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五月四川行概况
写在前面 一般读帖人,首先看地点,然后粗看下部分照片,最后才决定是否仔细阅读。而写帖子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对读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受众。好的帖子要做到:既要让有需要的人别误过贴子,也不要让不感兴趣者在帖子上浪费时间。为此,我写帖子也都形成统一的风格,现介绍如下: 1、标题绝对是对全贴信息的高度浓缩,一目了然。绝不做标题党。 2、按时间序列记流水帐,不时对照片标注时间。 3、以地点为行程目录 4、注重照片表现,局部与全景并重,同样“一目了然”。 5、详细介绍行程与沿途所见 6、住宿信息一带而过,只有成为困难时才会做情景介绍。 7、基本不介绍饮食,自己不知道不能乱讲。 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己旅行时不注重饮食,经常不吃正餐,只以干点替代。 争取做到: (1)看我帖子题目就可决定去留, (2)点进去看了首页,即可决定是否继续阅读,或是阅读相关特定行程。 (3)看过以后,即对关注的地点(地理信息)有比较详细的认识。 (4)一旦想去,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行程计划(321): 1、找3个以上的地点观贡嘎。 2、看2个寺院,亚青寺和五明佛学院。 3、看1个湾,九曲黄河第一湾。 原本是3月底或4月初的行程,因故延迟至5月初。查看贡嘎雪山天气的资料显示6月份将进入雨季,不能再迟了,遂于4月29日启程,也能节省高速通行费。
D1 (4-29)福州-洞口服务区(湖南邵阳)[1064km]D2 (4-30)洞口服务区-富顺服务区(四川自贡)[832km]D3 (5-1)富顺服务区(四川自贡)-雅安市石棉县[384km]D4 (5-2)石棉县城-挖角乡-王岗坪道闸[79km]D5 (5-3)王岗坪道闸-40公里处-道闸-挖角乡-磨西镇(海螺沟景区)[105km]D6 (5-4)磨西镇(海螺沟景区)-冷碛-泸定-康定-新都桥[186km]D7 (5-5)新都桥原地休息[0km]D8 (5-6)新都桥-甲根坝-雅哈垭口-子梅垭口[101km]D9 (5-7)子梅垭口-贡嘎山乡-沙德镇-甲根坝乡-新都桥[142km]D10(5-8)新都桥-塔公-八美-道孚-炉霍-甘孜县[313km]D11(5-9)甘孜县城-卓达拉山垭口-海子山-亚青寺-原路返回甘孜县城[251km]D12(5-10)甘孜-圣地东谷-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洛若镇)-色达县城[176km]D13(5-11)色达县城-翁达-马尔康-红原-唐克-九曲黄河第一湾-唐克[549km]D14(5-12)唐克-瓦切-松潘-茂县-汶川-都江堰市[452km]D15(5-13)都江堰-重庆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556km]D16(5-14)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宝庆服务区(邵阳市)[647km]D17(5-15)宝庆服务区-福州市[966km]
按此计划作功课,重点在观贡嘎雪山。对观贡嘎雪山的几个位置作了逐个了解,在网上查看了每个观景点抵达攻略及所拍摄的照片,有了大概印象。围绕贡嘎周围的已知观景点主要有如下几处:东侧(早晨观金山)有王岗坪、海螺沟3号营地、牛背山、四人同,西侧(傍晚观金山)有黑石城、雅哈垭口、子梅垭口(附近还有里说垭口)。所有这些去处都已被发现多年,很多帖子是2010年以前的。
D1(4-29)福州-洞口服务区
D1 (4-29)福州-洞口服务区(湖南邵阳)[1064km]凌晨,早早醒来,全无睡意,出发吧。
D2(4-30) 洞口服务区-富顺服务区
D2(4-30) 洞口服务区-富顺服务区(四川自贡)[832km]0525 出发
D3(5-1) 富顺服务区-石棉县
D3(5-1) 富顺服务区(四川自贡)-雅安市石棉县[384km]
D4(5-2) 石棉县城-挖角乡-王岗坪道闸
D4(5-2) 石棉县城-挖角乡-王岗坪道闸[79km]
D5(5-3)王岗坪道闸-40公里处-道闸-挖角乡-磨西镇
D5(5-3)王岗坪道闸-40公里处-道闸-挖角乡-磨西镇(海螺沟景区)[105km]由道闸上山,观景处在39-40公里(里程碑)之间。
D5.1 王岗坪道闸-观景点
晚上没睡好,多次醒来看时间。早晨4点半了,不想再睡,出发得了。
