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线路】相关出行信息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北部的克什克腾旗,蒙语意思为“亲兵卫队”。在我看来,它仿佛神一样的存在。那里有草原、高山、奇石、森林、沙漠、湖泊、温泉,有着塞外金三角和内蒙古风光“百宝箱”的美誉。著名的阿斯哈图石林、达里诺尔湖、沙地云杉、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热水塘温泉、青山岩臼(冰川遗址)……这些,我想想都是醉了! 这些年来,身边不断有朋友去往克什克腾,有的甚至去过三次,春、夏、秋三季都去了,朋友前不久还跟我说,准备冬天再去……好吧,我再不去那就真该out了!当这个国庆中秋二合一的八天超长黄金周来临,我决定将五天时间精准投向克什克腾! 10月1日早6点半上高速,10月5日晚6点半返回沈阳,全程往返共1820公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选择:避开了国庆期间车流量大的京哈高速锦州、朝阳段,沿长深高速、丹锡高速行驶,全程顺利无障碍……行程安排 第一天:沈阳—克什克腾旗热水塘镇(750公里) 第二天:热水塘镇—经棚镇—白音敖包—黄岗梁—热水塘镇(170公里) 游览重点:达达线、热阿线及黄岗梁日落。 第三天:热水塘镇—黄岗梁—阿斯哈图石林—黄岗梁—热水塘镇(160公里) 游览重点:热阿线、阿斯哈图石林。 第四天:热水塘镇—经棚镇—青山岩臼—赤峰(260公里) 游览重点:青山岩臼。 第五天:赤峰—沈阳(490公里) 游览重点:赤峰博物馆。交通信息: 我们选择住地热水塘镇,这里距离各个景点不太远,是个理想的出发集散地。 热水塘镇—经棚镇(克旗政府所在地),30公里; 热水塘镇—白音敖包,70公里途经草原天路达达线;(为了多走达达线,我们特意绕经经棚镇,全程105公里) 热水塘镇—黄岗梁,35公里; 热水塘镇—阿斯哈图石林,80公里途经黄岗梁、草原热阿线; 热水塘镇—青山岩臼景区,65公里。住宿信息: 热水塘镇是个温泉小镇,镇上的酒店仅有几家星级,其余档次普遍不高,平时价位在100—150左右,节假日会涨一倍左右。景区票务信息: 免费:草原天路达达线、热阿线及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梁、赤峰博物馆。 收费:白音敖包(沙地云杉)40元;阿斯哈图石林140元(含观光车);青山岩臼:门票120元,索道往返60元、电瓶车30元。………………………………………………………………………………………………………………………………………………… 早上不到7点在沈阳上了高速,沿长深高速、丹锡高速行驶,途中未见丝毫拥堵。于下午3点到达丹锡高速巴林右旗站。至此,高速段的行驶结束,即将进入省道和国道。
进入省道204不久,路边的草坡上出现了羊群。此时,虽然草已经乏黄、枯萎,但羊儿还是欢快地四处觅食。只听前后一片刹车声,大家不约而同地停车,下来对着羊群一顿拍照……
很快,又从省道204转入国道303,道路更宽敞,行驶起来舒服极了。尤其是两旁的杨树整齐笔直,黄色的树叶呈现出一派浓郁的秋色。面对这样的景致,连续行驶近8个多小时的我们,竟然忘了疲惫,越来越兴奋起来。
额滴个神唉,咋来到宇宙了!?其实这是国道303线上的宇宙地收费站,宇宙地则是克什克腾旗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只是这名字够狠的了。不过,这也证明克什克腾旗确如神一样的地方。
出了宇宙地,离热水塘镇还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了。国道303旁边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书有“克什克腾”四个大字,停车、留影,我们将此做为正式踏入克什克腾旗的第一步!
