沉,但只有零星的毛毛雨,遂抱着外一天气转好的期望继续赶路,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隧道。先放几张雾中的太行山景。
步云峰禅寺,行红旗渠路
天亮起身,车内玻璃蒙上一层雾气,说明车外气温比较低,出来看天,还好只是阴天,没有令人垂头丧气的秋雨。白佛寺是我走的路边一座小寺庙,晚上没有一丝灯火,但能隐约听见庙里的诵经之声,早起探访才知是个太阳能播放器在循环播放。沿路前行,注意到路边有一条水渠,随路婉转延续(实际上是路随渠转),向村民问询才知是红旗渠。哈哈!歪打正着,居然跑到红旗渠边上来了,我印象中的红旗渠应该是青年洞的那种。沿渠而行不久到了云峰禅寺,也在路边,规模比白云寺大多了。云峰禅寺始建于三国时期,位于太行山脚下,红旗渠水在门前流过。2011年由住持净缘重新筹资修复,现为林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过云峰禅寺不久转入林(林州)石(石板岩)路,回头看身后所立的石门,原来刚才走过的路叫红旗渠观光大道,不过凭路的宽度怎么也不能跟“大道”联想在一起。不管叫什么了,也算是从红旗渠边走上一遭。
浓雾中的太行山大峡谷景色。
林州太行山大峡谷是一个泛指,包括有大小很多景区景点,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以石板岩镇为中心的桃花谷景区、王相岩景区、大峡谷漂流、太行天路以及太极冰极景区(建设中)等。峡谷北面几公里还有太行屋脊景区。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晋豫交界处,是由浊漳河之流露水河深切林虑山形成的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的一条峡谷。两岸为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台壁交错,谷幽峰奇,群峰峥嵘,阳刚尽露,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是北方山水的典型代表”。大美的太行峡谷景色却被坏天气搅扰,思忖了一下:这么大的雾气,上太行屋脊也是什么都看不到;雨中游桃花谷、王相岩也讨不到什么好景致,与其花200多元的门票钱看雾,不如自己驱车在山谷中游走,等以后有机会在好天气时再将美景收入眼帘。
历经四年艰难开凿出的大垴绝壁公路
大垴村是我此行最先确定的出游目的地,原因就在于通往大垴村有一条在绝壁上开凿出来的曲折盘旋的公路,用某公众号对大垴村公路的评级:危险指数5颗星,风景指数5颗星。所以不论天气坏到什么程度,驱车走绝壁是一定要实现的。大垴村公路的险峻不多描述,抄录大垴公路碑文在此,以示对当地人民的敬仰:大垴公路碑记:巍巍太行,山高路险,高高大垴,海拔一千六百二十米,三面如刀削,一面群山相连。古往今来,山路曲曲如羊肠,攀崖像过鬼门关。来往行人,上下负重,肩挑背扛,犹如登天之高之难之险。自古蜀道难,大垴路更险,堪称山区人民的一大痛苦。在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领导下,一九八二年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开始修建大垴山区公路。一九八五年国家又用粮棉布以工代赈,加速大垴、车佛沟两村群众组成修路专业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制炸药,凌空打钎,凿石放炮,历时四个寒暑,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正式修通。大垴公路东起车佛沟,西至大垴北洼村,全长十三公里,有效路宽六点五米,呈十六个“之”字形,从山间盘旋直到山顶。共计投入资金和以工代赈粮棉布折合人民币二十二万二千元,投工六万五千个,开炸岩石二十六万二千立方米。路是山区脉,路通经济活,大垴路西通山西省平顺县,洞接林(县城)石(石板岩)公路,成为沟通晋豫两省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河南省林县交通局 一九九0年十二月。向不畏艰难万险在绝壁开凿公路、修建红旗渠的太行山人民致敬!
