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瑞丽,听名字就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也是我们最想去的几个地方之一。对于一直选择自驾出行的我们来说,瑞丽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以至于直到现在,才终于来到这个美丽的边境口岸城市。第一个感觉就是来得太晚了,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我们真想在这里多待上几天。这里不仅风光秀丽,有神秘的热带雨林和迷人的田园美景,还有着浓郁多彩的异域风光。瑞丽本身就是傣族、景颇族和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世居的地方,又和缅甸接壤,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异国风情相结合,让这里更加引人注目。
比起其他边境城市,来到瑞丽,更有一种身处异国他乡的感觉,很多时候你都会以为自己不是在国内。在这里,随处可见一寨两国、一街两国、一院两国、一井两国、一塔两国、一桥两国等独特景观,可见当地民族融合的深入程度,使得身处瑞丽仿佛已经置身于缅甸,已经分不清身边的人是中国人还是缅甸人了。瑞丽地势平缓开阔,无天然屏障,是古代滇越乘象国、勐卯果占壁王国、麓川王国三大古国的国都,是古代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现在的瑞丽交通更加便捷,贸易兴隆,城市功能配套齐全,依旧是中国大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金大门。
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坝子上,分布着中缅两国的五座城市,即中国的瑞丽、畹町和缅甸的木姐、南坎、九谷。古榕垂须、金塔映日、胶林滴翠、绿竹婆娑,千般奇景和万种风情,使瑞丽如彩霞般绚丽多姿,似仙境般秀美明净。如果你还没有来过瑞丽,那你一定要来看看,比起大理、丽江,这里景色更加自然,风情更加浓郁,值得来好好探索。如果你已经准备前来瑞丽,那你更要抓紧时间,因为瑞丽现在也在大力开发旅游,很多景点和旅游设施都在建设中,虽然远远没有丽江那么商业化,但是越早来,越能看到一个真实的瑞丽,自然的瑞丽,也更加神秘的瑞丽。
最佳旅游季节
每年的5月之前和9月之后,是出游瑞丽的最佳时间。此时前往瑞丽,既可躲过瑞丽炎热潮湿的雨季,又可远离北方严寒而漫长的冬季,置身于四季如春的亚热带绮丽风光之中,可以尽情领略绚丽多姿的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泼水节是瑞丽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4月12日至17日。目脑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正月15日至17日。这时候前来,更能领域瑞丽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
交通
瑞丽市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为芒市。瑞丽距昆明七百公里,杭瑞高速直达,自驾车无需多说,沿途还可以游览楚雄、大理、保山、腾冲,当然是我们认为的最佳选择。如果是其他方式来瑞丽的,基本上都是先到达昆明或者芒市。芒市也有机场,芒市机场到瑞丽全程高速,只有90公里,1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芒市机场门口有跑瑞丽的小轿车,白天拼车一般4人一车,除了司机能坐满4个人的话,60元/人,包车一般200元。晚上如果太晚,司机可能会加价,价格有浮动,时间又过去很久,仅供大家参考。也可以在机场打车到芒市后,在芒市的客运南站,或三棵树客运站买票坐车去瑞丽。上午8点开始到下午17:40左右都有车,约半小时一班。如果是先到达昆明,可以在昆明西部汽车客运站坐车前往瑞丽,约9-10个小时左右。
住宿
瑞丽宾馆酒店很多,主要集中在瑞丽国门、南卯街和卯喊街。瑞丽国门区酒店较多,各种价位都有,南卯街交通较为便捷,卯喊街比较清静。要注意选择时间订房间哦,淡季不用提前预定,但泼水节等盛大节日的时候必须提前预定,而且到时候瑞丽的房价会翻番。
美食
