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话说家乡山东,一个圣人辈出的风水宝地,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不瞒您说一提家乡,我骄傲啊!因为我们齐鲁大地有山有水有圣人,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温带气候,四季分明……至于山东人,那更是热情豪爽,重义轻利讲信用,口碑在全国各地来说都是杠杠滴好……嘿嘿~~当然,山东文化更是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最灿烂的一页,它不仅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更是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发展的源泉。众所周知,山东是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已经名耀全球。除此之外,山东的特色文化之一就是这里的宗教了,山东这里有五大宗教,其中佛教与道教的历史是最为古老的。今天,就让我带着您到离我家乡小城仅有80公里远的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汶上宝相寺去游览游览吧,让我们一起瞻礼圣物,共沐佛光,来一场涤荡心灵体验之旅~~
游览攻略
【景点介绍】山东汶上宝相寺始建于北魏,唐名为昭空寺,占地25亩。宋真宗封禅泰山时驻跸汶上,御敕昭空寺为宝相寺。后历经千年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观光礼佛之圣地,赫为齐鲁大地名寺宝刹。1994年3月15日在茸修八角十三层太子灵踪塔时,在塔宫内隐世八百余年的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珍贵无比,特别是佛祖释迦摩尼佛 牙显世,轰动全国,震惊世界。佛教圣物出土后,每年农历3月15日都 开展朝拜圣物的重大佛事活动,吸引众多佛界人士及游客前来朝拜。塔宫面积80平方米,塔宫深 处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自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有“佛光”奇观显现,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每年吸引20多万中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并呈逐年增多之势。另有国家一级文物“文殊般若碑”被存放在新建的百米碑廊中。汶上宝相寺为核心的中都佛苑旅游区,是一个融圣物展示朝拜、宗教休学体验、旅游观光休闲、佛教建筑博览等为一体的佛教文化主题公园及山东省著名的佛教文化体验地。【景点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城宝塔路799号【开放时间】8:30—17:30【门票】门票价:50元特殊人群:A.免费政策:汶上县当地人凭身份证免票;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免票;现役军人、残疾人凭相关有效证件免票。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2米—1.4米半票【交通概况】自驾车路线:1、从日东(日照--菏泽东明)高速济宁北出口下,沿105国道北行25公里到汶上县城后沿圣泽大街行500米即到汶上宝相寺景区。2、从京福(北京--福州)高速曲阜出口下,进入济宁327国道,沿327国道西行3000米进入105国道,沿105国道北行35公里即到汶上县城。3、沿济荷(济南--菏泽)高速东平入口下,沿105国道南行15公里即到汶上县城。宝相寺乘车路线:济宁汽车站到汶上汽车站发车为流水线,每班车20分钟;曲阜汽车站到汶上汽车站发车为流水线,每班车30分钟。景区路线:从汶上汽车站到宝相寺大体是1公里多点,可以乘坐1路公交车只需2元,而且第一站就到景区了;或步行5分钟可到,非常方便。
宝相寺天开圣境
来到宝相寺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跨牌坊,上书金色大字“天开圣境坊”。这里寺院入口,跨进牌坊,要把喧嚣浮躁的尘世凡心放在外面,以平静虔诚的心情去朝拜佛陀。这里梵音袅袅、古塔巍巍、草木葱郁、寺院庄严,顿有感悟——“天开圣境”,蔚然起敬。在到达宝相寺山门前,有一个叫香水海的泉河水系将寺院闭合而围,恰似“玉带缠腰”,为寺院营造出一个相对幽静的参禅礼佛环境。香水海也是举行放生活动的场所,东联宝相池,西通汶泉河,香水海上有三座桥接引众生。中间是五孔平桥、两侧是单孔拱桥,无论人生平坦与跌宕、荣华与落魄,跨越世俗魔障,终究归于平静……
大宝相寺山门
佛教自南北朝传入汶上,唐宋时期,汶上成为北传佛教著名的圣地。北宋时期,县境内寺院林立,大小寺院有40余处,其中以宝相寺规模最大。大宝相寺为宋代建筑风格。山门是寺院的正门。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的喧嚣而常建于山林之中,故寺院大门习称山门。大宝相寺山门殿悬挂的匾额,是由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专门题写。2009年4月2日11时,大宝相寺的匾额正式挂上山门殿,突然天现佛光,神奇的天象使在场群众欢欣鼓舞,叹为观止!佛光持续了3个多小时,信众游客共沐佛光,感念佛法无边,福缘广博。
天王殿
进入山门前行,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天王殿前广场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钟鼓楼,钟鼓楼原是古代用以报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这里寺院里的钟楼、鼓楼相对,专供佛事之用。由于佛家圣地禁止拍照,进入天王殿,我就收起了相机,殿内的情景我就文字介绍一下吧:天王殿中间供奉的是弥勒佛。弥勒佛是“未来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 弥勒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弥勒佛在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天王殿内的弥勒佛坦胸凸腹笑呵呵,是根据五代时浙江奉化一个名叫契此的僧人形象塑造的,民间俗称布袋和尚。据说这个和尚常常以一杖挑一布袋入市,出语无定,形似疯癫。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后人以为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还根据他的形象作了一幅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奉劝世人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过份计较世间琐事。弥勒佛左右是佛教护法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增长天王手握宝剑,广目天王手缠一赤龙或赤索,多闻天王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故民间根据四大天王所持法器解释为“风调雨顺”。弥勒菩萨的背后是“护塔神”韦陀菩萨,面向佛塔。韦陀菩萨又称韦陀天。相传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帝释天迎请佛牙于须弥山建塔供养。有两个捷疾夜叉盗走佛牙,韦陀奋起直追,刹那间将夜叉降服。于是,韦陀被人们视为护法菩萨。在中国的寺院殿宇里,韦陀已经完全汉化了,成了一名英俊威猛的古代武将。
