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夏游三晋
雨潺意绵 拜佛登山——应县木塔、恒山、平遥古城自驾四日游
注:①释迦塔: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②峰岭: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③险雄峻秀:五岳素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美称。险雄峻秀特指华山、泰山、嵩山、衡山。④玄:恒山,古称玄武山。玄特指恒山。五岳——中华民族山川的精华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今年5月份登顶华山后,五岳虽然算是全部游历了,但北岳并未登顶,也算是个心病吧。近几年出游虽然比较频繁。但真正攀登五岳还是15年登顶中岳嵩山的主峰峻极峰开始;紧接着同年继续登项南岳衡山的主峰祝融峰;16年春夏之交登临东岳泰山的主峰玉皇顶;今年5月份又站上了西岳华山的主峰落雁峰;而北岳恒山虽然在14年领略了悬空寺的壮观,但当时并未登恒山主峰天峰岭,确是遗憾。每年的暑假,都会计划出游,近几年已经成了习惯。而今年的目标本来就在恩施、神农架和应县木塔、恒山之间徘徊,日期也没有确定。在日期确定的前提下,因为南方的连绵大雨而促使我们最后确定地点为应县木塔、恒山一线。下面是此行的路书。
当时初步定了三条线,都是按照五天游制定的,后期因为一些原因四天就回来了,但基本还是执行的第三方案。这是实际行程。
具体介绍:1、人数:一家三口。2、车辆:BYD宋。3、行程:郑州——应县木塔——恒山——平遥古城——郑州,全程来回1552公里。4、油费:全程油费800元左右。共加油约130升,百公里油耗约7.5升。5、过路费:往返共735元。6:门票:(1)应县木塔门票成人50元/人,学生25元/人;恒山门票成人47元/人,学生票24元/人;(2)恒山门票分为两项:一为恒山入山门票,成人17元/人,学生票9元/人;二为恒山庙群门票,成人30元/人,学生票15元/人。(3)乔家大院门票成人138元/人,学生票69元/人,导游服务120元/次,语音讲解20元/台。(4)平遥古城门票成人130元/人,学生票65元/人。7、住宿:(1)浑源县住宿两天共159*2=318元;(2)平遥古城住宿一天半280元。8、时间:四天。9、消费:全程消费共约4800元,人均约1600元。具体行程安排如下:第一天(6月22日):出发。郑州市——应县,游览应县木塔。应县——浑源县,品小媳妇儿凉粉,夜宿浑源县。
第二天(6月23日):游览恒山。品蔡记酒楼恒山菜,夜宿浑源县。
第三天(6月24日):浑源县——平遥,夜游平遥古城,品天聚奎酒店平遥菜。夜宿平遥。
第四天(6月25日):游览平遥古城,平遥——郑州,回家。
应县木塔篇
正文开始:第一天(6月22日):出发。郑州市——应县,游览应县木塔。应县——浑源县,品小媳妇儿凉粉,夜宿浑源县。应县木塔篇七点半,准时出发。阴暗的天色预示着今天的行程不会一帆风顺。
虽然大雨不期而至,但对于自驾游途中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我们来说,这些简直就是小case。雨中,尤其是暴雨中行驶,切记保持匀速行驶,不要频繁变速超车、变道。如果视线不好,可以采取跟车方式。还有就是,雨中行车利用示宽灯和雾灯即可,不要轻易的打开双闪,否则你在转向变道的时候,后车是不会知道的,增加车祸的发生概率(转向优先的车除外)。 历经了一个小时的雨中疾驶,老天爷看到我们并不惧怕它的狂风暴雨,于是在我们到达晋新高速豫晋界时,雨不情愿的小了。
接下来就是半个小时的穿山过隧。此段道路隧道众多,限速标志随处可见,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丹河收费站。在晋新高速豫晋界交卡收费后,在此会再收20元过路费,也不发卡,不知何意?