傣家菜的特点是酸、甜、苦、辣、生。酸为菜味之冠,菜肴有酸扒菜、酸腌菜、酸腌鱼、酸笋煮鸡、酸木鬼煮牛肉等;甜品有西瓜、香瓜、菠菜、芒果;辣的食品有红小米辣、灯笼辣、象鼻辣等;生的食品有生猪肉、生牛肉、生鱼、生鹿肉、生蚂蚁蛋等。景颇族菜的主旋律是“清淡、辣、酸、苦、香”,菜肴中,以“舂菜”最富特色。景颇族喜欢把野菜、野果舂后做菜,既可以下饭,又可以治病。瑞丽的傣家人擅长制作各种风味小吃,许多大自然里的飞禽走兽、山芼野菜成了傣家人厨中的美味佳肴。诸如牛撒苤、酸扒菜、酱烩田螺,凉拌鱼生等叫人垂涎欲滴。居住在瑞丽的少数民族还有食用昆虫的习惯,如蚂蚁卵、蝉、竹虫、花蜘蛛等。有的还用作招待贵宾的佳肴。在众多小吃中,牛撒苤更堪称一绝,它适合大众口味,是傣家风味小吃的一个缩影。推荐步步冷饮店、老城子撒撇店、华丰美食广场,有不少当地特色美食,价格适中。
牛撒苤:傣家人的传统民族小吃,撒苤有两种:一种是苦撒,另一种是柠檬撒。最好吃的做法,是把用棒子敲得一丝筋也不留的精瘦生牛肉,捏拌上特殊的野香菜和韭菜。一定要捏拌的非常到位,浑然一体才算合格。而且牛肉必须敲击到即使放在嘴里,也感觉不出肉粒来那种程度,这是整道菜的精髓所在,一点儿也马虎不得。如果是苦撒,就将牛肉生菜放到傣家秘制的苦水中搅拌均匀,用米线、肝片等蘸了吃。不过这菜有点怪,不是有特别接受能力的美食家,估计不能尝出它的好来。有点苦苦的,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因个人嗜好而定。柠檬撒的蘸水采用当地产的柠檬榨汁兑成,特别开胃。泡鲁达:这个美味的小点心是云南瑞丽地区的特产,是傣味里的一种饮料,也有的说是从泰国引进的一种冷饮甜食。 泡鲁达用西米露、炼乳、特制面包干、新鲜椰丝加上冰块和水做成,香甜扑鼻。最好吃的其实是面包干,泡在奶香浓郁的冰水里,又酥又脆又香甜。
泼水粑粑:瑞丽的一种街头风味小吃,类似年糕。且它也是德昂人在举办各种红白喜事时用来招待人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蒸熟后的粑粑,松软而富有弹性,口感极好,既有糯米的香味,又有芭蕉叶的清香,同时还可在粑粑内包上馅心,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竹筒粑粑:这也是当地特有的,也是值得推荐的一种食品。竹筒粑粑的吃法有其特别之处,如果希望地地道道的作为一个当地人品尝该食品,一定要习得当地人特殊的食用方法。酸帕菜:用傣族特制酸水做的煮菜。咋一看,全素,可是放在口里一尝,舌感润而不燥,甜而不腻,再细细地品寻,就会发现里面大有乾坤。而且汤里大量的西红柿素,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这道菜可谓是又饱口福又有利身体。牛肉圆子:就是圆子米线里面的圆子。一般吃上一碗米线,还会单独在要碗圆子,蘸着当地独特的辣椒酱汁。圆子米线嘛基本家家有,据本地人考证,比较好吃的在一中对面的、老城子的、菜街的。
景颇鬼鸡:名字虽然有些吓人,但是味道却是好极了。景颇族人将煮熟的鸡晾凉后撕碎,在佐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棕檬叶等相关配料,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作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肴。“鬼鸡”一般要与鸡骨汤煮稀饭一同食用。景颇舂菜:走进景颇人家,你会听到“舂筒不响,吃饭不饱,喝酒不香”的说法。景颇人把鱼腥草、苦子果、刺天茄、野茄、红茄等药用食物和丰富的各种香料、调料及经烧烤后的鱼、虾、鳝等放入用竹、木制作成的舂筒内加入蒜、辣椒、盐舂捣细碎,成为舂菜。舂菜入口微苦又有甘甜,让你食欲大增。不仅营养丰富,口味好,还具有疏风除热之功效。过手米线过手米线:德宏州阿昌族特有的小吃,景颇族也有。在云南众多民族吃米线中尚属鲜见,不但用手抓食,而且还要用米线做皮,包入馅料。这与阿昌族吃的大米,米质油润软糯,宜于用手指捏成坨而食有关。炒螃蟹:传闻是畹町“六绝”之一,瑞丽的炒螃蟹好吃又便宜,就在客运站附近有专门卖炒螃蟹的店铺,那螃蟹很大很肥胖而且都是活的,肉质很鲜嫩。
购物