这里距各个景点都不是很远,交通真是便利啊!仔细看了看路标,除了下面两个较远的景区,我们要全部去到。此刻,每个人都对未来几天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日渐西落,路边的草原风光点燃了我们的激情,不禁跑向正在专心吃草的牛群,惊得牛儿纷纷闪躲,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惶恐。我真想对它们说声对不起,打扰你们的晚餐了……
【住宿饮食】温泉小镇:热水塘
相比30公里外的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热水塘镇更适合落脚。因为这里有著名的温泉,而且去往热阿线的黄岗梁、阿斯哈图石林等各个景点也十分方便。 关键是,热水塘镇是著名的温泉之乡。据说,热水塘的温泉开发利用已经超过400多年,水中含有人体所需或对疾病有疗效的47种化学微量元素,水温在83摄氏度左右,清康熙曾驾临此地沐浴。
镇中心建的温泉园区标志是个下沉式广场。
按导航找到在网上提前预定(微信定金)的这家温泉山庄。
山庄看起来比较简陋,但实际上性价比不错。镇上的酒店档次普遍不高,正逢长假又大肆涨价。但比较幸运的是,在网上无意中找到此山庄,价钱适中(属于不涨价的良心价),此后三晚我们都住在这里。
放下行李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吃一顿!烰牛腿。香,的确很香,但我们都感觉肉硬咬不动。有些不好意思地向老板提出,她笑着说,当地人都习惯有嚼头的肉。她热心地把菜拿回厨房让师傅改刀,我们吃起来便好多了。看来,在这一地区要想吃做得较软较烂的牛羊肉,一定要提前跟店里打招呼才好。
这是当地有名的华子鱼,网上很多人都提到过它。慕名点了一份尝尝,味道还不错,感觉和黄花鱼差不多。只是15元一条,有点小贵。其实,达里诺尔湖的华子鱼更正宗些,但价钱估计也很那个了……
一天的奔波之后,此时泡温泉解乏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热水塘的温泉是全国11个甲级温泉的第二个疗养温泉,但镇上所有的酒店都没有露天泡池,都是在房间的浴缸里泡温泉。
老板反复表示,浴缸是认真消过毒的,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花几块钱买一个一次性的塑料套在浴缸上。 曾泡过不少地方的温泉,但热水塘的温泉的特别之处在于:一是水体呈淡蓝色,十分好看;二是硫磺等矿物质味道明显;三是直接引入房间的温泉水温度高达80多度!但最好不要兑凉水,洗之前尽量要提前放水、晾至适宜的温度再下水。 温泉浴立刻让奔波一天的身体得到放松,就待明天开启新的旅程了……
【景点】达达线:最美草原天路
景点简介: 达达线:全长135公里。起始于达里湖,经过贡格尔草原、白音敖包,止于大兴安岭的南端,著名的阿斯哈图石林。 在热水塘镇一住就是三天,每天从热水塘镇出发这前,不管当天的行程路途是远是近,我都要先到镇边的中石油加油站把油加满。顺便赞一下汽车之家零积分兑换的多功能防滑垫,用来导航的手机放在其中的凹槽中十分给力。
本来,今天从热水塘镇去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可以直接向东北方向,但为了较为完整地体验达达线的美景,我们决定向西南方向绕行经棚镇再沿达达线向东北方向行驶。也可匆匆一览这个县城的风貌。 经棚镇是克什克腾旗旗委、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亦是克旗的交通枢纽。自清代以来,商贸发达,如今更是当地重要的旅游、商业客源集散地。
记得网上有人提到经棚镇上一个著名的标志:“立马滚球”——其实就是马踏地球的雕塑。但我们在穿城而过时并没有看到。问了路边人,回答都不在我们经过的路线上,便没有特意去找寻它了。没想到的是,三天以后在离开克什克腾旗再次经过经棚镇时,竟然真的遇到了“立马滚球”。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国道303上遇到了十一都不曾遇到的大堵车!好在附近是个大河弯,风景不错。看一时半会儿走不了,我便爬上旁边的土坡,不亦乐乎地拍起照来。
也就20分钟左右,道路终于疏通,大家纷纷发动车子赶路。终于行驶到达达线,最美草原天路风采初露!
不断出现的蒙古包,是草原的标志。我想说的是,有蒙古包(或帐篷)的草原才是真的草原。
而草原根本就是牛羊的天堂,任它们自由自在地在这里生活。看,冲上马路的这头牛真的是牛叉啊,车子统统停下等待它慢悠悠地通过,与对面的伙伴去汇合。
远处一片苍茫,此刻我发现近视不算浅的我,在这里也可以看得很远、很远,看得很清楚、很清晰……那金黄的草场与蓝色的天空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最美的秋色图,明明就摆在你的眼前,触手可及啊!
