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是的,我们一路向南,却来到了北海。当然,北海这座滨海的小城,已经是闻名已久了,这里不但景色秀美,而且历史底蕴深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即使到了现在,北海也依然是中国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城市,这里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是中国大西南连接东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只是一直不知道,这座这么靠南的城市,为什么要叫做北海?这次自驾过来,搜索地图,才知道了名字的来由。原来北海市所在地是个半岛,此地最早居住的人群都是疍家渔民,他们长年集中居住在靠近避风港的村落,这个避风港面向北面海域,所以这个村子得名“北海村”,后来经过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北海市。北海最有名的当然是涠洲岛和银滩,但我们的逼格大家都知道,这种庸俗的常规景点怎么可能成为我们追逐的目标呢?好吧,我承认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这次我们没有去涠洲岛,据说船票很贵,但是这座美丽的火山岛以后当然还是会去看看的,毕竟这里的五彩滩日出据说景色绝美。其实我觉得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开车慢慢转转才是最佳的选择。自驾车就是有这样的优势,可以去很多犄角旮旯的地方,可以去一些别人轻易就放弃的景点,其实和只去几个人尽皆知的著名景点相比,这些地方也许才能让你真正了解这座城市。北海老街
【最佳旅游时间】北海的最佳旅游时间是4到11月,因为这段时间阳光充足,海水温暖,涠洲岛上更是赏日出、观海景、游海岛、吃海鲜的最佳时节。我们这次去的时间正是十一月初,算是赶上了最佳时间的末班车。12月到3月是北海旅游的淡季,这一时期海风大、水温低,不适宜水上活动,因为天气原因,开往涠洲岛的海轮也经常停运;另外,此时也不是品尝海鲜的好时节。其实这也是相对来说的,因为北海处于亚热带,冬季也是温暖如春的,如果纯粹为了避寒,冬季的北海也是一个人少的好去处。
【交通】北海地处广西南部,这里的交通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城市,但也还算比较方便的。北海有自己的机场,要是计划乘飞机来北海的话,一定要提前关注机票,因为北海机场的班次比较少,需要提前预定。北海福成机场位于北海市东郊福成镇内,距离北海市区20多公里。机场发往民航大酒店的大巴,每班航班降落后都有一班车。从北海市海城区发往机场的大巴,在民航大酒店候车,每班航班起飞前2小时发车。公交车可以乘坐竹林专线,在“机场路口-公交车站”下车。从机场打车至市区,大约要40分钟,价格在50元左右。北海市也有火车站,但因为不在铁路主线上,所以列车车次也很少,但是南宁有直达北海的火车,所以建议选择火车的朋友可以到南宁换乘。在南宁坐动车D8307,早上08:35发车,10:13就可以到北海,全程还不到2个小时。北海汽车站比较多,公路交通发达,家在附近或者还要到附近城市游玩的朋友可以考虑乘大巴来这里,这样沿途的风景就不会错过啦。
【美食】北海特色美食主要集中在银滩、老街、南湾、外沙一带。这样的滨海城市美食当然是以海鲜为主,新鲜的北海对虾、皮皮虾和白灼沙虫等特色美食一定不要错过。北海一带的对虾非常有名,虾肉鲜美可口,在当地的海鲜大排档和餐馆里都能尝到它的美味。皮皮虾是我们北方的叫法,当地叫濑尿虾,周星驰食神里面的撒尿牛丸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撒尿牛丸里面的材料主要是濑尿虾,所以很据说这玩意儿也叫撒尿虾,这玩意儿原来不止钱,现在因为味道鲜美,身价也是越来越高了。白灼沙虫形似肠子,也叫沙肠虫,生活在海边的沙地里,味道鲜美脆嫩,这是北海一带的特产,一定要尝尝。用一根小木签将沙虫腹部刺破,将腹内的沙土及内脏清洗干净,再反复用清水将表面的滑浆洗净,佐以葱姜,以大火快炒,色白如雪,入口香脆带甜,保有一些咬劲,堪称稀珍。海边的农家或者海鲜大排档均有卖。北方吃面,南方吃粉,北海的粉也是很有名的,牛腩粉和猪脚粉都值得尝尝,市内的街边小店随处都有。牛腩粉以调制好的熟牛腩做佐料而得名,腩软筋脆肠,可以算是北海著名的传统风味,是很多北海人早餐和宵夜的最爱。猪脚粉也是北海比较著名的小吃,味道鲜美,同时猪脚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血益气、通乳、去毒功效,适合气虚体弱者食用。虾饼也是这里的特色,色呈金黄,外脆里软,香鲜可口,北海老街里的小吃基本都是这个。
精彩预览
北海地角。这里现在已经成为海城区地角街道,以前是一个美丽的古镇,这里因为地理位置及形状像是地面向海面衍生的一个角而得名。这里面向正北方,可以眺望整个北部湾,这里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可能这里也就是北海最早的渔村所在地吧,现在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景色依然非常漂亮。