D5.2 王岗坪观景点-道闸
中午12点半启程返回,还下着雨。白天,好好看看凌晨上来的路。
D5.3 王岗坪观道闸-挖角乡
从观景点下山时,路遇2辆当地政府的车子上山考察。就在道闸处等待他们返回时,可以跟着他们的车子下山。
D5.4 挖角乡-磨西镇
往磨西镇是想进海螺沟景区,既能看冰川,还能近距离看贡嘎雪山。挖角乡到磨西镇约38公里,全程柏油路,很好走。
网上看得再多。。。也只有自己走一趟,才有真实的感受。此行虽然未能观看到贡嘎雪山,但上了王岗坪就是一大收获。2年后,王岗坪路修好了再来。
D6(5-4)磨西镇-新都桥
D6(5-4)磨西镇(海螺沟景区)-冷碛-泸定-康定-新都桥[186km] 新都桥,有点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个点称得上是一个绝佳的休整地。 1、地理位置优越。新都桥镇又叫东俄罗,位于康定县境西部,距县城81公里,东西南北交通要道。东西向有G318通过,一直由上海-成都,经此进入西藏。南北向有S215省道,向南可并入G5(京昆高速)往西昌、昆明;向北可并入G350,分别往道孚(西北)和丹巴(东北)方向。可以说上下左右全是景观大道。 2、高低海拔衔接地。新都桥镇,海拔3456米(手机软件实测),正好是由低海拔前往高海拔地区的休息适应地。个人经验,在海拔3500米适应2-3天是预防高反的最好办法,此后可适应海拔5000米以上。 3、摄影天堂。新都桥已属高原气候,温差较大,气候多变,这是形成其光线变化多端的根本原因。蓝天白云、牛羊遍地、雪山草原、喇嘛寺庙,涵盖了青藏高原上几乎所有的风景元素。网络评价:新都桥是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
早晨醒来一看,心也凉了,外面正下着雨呢。这种天气,不仅海螺沟看不到雪山,去四人同一样是白跑。牛背山早已封山建设开发,要上山只能徒步,不是自己能干的事。原计划是到了冷碛镇再上四人同,现在看来还是算了,直接到新都桥再做打算。 ps. 只要在附近不知道去哪,就先到新都桥再说。
D6.1 磨西镇-冷碛镇
下雨天气,进景区与去四人同都已经没意义了。但也得到景区大门瞅瞅不是。
D6.2 冷碛镇-泸定县
D6.3 泸定(2010年)
2010年10月,当时行程为昆明-丽江-德钦-得荣-乡城-稻城(亚丁)-理塘-雅江-新都桥-康定-泸定-成都。在泸定县城专门停留,参观了著名的泸定桥。
D6.4 泸定-瓦斯沟
【事后】2017年6月3日清晨从四川康定市交警大队获悉,途经该市瓦斯沟加油站路段国道318线2821公里加300米处因突发山体垮塌,导致该段道路通行中断。塌方路段小地名为瓦斯沟凉水井,岩石垮塌方量约300方,抢险工作正在进行。(当天抢通)
D6.5 瓦斯沟-康定
D6.6 翻越折多山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县城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
D6.7 一路下坡到新都桥
折多山垭口(4272M)海拔比新都桥(3456M)高出800多米,一路下坡,就到了新都桥镇。这一路风光不错,只是目前不是好时节,秋季是旺季。 与2010年相比,有个让人愉快的变化。路边多了许多免费的停车观景点,以前没有专门的观景点,停车拍照马上即有人上前收费,一人10元。
D6.8 新都桥
导航设定目的地为摄影天堂大酒店,就是简单在地图上找的。在路旁、对面是中石油的加油站,很方便。时间还早,就开着车对镇里乱逛一通。
D7(5-5)新都桥原地休整
昨天下午3点半入住酒店后,再没出门,就在房间内休息。手机软件实测酒店位置的海拔为3456米,自己感觉急性高反还是比较明显,主要是头痛、恶心。经过休息,早晨起床感觉稍微好转,决定继续原地休息一天。这种作法是个人的经验,对自己是效果绝佳。
D7.1 新都桥回顾(2010年10月)
2010年10月,由亚丁到新都桥,约430公里。一路下雨,到达新都桥时已经晚上8点多,天已全黑了。下车一看,那是遍地泥泞。第二天一早先上了黑石城观贡嘎,然后回到新都桥再退房出发往塔公草原,一路沿途拍摄。主要也是天气不好,总阴雨绵绵,不想在多呆。 天没亮就启程往黑石城观贡嘎,过了高尔寺山垭口,很快就到。拐入一条小路,接近时冲坡,能开多高是多高。最后,大约还要爬山约100米,真累,不知道海拔多少。高尔寺山垭口海拔为4412米,因此黑石城海拔可能接近5000米。
D8(5-6)新都桥-甲根坝-雅哈垭口-子梅垭口