我们好色的欲望被再次点燃,于是找个安全的地方把车停下来后,每个人都迫不急待地奔向辽阔的草原!
都说人往高处走,其实牛儿早知道这个道理——而且,哪儿的草美,就去哪儿。
与兴奋的游人反差极大的是,这里的牛羊却是十分的淡定,它们显然是“见过大场面”的。
比如,这头牛叉得很的牛更是旁若无人,拒一切世俗烦扰于外,在蓝天下自顾悠闲地漫步,享受着自已的一番美好牛生。
【景点】白音敖包景区(沙地云杉)
景点简介: 白音敖包(沙地云杉):白音敖包山(意为富饶的山)是克什克腾旗五大敖包之一,亦是贡格尔草原上蒙古族祭祀的圣地。这里长约20多公里的带状沙地上生长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片原始沙地云杉。 当行驶到接近白音敖包时,出现了草原与沙漠交汇地带。其实,这里距经棚镇才75公里。
与生机勃勃的草原不同,这样的景致有点沧桑之美,令人印象深刻。
旁边有一个大型的蒙古包度假村,可以想象得出旅游旺季时这里热闹非凡的程度。但此时,却了无人迹,只留下空空的蒙古包在蓝天下默然而立。远处的山包正是著名的沙地云杉景区。
白音敖包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保护区内的沙地云杉林而著称。
这里长约20多公里的带状沙地上生长着大片的原始云杉林,据说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片原始沙地云杉,因此获得了有“生物基因库”和“生物活化石”的美誉。
沙地云杉树形似塔,防风固沙,四季常青。平均寿命在80—120年之间,最长者可达400年以上,被当地牧民称之为“神树”。景区内的白音敖包山(意为富饶的山),是克什克腾旗五大敖包之一,亦是贡格尔草原上蒙古族祭祀的圣地。 由于游览白音敖包山最少也要约2小时,为了不错过黄岗梁的日落,我们只好放弃观赏沙地云杉,只在门口拍了几张照便匆忙离开了。
【景点】黄岗梁水库
景点简介: 黄岗梁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北部,海拔2029米,是大兴安岭的最高峰。黄岗梁水库位于北门附近。 离开沙地云杉后,继续前行,随即进入黄岗矿业专用路。途经一片沙漠,这里又成了我们玩耍、拍照的乐园!
之后,路旁的植被有了明显变化,茂密的树林越来越多,表明离黄岗梁越来越近了。
到达黄岗矿业的大门,几乎每辆车都要停下来,人们在这个地标处拍照留个纪念。然后继续赶路。
经过这个山门,便正式进入黄岗梁森林公园景区了。也许是热水塘至阿斯哈图石林的热阿线必须穿过黄岗梁,所以目前黄岗梁森林公园还属于免费景区。只是在南门出口有个2.2米的限高杆,大车无法通行。
树木成排,密集如海,秋色绚烂,多姿多彩。还未接近景区核心,这黄岗梁的风采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了。它不仅令人惊叹,更令人沉醉。
除了越来越密集的树林,前方又出现一片辽阔的水域,这就是黄岗梁水库。湛蓝的水面,看起来如蓝宝石一般镶嵌在山野之中。
此时,天蓝水也蓝,只有远处白灰色的水泥大坝变成一条分割线,隔开了天空和水面。
一条栈道横跨水面,游人来来往往其上。此刻,说他们是在画中行走,有什么区别吗?