在经过七、八分钟后,来到晋城东收费站,在此再发山西境内通行卡。
服务区休整。这个服务区真够脏的,也就不提它的名字了,留个面子吧(其实我忘了)。
自此往后,老天爷彻底交枪,雨停了。
当时一眼看到这个雕像就感觉与14年去内蒙时看到的不一样了。上一张那时拍的。3年的风吹日晒,雕像居然退色了。
虽然雨过天未晴,但当时的路况、视野均良好,车速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有句成语怎么说?“乐极生悲”。就在哥心情爽快的时候,车速也爽快了许多,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被摄像头抓拍了200大元加3分。好了,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吧。中午12点半,过太原,也代表着今日行程过了2/3。我们就在太原服务区吃饭休息。
下午4时余,应县到了。早上7点半出门,至此历经8个小时,行程近700公里。
应县木塔离高速出口很近,不到10分钟的车程。停车场。
站在停车场即能看见应县木塔。
木塔外的应州古城墙遗址。始建于唐,修建于明,此为明朝遗址。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应县木塔门票成人50元/人,学生25元/人。如果观看释迦牟尼佛牙舍利,需再买100元/人的票。我等凡夫俗子还是免了吧。对了,木塔门票收费50元,不过门票上的标价是60元,不知是哪个意思?顺便说一句,你就是买票了,也只能进木塔一楼看看,因年久失修,二楼及以上不对游人开放。好了,买票进门。
进得寺内,离塔更近,倒是愈显木塔庄严肃穆。由于塔内严禁人员登顶,所以在塔内栖息着众多的鸟雀。我们到的时候又正值夜幕即将降临,鸟儿争先回家。故而在塔的四周盘桓飞翔着众多归家心切的鸟雀。
据说,夏天塔上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千百年来起着“护塔卫士”的作用。也不知是真是假?该塔看着为五层六檐,其实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其实为九层。寺内左右钟楼、鼓楼侍立。
站在木塔的正前方,仰头而望。依次可见:“释迦塔”、“ 天宫高耸”、“ 万古观瞻”的牌匾。其实在看不见的上方还有两个牌匾:自上而下为:“峻极神工”、“天下奇观”。
进入塔内,一层为高11米的释迦牟尼像。(手机拍摄)
四周精美的彩绘。
通向二楼的木梯,可惜不让上。
从背后看木塔。亦是威严。
塔后有一别院。前写“第一景”,后书“小西天”。
院内三座大殿依次排列。
据说只有这上面的三个异兽是留存千余年了,而大殿是重建的。
此院内的佛可不是轻易就能拜的。拜不好,就要出银子了。而像我这种身经百战的不死之躯又岂能上当。我是只拜佛不烧香,方得全身而退啊!木塔的拜谒结束了,而我们的行程还没有完结。继续我们的旅程。从下高速至再上高速,历时1个半小时。路程已经不远,时间自然很短。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浑源县。
下榻酒店,安置物品。来至一地美景,自然品味一方佳肴。“小媳妇儿凉粉”走起(当日忘拍门头,此为24日回程时路过拍摄)
此行的第一天就这么轻易的溜走了!14年去内蒙的时候路过应县,高速上能看到此塔。当时因为时间的关系只去了悬空寺,而应县木塔及北岳恒山均错过,真是留下些许遗憾。今日游览了应县木塔,也算是了却一番心愿。在塔下,木塔的庄重肃穆及浑然大气感染着每个游客,乃至于大声喧哗都会觉得是一种亵渎。而木塔的传统建筑技巧、民族构造工艺及墙体精美彩绘也均让我们大开眼界,真正称的上雕栏玉砌、美轮美奂。我们相信明天的恒山美景依然、美食依然、精彩依然。
北岳恒山篇(上)
第二天(6月23日):游览恒山。品蔡记酒楼恒山菜,夜宿浑源县。北岳恒山篇今日游点为北岳恒山。计划前山上,后山下。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游过恒山的网友都说,恒山是前山看庙,后山见景。我们当然不能脱俗。也需要既看庙又赏景。不过恒山管理部门是不允许从后山上下。原因嘛……。等到下回分解。往下看就能看到答案。今日只游恒山,做的功课是恒山一日游时间比较富裕。所以也没有刻意早起。另外,今日计划前山上,后山下,也就没有开车。昨晚吃饭时已联系好出租,今日接送。去时路远,50元;回时路近,10元。8点半,从酒店出发。车行不远,就看到恒山。现在看到的就是后山。
赭褐色的山体中央层层环绕着青绿色的植物,真的宛若群山缠玉带啊!路过悬空寺。
恒山隧道。我们就是停在这个地方。
车行10分钟,即来至恒山山门前。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恒山门票分为两项:一为恒山入山门票,成人17元/人,学生票9元/人;二为恒山庙群门票,成人30元/人,学生票15元/人。也就是说,你如果只登山不进庙,只要17元就可上恒山。是这么个意思吧?大概也许可能……就是。买过门票后,如坐缆车,就在此乘坐。如想步行登山,还可继续坐车上行。出租车在盘山路上继续行驶10分钟。来到山腰停车场。登山正式开始。停车场的张果老塑像。据说张果老在恒山归隐,与恒山渊源极深。
在停车场即可望到恒山上的庙宇和刻字。
步行由此登山。
孤零零的一棵龙爪槐。
等等……我好像从这张相片里看到了“恒山景区售检票处”的牌子。检票处在那个地方,为什么指示我们从这个地方上山?