到雅哈垭口与子梅垭口为的是看贡嘎雪山。贡嘎山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周围有海拔6千公尺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海拔7556公尺,是四川省的最高峰。 围绕贡嘎雪山的观景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位置: 1、东侧(早晨观金山)有王岗坪、海螺沟3号营地、牛背山、四人同。其中,海螺沟3号营地是距离贡嘎最近的观景点,但其位置海拔低,观看的视角很小,基本只能看到主峰。而王岗坪、牛背山、四人同这3个观景点都能看到整个贡嘎山脉、以及壮观的云海,是自驾者最向往之地。 2、西侧(傍晚观金山)有木雅圣地景区(新都桥)、黑石城、雅哈垭口、子梅垭口(附近还有里说垭口)。在新都桥与黑石城观景的不足是距离太远了点,而雅哈垭口与子梅垭口成了最佳的观景地。网上也看过里说垭口的帖子,那路况差了点,还是不去了。
D8.1 新都桥-呷巴乡
D8.3 甲根坝乡
光线好、风光美、时间也充足,就多拍几张甲根坝的乡村景色。
D8.4 甲根坝乡-亚拢沟钙化滩
铺装路面至此结束,再往前进入烂路模式。大概从此开始就没有通信信号了,到了雅哈垭口才发现没信号。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一线全部没信号,发现时已经没机会通知家里人了。
D8.5 亚拢沟-雅哈垭口
D8.6 雅哈垭口观贡嘎
雅哈垭口(海拔4568米)距贡嘎山主峰直线距离约30km,是观赏“蜀山之王”贡嘎山主峰及贡嘎群峰的极佳点。
D8.7 雅哈垭口-子梅垭口景区道口
D8.8 上子梅垭口
D8.9 子梅垭口观贡嘎
子梅垭口位于甘孜州贡嘎乡,海拔4500米,这里是近距离观看蜀山之王贡嘎雪山的绝佳之地。
其实,下山最大的愿望是想晚上能及时给家里报个平安。但到山下不解决问题,一样没信号。要连夜赶回新都桥?不安全。那就在山上呆着吧,体验一下。 晚上很冷,大概-5度左右吧。穿上羽绒衣裤、戴上手套帽子,再加上一个薄羽绒睡袋(5度)、一床薄被。刚够保暖。夜里下车几次,外面真冷。 凌晨2-3点时,天空干净的很,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如一盏路灯。看了一眼贡嘎雪山,好像山上没云,但看不太清楚。曾冒了一下拍照的念头,转念又在找不拍的借口。不是满月,亮度不太够,这至少要曝光半小时以上,或许要1小时,拍出来一定效果不好,外面也太冷了...... 借口够了,回车里。
D9.1 子梅垭口的清晨
D9.2 下山到岔路口
D9.3 三岔路口-贡嘎山乡
D9.4 贡嘎山乡-S215省道
D9.5 S215-沙德乡
D9.7 朋布西乡-新都桥
此行没能看到贡嘎雪山,但跑这一圈,很值得。看的再多帖子、攻略、照片,都不如自己跑一趟。子梅垭口不错,下次看贡嘎还来这。
D10(5-8)新都桥-甘孜县
前文曾讲“新都桥是一个绝佳的休整地“,尽管作为休整地,甘孜县城与新都桥相比,还差点。但此行由新都桥往甘孜县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看看二个寺院,甘孜县城正好处于这二个寺院的中间。由此见,也可将甘孜县城当作休整地。这两个寺院,一个在其西南方的亚青寺(亚青邬金禅林),另一个是在其东北方向的佛学院(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这二个寺都很有名吧,其实都是新生事物,一个字就是“新"。 (此段文字摘自网络)甘孜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内连康定、成都,外接青海、西藏、甘肃,作为康北交通枢纽,也是甘孜州北路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在川藏北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甘孜”藏语乃洁白美丽之意,至今已拥有1300年建制史。
D10.1 新都桥
早晨起床,上楼顶拍摄几张住处(摄影天堂大酒店)周边的环境。早晨的阳光真不错,天空也很干净,万里晴空。有点动心再去一趟子梅垭口,思前想后了一番,按原计划去甘孜。
D10.3 塔公镇
塔公草原是个著名景区,可看之处有塔公镇、塔公寺、草原牧场、雅拉雪山等等。此行只是路过而已,并未停下进入景区拍摄。感觉与2010年比较有很大变化,当然是建筑多了。
D10.4 塔公草原回顾(2010年10月)
当时也是从新都桥自驾到塔公草原。镇上的建筑少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旅游管理,沿途如果停车拍摄,马上就有当地妇女小孩过来收钱,一人10元。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乱象了。 到达塔公草原景区后,租了一匹马骑到一个小山包上拍照。以下照片除了最后一张,其余都是在山包上的环视景象。