秋林、秋水,好一幅绝美的秋色秋景图。更有野鸭戏水,艳煞众人。
紧挨着黄岗梁水库,有一个自驾游营地。我远远地望了一下,心想如果真人在这里扎营过夜的话,他一定听得到虫鸣,看得见星星。早起,还能偶遇晶莹的晨露和觅食的鸟儿……
走到对岸,穿过一片原始松林,才发现也是一处自驾营地。宽敞的空地上,停着一列只有两节车厢的废弃的火车。其实这是有偿服务的项目。交钱可登车头照相留念,车厢里则是简单的餐饮服务。
【景点】黄岗梁秋色与日落
黄岗梁南门有2.2米的限高杆。
这个季节的黄岗梁色彩斑斓,经过这里的每个人都是一幅喜气洋洋的样子。于是,路边停满了车。他们和我一样,都是贪婪的“好色”之徒。
公路就是这样顺着山势蜿蜒而上,一点点穿过海拔二千多米的黄岗梁。此时阳光正好,视线清晰,更能感受到大兴安岭最高峰的雄奇和险峻。站在高处,大吸一口气直入心脾,吹过脸庞的秋风是如此的和煦。
当到达山顶停车场时,太阳真的快要落到山的那一头了。
此时,阳光被山峰遮挡,大片的阴影从西向东投射过来,黑压压的气势十分壮观。
拉近看,许多车已经下山往回走了。而我们却依然在沿着栈道向山顶的观景台攀登。大兴安岭起于黑龙江上游,我因此曾以为它主要在黑龙江境内,但实际上却主要在内蒙古境内,其最高处更是在克什克腾旗的黄岗梁——此行,的确是涨知识了!
观景台上早有人架起各式相机,就等着日落的那一刻,定格精彩的瞬间。
这里无疑是黄岗梁的最高处了,当然也是大兴安岭的最高处。于是,有人在此面对落日余晖,凹出各种造型尽情留影,仿佛征服了大名鼎鼎的大兴安岭。
这对孤云独树相依为伴,在大兴安岭的最高处忍受了多少寂寞冷清,才会接受到登临此处的人们的敬仰?看来,高处不仅要胜寒,更需耐得住心灵的煎熬啊!
太阳缓缓落去,霞光四射,让眼前的一切渐渐变成一幅生动的剪影。
最后消失在山的那一头,只留下一片灿烂的火红,照亮即将迎来黑暗的天空,也照亮下山的路……
【景点】很黑村和热阿线
景点简介: 很黑村: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下辖的村庄,据说“很黑”译自蒙语,意思是“高山上的一块低洼平地”。 热阿线: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起点热水塘镇,途经黄岗梁,终点至阿斯哈图,全程约80公里。与草原天路达达线相比,热阿线除了草原风光外,又多了些丘陵、山地与森林特色。 出了热水塘镇的街口,前往景区的标识十分清晰。热水塘镇距各个景点的距离一目了然,我们住在这里是对的。
景区标识牌前方约10余米的地方,路边立着一个“很黑村”的大牌子。这也是网上出了名的一个地名,从此经过的外地游客大多会停车,下来拍照留念。
又是一个给力的好天气,出发!热阿线1公里标志,更要拍照纪念一下了。
约5公里后,才到很黑村村部——在这里正而八经地照张相再走吧!
其实很黑村真的不黑,是个天蓝水清的地方,无论是村庄还是田园风光都很秀美。
再次穿过黄岗梁。在下山时,一片松林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大兴安岭的落叶松随处可见,生命力顽强的它们让山坡披上绿装,入秋后又给山林或大地染上一层鹅黄的炫彩。在秋高气爽的日子,直立的树梢与蓝天争艳,仰头望去像是在观看一个万花筒。而更奇妙的是,随着秋风纷纷飘落的松针,在地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像厚实而松软的地毯一样,舒服极了!
穿过黄岗矿业加油站后,眼前的景致便立刻不一样了——这意味着,热阿线的风光又开启了另一种模式,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伴随着草原,丘陵连绵起伏,的确与达达线的景致不一样。阳光与云朵也恰到好处,让眼睛所到之处都是一幅绝美的图画。这个时候,无论用什么机器拍照,一定都是大片有感觉!
