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仰天长望,优雅威仪,多少繁华若梦中;低头静眸,沧海桑田,多少荣华归尘土。那一世,天边云卷云舒,拂袖远眺,鸿雁两行摩苍穹;那一世,庭前花开花落,杯影纵横,浊酒一壶映落霞。风萧萧兮,塞外一曲千里烟波,蔓草百里藏汗青;烟袅袅兮,连天烽火气壮山河,繁花青萍冷剑光。走近一座一座唐王陵,仿佛在一页一页的翻看着一本厚重的史书。拨开历史的烟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雍容华贵的大唐王朝的风韵;仿佛能寻找到“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开元盛世的踪迹,仿佛能触摸到曲终人散的凄凉。这十八座唐王陵见证了唐王朝的兴盛、动乱、消亡的历程。看完央视的 纪录片《帝陵》后萌生了寻访十一座西汉帝陵的想法,看完纪录片《东方帝王谷》后,又萌生了寻访关中唐十八陵的想法,去年冬天完成了西汉帝陵的寻访之路,今年冬天开始唐十八陵的寻访之路。如果对西汉帝陵有兴趣的童鞋请移步至:【游记】秦宫汉土,雪后闲访------寻访十一座西汉帝陵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46387#pvareaid=2174305唐王朝自公元618年高祖李渊建国至907年哀帝代灭亡,历时289年。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乾陵),除末代两帝昭宗李晔的和陵和哀帝李柷的温陵分别在河南偃师和山东菏泽外,其余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蒲城、富平6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几乎与渭水汉九陵成平行一线,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扇形,人们称之为“关中唐十八陵”。汉代的帝陵都是封土为陵,唐代帝王陵墓的建造则分为“积土为陵”和“因山为陵”两种形式,其中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和僖宗靖陵属于积土为陵,其余十四座均为因山为陵。“因山为陵”就是选一座山峰,将墓道修在半山腰,将墓室修在山的深处,然后绕着山修建地面的陵园和陵园的地面建筑,其墓道都向南,在墓道的两侧都有精美的石刻艺术品,在陵园的外围陪葬着很多高等级的贵族。有学者指出,汉代十一座帝陵皆修建在唐帝陵群扇面的下半幅,唐十八陵皆高居扇面的上半幅,凸显出死者想在极乐世界也要盖过其它王朝的统治者,足见大唐国事雄伟壮丽的博大气概。【友好提示】很多未开发的唐陵石人石马可能就在农家田地里,如果要近前观赏,请注意不要破坏庄稼。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昭陵也开启了因山为陵的先例。昭陵陵园内埋葬着几乎唐帝国所有开国功臣,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一代英主李世民,名字取意“济世安民”,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继位后,以“亡隋为戒”,居安思危,虚心纳谏,厉行节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他对外开疆拓土,设立安西四镇,引万邦来朝,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其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巩固了中央集权,恢复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一首赞扬唐太宗功业: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门票】30元,使用陕西旅游年票免票
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梁山共有三峰,北峰最高,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两峰之间宽阔的神道透露出了当年的霸气,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从乾陵周边发掘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精美文物来看,考古学家们猜测,乾陵地宫内一定宝藏无数,极尽奢华,有人推断,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很有可能珍藏在地宫之内。公元647年,李世民崩逝于翠微宫,太子李治即位,高宗李治并非“昏聩无能”、“怯懦平庸”之辈。即位初年的李治发誓要做中兴英主,以建成大唐世代之业基,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的辅佐下,工勤国事,礼贤下士,认真执行太宗时期制定的对内对外政策,使社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武则天,本名珝,后改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门票】旺季122元,使用陕西旅游年票102元,使用自驾游护照持证人免票,其余同行人员102元。 淡季82元,陕西旅游年票未写优惠票价,使用自驾游护照持证人免票,其余同行人员62元。
看完乾陵到乾县吃个午餐
逛完乾陵出来,四个人都饿了,到附近的乾县去吃个午餐,在一家小店买了现做的锅盔,店主给了我们一张名片,就是盛唐府乾州酸汤面,这家小店的锅盔很好吃,遗憾的是当时只顾着买锅盔和面豆豆了,没有拍照片,如果到盛唐府乾州酸汤面来吃饭,可以问问地址,他们是一家的。【盛唐府乾州酸汤面】地址:高速引线高速客运站向西300米路北。
唐肃宗李亨建陵
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海拔783米的武将山南麓,因山为陵。东与九嵕山昭陵遥相对峙,西与梁山之乾陵隔川遥望,北面群山叠嶂,南面是层层梯田和广阔的沃野。唐肃宗的建陵,由于历史久远,神道已成了一个很深的沟壑,周围的村民沿沟壑两岸居住,陵墓两边的石像有的矗立在村民门口的麦地里,有的在村民的家门口。村民生产生活对陵区文物影响的痕迹较多,这给文物保护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神道在沟,两列石刻并列分布在浩浩荡荡的山原土岭之巅,层层递减的地势,造就了建陵逶迤磅礴的雄伟气势,蔚为壮观!在帝王陵墓里实不多见。李亨,唐玄宗第三子,原名李与,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马嵬驿兵变后玄宗西逃,他继位,在位6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代从此开始走下坡路,苍烟落照,辉煌不再。【门票】无【友好提示】使用导航搜索建陵,定位并不准确,我们顺着导航到终点是一户农家,门口大爷看见我们说你们是不是跟着导航来的,当时感觉特好笑,哈哈,原来好多人吃过这个亏呢,其实导航定位“石马岭”是准确的,记住一定是“石马岭”。另外如果跟附近的人打听时候要说看石人石马,千万不要说“建陵怎么走”,因为有个建陵镇,他会给你往那指路。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