地角大王宫。应该也可以算是古迹了,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只是不知道有多久的历史,网上也查不到任何资料。里面还真不知道供奉着哪位大王,我想应该是海龙王吧,在海边除了海龙王以外,还有谁敢称大王呢,而且能和妈祖平起平坐的,应该也就是他老人家了吧。
地角古炮台。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城要塞遗址的组成部分,建于1885年,在中法战争期间和1936年的“北海事件”中,起着威慑法舰、日舰的作用,被誉为“南疆小长城”,是北海近代现代反帝斗争的重要物证。但是那尊当年威震法舰和日舰的铁炮早已失去了光彩,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坏,炮管已是锈迹斑斑。
冠头岭公园。冠岭公园全名是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整个冠头岭全长3公里,犹如一条青龙横卧海面,坡岭宛延起伏,状如窿冠因而得名。这里当然是不用门票的,路也修得不错,可以开车或骑自行车沿着盘山公路直至山顶,沿途都是无敌海景,密林覆盖,郁郁葱葱,山海一色一览无遗。
北海普度寺。北海曾经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通道,普度寺的主体建筑遵循禅宗“伽蓝七堂”制度,以汉唐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为主格调设计,综和冠头岭的山、水、林,北部湾的海与风,融寺院建筑于自然环境之中。
北海外沙。这是北海市北部湾里的一个沙岗洲,四面环水,景色非常漂亮。离陆地很近,有桥和陆地相连,车可以直接开过去。这里有观光码头,正在打造旅游度假与海鲜美食文化两大主题的外沙海鲜岛,建筑着重体现南亚欧式风格,当然要去看看。
北海老街。也就是这条珠海路,免费开放的4A景区。这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让你一下子就走进了历史。沿街遍布英国、法国、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被誉为鲜活的“近现代建筑年鉴”。
北海海景广场。位于北海南端的海景广场,市环绕北海半岛修建的北海海景大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有热带植物观光区、观景长廊等,海景广场上鲜花盛开、树木茂盛。极目远眺,这里海天一色,渔船穿梭,景色美不胜收。
北海地角
早起决定逛逛北海,现在已经是11月份,虽然这里很暖和,但还是早已错过了下海游泳和玩水上项目的时间,所以主要就是看看风景。其实我们没有特定的目标,看到地图有个地角位置不错,突出海面,想来景色应该不错吧。这里现在已经成为海城区地角街道,以前是一个美丽的古镇,这里因为地理位置及形状像是地面向海面衍生的一个角而得名。
北海面向正北方,可以眺望整个北部湾,这里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
可能这里也就是北海最早的渔村所在地吧,现在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景色依然非常漂亮。
比较可惜的是,这里景色虽美,可能是因为修建港口的关系,沙滩的面积实在是小了点,只有这么短短的一段。
海边的路虽然不宽,但也修得不错,来这里的车也比较少,自驾车走起来毫无压力。
由于临海,当地居民到现在依然靠打鱼为生,路边看到很多晾晒海鲜的工具。
据说这种生晒鱿鱼干是北海地区的特产,靠近海边的地方来晒鱼真是非常方便,直接用海水浸泡,然后剖割、除内脏、洗涤都用海水完成,保持了味道鲜美,而且感觉也非常干净。
这位老奶奶年纪可真不小了,还在这里特别认真地干活,我们看着都累。可惜语言不通,不知道老奶奶有多大岁数了。
这种鱿鱼干买回去发好后,可以烤着吃,也可以干锅、辣炒或者做汤,味道很鲜美。
这种天然生晒的干鱿鱼没有任何添加剂,真想买一点,但是他们好像不零售,都在忙,也没空搭理我们,我们决定去当地的市场买几斤回去。
大王宫
这里说是大王宫,但当然少不了妈祖庙。在这个南方沿海地区,妈祖是无处不在的民间信仰,是历代航海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也会立妈祖神位供奉。
据说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这可是个非常不得了的数字。
这大王宫应该也可以算是古迹了,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只是不知道有多久的历史,网上也查不到任何资料。
很有意思的告示,拍的很清楚,大家可以仔细看看。
里面还真不知道供奉着哪位大王,我想应该是海龙王吧,在海边除了海龙王以外,还有谁敢称大王呢,而且能和妈祖平起平坐的,应该也就是他老人家了吧。