什么是天路?此情此景,不必费力解释了。它让你既感觉虚幻,又感觉真实的存在,更是在画中行走,在梦中行游……
我把车停下来,更也希望时光慢些走,好让这美好的时刻在眼里、在心里能多停留一会儿。
辽阔的天空和静静的草场,不见鸟飞不见牛羊跑,时间仿佛真的静止了。但是,除了头顶的白云在缓缓飘动,我听得见自己的心在这个空旷的地方一阵阵地奔腾……
路上的车不多,但这样的旅行并不寂寞,因为一直有白云在陪伴我们奔跑。
而慷慨的大自然,更是不断给我们的旅途增添惊奇和惊喜,似乎每一个不经意的一瞥都会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因此,在我看来,自坡而下的这一道道深长的沟壑,不是你想象的大地的伤疤,而是生命的印迹,是岁月的记忆,值得我们尊敬。
【景点】阿斯哈图石林
景点简介: 阿斯哈图石林:阿斯哈图是蒙语,意为“险峻的岩石”,为第四纪冰川遗迹。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花岗岩地貌景观。现在正式的叫法是克什克腾石阵景区。 在热阿线边走边赏景时,远远地看见公路前方有一座白色的建筑,这便是阿斯哈图石林景区的大门,造型很别致。石林景区有南门、西门两个大门,南门连接的是热阿线,西门连接的则是达达线。 阿斯哈图石林是克什克腾旗著名的景点之一,但现在成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被称为克什克腾石阵景区。明天要去的大青山石臼,也属于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在门口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的景区里一部分石林,先拍几照再说。遗憾的是这次没有带长焦镜头,无法拍到近景了。阿斯哈图石林的门票是120元,含往返观光车费20元。有些人嫌贵或时间不够,于是在这里照几张片子即返回了。
阿斯哈图的石林虽然在形态上与云南石林、新疆的雅丹地貌等有相似之处,但它是花岗岩地貌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一个新类型,属花岗岩石林,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地貌景观。因此,大多数人既来之则观之。路边和停车场都停满了车,大家觉得时间充裕的话,进去看看也无妨。
阿斯哈图石林分三个景区,最大的是一景区。如果要去其它景区,则需再换坐观光车或电瓶车往返,徒步的话时间耗费很长,几乎不可能游览全。
在一景区,在游览步道的前方首先看到的是玉兔迎宾。还别说,真的挺像,越远看越像。
景区每个石林景观旁边,都有中英蒙俄韩五种语言刻的导语。那词儿说得更好,比我说得还好,不妨在此引用一下:“……一只玉兔守候在这里,带您翻开石砌的史书,走进历史的长河,见证地球亿万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
每当面对石林这种大自然随意而为的作品,我常常在想,它们其实就是在考验每个人的想象力或者让人发挥想象力,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而这,也恰恰是其神奇之所在。 在一景区,接受了玉兔的迎宾之后,人们第一个观看的便是这堵大“石墙”。然而,它有个吉祥的名字:一帆风顺。
说这组石林被称为“狮身人面像”,倒也有那么点意思。
原生的岩石经过多年的冰剥水蚀,形成了这棵亿年灵芝。许多人都要上前去摸一摸,以求健康长寿。但有谁知道,那每一层“芝体”包含了多少岁月的积淀啊?
这组石林,因为有七条纤细修长、姿态各异的石柱而被称为“七仙女”。有点像一个其乐融融、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啊!
左边这组叫“擎天双柱”,是冰川和海水的共同作用形成的。由于看起来像一对背靠背的夫妻,也被称为“夫妻石”。什么叫海枯石烂的爱情?原来,模范夫妻的“原型”就在这里!
你说它是鱼尾塔,我说它也像松树果,或者蚕蛹。
看到这组怪异的石林,我一下子想起了“英雄联盟”这个词。它们长像奇特却个个身怀绝技,随时准备除暴安良,保护一方平安。
阵中突然闯入几个人类,是不是来寻求“英雄联盟”帮助的?呵呵,下面的情节请脑补吧……
与近距离观看猜来想去相比,其实我更喜欢远观。看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伫立在原野,虽然孤零零地,但却散发着傲慢而淡定的气质。这种空旷空灵的感觉让思绪无拘无束,而近观则让想象力受到限制和约束。
看,亿万年来,它们就在这里以固定的姿势守着日月星辰,伴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直到你我的到来,一睹它沧桑的面容依然不改不变。
离开一景区时,再次经过“一帆风顺”,横截面竟然如此参差不齐、错落交织。原来“一帆风顺”的形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大自然的定律,人生也莫不过如此。
【美食】草原烤串香
因时间关系,我们只游览了一景区便踏上了返程。但神奇的石林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途经一片美丽的草原,草原上还有一个草原人家,引得我们好奇地过去参观。
外面一口大铁锅里炖着羊排,热气腾腾,老远就闻到了香味,引路人垂涎。
女主人在蒙古包里忙着做饭,动作娴熟,炒菜的速度很快。
男主人在路边摆摊卖烤羊肉串、羊腿。肉都是现宰的羊,生意不错,不断有游人过来品尝。
小伙子端着香喷喷的烤羊肉出来,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在草原上吃烤羊肉串,从宰羊、串肉、到烧烤的过程,原始、生猛,原生态的感觉是城里永远也体会不到。这也算是阿斯哈图石林之行的额外收获吧!