难不成就为了让我们进这个庙宇?
那么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我不说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像我等这种老司机自然是穿庙而过,直奔主题——恒山。进检票口后。一路台阶急缓相应,倒也不觉得累。不远处,“恒宗”二字映入眼帘。与半山腰停车场处所见确是清晰了许多。这也是恒山的由来吧。
北岳恒山是北国万山之宗主,是为恒宗。“恒宗”这两个字,字体工整、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神韵天然,每个字高13米,笔画粗如栋梁,与雄浑天成的恒山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远远看去,就像一块巨大无比的字匾,悬挂在顶天立地的石壁之上。继续前行。陡峭的崖壁上又突显出两个字“悟”和“道”。这两个字的含义应该是一目了然了。
上行20分钟许,虎风口。
《恒山志》载:“风从东南来,以口为纳,风生西北,以口为出。其势折逆,其鸣咆哮”。这里是一个峰回路转的路口,右为高耸的峭壁,左为深邃的沟壑。站在这个地方,确能感觉到阵阵凉风。其实这里还有个传说。张果老的驴打个老虎也这么难?丢“八仙”的脸了。
群山绿树掩映中的寺庙。
此处即为传说中张果老的毛驴留下的蹄印。
鳄鱼石。像吗?
上山并不算早,为何路上如此寂静?
“人天北柱”牌坊。 恒山,自古以来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唐代诗人贾岛咏恒山诗云:“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里,诡怪浩难测。
牌坊后面是马神殿。这两个牵马的人是谁?我怎么看着像“岳飞传”里的马前张横,马后王保。
白虚观。看对联能看出这应该是佛道双修。据说是三茅真人修仙得道处。那么问题来了,三茅真人是哪个?
接官厅。好俗的名字!
苦甜井。又称“龙泉观”。两井相距甚近,但据说水质差别巨大,一口苦涩难咽,一口甘甜爽口,故称“苦甜井”。真的假的?好像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井,相距其实不远,却各有奥妙不同。
此处原为北岳正殿,明朝扩建恒山,新建恒宗殿,遂将此殿改为寝宫。如今大门紧闭,门前有拦绳,已不让进入。
站在旧北岳殿门前仰望新北岳庙。气派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北岳庙前崇灵门。
从崇灵门至恒宗殿有103级石阶。看着就心虚。
恒宗殿。恒宗殿又称贞元殿、元灵殿,俗称朝殿。它构筑于天峰岭南坡半山腰上,北倚绝壁,面临山谷,依坡而起,雄伟壮观。
金鸡石。
大家看到没有,是黄山鸡误食了仙丹。这怎么恒山上冒出个黄山鸡?洞天福地。道家的洞天福地真是不少,基本把中华名山全占完了。
伫立在这道家的“洞天福地”前,俯看寝宫时,发现原来此殿另有奇妙。向左侧还有台阶上下,可能还有转折通幽处所。下次有机会再来恒山一定要“偷偷”地上去看看。
此时的天空蓝天白云,看着像不像佛头?
麦极门。此处为恒山登顶必经之处。
据说麦极门有时会关闭,而关闭后,登顶恒山可以从此门旁边绕过。真?否?
北岳恒山篇(中)
过麦极门后,登顶恒山天峰岭之路继续中。
邈幽亭。到了此亭,代表离恒山山顶天峰岭已经不远了。
回过头来,一段一段的台阶仿佛漫无边际,而恒山山顶上也没有个树亭子什么的,真够奇怪!
