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雾里巡游潭王路
北京最美时节就属秋天了,不但秋高气爽,而且山里已是红叶满坡,把北京的大山染成一幅画卷。北京的秋天有多美?用老舍先生《住的梦》文中所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叶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北京的红叶在霜降后会越发的红,观赏红叶的地方也有很多去处,但像香山、八达岭、慕田峪等著名的红叶观赏区,人头恐怕要比红叶还多,所以还是避开。驱车奔往京西门头沟,G108、G109国道两边的红叶足以让人换来好心情。两条国道间有一条蜿蜒曲折的连接路——潭王路(潭柘寺至王平镇),坡度不大,路面平整,曲曲弯弯画在大山里盘旋。因为曲折,所以这条路在京城也几乎成为自行车、摩托车骑手巡游的专线。当然自驾游至此也是可以舒缓情绪,过把翻山攻弯的瘾,尤其是在最美的秋季。
观赏西山红叶应该选择秋高气爽的天气,但在阴霾细雨中于大山中巡游也并不影响心情,雾气笼罩的山里别有一番仙境般的景致。
想拍片,大场面画卷般的山景在雾气弥漫的天气里是拍不成了,但路边的红叶、植被小景还是非常吸引人,索性或站或蹲屏住呼吸拍些晨露中那些诱人的花花草草。
农家院品美食
巡游加观赏秋景把肚子弄瘪了,是到了该补充热量的时候了。在潭柘寺脚下随便找了一家农家院落座,翻看菜谱,上面能提供的美食不少,但我一个人不好大鱼大肉的独享,捡了两样觉得适口的菜填饱肚子就行,晚上还有硬货等着我,先耍个鸡贼给肚子留点儿空地方。
一顿这样的饭菜86元,也不算便宜,但谁让这里是旅游区呢!
深秋探访千年古刹——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西南的潭柘山麓,地处九峰环抱之中,秋季层林尽染,殿宇崇闳,景色十分优美。寺院始建于西晋元年(公元307年),初名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寺院扩建,御赐寺名岫云禅寺。因山顶有龙潭,山上长满柘树,所以民间把寺院习惯又称之为“潭柘寺”。又因寺院历史悠久,古谚所说的“先有潭柘,后有幽州”就是指潭柘寺建的比北京城还早。潭柘寺建筑群分为三大部分,中路沿中轴往上有牌楼、界凡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和观音殿,观音殿两侧有普贤殿和龙王殿。东院有方丈院、流杯亭、行宫院和白塔等。西路就是戒坛、楞严坛、大悲坛等几处殿宇。潭柘寺不但殿宇轩昂,环境幽美,香火旺盛,而且寺院中的那些古树也非常值得留意观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帝王树”的千年古银杏,恐怕算是神州第一银杏树了。潭柘寺门票55元,戒台寺门票45元,两寺联票80元。
潭柘寺寺院外还有塔林,不过现在已不对外开放。
“神州第一坛”——戒台寺
戒台寺又是一座千年古寺,与潭柘寺相距十余公里。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辽代咸雍年间有法均和尚在此建坛,金、明、清各代都有高僧来此传戒,故称“戒台寺”(也称戒坛寺)。戒台寺与杭州的昭庆寺、福州的开元寺的戒坛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而北京戒台寺的戒坛,又因规模居三大戒坛之首,所以享有“神州第一坛”的美誉。戒台寺不但以戒坛闻名,寺中千姿百态的古松古柏更可称奇。有动一枝而摇全树的“活动松”;有抱塔而长的“抱塔松”;有横生竖长的“卧龙松”,还有自在松、九龙松和百年雌雄同株的古银杏等等。十大名松,真可谓“古树依晴峰,磷老做虬龙。神州第一坛,律人海意禅”。
游玩后的硬货美食
涮羊肉是北京与烤鸭、烤肉齐名的美食。从立秋贴秋膘那天开始,吃涮羊肉也逐渐开始进入旺季。肥美鲜嫩的口外羊肉,切成纸一般的薄片,在沸腾的火锅中七上八下一涮,沾上用芝麻酱、酱豆腐、韭菜花等调制的作料,入口的感觉鲜香适口,味道极美。北京人把吃火锅叫“涮锅子”,四九城以涮羊肉闻名的饭馆多达数十家,最有名的老字号非东来顺莫属,还有位于牛街的聚宝源等。近十几年“阳坊涮肉”因提供的羊肉鲜嫩,价格实惠,所以受普通百姓喜欢,阳坊涮肉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开的连锁店也遍布北京各个城区。阴雨天凉,出行百多公里回来,约上朋友吃上一顿刷羊肉不但驱寒,而且补阳。
结束语:家乡的美其实就在身边,亦或时间长了人们会熟视无睹,想不起多去走走,有些地方甚至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都不会再去。但当又一次身临其境,你就会发现新的内容新的景很多,那种似曾相识却又觉得陌生的感觉让人倍感新鲜。最美之地还是家乡!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