400年历史的古朴大垴村
大垴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海拔1600多米的山顶,林州当地人习惯把海拔高的地方叫“垴”,大垴村顾名思义就是这里最高的村落。大垴村几十户人家,房舍大都是利用当地石材砌筑而成,最有特点的就是屋瓦全都是用太行山特有的石片铺制,古朴而有韵味。但村内现留守的村民已经不多,很多房屋已经废弃,我去的当天遇见一位县供电局的工人来此考察,说是要给大垴村立太阳能路灯和修建几个厕所,言外之意以后这里也要开发成旅游景点。大垴村的位置和资源除了绝壁公路和古朴的村落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处于正在建设的太行山大峡谷冰极景区范围内,景区建成后,大垴公路会不会像郭亮等地的挂壁公路一样也进行收费管理就不得而知了。
冰冰背山巅独行
从大垴村原路返回到车佛沟,不远处是冰冰背景区。景区最神乎其神的卖点就是有个冰冰洞,号称盛夏滴水成冰,严冬热气蒸腾。带着好奇心前往,购票进入(门票30元)。冰冰背也是正在建设中的太行山大峡谷核心景区太极冰极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沿数百级台阶拾阶而上到著名的冰冰洞,洞门紧闭,想这不是坑人嘛!花钱进来就是要进洞看个究竟,向洞边卖小食品的摊主询问才知,洞门是由他管理的,必须要花5元钱租他提供的军大衣才能进入,美其名曰是洞内寒冷,怕游客受不了,是保护游客。等了十几分钟,积攒了十几名游客,多数在“管理员”的忽悠下租了大衣,我因从他摊位买了十元的食品,免费提供了我一件,这才开门进洞。几百米的冰冰洞其实是一个人工开凿出的隧洞,洞壁用岩石垒砌,过去是干什么用的也没打听,洞内温度确实比较低,但“滴水成冰”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也或许是季节不对,人家介绍说是盛夏,这时已是中秋。几分钟环绕洞内一圈出来,感觉比较坑,花30元就看五分钟“冰洞”?绝不是!冰冰背大美的风景其实是在山顶上,号称“小张家界”。于是继续攀爬数不清的台阶,到顶累成狗。登顶后,尽管大雾弥漫,但隐约还是能看到一点儿附近的奇异峰石,至于那些景区简介中介绍的金兰峰、棒槌峰、大锥峰、拇指峰等有如张家界一样的山景一样也看不到,都被雾气遮挡。虽然无法欣赏到奇峰异柱、古藤缠绕、山峰对坐、瑰丽石花,但攀爬一下台阶锻炼锻炼身体,呼吸一下潮湿新鲜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还是觉得值得。说是数不清台阶,但下山时还是大致计了一下,从山顶到景区门口大约有3400多级台阶,不嫌累的朋友以后要是有勇气可以攀爬一试。
石板岩镇的游览和住宿介绍
太行山大峡谷是以石板岩乡为中心的旅游之地,石板岩镇也就成为旅游的接待中心,而且这里还是搞绘画艺术的绘画写生绝佳之地,镇边的露水河边就有一座太行山美术馆,四下都有画家和学生背着画夹的身影。说住宿,石板岩镇可选的酒店、客栈农家院很多,还有个太行风情小镇。价格从百元到千元的不等。太行人家是最早在这里开客栈的,已经经营超过三十年,老板娘还连续多年荣当林州的政协委员,客栈接待过不少明星名人,不过住宿的条件一般,也就农家院的水准,因其地理位置极好,所以接待时常客满,太行人家能同时接待三十人住宿,在房顶有一个餐厅,是看太行风景和露水河的好位置。往桃花谷(离石板岩三公里)的路上,客栈也不少;王相岩景区旁也有很多农家院、小酒店。酒店、客栈、农家院基本都提供餐饮。所以在石板岩食宿都不成问题。另外石板岩离各个景区都不远,最远的大垴村也就20公里左右,北面的太行屋脊景区也离石板岩不足10公里,所以建议来太行山大峡谷游玩还是选择在石板岩食宿,来去都方便。
游览完冰冰背,因天气实在不好,未来的几天也都有雨,所以放弃桃花谷和王相岩等景区的游玩。又担心8号返程堵车,故连夜经林州、安阳,再走G4高速回京。这样,黄金周的三省(山东、河北、河南)游玩之旅结束。其中太行山大峡谷之旅留下不少遗憾,没充分领略到太行峡谷的峻美,没能登顶太行屋脊眺望雄奇的太行山脉,这一切似乎在提示:机会不能一次都给你,留待以后在最美的季节你还会再来。
再见!壮阔雄峻的太行山大峡谷。再见!令人蠢(yue)蠢(yue)欲(yu)动(shi)的大垴绝壁公路。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