从下车登山始,晃晃悠悠,慢慢腾腾,一路悠哉游哉近2个半小时登顶恒山天峰岭。
这恒山山顶也是稀罕,什么不多,苍蝇多,直往脸上撞。说个话都得小心着,不然就让你尝尝这变态的高蛋白质是什么滋味儿。好了,不说让人恶心的事了!让我的背包拐杖也露个脸吧。这个背包也陪我南征北战了多年,五岳登顶,每次也没少了它。可惜的是,没有每次都让它出场。
至此,五岳登顶计划完成。
15年9月中岳嵩山主峰峻极峰;同年10月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16年4月东岳泰山主峰玉皇顶;今年5月西岳华山主峰落雁峰;今天北岳恒山主峰天峰岭。仔细看,蓝天白云已然逝去,层层乌云也已漫卷而来。此时,心里也在犹豫,是否按计划从后山下。主要考虑要变天,也没带雨伞、雨衣。这恒山后山据说不像前山,没有那么多的庙宇。如真赶上下雨,那可就真要淋成落汤鸡了!徘徊踌躇片刻,还是决定依照计划后山下。否则以后肯定要后悔。也就是这个决定,让我们切实领略了恒山不轻易显露的风景。恒山游客本就不多,后山更少。连路标都是如此简陋。算了,还是说简朴吧。
细心着看,别的山上都叫南天门,而在恒山上居然有个兰天门。耳边传来阵阵雷声,眼前看着这一派残垣断壁景象。要不是这简易粗略的路标,还真不敢再往前走了。这就是神道?这神道也太…………神了吧?
又一处简单原始的路标。这上面又写着南天门了。这是为什么呢?
昌容仙子庙。此庙就在兰天门外。
这就是兰天门了。恒山的兰天门与其它四岳的南天门确实不同,是在山体中自然形成的一个狭长洞口,也算是恒山的一大奇观。
门内一座五岳宫。别的山上只供自己的主神,这北岳怎么五岳之神都供着,也是奇怪。
在五岳宫前再看兰天门。
远处的浑源县城笼罩在密布的乌云之下,阴暗的天空也开始飘下细雨。
而此时的恒山也开始初显山色。
此地立个红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远处即为刚才简单原始的路标上所写的白龙王堂。
转圈绕石下山。石头上写着“南天门欢迎您”。
过了白龙王堂不远,就看到了恒山的后山山门。不过望山跑死马,估摸着怎么也还得一个小时吧。
过了文殊塔,下山的路变成的陡峭的台阶。
从下山开始,眼中看到的恒山没有什么特点。直到此时,恒山方显出峥嵘本色。
陡峭异常的台阶仿佛没有尽头。
“双姊临风”。两棵姊妹松。
北岳恒山篇(下)
石筑的栈道环绕在斑驳陆离的山体上。从这个角度看,着实体会到恒山管理部门封闭后山的初衷了,确实是不太安全。
走着走着,离山门更近了。
整个上山中,虽然游客不多,也能见到一些。但下山中,我们三口在这寂静无人、和风细雨的恒山中游荡了半天了,却只碰到一个游客。恒山的“幽”确实让我体验了个够。感慨归感慨,山还得下。看见这个通告,代表此次恒山之旅就要结束了。
终于,恒山后山“和之门”近在咫尺了。
最后看一眼中华北岳。至此下山历时近3小时。
今日的攀登恒山之行正式收关。从早上8点半出酒店门至此,历时6个小时;而从下车登山始,也用了5个多小时了。恒山前山登山是从半山开始,后山下山则是下了整座山。由于天上一直在下雨,所以我们下山中休息时间很短。也幸亏了下山快,刚回到酒店,一阵暴雨就不期而至。当时躺在酒店的床上,看着窗外的暴雨,心里也在盘算着侥幸,下次登山一定要带好雨具。由于恒山上各种设施并不完善,而后山也在封闭中。上山中还能见到卖水及纪念品的;下山中除了碰见一位游客,只在白龙王堂见到过一名疑似工作人员。6个小时的登山过程中,只是吃了一些随身携带的火腿肠、牛奶、牛肉干之类的。下面就要进入美食时间。这就是当地在网上评价颇高的蔡家酒楼。
此顿饭218元,也算是经济实惠了。不好意思,老妈盖浇肉里的肉已经吃完了,不是我们吃的快,主要是上菜太慢。嗯,就是这个原因。五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均为道教圣地。而“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这次真正见识了恒山的“幽”。恒山的登山过程中,前山与后山的山色仿如两座山,前山山色清秀,倒也真是乏善可陈。但后山危峰兀立、万壑千岩,确能体现出北国万山之宗的真色。不管怎么说,此次恒山之行也确实完成了多年心愿,我的五岳登顶计划正式完成。俗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五岳览尽,下一个目标在哪里?
