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青寺(概况)
亚青邬金禅林(简称亚青寺)摘自网络 亚青寺始建于公元1985年,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俗称红教,由大圆满龙钦、龙萨两大清净传承祖师:喇嘛阿秋仁波切修建主持。喇嘛仁波切圆寂后现由众生怙主: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住持。它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昌台区阿察乡境内,建在四面环山的草原湿地上,有数万间修行者居住的小木屋,纵横交错的河流包围了整个寺庙的建筑群。 在亚青寺修学,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可这一切并未能阻止有志实修者的脚步,常住修学的汉族弟子亦达几百人。亚青寺现常住有两万余僧尼,以河为界分为扎巴、觉姆两区,共八个洲。扎巴(出家男众)区分为五个洲:法性光明洲、轮涅法性洲、普贤静虑洲、大乐解脱道洲、明体自解脱洲;觉姆(出家女众)区分为三个洲:乐空双运洲、普贤大乐洲及二谛双运洲。------------------------ 来之前,查了资料,资料上说亚青寺是个修行的地方。也看了早些年的照片,条件更差,河流没修岸堤、没有铺装路面、没有路灯,现在看到这些都修好了,条件还在不断改善中。 也看过别人的文章,文中许多的描述与感慨,在此不加评论,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 以下只说我自己的感觉。 一是“没啥",这里的人跟我一样都是人,都是普通的人。 二是可以思考的角度很多,如宗教、社会学、群体行为、建筑与功能、安全与环境、群体管理、社区管理等等。 三是不同角色的人关心不同的问题。(1)当初创建者,当然是为了宗教、传教、修行,当人少时都不是问题,但当人数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时,应未雨绸缪,做好规划及管理。当然,说的容易做起难。困难会有很多,土地、经费、规模确定等等。(2)问题出现了,事后补救也有必要。基础建设、折旧建新、重新规划等等不可避免。(3) 在觉姆区,新近建在外侧的房子,就整齐划一,条件好许多。说明一切都在不断改善中。 四是只是粗略看看感受一下,没有计划深入了解,故而坚持不交流、不拍人物近景、表情、特写。你一个来这看看,就几小时,跟人问这问那、还要拍人家特写。那是一种猎奇心态、对人不太尊重,不干这种事。如想了解,大概1-3个月的同生活是需要的。--------------------------------------- 这不是景区!没有门票!
甘孜
早晨8点半退房出发,出县城往新G317国道,然后左转进入甘白线。早晨的光线很好,顺便拍摄几张甘孜风光。
翻越卓达拉山垭口
卓达拉山垭口,海拔4800米,是甘白线由甘孜往白玉必须翻越的山口。甘白线全线基本是柏油路面,但在垭口前后各有约8公里的烂路,总共约16公里。经过时,好像看到在修隧道。
范围巨大的海子山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叫海子山,暂且就叫它海子山吧。刚才在垭口已经看到了,如果只从公路经过之处计算,大概有40公里左右。从甘白线37公里到79公里,公路两侧都是海子山。
到达亚青寺
过了纳塔村,在甘白线93-94km之间,有路牌指示,左转出甘白线往亚青寺,只剩7km。此处有个检查站,检查过往车辆与人员。
亚青寺1
虽然以前查阅过相关资料,但并未仔细描述,印象最深的是封面的那张俯视图,对整个亚青寺并没有一个感性认识。到达后,先沿道路在外围绕过亚青寺,想看看整体的范围,然后再找制高点拍摄照片。于是,顺路绕到了对面的草地边缘的一条土路上。
亚青寺2
从第一个拍摄点原路返回,经过小岛,进岛看看。然后再上对面的小山坡拍摄。
亚青寺3
在这塔式建筑旁边就是第二拍摄点。
亚青寺4
第三个拍摄点,这是俯视整个亚青寺最好的拍摄地。小山包不高,山头上地势平整,建了一座巨大的莲花生大师像,金光灿灿,很远即可望见。
原路返回甘孜县城
原路返回,并无第二选择。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