大雄宝殿
穿过天王殿,又进入一处宽敞的寺院,这里就是宏伟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也称大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大雄是佛陀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佛陀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故佛陀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殿为重檐歇山式仿宋建筑,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3平方米,九开间,五进深。大殿围栏用三尺白汉白玉材质,精雕宝相花、如意和缠枝纹等图案。大殿内供奉的全堂佛像包括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文殊普贤菩萨、十八罗汉及海岛观音群像等。
太子灵踪塔
大雄宝殿后,在一片红墙灰瓦的古建筑群中,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高塔屹立在薄雾之中——太子灵踪塔。这座古朴典雅的佛塔,就是安葬佛教圣物的太子灵踪塔。塔的名字是1994年打开地宫后,发现石匣上记载的原始名称。顾名思义,这座宝塔内瘗藏着释迦牟尼佛的真身牙舍利。因为释迦牟尼佛原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佛牙即佛陀的灵踪舍利。佛塔为八角砖塔,楼阁式、仿木斗拱结构,雄奇壮观,巍峨挺拔,体现了北宋建筑风格。塔高为41.75米,底座直径为10米,共13层。塔身东、西、南、北均有券形佛龛,龛内原供奉佛像。北面一层是登塔正门,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塔刹呈葫芦状,上置相轮,覆以黄色琉璃瓦,金光闪闪,故民间一直称谓“黄金塔”。
中都博物馆
宝相寺中都博物馆是1998年9月竣工落成的,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双层双檐楼阁式建筑,双拱彩绘,雕梁画栋,高21米,占地2800平方米。博物馆气势恢宏,造型独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馆内分东西两个展室,东边第一展室为汶上出土的历代文物,西边第二展室为太子灵踪塔出土的佛教圣物,就现有馆中展品而言,是山东省县级博物馆中馆藏文物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文物展品上至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古龄齿象牙化石,下至近代文物,展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尤其是细石器、陶瓷器、太子灵踪塔面世的佛牙、舍利等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成为馆藏文物的一大特色。“中都博物馆”匾额是中国著名书法家、中国汉画像石学会会长、红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题写的。
碑廊
中都博物馆藏汶上历代碑刻一百余方,这些碑刻对研究我国政治、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博物馆从中选出38方石刻,建成了这座260平方米的碑廊。按碑刻内容划分,碑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碑刻、墓志铭、汉画像石,其中有著名的东汉汉故卫卿衡府君之碑,明代工部尚书郭朝宾墓志铭,明代运河图,明代南旺分水龙王庙碑、清乾隆御碑,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训示碑等;第二部分为佛教文化碑刻,有国家一级文物文殊般若碑、章仇氏造像碑等。值得一提的是,隋代章仇氏造像碑在断毁散失五百年后,碑刻上部的造像部分于2008年底终于回归完璧,可谓因缘殊胜!
菩萨广场
沐浴着神圣的佛光,游览完大宝相寺,最后我又来到了宝相寺外与天开圣境坊牌坊一条马路之隔的菩萨广场。菩萨广场,是举行佛事活动和节庆集会的场地。如从广场南面拾阶北上,即进入佛教文化区。中轴线御道有五块不同姿态的龙图案深浮雕,体现天龙护法,又暗合《周易》乾卦。菩萨广场地势由南向北逐级升高,形成四个平台,象征“四圣谛”。“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是佛教一切教义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四圣谛”所说四种真理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甘露观音”像耸立在广场最高平台的莲花水池中央,是仿照太子灵踪塔地宫出土的银菩萨造像塑造的。甘露观音高十九米,金属锻造,重三十余吨。观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叶洒甘露。杨柳取其柔顺,象征观音慈悲救苦、护持有情,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菩萨像周边八根阿育王柱象征“八正道”。平台外侧十二株大银杏树象征“十二因缘”。 佛教“十二因缘”的学说把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关系的环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轮回不已就因这十二件事情相续不断,所以要修行,断除这十二因缘……
怀着无比虔诚和神圣的心情,游览完了大宝相寺所有的景点,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去游览地宫,无法瞻礼圣物舍利子了,遗憾之余突然想起那一句“若无相欠,怎能相见”,难道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暗示吗?心里也瞬间释然了~~游记结束,谢谢围观!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