乔家大院篇(上)
第三天(6月24日):浑源县——平遥。夜游平遥古城,品天聚奎酒店平遥菜。夜宿平遥。乔家大院篇今日踏上归途,计划游览乔家大院、平遥古城。本意是5天的计划,所以今天睡到自然醒。9点出门,9点半上高速。路过五台山。下次有机会了要去看看。
中午1点。到乔家大院出口。乔家大院真够可以的,高速出口的名字就是乔家大院。
晋商文化无处不在。
不到半个小时,来至乔家大院。日头下的乔家大院牌坊愈加凸现大气。
就算牌坊再大气,它也抵不住肚子咕咕叫。还是得找地方填填这个五脏庙。当然了,大中午的也不能七个碗八个碟的大吃。乔家大院门前的面馆,来碗手擀面尝尝吧。味道不说,面条还是挺筋道。
吃饱喝足,开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乔家大院之旅。大门。
乔家大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门票成人138元/人,学生票69元/人,导游服务120元/次,语音讲解20元/台。我们选的是语音讲解。不过下次不打算再选这种电子设备了。印象里在北京故宫、嘉峪关等地方也选的是电子主意讲解设备,不过总是存在这些那些的问题,讲解时有时无。这些设备也太不靠谱了。要不就是我太土老冒,不会用?一进门,好长的过道。这家的过道也太长了点。
尤其过分的是,现在两边居然有小火车,可以免费坐小火车。我就想了,这过去没火车,坐什么,牛车?
算了,还是少替古人担忧了。这条过道也不是白建的。两旁伫立着几座雕像,乔家通过这些雕像把晋商的家风、祖训、历史传播出来。
姑娘、媳妇儿也非跟着凑热闹。
照壁。照壁正中一个鎏金大福字,正中是“尊古”二字。两侧对联的意思是:在经济活动来往时,要遵守社会道德法纪,诚信经营;而与人交谈时要真诚实在,去除没用的修饰。
门楼上方青石刻有“古风”二字。与照壁“尊古”二字前后呼应。而顶楼正中,悬挂有一块蓝底金字匾额,上书“福种琅嬛”四个大字。“琅嬛”是传说中神仙的洞府,是天帝藏书的地方。“福种琅嬛”的意思是把“福”播种在乔家的洞府。这块匾额是当年乔家用10万两雪花银解慈禧太后逃难换来的。待局势稳定,慈禧回京后,没忘记乔家,遂赠以此匾,以褒奖乔家护驾的功劳。
进门洞后又是一条长长的过道。整个乔家大院院落呈双“喜”布局,所以院内以过道明显分割。
大夫第。建于清嘉庆年间。
乔家大院院落布局有层次、门第、等级之分。我等凡夫俗子也分不太清楚,看不太明白,加上那个时断时续的电子语音讲解器,听也没太听明了。有没有按顺序,我也不知道,我凑合着照,大家也凑合着看吧。
敦品第。意为门风高,修养好。
芝兰第。意为德操高尚,环境优雅的府第。好像刚才转大夫第的时候,这个院落一起看了。好像是?也好像不是?
承启第。商俗院,展现的是乔家的商俗。
乔家大院。
花园。这个院确实大,我已经转晕了,加上昨天爬恒山留的后遗症——腿疼。不转了,不转了。休息休息。
花园边,在中堂。清代乔致庸堂名,“乔家大院”只是俗称。195
乔家大院篇(下)
休憩片刻,接着转。虽然有点累,但那么多钱买的票,不转也太亏了。算盘到底丢不丢?
