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历史的大理云龙诺邓白族古村
千年历史的大理云龙诺邓白族古村 《舌尖上的中国》成就了有着千年历史的大理云龙诺邓白族古村,更成就了有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产的古井盐腌制的诺邓火腿。《舌尖上的中国》有一段近6分钟长的关于云南诺邓火腿的影像。正是这短短的6分钟,让诺邓火腿瞬间名声大噪。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有着千年历史的大理云龙诺邓白族古村。 早就想去云龙诺邓看看,一是看云龙有千年历史的"诺邓白族古村"。二是看云龙的"天然太极图"。三是看云龙的"天池"。大理宾川到云龙诺邓220公里、开车要4个小时左右、只安排一天行程走马观花都很难、这次去云龙诺邓安排了两天行程。今年国庆有8天假期、大理热门景区不想去、也不敢去凑热闹、那就去云龙诺邓吧、约上好友、两台车八个人、早上十点从宾川出发、下午两点到云龙诺邓白族古村。 云龙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 "诺邓"是云南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庄,该村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现有着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存,目前存有的一百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众多明清时期的庙宇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驿路、街巷、盐马古道等古代建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诺邓如今已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凡在中国大地上见到的寺庙、牌坊、会馆、祠堂、府第、巷道、墓葬……在这么个小小村落里都有,可以说这里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研究中国古代盐井文化的活材料。诺邓村至今家家户户都养着马,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马帮的影子。
大理云龙"诺邓火腿" 、"诺邓天然盐井"
大理云龙“诺邓火腿” 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造就了诺邓火腿所独具的美味。在央视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段6分钟长的关于云南诺邓火腿的影像。正是这短短的6分钟,更是让诺邓火腿瞬间名声大噪。 云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鹤庆的圆腿和白族的诺邓火腿,其中白族聚居地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生产的火腿,在制作工艺方面独特,为国内所罕见。诺邓火腿早在前清时代就经过南方的"丝绸之路",出口缅甸、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如今,云南大理一年一度盛况空前的三月街集市,"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争相购买诺邓火腿。它是云南著名的地方特产、民族民间的风昧美食。 白族诺邓火腿的配料独特,制作精细,质优而味美,切口肉色嫩红,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白族同胞腌腊制品的风格。每年春节前夕隆冬腊月之际,当地白族同胞纷纷忙着宰杀肥猪,制作火腿,此时制作的火腿称"正冬腿"。 诺邓出产的食盐极佳,它是采用传统的工艺加工精制的并用铁锅熬成大块状,酷似从前产于蜀地的"盐巴",当地人称为"锅底盐",用它腌制肉食格外馨香!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那里的雨量适中,气候温和,霜期较为短,养猪多以玉米、大豆及绿叶植物为饲料,肉质细、油脂薄,瘦肉多,猪种十分理想,为腌制优良的猪膘肉创造了最佳条件。
“诺邓天然盐井” 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南诏时期"细诺邓井"的盐业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到明朝中后期,,五井提举司年上缴中央政府的盐课银达38000多两。李元阳纂《嘉靖大理府志》记载:"后开五井,始分行盐,地方台井之盐,专行大理;五井之盐,专行永昌。"可见诺邓等五井地区所产食盐在滇西早已负有盛名。雍正《云龙州志》记:"诺邓、顺荡(盐味更咸,不必洗灶,而遂能成沙"。因诺邓盐质非比寻常,保山、腾冲-带自古以来就十分喜欢食用"诺盐"。由于盐业经济的发达,诺邓村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在嘉靖《大理府志》所列市肆中地位重要。古代诺邓的商路驿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茶马古道"通兰坪、丽江、西藏。其时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物尽其美,货畅其流。
大理云龙县诺邓“天然太极图” 云龙“天池”
云龙太极 在云龙县城所在地北面1公里处,因沘江水在这里绕出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道家"太极图"的天然地貌奇观。在这天然太极图东面有诺邓河流入,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太极锁水"诺邓河自东北蜿蜒而来,从"太极两仪"的正中间流出,犹如一根银链上挂着一把童锁,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有传说太极图北面江水圆绕如一根帝王玉带,人们恐生不测便挖山断脉,以制止出现"草寇草王"之类祸患,乃完整形成今日所见之圆形太极图案。"狮象把门""太极"图案上的阴、阳两个鱼形坝子,北面谓"庄坪",后面的小山犹如狮头;南面谓"连井坪",后面的小山犹如象鼻(从南面看又象一个鹅脖子),两山之后就是进入诺邓村的大路,古人将此称为"狮象把门"。"云岭天仪"站在沘江西面山中俯瞰"太极"图案,形象非常逼真。每至夏秋季节,沘江如红丝带镶边,两个鱼形小坝如两张绿丝毯相对,周边的云岭群山云遮雾罩,山岚飘绕,实在如传说中是天宫所用的太极天仪遗留在人间了。而"太极图"东面山中正对着诺邓玉皇阁,南面山中正对着虎头山三清殿,天然图形和中国道教信仰中最高的神宫神殿联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其中的道教文化理念,真可谓是"天人合一"。"沧海桑田"大海变农田的故事也发生在"太极图"内。传说大理龙王三太子来到云龙山中看见这里有个海子,便以此安家,后来他因仰慕一位美丽的姑娘而追随到山上,便将海子迁移到那里形成了天池,而原来的海子就变成了一片农田,也就是后来的"太极图"。
云龙“天池” 云龙天池,又叫署场海,古称高海子。从云龙县城沿着蜿蜒的公路西行20余公里,便在森林茂密的山间看到一池碧水恬静安详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这就是滇西有名的高山湖泊五宝山天池。物换星移,世事沧桑。天池仿佛一位久居山中的绝代佳人,以她特有的唯力,向外界不断展示其天生丽质与风姿。周围的五宝山,森林茂密,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原生的云南松林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池畔环境幽静,周围山峦叠翠,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风光四季不同,使人仿佛置身于变幻的画卷之中。
大理云龙诺邓值得一去、不仅仅是因为 《舌尖上的中国》让诺邓火腿瞬间名声大噪、而是云龙诺邓白族古村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诺邓白族古村有着千年的历史沉淀。有明确记述的从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历程。还有"诺邓"是云南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庄,该村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现有着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存,目前存有的一百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众多明清时期的庙宇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驿路、街巷、盐马古道等古代建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云龙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有名的云龙县十大旅游景点:“千年白族村”、“天然太极图”、“虎头山古建筑群”、“诺邓古村”、“青云桥”、“蟠龙寺”、“云龙天池”、“天子山景区”、“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彩凤桥”都徝得你去看看。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