瑞丽弥漫着边境风情,有上亿年的树化玉,无价的翡翠,异国特产。珠宝玉石、民族特产、异国珍品赏之不尽,购之不竭。下手之前,多咨询咨询对珠宝玉石有研究的朋友,或是在大型商场或专柜购买,不是行家老手的一定要慎重。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民族金银饰品、织锦、陇川户撒刀、盈江藤器等传统民族工艺品。翡翠:瑞丽是我国重要的缅甸翡翠交易集散地之一。世界上95%以上的A货翡翠都产自缅甸,而缅甸翡翠大部分销往中国,所以临近缅甸的瑞丽市,占据了缅甸A货翡翠地理位置的先机。由于瑞丽翡翠的高端货品较多,吸引了很多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的顾客。瑞丽翡翠一跃成为全国4大珠宝集散地之一和全国最大、最早的缅甸翡翠交易市场,赢得了“玉出云南,玉从瑞丽”的美誉。比较出名的是瑞丽步行街(翡翠一条街)和畹町勐拱翡翠。翡翠其实无真假之分,卖家和买家其实更看重的是翡翠的成色以及性价比。买翡翠一般是图个缘分,与翡翠有缘,无论价格多少,成色如何,均是值得的买卖。
红木:瑞丽以往总是扮演东南亚、南亚红木资源集散地和名贵木材“中转站”的角色,2008年,瑞丽木材交易风云突变,红木成了“疯狂的木头”,进口量剧增,发展势头迅猛。随后,各路生产经销商纷纷聚集瑞丽,延伸红木加工产业链。目前,瑞丽已成为云南最大、西部最具竞争优势的红木家具、红木工艺品产销集散地。“瑞丽木头”已逐步成为继“瑞丽石头”以后的又一张靓丽城市名片。树化石/树化玉:有林而化之碧色美玉为“琳”,琳石,民间俗称“树化玉”。“树化玉”是地质学所称硅化木中的极品,价值不菲,树化石次之。缅甸是目前世界上树化石、树化玉出土最多的国家,在仰光附近及蒲甘地区,甚至在路边都可以捡到树化石。瑞丽紧挨缅甸,因此树化石、树化玉贸易较多。此外,瑞丽还有芒果、西番莲、酸木瓜、菠萝蜜、蕃荔枝、羊奶果、无眼菠萝、陇川桔子等热带水果以及菠萝脯、随川姐乌茶、王子树清茶、土堆鸡枞、竹笋、蕨菜等土特产。
姐告国门
我们现在自驾游玩基本上都不走高速,既可以省下令人发指的过路费,又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到瑞丽的第一站当然先去姐告国门看看,姐告口岸是瑞丽的两个国家级口岸之一,也是云南省最大的边贸口岸,云南50%左右的边贸物资都是从这里进出。
首先经过瑞丽口岸联检中心,我已经一点都想不起来接没接收检查了,好像是没有查,要是检查也是非常简单的检查吧,登记下身份证什么的,也不需要边境证。
又一个门,搞得还挺有特色,经过这里,就驶上姐告大桥,跨过瑞丽江,进入姐告。
姐告口岸所在地是瑞丽江的东岸,与缅甸木姐镇紧紧相连,是瑞丽市跨江唯一的村镇,陆路直接与缅甸相连,历史上称为“飞地”。过去要是想渡江去姐告,要靠竹筏、木舟摆渡,1989年修建跨江了姐告大桥,才连通两岸,成为现在这个云南省最大的口岸。
终于远远地看见姐告国门了,国门前就是宽敞的国门大道,虽然车辆很多,但感觉井然有序,并没有显得拥挤。
很轻松就找到了停车的地方,也没有人过来收费,让人怀疑是不是在国内。
姐告是傣语,意思是旧城,很难想象这个面积只有1﹒92平方公里,原来交通非常不便的“飞地”,现在居然如此的繁华。
国门对面是缅甸的木姐市,从这里可以看到对面的建筑和街道,和姐告这边几乎一模一样,毫无区别。
姐告国门还有个特殊之处,就是上海到云南的320国道终点,有“天涯地角”之称。自驾车来这里,又完成了一条国道终点的探秘,意义非凡。
1989年修建姐告大桥,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两国边民在友好相处,中缅商贸一条街频繁贸易,现在的姐告已经成为瑞丽市的新经济开发区。
边寨喊沙
勐卯镇的这个边寨喊沙完全像是个新建的景区,其实这里原来就是个原始的傣族村寨,现在搞旅游开发,已经完全变模样了。我们来这里纯属路过,因为要去一寨两国,经过这里,看见大门很漂亮,也不要门票,就顺便看看,结果感觉还是不错的。
整个村落里面除了核心的旅游区,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民居和农田,民居很随意也很简陋,我们倒觉得这样也很有特色。
喊沙村最有名的就是这座喊沙奘寺,是瑞丽最著名的奘寺之一,建在这个位于边境的傣族村寨中心,是一座凤竹环绕、榕树垂须、别具民族特色的建筑。
奘寺旁边的泼水亭,还有一座骑着鸳鸯的护经女神素腊萨蒂的塑像。据傣文史籍记载,瑞丽在勐卯古国时曾一度为其京都,也传闻它最早是鸳鸯栖歇之地。
佛寺原住持伍并亚·温撒长老的纪念堂,伍并亚·温撒长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著名高僧,在信教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2002年圆寂,葬礼万人拉洛大摆暨追思法会是德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法会,中缅边境地区群众及其弟子数万人参加了追思法会。