这个院里还有变脸表演。
表演完干什么?当然是商业活动了。撤退。
这就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那有名的取景地吧。
刚才那院里人太多,找俩人少的院里来张吧。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此时,天空又飘起了细雨。不过今天不会再像昨天登山那样赶路了。在大宅门里行走,下刀子也不怕呀!真的累了,不想继续转悠了。可是那么贵的门票…………。算了,还是老命重要。现在开始找出口。
晋商第一秤。够大。
好多银子啊(留口水中)!唉。知道肯定是假的。要是真的,也轮不到我看了。
看见这块大石头。应该是到出口了。
咦……不是到出口了吗?怎么还有个家塾。哦。私塾在院外面。
出了这个门,乔家大院的游程真就该落下帷幕了。
游完这晋商的宅子,天空的细雨变成了大雨。不过也好,反正是已经游览完结。今天的乔家大院我是转的是晕晕忽忽,相信大家看的也是糊里糊涂。唉,大宅门,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这么大的院落,这么多的房屋。从一个院到另一个院,稍微远点的,那真要走一会儿了。想想也累(是不是有点狐狸吃不到葡萄的感觉)。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过我这个外行也能看出来:乔家大院确实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真正体现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特殊风格。不愧其 “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的称号。也难怪会有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不虚传、名下无虚、名副其实。
平遥古城篇(一)
平遥古城篇游览完乔家大院后,下一站——平遥古城。路程不远,看了看导航,没有选高速。想着省两个吧。结果这国道上居然还有收费站?不是国道收费站都撤了吗?
进平遥古城前需要过这个桥。这能过吗?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了古城。但是平遥古城为了严管进城车辆,禁止非古城车辆入内。所以只能将车停在城外。如果是正规停车场,应该是50元/天。网上订的旅店安排我们在私人停车场,一天20元。换乘旅店的汽车进城,10分钟也就到了旅店。这个旅店真心需要夸奖一下。大家看看,的确不错。避免广告的嫌疑,旅店的名字在这里就不提了。
等我们在房间安顿好了行李,外面雨也停了。好,天公作美。先看看旅店的院子,再出去转悠转悠。
今天的时间已经晚了,对平遥古城也就来个初步了解吧。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上面说了那么多,也就是想说明古城的好。不过,刚没走多远,居然碰见堵车???古城居然也堵车???
堵就堵吧,谁让这是中国特色呢?就像广场舞一样,到哪儿都不能免俗。算了,别想这了。还是那句话:来至一地美景,自然品味一方佳肴。去哪儿吃?还是找网上评价高的饭店——天元奎。
来平遥,吃什么?首选当然是牛肉。
吃着吃着,夜幕降临也已经变成华灯初上了。
透过饭店的橱窗,望着外面忙碌的商家、欢喜的游客,再看着对面兴奋的女儿、开心的媳妇儿。突然感觉到,人生的不如意再多,在这个时候也已随风散去。出来旅游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此时此刻,让我们为同饮美酒、同食美味而举杯(手机拍摄)。
酒足饭饱。赏着古城的夜色,溜溜达达地走在繁华的路上。
看到这个。感觉全国各地的古镇古城都差不多啊!前几年出来玩在西塘古镇等地儿也见过类似的酒吧。
溜足了腿,消够了食。回店睡觉。回到旅店,才发现原来这个小店的夜景也有精美之处啊!
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此时觉得李白的那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用在这里竟是如此应景。
平遥古城篇(二)日昇昌、汇武林、协同庆
第四天(6月25日):游览平遥古城。平遥——郑州,回家。原定计划今日平遥古城一日游,明日返程。不过俗话说的好:计划赶不上变化。什么变化,稍后再说。本次出游每日均是自然醒,这个我喜欢。可见我的计划编制的还是蛮有人性的嘛!既然今日是平遥古城一日游,那当然要买门票了。平遥古城和大多数古城一样,在街上闲逛是不收费的。如果想要参观游览古城内的建筑、城墙之类的需要买票。平遥古城门票成人130元/人,学生票65元/人。掏钱的时候隐隐约约感觉到肝疼……。好,钱既然出了,那就开始游览平遥的古色建筑群落了。第一站: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记(中国票号博物馆)。
中国票号博物馆位于平遥县西大街日昇昌票号旧址,1995年10月18日建馆开放。日昇昌票号前身为“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票号博物馆占地面积1963 平方米,建筑面积2414平方米,三进院落,100余间房屋。进得门来,左右各有一个柜房。左侧柜房。上书“破古今”,意为不破不立,先破后立。
时时不忘柜房的性质,当年的柜房管事透过孔方兄的门窗观察着柜上的一举一动。
右侧柜房,上书“行天下”,意为业务广泛,走遍天下。
此柜房内悬挂“防假密押”。这是山西各票号创造的一套用汉字作符号的保密措施,用来书写汇票上的签发时间代号和汇款银两数目的密码。每个票号所使用的密押符各不相同,而且还不断地变更,只有本票号的账房先生和掌柜知道。你们看懂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了吗?