D10.5 道孚县1八美镇
塔公到八美镇很近,一会就到。八美也是高山草原风光,还有就是当地的民居也很美。网络上介绍八美土石林很有特色,但并未前往。 万万想不到的是这八美镇居然成了自己锻炼技艺之地,路上一个坑废掉我一个轮胎。开车要专心!
D10.6 道孚县2八美镇-县城
八美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8公里。本节就记录这近80公里的沿途风光。
D10.7 道孚县3县城-炉霍县
虽说经过道孚县城,实际并未进入县城。路牌指示,沿G350往炉霍县。
D10.8 炉霍县1
此段为由进入炉霍县界至炉霍县城。
D10.10 炉霍县3
沿途随处可见新近建设的藏村与民居,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民居。民居建设需要不少大木料,感觉附近山上没有森林,那只能从别处砍伐后运来的。
D10.11 炉霍县4卡萨湖
卡萨湖是川西北路最大的水鸟栖息地,高原淡水湖泊,1999年被命名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当地有名的圣湖。行前并不知晓,只是路过看到。
D10.12 甘孜县1
甘孜与康定、白玉、色达交界。如前述,此行为看看两个寺院一在白玉县、另一在色达县。
D10.13 甘孜县2
接着找加油站,加好油再找住宿。修车店老板说加油到刚才路过的那个农机加油站。导航指示穿过县城,在另一头城外有个中石油加油站。时间还早,那就到县城另一头看看。
D11(5-9)甘孜县城-亚青寺-甘孜县城
亚青邬金禅林(简称亚青寺)摘自网络 亚青寺始建于公元1985年,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俗称红教,由大圆满龙钦、龙萨两大清净传承祖师:喇嘛阿秋仁波切修建主持。喇嘛仁波切圆寂后现由众生怙主: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住持。它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昌台区阿察乡境内,建在四面环山的草原湿地上,有数万间修行者居住的小木屋。在亚青寺修学,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交通不便物资匮乏。亚青寺现常住有两万余僧尼,以河为界分为扎巴、觉姆两区,共八个洲。扎巴(出家男众)区分为五个洲:法性光明洲、轮涅法性洲、普贤静虑洲、大乐解脱道洲、明体自解脱洲;觉姆(出家女众)区分为三个洲:乐空双运洲、普贤大乐洲及二谛双运洲。---------------------------------------------- 来之前,查了资料,资料上说亚青寺是个修行的地方。也看了早些年的照片,条件更差,河流没修岸堤、没有铺装路面、没有路灯,现在看到这些都修好了,条件还在不断改善中。 也看过别人的文章,文中许多的描述与感慨,在此不加评论,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 以下只说我自己的感觉。 1)“没啥",这里的人跟我一样,都是普通的人。 2)可以思考的角度很多,如宗教、社会学、群体行为、建筑与功能、安全与环境、群体管理、社区管理等等。 3)当初创建者,当然是为了宗教、传教、修行。当人少时都不是问题,但当人数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时,应未雨绸缪,做好规划及管理。当然,说的容易做起难。困难会有很多,土地、经费、规模确定等等。 4)问题出现了,事后补救虽困难重重,却有必要。基础建设、折旧建新、重新规划等等不可避免。 5)在觉姆区,新近建在外侧的房子,就整齐划一,条件好许多。说明一切都在不断改善中。 6)只是粗略看看感受一下,没有计划深入了解,故而坚持不交流、不拍人物近景、表情、特写。你来这看看,就几小时,跟人问这问那、还要拍人家特写。那是一种猎奇心态、对人不太尊重。如想深入了解,大概1-3个月的同生活是需要的。 7)这不是景区,没有门票。有宾馆提供食宿。
D11.1 甘孜
早晨8点半退房出发,出县城往新G317国道,然后左转进入甘白线。早晨的光线很好,顺便拍摄几张甘孜风光。
D11.2 翻越卓达拉山垭口
卓达拉山垭口,海拔4800米,是甘白线由甘孜往白玉必须翻越的山口。甘白线全线基本是柏油路面,但在垭口前后各有约8公里的烂路,总共约16公里。经过时,好像看到在修隧道。或许因为要通隧道,不需要再翻越垭口了,这段路要废弃?所以也不想修了?