我们通常所说的寺庙,在这里也叫“奘房”,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也是佛爷传经布道的场所。
这里的寺庙属于南亚的风格,和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有很大的区别。瑞丽的每个傣族村寨,几乎都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奘寺,而喊沙奘寺是其中之最。
喊沙奘寺属干栏式建筑,雄伟美观,装饰绚丽多采。和南亚的寺庙一样,是可以进去参观的,但一定要脱鞋。
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盘腿坐在佛座上,雍容端庄,面容慈祥。
大殿两旁居然还供奉着毛和邓的画像,不知道奘寺僧人认为他们是神灵,还是为了感恩而供奉,看起来还是有点搞笑,不知道这两位老人家会怎么想?
这是缅甸王子和王妃的画像,据说此寺在缅甸也很有名气,缅甸王子和王妃也曾来此朝拜过。
我们去的时候奘寺看起来很冷清,也没什么游客,但据说每当傣家节日来临,来这里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
瑞丽傣族孔雀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喊沙村正是瑞丽傣族孔雀舞的传播和传承地。因为没有旅游团,所以也没有人给我们表演孔雀舞。我们在村里随意的逛了逛,发现了这个傣族小姑娘,长得真是漂亮,而且看得出来也学过孔雀舞,也许长大了能成为舞蹈家。
据说这里还是“母系氏族”,生女孩就是生了“赚钱货”摆酒席大宴宾客,生男孩就是生了“赔钱货”脸上无光。女孩全部招女婿上门,结婚不离家。男子被招进门后先做三年苦力,三年合格才能正式拜堂,否则就被赶出女方家,被赶出两次的男子基本就嫁不掉了。
喊沙村不算大,全村面积1.64平方公里,距瑞丽市区7公里,距中缅国境线2.4公里,去一寨两国的时候会路过这里,别具一格的喊沙傣族奘寺、典型的傣民族特色民居和宜人的田园风光,反正不要门票,自己随便逛逛也是不错的。
喊沙村对面的芒腮村,也是个傣族村落,在门口看了看,没有进去,现在里面也在建设,可能也是搞旅游开发吧。
一寨两国
一寨两国可以算是瑞丽最有名的人文景点了,可惜也有点开发过度,人造的痕迹太明显了,不过开发过度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拍出来的照片还是很漂亮的。尤其是我们去的时候游客不多,门票也只要30元,在里面逛逛感觉很不错。
这里距离瑞丽市区西南只有11公里左右,原来叫银井村,因为是一个世界少有的边境人文地理景观小寨,很早就被开发成景点,本来的名字除了住在这里的当地人,已经没人注意了。
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矗立寨中,国界线从寨子中央蜿蜒划过,从瑞丽至弄岛的公路将同一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
对面就是缅甸一侧的芒秀村,随随便便就可以走过去了。
可以看到对面不断有拖拉机往中国境内开,好像是去卖菜的,也有空车回到缅甸境内。他们和边防已经很熟悉了,连车都不用停,都是直接出入,根本就不像是出入国境线的感觉。也许因为他们虽然属于两个国家,但本来就是一个村子的。
沿着小路往寨子深处走,左侧是中国,右侧就是缅甸,感觉很奇妙。刚才那里还有岗哨,而这一路上除了偶尔能看到一个孤零零的摄像头,基本上没人管,感觉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进入缅甸,在这里偷渡非常简单。
不时看见对面缅甸的村民,和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没有任何区别,现在他们的生活可能没我们富裕,但是很平和安详。据说改革开放前,国人常常越境去缅甸,因为那里的生活比我们还要好一些,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现在,缅人经常越境过来,我们已经没人愿意过去了。
办理正规手续去缅甸据说要600元左右,从这里过去只要500元,看来还是这样合算,呵呵。
