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首站宁夏沙坡头
春天,机缘巧合之下,与三位长者及一位小兄弟到西部的沙漠及延线相关景区游览,我们制定的行程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出发——宁夏——甘肃武威——嘉峪关——敦煌——阳关——返程。一辆2014年出产的帕萨特轿车,五人,单程近3000公里,往返近6000公里,也算是万里西部行了。虽然我本来就身在西部,但西北一直没有去过,最远只到过宁夏的银川和石嘴山,这是一次难道的机会,能跟随长者们出行,也是一种难得的缘。话不多说,我们出发吧。第一天从鄂尔多斯市直接驾车800余公里抵达宁夏中卫市,主要到沙坡头景区转了转。
【武威雷台】途经武威雷台,中国旅游标志实物出土地
第二天,我们由宁夏中卫市出发,驱车前往甘肃张掖,中间途经甘肃武威的雷台景区。雷台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位于甘肃武威城区北关中路,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据史料记载,雷台为前凉(公元301年-375年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资治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1969年9月在台下东南角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中、后室等部分组成, 通长40米;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墓葬虽经盗掘,但遗存尚多,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1971年9月全国著名考古学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时发现铜奔马,称其为"马踏飞燕"。(以上内容来自度娘)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由甘肃武威雷台景区出来,我们一行人继续赶路,下午时分抵达张掖,在张掖休息了一晚;第三天早晨出发抵达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以下是嘉峪关内各个角度拍的照片,个别是手机拍的,大多是用单反拍的。从这些照片中一掠关内情景吧。我们去的时候并不是旅游旺季,游客不多,比较适合拍照。
【瓜州的山】瓜州那苍凉的大山和无尽的路
第三天从嘉峪关出来后,我们继续行驶了400余公里,抵到敦煌,在敦煌住宿。从嘉峪关前往敦煌的路上经过了玉门、瓜州,车子行驶在瓜州时,看到路边的大山比较有意思,所以下车停留拍照。
【月牙泉】敦煌的鸣沙山和月牙泉
第四天和第五天,我们主要在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及莫高窟景区游览。是的,从沙坡头出来,又见不同的沙漠,鸣沙山月牙泉的沙漠与沙坡头及内蒙古库布其的沙漠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沙的颜色不太相同,再就是这里的沙峰都很高、很立。要额外说一下的是敦煌市的酒店不贵,但酒店的配置不错,可惜没拍照,敦煌市也很规整,只是感觉有浮尘,这或许是当地西北气候的原因吧。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鸣沙。月牙泉位于月牙泉风景区,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以上内容来自度娘)
【莫高窟】敦煌莫高窟观飞天
第五天,我们去了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以上内容来自度娘)按照尊重及保护文物的要求,在这里并没有拍多少照片,在外边拍了几张,大家凑合看吧。
游逛了一天,应该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了,我们晚上来到敦煌市的敦煌夜市,目的只有一个——吃传说中的烤串。为什么说是传说中的烤串呢?因为同行的一位前辈说这里的烤串与新疆的一样,都是现从羊腿上割肉现烤。来到夜市后果然是这样,烤串店摆着新鲜的羊腿,由人们挑选,挑选好以后店老板当场从羊腿上割肉穿串,当场烤,那串应该是我长这么大见过最大的了,到底有多大,这么说吧,穿串的签子是小指头粗的树枝。没拍照:)各位有机会自行去品尝吧。:)
【阳关大道】阳关大道尘飞扬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到了西北,不可能不去看看“阳关大道”,不为别的,那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牵着我们的心,还有那句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也让人耿耿于怀到底阳关道是什么样子。我们去了阳关景区,运气很好的是虽不可能看到古代的阳关烽火,却见到了今世的沙尘旋风。
下面是真正的阳关了,可以看到我们经常说的“阳关大道”啊,你想像中的阳关大道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真正的阳关大道吧!
【行程结束】返程匆匆。愿西北越来越好!
阳关归来,该是返程的时候了,此行结束。西北是值得去看看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都值得去看看。荒芜中有着倔强的生命,风沙中有着勤劳的人民。愿西北的发展越来越好,愿我们再去阳关时听到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痕迹,还有更多的是在保护历史痕迹前提下出现的今世繁华。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