在二月初二的社王诞、二月十九的观音诞以及三月初三的北帝诞等诞期,当地的渔民还会举行一些小型的祭祀仪式,他们会把渔船停泊在外沙海面,把船头朝向龙母庙的方位,用杀鸡、烧鞭炮、烧香祭拜的方式用来“祭海”,以祈求龙母娘娘和诸神保佑他们出海的平安。
这海丰社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像是墓地,或者是祠堂。
地角古炮台
大王宫出来走不远,就是地角古炮台所在的地角岭,这里已经快要荒废了,丛生的杂草把原来的几条上山小道遮挡得严严实实,沿着岭边小心地探路而上,还要小心翼翼避开路上的众多“地雷”,才能登上地角岭的顶端,看到古炮台。
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城要塞遗址的组成部分,建于1885年,在中法战争期间和1936年的“北海事件”中,起着威慑法舰、日舰的作用,被誉为“南疆小长城”,是北海近代现代反帝斗争的重要物证。但是那尊当年威震法舰和日舰的铁炮早已失去了光彩,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坏,炮管已是锈迹斑斑。
这里其实也是北部湾深水港的最佳观光台,站在地角大王宫和古炮台景区现在冷冷清清,以前可是很热闹的,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曾游人如织,香火旺盛,不知道现在为什么败落成这样。其实这里有大王宫、妈祖庙和渔村、渔民独特的风俗文化,有古炮台这样的历史遗迹,有海滨浴场、深水码头、渔港和军港,其实还是很值得一游的。
冠头岭公园
刚才是北海的北段,现在来到北海的西端尽头。北海大道不要走到头,右转沿着冠岭路很快就来到冠岭脚下的海边,这里的景色也很美。
这里得游客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比起刚才的地角来起码不那么冷清了。感觉都像是当地人,估计外地游客也是很少来这里的,但是自驾车的话推荐这里。
冠岭公园全名是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整个冠头岭全长3公里,犹如一条青龙横卧海面,坡岭宛延起伏,状如窿冠因而得名。据说冠头岭的潜脉与刚才去过的地角岭是相连的,想想也觉得很神奇。
冠岭公园当然是不用门票的,路也修得不错,可以开车或骑自行车沿着盘山公路直至山顶,沿途都是无敌海景,山海一色一览无遗。
冠头岭其实并不高,现在已经十一月份,这里依然密林覆盖,郁郁葱葱,气候温暖,和北方的初夏没什么区别。
最顶端拦起来不让再走了,这里是北海天气雷达站。据说冠头岭历史上也曾是海防要塞,明洪武八年,为防海寇袭扰,创设炮台于主峰之侧,遗迹尚存,可惜未能一见。
普度寺
北海市茶亭路有个普度震宫始建于清朝中期,曾经是北海佛教信众活动的场所,因为不能满足需求,现在在冠岭公园南侧新建了这个规模宏大的普度寺。
北海古代属合浦郡,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根据距普度寺30公里的古城合浦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有佛像、佛珠、西域僧人陶俑等史料证明,北海曾经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通道的历史事实。
普度寺的主体建筑遵循禅宗“伽蓝七堂”制度,以汉唐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为主格调设计,综和冠头岭的山、水、林,北部湾的海与风,融寺院建筑于自然环境之中,希望这里能成为以修行佛法、弘扬圣教、昌善导德、净化人心为主的非商业化道场。
南万三婆庙
冠头岭的南端海边,还有个三婆庙,庙不大,但在当地非常有名。不过要注意北海有两个三婆庙,这个全名叫南万三婆庙,其实应该是“澫”字,与“万”同音,但这个字比较少用,就都写成南万了。这里供奉的三婆是天后的姐姐,据说天后有五个姐姐,其中排行第三的叫三娘,也就是三婆,常在海上显灵,拯救遇难的漁民和水手。还有一个是合浦县南康镇的三婆庙,供奉的是冼夫人,也叫冼太庙。
这里终于感觉到人潮汹涌了,其实主要是路太窄,车不好往里开,里面可能也没有停车的地方,我们也没有那么虔诚的信仰,于是没有进去,转战下一个地方。
北海像我们所见的很多滨海小城一样,虽不繁华,但是干净整洁,空气也特别清新,在这里开车,感觉特别舒服。据说北海从2005年开始就连续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确实名副其实。
北海外沙
下一站北海外沙,这里其实算是个岛,但是离陆地很近,有桥和陆地相连,车可以直接开过去。这里有观光码头,正在打造旅游度假与海鲜美食文化两大主题的外沙海鲜岛,建筑着重体现南亚欧式风格,当然要去看看。
外沙其实面积还不小呢,环岛一周差不多2公里,这是北海市北部湾里的一个沙岗洲,四面环水,景色非常漂亮。
这里就是观光码头,长长石桥笔直的伸进海中,你要是喜欢的话可以走很远很远,真个免费观光的好地方。
生活在海边就是有这样的好处,随时随地都可以海钓。
整个外沙岛已经开发成了旅游餐饮区,价格嘛可想而知,在这里买海鲜和吃海鲜的当然没有本地人。
这里的海景真是很棒,其实我们来的这两天天气并不是特别好,但是看着这海天一色的景象,还有这仿佛夏末的冬天,都让人心情特别的愉快。