这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水井,只因为在边境上,属于两个国家公用,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意义。由于井水浑浊需要过滤后才能饮用,所以井边放着两个刻有“中国”、“缅甸”字样的两个装着过滤物的石桶。以前缅甸的居民每天都会到这口井来打水,如今通了自来水,寨里的人已经不大需要从井里取水了,这口井就变成了多年来两国边民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下面是缅甸语学习时间。缅甸语是缅甸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在汉藏语系语言中除了汉语、藏语外,缅甸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缅文是拼音文字,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记载。它的书面语从公元1058年镌刻的缅文“雷德谢碑”算起,已经有九百多年历史。
开始还觉得这里除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其他村寨也没什么两样,但是走到寨子中心的这片水塘,才发现这里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桥可不普通,叫做“中缅玉桥”,横跨两国界沟,由中缅两国友好人士出资共建,桥面镶嵌了7777块缅甸翡翠,堪称世上最豪华、最富有的“玉石桥”。
各种佛教雕塑都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虽然很新,但是造型别致,色彩丰富,非常漂亮。
沿着水塘可以转一圈,水塘虽然不大,但是环绕水塘的这些异域风情的建筑和雕塑,再配合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让这里美得就像是在画中一样。
缅甸莱茵湖的独脚船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现在既然到不了缅甸的莱茵湖,就在这一国两寨的迷你“莱茵湖”体验一下这种独特的独角船也是很不错的。一个人只要10元就可以在这里划一圈,相当便宜的价格。
在缅甸掸邦高原的西南部,有一个莱茵湖,常年生活在这片水域上的缅甸人,被称为“逐水而居的人”。他们直到现在依然保持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当地渔民至今还保留着“独脚划船”的习惯,这在全缅甸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渔船形状纤长,渔民在船尾用一只脚站立,一只脚来操纵船桨,与划桨的脚同侧的手控制方向,另一侧的手则用来保持平衡。渔民划船的姿态一拐一拐地,看起来像跛子行走,而船可笔直前行,也可自由左转右转,非常自如。真正的渔船上还会放置鱼篓,部分渔民也会利用水鸟来捕鱼。
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姿势划船呢,据说,一来腿比手更有力,能够加快行船速度,同时解放双手进行其他活动,二来可以锻炼下肢力量,以免因为长期生活在船上而导致下肢退化。莱茵人世代捕鱼为生,男女老少都练就了这样娴熟的划船技巧,还会定期举行划船比赛。
佛教元素的雕塑在这接近南亚,文化很受南亚影响的地方当然是无处不在的,虽然雕刻远远没有我们精美,但是胜在浓郁的色彩和地域风情,反而显得更有韵味。
又看到缅甸那边村子里很多骑自行车的小孩子经过,好像是中午放学啦。
其实因为开发旅游,现在两边反而泾渭分明,变得很隔阂了。在这之前,寨中的国境线以竹棚、村道、水沟、土埂为界,没有任何遮挡。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神圣的国境线而浑然不觉。
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在这里,无论是中国还是缅甸,边民们常常往返两国,做着名副其实的“跨国生意”。
邮局也是跨越两国,但这个只是景区搞的噱头吧,显得有点太刻意了。
这座芒秀塔由缅甸著名的工匠敏勉坎设计,塔基周长120米,高26米,是仿照缅甸著名的仰光大金塔按5:1的比例缩建而成的。
虽然只有缅甸大金塔的五分之一,但雕刻精美,看起来依然气势宏伟,烁烁生辉,具有浓郁的缅式建筑风格,两国分属的村民都来这里参拜,是名副其实的“一塔佑两国”。
这是缅甸风味十足的螺丝塔,确实像一个巨大的螺丝,不知道在他们那里能不能吃螺丝。
芒秀金塔旁是布岛山庄,依旧是缅甸的建筑风格和特色。这里居住着缅甸特有的少数民族布岛族,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民族,据说现在全世界仅存有约200人,缅甸现有不足50人。
