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到达三江渔村
杭州虽然是我生活了30多年的家乡,但是却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去过。恰逢《汽车之家》游记平台推出“深度游家乡”的游记活动,我立即响应伟大号召,并积极报名参与此有意义的活动!上一个周日(10月22日)我摆脱开工作与生活一切杂务,早上开车出发,经过杭新景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了这个不太知名的三江渔村。【景区介绍】杭州建德三江渔村,距杭州主城区约140公里左右,属于建德梅城镇。是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交汇处,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以此而得名“三江渔村”。而最奇特的并不是三江汇流,而是住在那里的一群奇异渔民——九姓渔民。【九姓渔民的历史】“九姓渔民”是世代浮居于江河船上的一种社会人群,关于其来源,始终是一个不解之谜。最流行的说法便是元末陈友谅部属被朱元璋贬入渔籍,不准陆居,并改从贱业一说。 同治年间,据传当年朱元璋曾想斩草除根,将陈友谅降军全部斩尽杀绝,但被刘伯温等劝阻了。毕竟同是农民起义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况且屠杀降军不利于今后作战中继续招降纳叛。朱元璋一听有理,就放弃了杀他们的念头,但还是担心这些忠于陈友谅、不愿真正归顺的降军又东山再起,所以一时犹豫不决。刘伯温建议将他们流放到我们浙江严州新安江上,贬为“贱民”,并规定他们只能生活在江上,不得上岸居住,不准与平民通婚,不准读书应试,上岸时不准穿鞋……朱元璋觉得只要陈友谅旧部不在九江,不在鄱阳湖,就不会沿长江而下对金陵(明朝首都,今南京)构成重大威胁;而新安江离开金陵不近不远,便于掌控。何况驻守严州的是自己的外甥、得力干将李文忠,陈友谅旧部应该翻不了天。经过这一番分析,朱元璋才勉强同意了。相传这些降军主要有九大姓氏,即陈、钱、袁、孙、林、叶、许、何、李。这就是九姓渔民的来历。【九姓渔民的风俗文化】 明朝官府明令,“九姓渔民”终生只能生活在渔船上,不得进入任何公共场所,不能与岸上的人通婚,更不许入仕途。几百年来,“九姓渔民”以船为家,上岸仅仅是为了购买一些生活必备品。 九姓渔民”中的男子一律头戴绿巾,靠打鱼为生,女子如果稍有姿色,则供达官、富商取乐。他们被当时的人称为“贱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获得合法公民地位。 九姓渔民”已经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龙舟抢亲、水上婚礼以及他们名扬四海的佳酿“五加皮”药酒都是“九姓渔民”文化的代表。目前建德“九姓渔民”文化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始深度体验钓鱼生活!
看看时间已经十点多,我迫不及待地直接到达江边,拍摄各个鱼场和鱼塘,目的是寻找一个,能下竿钓鱼的好地方。哈哈!请看官们谅解我的业余爱好,这也是一种休闲运动,或者叫:放松娱乐!正所谓:“渔”并非为“鱼”,而在于“娱”!
打道回府,买箱早桔返回杭州!
我下午3点多回到村里,买了一箱当地早桔,据说很甜,物美价廉,带回去给老婆女儿尝尝新!【旅游攻略】交通信息:自驾从杭州开车出发,走杭新景高速公路,在130公里左右的建德杨村桥互通下高速,再走国道向梅城镇方向行驶10公里左右,路边能看到风情小镇三江口和三江渔村的路牌,沿着路牌指引即可到达。如果乘坐长途汽车,早晚可以在杭州汽车西站乘坐前往建德梅城镇的长途汽车,车票40多元,再花10元左右转乘当地中巴或三轮摩托车即可到达。游玩建议:我是喜欢钓鱼,所以直接就去体验钓鱼娱乐了。而其他不爱好钓鱼的游客们,可以在码头乘坐游船,欣赏三江交汇处的自然景色,观赏民俗风情表演、采摘水果、喝茶品茗、风味小吃、购买当地旅游特产等等,游玩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建议游玩时间一整天足够,并且会很充实愉快的!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