【美食】热水塘铜锅涮肉
时间过得好快。当回到热水塘镇时已是华灯初上了,此时气温低至10度以下,不觉阵阵寒气袭来。
把车停到酒店后,上街觅食。大家一致同意到家火锅店,以一顿美味的涮羊肉来镐劳和温暖有些疲乏的身体。
门口的烤羊肉串炭火正旺,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要不是下午刚在草原上吃过了,非得一人弄它10串八串的。
店内的牛羊肉都是现切,由于食客众多,一时供应不上来。
点的东西陆续上桌,我们真有点等不及了,尤其是看着冻豆腐和羊肉都很有食欲啊!
火锅点起来,气氛搞起来——开整啊!
【景点】青山岩臼群
景点简介: 青山岩臼。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南部约25公里处,这里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发育最好、类型最多的岩臼群,是我国唯一的以岩臼和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园区。 青山岩臼距热水塘镇不到70公里,吃过早饭快9点了,我们才不紧不慢地告别热水塘镇,沿303国道向西南方向踏上去青山岩臼的路。 很快又到了经棚镇,穿过城区然后从经棚隧道出来。没想到的是,在一个交叉路口上,终于看见了马踏地球的雕塑。也真是有意思,今天我们去游览青山岩臼,之后前往赤峰。也就是说,要离开克什克腾旗了,“立马滚球”就出现了,哈哈哈……
303修路,时不时会变道或下道,但基本不影响通行。当快到景区时,周围的景致立体、多彩起来,我们也如即将见到久违的好友一样,开始期待、开始兴奋……一句话,就是开始观景了!
路遇几人在这里照相,我们也好奇地下车看个究竟。面对这巨石堆,你先别说右边有个大头脸,两只大眼睛和鼻子都挺明显。重点是这组大石头名叫“蛇石”,你看出蛇在哪里了吗?
好吧,趁你们还没认出来,我还是来提前揭秘:看图中左“眼睛”左侧,小小的蛇头在上,一节节的身子往下越来越粗,整体形状似一条大蛇在向上攀爬……
青山岩臼景区和阿斯哈图石林,都属于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门票: 80元,索道单程40元,往返80元,电瓶车30元。算下来,真不便宜。但全程游览下来,觉得还是值的,起码赢回了时间。
景区的主景观都处在一千多米的高山之上,无论是时间还是体力考虑,索道是必须坐的。据说青山的索道是内蒙古第一高山索道,全程耗时20分钟左右。
在索道上居高临下,只见山峦起伏、层林尽染,秋色如画、美不胜收。
从索道下来后,还需要徒步攀登一段山路去往观光车所在地。然而,一路上的景色让人亦步亦停。这里山石有山石的美,树木有树木的美,加在一起就是美上加美!在一阵快门声中,我听见旁边一位北京来的女士对同伴说,这比香山的风景好看多了啊!
又该开启想象力了。不过,这个大概不用太费力去猜想了,因为它的确像个白头老翁,所以叫“寿星石”名符其实。
穿过“寿星石”旁的一条台阶路,上来之后眼前一片开阔,令人震撼。对面的石群看似很近,实则在2公里开外。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众多外星飞行器,在空中不停环绕的场景来……无疑,这是一个拍大片的理想外景地。
几位妹子面对这震撼的空旷,在石头上自顾拍照。观光车就在附近。向右是北岩臼群,向左是“世界之谜”。我们决定让那个谜再多保持一些神秘,先向右走去看看北岩臼群。
远远地看,北岩臼群所在山崖像只昂头的乌龟,那头部便有一个大大的臼坑。
走近了看,山头的这个臼坑是侧位臼,如何形成的呢?雨水、冰川融水不可能倾斜地冲击岩石,那么只有可能是风蚀而成吧——嘿嘿,没有根据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青山岩臼形状多为椭圆形或圆形,底部平坦,周边无进水口,只有在低处有出水口。历经亿万年的冲涮,一点点成形,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叹服。
脚下一个深长的U型谷,亦是地质运动的结果。山峰有神、岩石有灵、树木有形,大青山的景观如此丰富,在北方并不多见。
从北岩臼群下来,坐上观光车继续南行去往景区最远的景点,包括岩臼最集中的南岩臼群。沿途经过一组组巨石,几乎都有一个有故事的名字。
电瓶车司机兼营做导游,他说这是米老鼠和唐老鸭。但我怎么看都不像,它们倒像一对相识多年的老友相靠在一起。
我在电瓶车上拍的这张,前面像两位大肚将军,周围无数士兵环侍。司机导游无语,那我就暂且叫它“乱世英雄”吧!