布岛族是一个以务农耕种为生,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民族,传说是因为外人对她们居住的天然资源有意并吞而引发战争,为了迁移的方便,就把贵重金属品铸成金、银或铜环,戴在女人的颈上或脚上,就形成了独特的风俗。
布岛族又称“长脖子民族”,女性的脖子上戴有铜项圈多达十余个,多者到二十个有余,重量约有二十斤。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我还以为是非洲的部落呢,没想到是在我们南亚。
女孩子从5岁起就要戴起重约1公斤的铜圈,10岁时再在颈上加铜圈,膝盖下也绕上铜环,让双脚一直保持细细的模样。从小到大,布岛女子身上的铜圈越加越多,据说最多有二十多个,重量约有二十斤。
其实并不是脖子变长了,而是重重的铜圈将肩骨压下去,使得脖子越来越“修长”,随着脖子的拉长,她们颈椎骨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铜圈一旦套上,终生不能除下,如若取下,她们的脖子就会因为没有依托而脆裂甚至扭断。
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布岛族女孩将不用再重复这畸形的自残行为了。
淘宝谷
淘宝谷也叫瑞丽旅游淘宝场,位置在弄岛镇还要往西的伍陆央新村,距市区将近40公里,非常远。门票50元,宝石随便捡,捡到多少都是你的。听名字这里就是专为旅游而开发的,要是真能淘到值钱的宝石,那这个地方还不挤爆了?
我们因为是自驾车来,很好奇所以想去看看,包车价格很贵,想去的朋友建议三思而行。纯粹想去体验体验,就像我们一样,还是可以去看看的,不过要事先问好是否开放。
我们去的时候一个游客都没有,好像景区还没有开始营业,进去后里面的建筑都锁着门,一个人也看不见。虽然是旅游淡季,要是真能捡到有价值的宝石,怎么可能一个人也看不见呢?
这里也是中缅边境地带,淘宝场旁边是南菇河,全长不过十余公里,是南碗河的一条小支流。南菇河上游是中国边境上的宝玉石矿带,属于中缅宝玉石矿带的一个部分。近百年来先后办过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宝石场,因其宝石分散,开采费用极高,缺乏开采价值,所以就开放旅游啦。
随着山水冲刷,不少大小宝石被冲到河里,沉于河床,混于泥沙之中,因其量多,只要去淘,多少都有收获。虽然估计淘到的即使是宝石,成色也不会太好,不值什么钱,但是带孩子去玩玩,体验一下淘宝的乐趣,也是不错的。
姐勒金塔
瑞丽还有个姐勒大金塔,就在瑞丽市区往西5公里的姐勒乡姐勒寨旁的小山上,是东南亚著名佛塔之一,旁边还有佛寺供奉,有当地人看守,门票5元钱。每年四月中旬傣族泼水节,这里会举行3天隆重的佛会,十分热闹。
据传此塔是在2500年前,勐卯国国王召武定执政时建造的,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后经历代土司主持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整修和装饰,一直流传至近代。1969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千年石塔毁于一旦。1981年,重新修建新塔,历时数年,在原塔基上重现了原貌。
姐勒金塔由17座塔组成的群塔,塔身贴满金色磁砖,除主塔外,四周环绕着16座小塔,塔身均涂金粉,金碧辉煌,如众星拱月,雄伟壮丽。塔基用长方青石建成,塔身为正八棱形,呈圆锥体,顶尖系着上百只风铃。金塔掩映在树群之中,微风吹来,铃声叮当悦耳。抬头仰望,宝塔巍峨耸立,在夕阳下金光耀眼,直插云霄。
姐勒金塔修复后,每年泼水节前,佛教徒都在此举行佛事大摆,境内外佛爷、和尚、尼姑纷纷前往讲经颂佛,又恢复了昔日佛教圣地的殊誉。
独树成林
继续前往莫里热带雨林景区,会经过独树成林,就在公路边上,是个非常独特的小景点。我们去的时候这里要10元钱的门票,不知道现在涨价没有,虽然钱不多,但还是有点不爽,这种就在路边的纯自然景观,拦起来收费不太应该。
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是独树成林,看到这一片树林真的很难想象这只是一棵榕树,虽然几百上千年的大榕树在南方很常见,但这种一树成林的气势,还是让人感到特别震撼。
这株成林独树,是热带、亚热带常见的大叶榕,主干中部平生的众多气生根,顺树而下,相互交缠,盘于根部。左右两侧的主枝上,有大大小小不等的气生根垂直而下,扎入泥土,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塑造出一树多干的成林景致。