据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北海"大开发、大建设"热潮的不断升温,外沙岛上就已经有了海鲜大排档72家,形成了几条以"蛋家"海鲜美食为特色的大排档街。现在的外沙建设一新,却不知道为什么让人有点望而却步了呢。
这里每年将举行两届国际海鲜美食节,希望打造成为能与银滩媲美的世界级旅游胜地,但我觉得最好不要急功近利,价格能亲民一些,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消费。
北海老街
下一站当然就是著名的北海老街了,就在外沙对面,走过来几百米,这两个地方可以一起游览。北海老街是北海的核心地区,当然只能步行,附近街道窄,停车也不方便,开车不太方便,找好地方停车,走过来就可以。
北海老城保留的最好的就是北海老街,也就是这条珠海路,免费开放的4A景区。这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让你一下子就走进了历史。
这是北海老城的导览图,非常清晰,北海老街除了珠海路,还有中山路,但还是珠海路的建筑更完整,更漂亮。
珠海路全长1.5公里,因为车停在这一边,所以必须要走个来回。3公里的距离其实也不算短,但是这里的建筑古朴沧桑,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走下来了,只会觉得路太短,丝毫不觉得长。
沿街遍布英国、法国、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被誉为鲜活的“近现代建筑年鉴”。
沿街都是灯箱广告招牌,从街头往里看,一片繁华景象,这里卖什么的都有,但是因为界面开阔,店面都在骑楼里面,反而觉得商业味道没有那么浓,虽然招牌林立,但没有让人感觉不舒服。
主要景点有北海洋关大楼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疍家文化陈列馆、基督礼拜堂、电报局、“丸一”药房、永济隆(陈济棠别苑)、广连升酒坊、双水井、梅园、宜仙楼、街渡口等。
基督礼拜堂,没有开放,这里很多景点都是这样,不过看看外观也就可以了。
漫步老城,可欣赏到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如铺趸、置业碑、壁画、旧当铺、旧商业招牌、钟表洋行、古水井、庙宇等。
沿街骑楼商铺井然有序,或经营风情酒吧、特色餐厅、旅店客栈,或经营古玩字画、贝壳根雕、疍家服饰,地方名小吃等,商业气氛古朴厚重。
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骑楼老街。
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但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
摇曳多姿、中西合璧的女儿墙,配以细腻精雕的山花与窗拱券等,沿街望去,宛如老城的艺术长廊。
这些骑楼老房子细看有些斑驳,仿佛是被海风吹旧,看上去并不显得破败,反倒是有种特别沧桑的感觉。
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
老街两旁当然有很多支巷,但是其他地方都没有什么游览价值,基本上主要的建筑都在这条街上,所以也不要担心走错路。
这个摸乳巷很有意思,当然不能真的摸乳,只不过是因为这里的巷道非常窄,只能容许一人通过,如碰巧两人相遇,只好跻身而过,因此有“摸乳巷”的戏称,感兴趣的可以在这里等候,看有没有姑娘或者小伙愿意和你体验一下这个含义。
青砖石板铺彻的路面,浑厚古朴,处处透显出老城的沧桑凝重。
遗憾的是北海这么多的美食,不知道为什么老街景区里面的小吃却乏善可陈,除了扇贝生蚝烧烤,就是油炸虾饼,走来走去就只有卖这两样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是旅游淡季的缘故。
虾饼是北海的特色小吃,色呈金黄,外脆里软,香鲜可口,值得尝尝,但是吃多了也腻。
好不容易看到个不一样的,这个槐花粉可是广西夏季的特色甜品小吃,看上去就很能引起人的食欲。
槐花香气怡人,花开时节飘香数里,做槐花粉乘于杯中,一饮而尽,入口滑嫩,满口留香,不愧为夏日解暑之佳品。
海景广场
作为一个半岛,当然三个方向的景色都要来领略一番。最后一站到位于北海南端的海景广场看看,环绕北海半岛的修建北海海景大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北海海景广场建有热带植物观光区、观景长廊等,海景广场上鲜花盛开、树木茂盛。
极目远眺,这里海天一色,渔船穿梭,景色美不胜收。在北海虽然只待了短短的两天,但是感觉非常不错,这里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美的海滨城市。
离开北海前往海南岛,就拿路过的合浦县作为这篇游记的结尾吧,毕竟这里还属于北海市范围。
这个麦美基让我们似曾相识,眼前一亮,我的天啊,我朝人民真的是有智慧啊,让人不能不服。
居然还是正宗的百事可乐,就是味道淡了点,汉堡炸鸡都便宜不少,味道居然还不错呢。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