里屋木栅栏上的木板上写着“金库”二字。这下面连通着票号的金库。
转过照壁。迎面一座长方形的院子。中厅匾书“紫垣枢极”四字。
右侧信房。为总号统辖分号业务往来、行市要情、发布指示、组织人事调配的重要内部机构。
左侧账房。为总理全号账目,负责银钱出纳的重要内部机构。
院中间的大元宝。
中厅。主要接洽大客户,商讨总分号各项业务。
后厅。为逢年过节聚餐或设宴之地。鼎鼎大名的“汇通天下”就写在这个匾额上。
主要的厅堂已经转悠了的差不多,下面就剩闲逛了。
下一站:汇武林。
汇武林是平遥唯一一家武馆,与票号日升昌倚门相望。原为平遥著名的八卦拳师王伦先生会友习武设教场的旧址。这个院落不算大,个人感觉没有什么特色。也就随意溜达了一下。
既然不大,也就转不了10分钟。这时的古街已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常了。
第三站:协同庆。
协同庆是中国票号业中一家独具特色的票号。它创办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2年(1913年)。财东系榆次聂店王姓和平遥王智村米姓。这个票号有个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大家往下看。
特别之处到了。就是这个。
这个地下金库还是蛮有特色的。利用灯光营造出一种金碧辉煌的意思。
这个神龙宝柱也算是镇库之宝了。据说摸了可以财运亨通、好运连连…………看看,摸的人真是不少。
又是个满满的假银库。
这是真的金库。如果花钱,是可以买几个带回去的。当然了,不是全纯金的。
出了阴暗的金库,就该下一个目标了。
平遥古城篇(三)同兴公、百川通
第四站:同兴公(镖局博物馆)。
同兴公镖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05号,时为平遥名扬京城、威震全国的王正清武林大师创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其子王树茂尽得其真传且有青出于蓝之势,因而同兴公镖局创立之始就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镖局之一。镖局内的院子相对较窄,略显局促。
镖局起源。闹了半天,第一个镖局在清朝乾隆年间才有。那么多武侠小说、电视原来都在胡编乱造。
镖局与钱庄的经营范围不同,就连装饰也带着行业的特色。
镖局的业务范围及走镖的禁忌。
镖局的专用语言——春点。又称春典或唇典,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讯号。
当年的同兴公镖局是平遥历史上唯一的镖局,共经营60多年。北至太原,南到汉口,东至北京,西到宁夏。可谓遍及大江南北、华夏东西。
镖局里面也有地下金库,看样子挣的不少。
练武场。
算了,不是练家子,也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走,换下个地方。第五站:百川通(晋商家俬博物馆)
百川通晋商家俬博物馆原为平遥十大票号之一的 百川通票号,后辟为百川通晋商家俬博物馆。现在里面陈设了明清时期的名贵家私,通过这些高档家俬来让观众清楚地知道明清时期的晋商们是如何兴旺发达、如何富有这里面陈设的各种家俬制作精良,巧夺天工。具体好在哪里?说句实话,我也不懂,大家自己看吧!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
厅院布局与其它票号相近。
建筑上的雕梁画栋依然栩栩如生。
虽然票号里的建筑和家具均精雕细刻、鬼斧神工的。不过说点真格的,我还是有点云山雾罩,还是出来透透气吧。
平遥古城篇(四)平遥县衙、平遥古城墙、平遥文庙
听雨楼。这是何所在?