莫里热带雨林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位于瑞丽市东北20公里处,其实亚洲没有真正的热带雨林,更别说云南了,这里其实是亚热带雨林。我们来这里,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佛祖的脚印,还有莫里瀑布,但感觉这是不太值得推荐。当然如果你喜欢花50块钱到树林里面走啊走,那就可以选择来这里。
莫里又被称作“扎朵”,所以这里也叫扎朵热带雨林,莫里瀑布也叫扎朵瀑布。相传佛祖曾在这里的温泉旁戒斋沐浴,后来留下了一只硕大的足印,为纪念佛祖的亲临,后人用大佛脚印的印巴利语“扎朵”称呼这里。现在这里建有大佛寺,每逢佛教节日,香客络绎不绝。
盘根错节的大青树下这座金色的傣式塔亭,里面有一块囤箩石,在它倾斜于地面的岩壁上嵌有一个巨型“足印”,趾掌清晰可辨,这就是在南亚、东南亚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佛脚印。信众涂以金粉,愈发栩栩如生。
路上唯一值得看看的,就是伴随我们缓缓流淌的扎朵河,九曲十廻,蜿蜒流转。
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春天来还好,要是夏天来,千万记得穿长袖衣服,暴露部位提前喷上驱蚊水或者涂抹清凉油、风油精,要不然这里面的各种不知名的虫子真的会把你咬疯。
因为没有开发,这里也显得特别原始,再加上春天森林单调的色彩,要不是为了这个还算壮观的莫里瀑布,真是不想再走了。路上看见不多的游客,大多走了一半左右就掉头了,我们还是坚持到了最后。
雨林深处的莫里瀑布,清澈的泉水从40米高的悬崖陡壁倾泻而下,有“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的景象,瀑布下又有温泉涌出,十分奇特。
畹町桥
傍晚来到畹町,这里隔河与缅甸相邻,“畹町”是傣语音译,意思是“太阳当顶”,所以人们喜欢把畹町叫做“太阳当顶的地方”。
我们的目标是畹町桥,其实有点后悔,因为晚上想赶到芒市去,所以行程有点太仓促了,真应该在这个美丽的边境小城住上一晚。
畹町全市总面积95平方公里,总人口二万多,市区仅五千多人,是全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云南的三个边境开放城市之一。瑞丽有两个国家级口岸,一个在姐告,另一个就在畹町。
畹町桥就在畹町市南侧畹町河,位于畹町市区一侧,是中缅两国交界河上的界桥,也是中缅两国人民通商互市、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畹町桥于1938年抢修滇缅公路时初建,是当时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国际交通口岸。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进出境,几百万吨军援物资从桥上通过运往内地,因而名震一时。
畹町桥也是滇缅、中印“史迪威公路”的交汇点,是当时“史迪威公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滇缅公路成了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唯一陆上通道,畹町就成了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物资的集散地,每天有成百上千辆军车从这里将物资运往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出入国境,畹町才开始发展起来。
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它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
畹町河对岸就是缅甸的九谷镇,两国鸡犬之声相闻,边民自由往来,友好互市。许多边民都有跨国姻亲关系,如混板寨仅有50余户人家,跨国婚姻就有20余户。许多缅甸人还到畹町经商,他们说缅语、卖缅货、使用两国货市,有的连招牌也用缅文书写。
另外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商人也云集畹町,使畹町成了各国物资的集散地。美国、法国的化妆品,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的首饰及工艺品,缅甸的小食品、农副产品、珠宝玉器,中国的各种工农业产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