司机导游说,这是“骆驼负重”,像!我服了!
眼前这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景象被称为“江山如画”。这四个字一经司机导游的嘴说出,我的脑海中便立刻浮现出相关的画作来,结果的确有些相似,于是我又服了。
电瓶车不能再往前走了。司机说,从电瓶车停车场到最南端的景点要经过一条栈道,并登二千多个台阶。起初以为栈道是玻璃的呢,走上去才发现钢制的栈道架在两条U型谷之上,并不高,而那二千多个栈道台阶就在前面那个似鹰嘴的石头上。
我们并不急于向前,而是站在栈道上,倚着栏杆欣赏起U型谷的风光。只见远处群峰起伏,近处树叶溢彩,满目秋色令人深深地陶醉了!
走过栈道、登上台阶,便来到老鹰石,大多数到了这里已经气喘吁吁了。可别以为到了这就差不多了,要看岩臼群,还得沿着山脊上的小路咬牙向前行走约800米。
在青山南端的山顶,平缓起伏的花岗岩岩面上,数百个岩臼散落在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为世界上最集中的一组岩臼群。
臼坑内野草丛生,还很茂盛,让岩臼看起来像某个园艺工不经意留下的盆景作品。
当我向着岩臼迈出脚步,脑中立刻迸出一句话来:“人类一小步,岁月一大坑!”哈哈……
岩臼群的外围两侧均为悬崖峭壁,为何分布在山脊和山顶部的花岗岩上,真是令人费解。而坐电瓶车回到观光车出发点后,再去探究“世界之谜”,发现更是令人费解。
不解的是,这个岩臼竟然夹在石缝中!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臼是如何形成的呢?看来国内外的专家都木有办法,于是让它成了一个“世界之谜”。
青山花岗岩石臼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结果,它不仅是世界罕见的自然遗产,也是我国唯一的以岩臼和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园区。虽然随后还要趁夜色辛苦赶往180公里外的赤峰市。但此行,无疑是开了大眼界、涨了新知识,值了!
【特色小吃】赤峰城南对夹
景点简介: 城南对夹:对夹是赤峰的一种特色食品,类似于西北地区的肉夹馍,是在哈达火烧、驴肉火烧和传统熏肉的基础上制作出的夹肉烧饼,诞生于1917年,至今整整有百年的历史。 昨天从青山岩臼下来,夜行近200公里赶到了赤峰市。住进酒店时,就跟服务员小妹打听了赤峰的特色小吃,她说正好旁边就有一家对夹店。于是,今日的早点我们就决定去品尝一下对夹的滋味。
这家对夹店店面不大,却非常整洁。窗口上方的“中国名点,城南对夹” 几个字十分醒目,进门的人想看不见都难。
墙上的牌匾写着:“名点对夹赤峰独有,珍馐龙眼城南一绝”。别的都看懂了,唯一不明白的是“龙眼”二字在其中是啥意思?
一大早,前来吃早点的人还真不少,大多是本地人。像我们这样东张西望,还不时兴起手机拍照的外地游客,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对夹里夹的肉是类似于四川腊肉那样的熏肉,虽然很香但略咸,与之最佳搭配应该是清淡的鸡蛋紫菜汤,可我们每人要的是一碗肉馅馄饨……不过,它们都是美味的好东西,来一次就多占有一些吧!