其实这也就是今天的第六站:平遥县衙。这就是县衙的大门,俗称衙门。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仪门。通常关闭,重大庆典才开。
进入仪门后,这倒有点县衙广场的样子。
“明镜高悬”。这就是县衙大堂了。
过了这个宅门。就算内堂了。
二堂。又称“退思堂”,后改为“思补堂”,亦称“琴治堂”。
内宅。
大仙楼。楼上供奉保护官印的狐仙。县衙内供奉狐仙,这也是平遥县衙独有。
站在楼上俯看县衙后花园,不算小了。
常平仓,县衙的粮厅。
到了县衙。最神秘的地方是什么?当然是监狱了。来看看当年平遥县衙的牢狱。这个监狱一直用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
内部陈列设施虽然是仿制,但也齐全。
看着新崭崭的,失去了牢狱本身的阴森可怕,也就丧失了细细观看的动力。换个地方吧!这就是刚才看到的听雨楼。一面听雨。一面观风。倒是颇有诗意。估摸着取得也是当时的县官在此楼上能够左右听雨观风,体察民情之意。
这个听雨观风楼没见有对联,那我也就附庸风雅一次,送上对联一副:闲来换盏观风物自在推杯听雨情
让我也体验体验当时那么大的县官所感受到的民情。
县衙也看了,官瘾也过了。下面就该去看看平遥的古城墙了。这是第几站了?这么毒的日头下,脑子已经快烫熟了,不会转了。
平遥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据说最早建于西周,现有城墙是明朝在原旧城基础上扩建而成。换个角度看看。右上角的大鸟倒是不客气的抢进了镜头。
城墙上火炮林立,士兵罗列。
古城墙蜿蜒曲折。
在这毫无遮挡的城墙上,在这骄阳似火的城墙上。再好的兴致也会被这的五黄六月的太阳给蒸发完结了。下去了,不玩了,太热了,晒死了。
云路老街。这条路虽然不长,却是古色古香,很有特色。
古城的最后一站平遥文庙到了。
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古城东南隅,坐北向南,总面积35811平方米,庙区占地8649.6平方米。庙宇规模宏阔,由并立的三个建筑群组合而成。中央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文庙学宫。
大成殿。距今已800多年了。我记得曲阜孔庙里也有个大成殿吧。
看看这古老陈旧的榫卯,就大致明白大成殿的历史了。
龙门坊。为平遥文庙学宫之特有设置。跳龙门,跳龙门。也为图个好彩头之意。
鳌河。取“独占鳌头”之意。
超山书院。应该是古时学生学习的地方。
尊经阁。原名藏经楼,明朝改为现名以表尊孔之心。
此为文庙的最后一栋建筑。出了此阁,文庙也就游览完了。唉。真心转不动了,杀了我也不转了。虽然还有很多景点,如:清虚观、双林寺等,包括城墙上的点将台、马面(城墙向外突出的墩台)也都没有去到,但六月的赫赫炎日已经让我失去了继续游览的兴趣。回旅店的路上。
对了,跑了大半天,现在已经2点多了,我们还没有吃午饭。这个时候,也不用再找什么特色美食了。随便在旅店附近解决吧。
就这四个菜,好坏不说,还是让我们尽情来品尝平遥这最后的午餐。大肆咀嚼一番后,回旅店休息。休整后,已经下午4点了。我们一商量,平遥也已经转的差不多了,再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只不过是徒添花销罢了。那还等什么,撒丫子撤了。收拾行李,联系退房,打包上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平遥高速入口。行动迅速吧。
3个半小时来到豫晋分界。
晚9点半到家。
此次三晋自驾之行共历时四天,行程1552公里,至此圆满结束。
浪淘沙 • 夏游三晋(全文终)
每次出游都会写游记,这次也不例外。不过由于一些杂事,9月份又去了一趟福建、江西。这也是连续两年闽赣游了。所以这篇游记也就耽搁了下来。不过习惯还是不能随意更改,所以趁着这几日相对清闲,疾笔奋书了一番。每次出游,均会写些收获和遗憾。这次也不例外。此次出游,依次游览了应县木塔、北岳恒山、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也顺次拜谒了释迦木塔的庄严;了却了登顶五岳的心愿;领略了灯笼高挂的风情;阅览了古色古香的画卷。每个景点都留下了较深了的印象,当然,也有些许遗憾。无缘攀爬登临木塔;登顶恒山苍蝇围绕;无能领略晋商精髓;未能览尽平遥全貌。不过还是我喜欢并常说的那句话:自驾出游最终看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路程中经历了什么。就象前面讲的,每次的自驾游均有收获,也有遗憾。不过终究还是收获要大大超过遗憾。我觉得这也就是自驾游及至所有旅游的魅力所在。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