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苏稽吃翘脚牛肉
乐山这个地名闻名遐迩,一般人第一反应都会联想到乐山大佛,甚至有很多外国友人都挺喜欢到这个地方去一观乐山的“大佛”,因为它的雄伟而壮观而名声远播。可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是到乐山的苏稽----吃最富盛名的【周村古食家的翘脚牛肉】百度查询渊源由来:跷脚牛肉发源于周村,现乐山市中区杨湾乡长春村,又叫杀牛周村。因为村里的人绝大多数都姓周,而且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以宰杀牛为主要职业,所以人们把这个村子叫做杀牛周村。现在风靡饮食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跷脚牛肉便是诞生于此。 相传跷脚牛肉是在一百多年前清末光绪年间,由村中一位叫周天顺的村民发明的。周天顺的具体背景资料已无从查询,但知道的是他是一名屠夫。在当时,市中区周边城区的牛肉主要来源于周村,因此村中每天要杀很多牛。可就算这样生产出来的牛肉仍然供不应求,但除了牛肉之外剩下的牛的内腑之物却无人问津,人们把这叫做牛杂,现当地人称牛下水。人们杀完牛后,牛杂常常被弃之不用。有一天,周天顺杀完牛出来发现路旁河边堆积了很多的牛杂觉得甚是可惜,便从中捡了一些回去。回到家后,他将拾回的牛杂放入水中清洗干净,然后再放入加了些佐料的汤锅中煮,待煮熟后将锅中的牛杂捞起来。他尝了一下觉得味道还不错便分与众人。大家吃过后都称赞味道可以!周天顺突发奇想如果自己把这些不要的牛杂通通收集起来分给大家吃岂不是很好!于是他便在苏稽河边用篾篓和着泥做了一个简易的土灶,在上面架了一口大铁锅,锅里加满水,配着简单的调料,在锅旁摆了一条长桌,将洗净的牛杂丢入锅中煮,煮出来的汤香气四溢。许多上街卖菜的,挑担的,扛东西的人们路过都来吃,吃过后都觉得好吃又爽口,人们把这种可口的食物叫做汤锅儿。由于汤锅的价格很便宜,而且又饱腹,很受底层劳动人民的欢迎。后来人们发现不仅牛杂放入汤锅中煮熟后很美味,牛肉也十分的可口,来吃的人也越来越多,流传面越来越广。但是吃的时候没有凳子,人又多,站着又很累,所以人们便端着碗,一只脚踏在长桌下的条杠上,就着一盘辣椒碟子,边吃边聊,后来人们便把这称为跷脚牛肉。店铺介绍: 位于乐山市市中区杨湾乡周村古食跷脚牛肉馆位于地道的跷脚牛肉汤锅发源地——乐山市杨湾乡周村(现乐山市中区杨湾乡长春村)。周村古食是一个从小到大不断完善的特色汤锅店,原名志强跷脚牛肉馆。他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将中药医理同饮食文化相结合,从传统饮食解决温饱过度到以追求健康、养生、绿色为内涵的现代餐饮。他们的原汤用新鲜的牛脚骨和数十味中药熬煮而成,原料全都是新鲜宰杀的牛杂;水源采用的是刚刚抽取的含有多种矿物质与微生物的地下水;而调料辣椒面则是全手工捶取而成,这些都保证了周村古食跷脚牛肉汤锅的新鲜味美。支撑着他们的是每天源源不断的客流量,而他们最吸引顾客的是真材实料的好味道和这里优雅独特的就餐环境。
早上出门挺激动的,不过初冬的成都还是有点冷飕飕的,为了难得的一次自驾之行耍的开心,巴适,也不觉得那么冷了,经过今天中午的翘脚牛肉大补,第一步冷了,吃的只想脱外套了。第二满足了自己的味蕾,好久没有吃到这么正宗的牛肉,有嚼劲,汤色味道鲜美,没有腥味。此行程完美落幕,请大家期待我的下一站吧!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