吃过对夹,看时间还早,就去超市闲逛一下。发现门口一桶桶4斤装的“草原高闷倒牛”煞是惊人——当地人都是好酒量啊,几斤几斤地弄去喝。而且过去只听说过闷倒驴,这还是第一次看见闷倒牛。不管“闷倒牛”能不能闷倒牛,这“闷倒牛”酒也是够牛的了。
更神奇的是发现这里的土豆都超大,一个重达近3斤的大土豆更是让我们兴奋不已。同行的朋友把它买了下来,和一盒方便面放在一起对比,土豆的外形大小与方便面真的是不相上下。他家就他们两口子,我不知道他怎样去做、要几次才能吃完这个超级大土豆。
【景点】赤峰博物馆
景点简介: 赤峰博物馆:赤峰博物馆位于赤峰市新城区富河街,馆内馆藏文物一万余件(组),包括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石雕人像、凤型陶杯、辽代三彩鸳鸯壶等馆藏精品。 赤峰市本身没有什么游览的景点,市内只有一个普通的红山公园。所以,外地游人大多会来赤峰博物馆。赤峰城市不大,博物馆位于新城区富河街,在导航指引下很快就来到了博物馆门口。
一只硕大的仿制碧玉龙挂在正对门厅的墙上,在赤峰许多场合都可以看见它的形象。毫无疑问,碧玉龙已经成为赤峰的城市标志或城市符号。在来博物馆的路上,我们还经过了一条以其名字命名的大街:“玉龙大街”。
人们来赤峰博物馆参观,没有别的,就是要感受一下神秘的红山文化。
常常在博物馆看到小朋友,在赤峰博物馆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好现象,节假日我们不仅要带孩子们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去吃各种他们爱吃的东西,也要带他们去接受历史和文化的熏陶。
讲解员都是身着蒙古族服饰的姑娘,与博物馆的整体氛围很融洽,有较强的带入感。
博物馆分四个展厅,以丰富的文物史料和文字说明,展现了古代赤峰在新石器时代、北方青铜文化、辽金时期及蒙元时期历史文化发展的全过程。
其中红山文化是重点。红山文化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在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及辽河流域。目前,赤峰市与辽宁朝阳市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当天有近500公里的路程要返回沈阳,所以在博物馆里只能走马观花,挑几件精品看一看吧。 1971年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出土的碧玉龙,由用一块完整的玉料圆雕而成,号称“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的主要标志物。赤峰这件碧玉龙是仿制品,其原件存于国家博物馆内。
1981年出土于巴林右旗的玉佩,采用黄白色玉琢磨而成,因形似勾云故称勾云形玉佩。勾云形玉佩是当时古人佩饰,与玉猪龙、玉凤、箍形器等同为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都知道唐三彩出名,其实辽代的瓷器工艺也是十分了得的。契丹是一个曾经驰骋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唐代末年建立起了辉煌一时的大辽帝国,并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在继承“唐三彩”基础上创造的“辽三彩”,在我国陶器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赤峰地区出土了不少具有高超艺术价值的“辽三彩”传世瓷器,其中的鸳鸯壶可谓镇馆之宝。
难得一见的蒙古象棋,蒙语称为“沙塔拉”,是自蒙古古代社会就流行的一种棋种。对各类棋一概不熟悉的我只当看看稀奇而已,但讲解员说蒙古象棋的某些走法与国际象棋相同——关键是,国际象棋我也不懂啊!
清代的三翁戏酒摆件,色彩艳丽,做工精致。好想拿在手上把玩一番。
亦有精美的清代蒙古族服饰,雍荣华贵。
出土于荣宪公主墓的金凤饰件,至今金光闪闪,让人眼睛发亮。清朝近三百年间,满清皇室先后有二十几位后妃出自蒙古,清室有四十几位公主嫁给成吉思汗的子孙们,荣宪公主就是清圣祖玄烨第三女。
不过,在服饰方面,赤峰博物馆还真有镇馆之宝一级的展品,这就是:珍珠团龙袍。
这件珍珠团龙袍,是康熙皇帝赐予荣宪公主的朝服。前胸、后背、两肩等处用了近8万粒珍珠绣出8条祥龙,8条龙中间更以珍珠绣了一个“寿”字,尽显富贵之气。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