畹町桥也是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唯一一次步行回国的地方,因为是抗战名桥,所以现在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都慕名前来。平时这里是不允许通过的,除非有边民证才可以出入,但可以站到缅甸边境去拍照的,但要注意安全。
近几年为了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修成更宽更牢固的钢筋水泥桥,桥的两头分别驻有两国的海关、边防检查站等单位,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两国商人、边民在这里进出,一派和平安宁的祥和景象。
从畹町到芒市不走高速80公里,要开两个小时左右。抵达芒市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城市入口处作为城市标志的佛塔灯火辉煌,熠熠生辉,非常气派,也非常独特。
勐焕大金塔
芒市虽然没有瑞丽景点多,但是这里有著名的勐焕大金塔,值得看看。早起前往勐焕大金塔,路过勐巴娜西珍奇园,这里有很多珍稀植物和奇花异草,亿年树化石和奇形怪状的山石、水石、石胆、玉石、翡翠,本来还想好好欣赏一下,但我们去的时候居然不开门,不知道什么情况。
勐焕大金塔坐落在芒市城区东南方向孔雀湖畔的雷崖让山之巅,四周山清水秀,郁郁葱葱,环境幽雅,视野辽阔。
自驾车可以一直开到大金塔的脚下,虽然从停车场走到金塔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爬很多的台阶,但基本上不用爬山,这就已经很爽了。
传说“释加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阿鸾)时曾生活于此地,佛涅槃后数百年,佛教弟子“召罕大(阿罗汉)”为传播佛祖教义亲临此山修炼,为“召罕大”有个修练的好环境,野草和荆棘全部让开,故称为雷牙让山,意为野草让开的地方,之后在此山修建佛塔,自古以来成为人们公认的佛教圣地。
原雷牙让山佛塔毁于公元1942年抗日战争,而潞西市勐焕大金塔毁于公元1966年文革期间,2004年将两塔合二为一体重建,定名为勐焕大金塔,这座八角四门空心佛塔,目前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
大金塔高73米,底宽50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基座直径50米,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下3层为空心大厅。第一层大殿面积2000平方米,中心方柱东西南北塑有4座佛像。第二第三层外平台建有16座造型别致的群塔,塔亭内有16尊汉白玉佛像。
塔身主体为钟型大塔,第二、三层各建有小塔8座,第四层外平台建有8个精美的花瓶塔。基座之上的主心柱以大钟和13个钵上垒砌而成,最高点戴有重达2.3吨的大金顶。
站在大金塔所在的山顶的广场四周,可以360度的俯瞰整个芒市城区,整座边境小城的美丽景色可以尽收眼底。
看上去完全是个繁华城市的样子,但芒市其实不是市,只是个镇,但却是德宏州和潞西市两级政府所在地。西南地区人口没有那么密集,所以很多州或市政府都是在镇里。
虽然原来芒市是个镇,但现在的规模已经完全可以算是一座城市了。
除了金碧辉煌的大金塔,还有附属的建筑,以及很多佛教典籍和传说中的人物、动物雕像,全都精美绝伦,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勐焕大金塔门票是50元,11月份是淡季,打八折,是个物超所值得好地方。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
离开芒市,也离开了中缅边境的小城瑞丽。这次边境之旅又完成了一个我们多年来的梦想,也确实让我们领略到了浓郁的异国风情。来过这里,才觉得其实瑞丽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座美丽的小城随时都在等候着我们到来。有机会我们还会再来这里,到时候一定会安排更充足的时间,到缅甸去看一看,欣赏一下真正的缅甸风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