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瘦西湖
一座城市,如果来过就不想走,这就是扬州。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到了扬州不可不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区的瘦西湖风景区。瘦西湖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因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较,写了一首咏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外地自驾来扬游客可走扬溧高速扬州北收费站下高速后向南行驶约3km即可到达瘦西湖西门,或从瘦西湖收费站下高速后向南行驶约4km后右拐至大虹桥路,过了大虹桥即可到达瘦西湖南门。一路都有这样的指示牌,很清楚的。当然,扬州目前已经建成6个停车临时换乘中心,外地大巴车、私家车停到换乘中心后,将享受免费停车,并且游客可以获得一张有效期3天不限次数在扬州换乘市公交集团旗下所有公交车的公交车票。这一举措既避免了城市的拥堵,又为外地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作为扬州人,我认为瘦西湖最美的时间段一是清晨,一是傍晚。下面我就带着您去看一看清晨的瘦西湖。瘦西湖旺季票价150元,淡季票价120元。市民一般都办有游园卡,可在随便进出瘦西湖。
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这是瘦西湖的西门。每天早晨都有大量的市民到瘦西湖公园里晨练,因此,为方便市民和游客,瘦西湖每天5点半就开门迎客。
游览二十四桥景区
二十四桥景区包括熙春台、二十四桥、小李将军画本等景点。
熙春台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西岸,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与小金山遥遥相对,都处在湖面的转折处,此处集楼台亭阁于一体,是昔日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熙春台之名取自老子的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相传当年扬州盐商曾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被称为”春台祝寿”。
熙春台向北过了落帆栈道就是二十四桥。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洁白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看到云、水、花、月,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
熙春台的湖对面就是小李将军画本。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大画家,共同开创了中国唐代金碧山水画派。所谓“花为画本,月是诗源”。取名小李将军画本是指此地的景色和小李将军的山水画画意十分相近。瞧,这几只野鸭迫不及待地从小李将军画本游过来,是在迎接游客的到来啊!
熙春台往南就来到了九曲桥。
过了九曲桥往东走会经过花界桥。这座桥本没有名字,因在玲珑花界旁边故得名。
穿越五亭桥景区
五亭桥景区包括白塔晴云、五亭桥、凫庄等景点。
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音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白塔旁边就是五亭桥。五亭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内,是扬州的地标建筑。五亭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又叫莲花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
运气好的话,还能够看到太阳从五亭桥顶升起的奇观,如果把相机贴着水面拍照,就会出现两个太阳分别在五亭桥顶和水中倒影中的桥顶上,这样的奇观一年只有几天可以看到。
凫庄是扬位于瘦西湖公园内白塔脚下的一个小小的岛屿,位于五亭桥东侧,建于1921年,原是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因在汀屿之上,似野鸭浮水,故名。凫庄构景最大特色是尽量取小,细巧玲珑。凫庄似浮若泅,庄上亭、榭、廊、阁小巧别致,山池木石缀置得宜,正如《望江南百调》所歌:"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杂错水波环,此地即仙寰。"在凫庄品茶,可是人间不可多得的享受,堪称瘦西湖中的蓬莱仙境。
漫步小金山、徐园景区
小金山、徐园景区包括钓鱼台、小金山、徐园等景点。
钓鱼台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华园林艺术“借景”达到顶峰的代表作品。如果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的地方看一下,可以通过正西面这个洞借下五亭桥,五亭桥横卧波光,洞成正圆形;南面这个洞借过来白塔,如破地竹笋冲天而出把洞拉长呈椭圆形,这一幅景致可称是绝妙图画。站在这里拍照,洞中借景,可称是外地人到扬州摄影最有代表性的景点。
小金山是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为瘦西湖中一小岛,原名长春岭,建于清代中叶。当时扬州豪绅为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之西北开挖了莲花埂新河,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这就是今天的小金山。小金山四周环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
几只野鸭从钓鱼台前飞过,彰显了瘦西湖的生态之美。
如果水面上有雾,在阳光的照射下,钓鱼台如置身仙境一般。
瘦西湖绕小金山往西,在小金山与长春岭之间形成了一狭长型水带,宛如碧绿的玉带一般。正是在这里,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如绿色玉带上的一块白色玉版,玉版桥的名称大概由此而来。
小金山和徐园之间横跨着小虹桥。站在小虹桥上,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往西望去,是瘦西湖最开阔的湖面。
徐园是1915年于清桃花坞旧址改建的,为祠祀原驻扬州的第二军军长徐宝山而建。园门形如满月,门额上草书“徐园”二字是晚清著名书法家吉亮工题写的。园中听鹂馆过去是徐宝山的享堂,现为游人休息场所,取诗人杜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楠木罩隔,精刻松竹梅图案,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体现了晚清扬州的木雕工艺。听鹂馆门口的两口铁镬,是扬州的出土文物,据《铁镬碑》记载是南北朝萧梁时代的镇水之物。每只铁镬重约3吨,由此可见当时扬州冶铁-业的发达。徐园虽名为祠堂,实质是一座非常精巧的湖上园林。
春波桥乃是四桥烟雨中的一景,清时即有。可惜原桥已毁,现在的春波 桥建于1991年,位于瘦西湖徐园东侧,桥面为钢木结构,两头的桥基用粗犷的黄山石垒成,东面桥头建一四角攒尖亭。整体上给人古拙粗朴之感。当年乾隆皇帝登临四桥烟雨楼,眺望瘦西湖,南有春波桥,北有长春桥,近看玉版桥,远观莲花桥,极云天之趣。
行走长堤春柳景区
长堤春柳景区包括儿童游乐场、彼岸花海、长堤春柳等景点。
彼岸花海位于长堤春柳西边的树林里,大片开放时非常漂亮,已成为瘦西湖的一个新看点。
长堤春柳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是瘦西湖的春景。堤长一里多,东西两侧,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相间成行。每当烟花三月之时,桃花盛开艳丽缤纷,柳丝婀娜起舞,似青烟绿雾,雨丝烟雾之中,漫步其间,确是游人销魂之处。
长堤的尽头就到了瘦西湖的南门。早晨的瘦西湖游览也就结束了。以上只游了瘦西湖公园的一小部分,其它的部分留待各位游客亲自品味吧!随着季节的变换,随着时间的变化,瘦西湖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丽。扬州是一座来过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家搬到扬州来,可以悠闲自在地享受扬州的慢生活,享受瘦西湖的美好时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