D11.3 范围巨大的海子山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叫海子山,暂且就叫它海子山吧。刚才在垭口已经看到了,如果只从公路经过之处计算,大概有40公里左右。从甘白线37公里到79公里,公路两侧都是海子山。上网查了,有叫这为海子山的,但不确定。
D11.4 到达亚青寺
过了纳塔村,在甘白线93-94km之间,有路牌指示,左转出甘白线往亚青寺,只剩7km。此处有个检查站,检查过往车辆与人员。
D11.5 亚青寺1
虽然以前查阅过相关资料,除了印象最深的觉姆岛俯视图外,对整个亚青寺并没有一个感性认识。到达后,先沿道路在外围绕过亚青寺,想看看整体的范围,然后再找制高点拍摄照片。于是,顺路绕到了对面的草地边缘的一条土路上。
D11.6 亚青寺2
从第一个拍摄点原路返回,经过小岛,进岛看看。然后再上对面的小山坡拍摄。
D11.7 亚青寺3
在这塔式建筑旁边就是第二拍摄点,拍完下山,到莲花生大师塑像所在的小山头(第三个拍摄点)拍摄。
D11.8 亚青寺4
第三个拍摄点,这是俯视整个亚青寺最好的拍摄地。小山包不高,山头上地势平整,建了一座巨大的莲花生大师像,金光灿灿,很远即可望见。
D11.9 原路返回甘孜县城
D12(5-10)甘孜-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色达县城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摘自网络) 1980年,晋美彭措上师到色达县喇荣沟创建了只有32名学员的小型学经点。1985年5月19日色达县政府批准了喇荣学经点的成立。199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赵朴初欣然挥毫为学院题写了汉文"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门牌。1997年由甘孜州宗教局报请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其他有关佛学院发展历程、宗旨、学制、管理机构、教师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员构成、学校设施、佛事活动、经济管理、毕业去向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上都有。 前一章介绍了亚青寺,也说到了观后感,在此就再重复一遍。 个人观后感 1)“没啥",这里的人跟我一样都是普通人。 2) 可以思考的角度很多,如宗教、教育、社会学、群体行为、建筑与功能、安全与环境、群体管理、社区管理等等。 3)当初创建者,当然是为了宗教、传教、修行。人少时都不是问题,但当人数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时,应未雨绸缪,做好规划及管理。当然,说的容易做起难。困难会有很多,土地、经费、规模确定等等。 4)问题出现了,事后补救虽说困难重重,却也很有必要。基础建设、折旧建新、重新规划等等不可避免。 5) 只是粗略看看感受一下,没有计划深入了解,故而坚持不交流、不拍人物近景、表情、特写。你一个人来这看看,就几小时,跟人问这问那、还要拍人家特写。那是一种猎奇心态、对人不太尊重。如要想深入了解,应该多花时间,大概1-3个月的同生活同学习是需要的。 6)这不是景区,没有门票。 虽然第一条已经说了,再强调一下自己真没有什么”震撼“之感,即便是降低到视觉的角度。针对网络上有所谓”世界上最后的心灵净土“的说法,只能是无语! 网络上还有对整治环境说三道四的声音。啥都不说,只想问题一句,一旦、万一发生什么安全问题,你们又要喷什么?! 有点说多了。这也是当时的心境,记录一二。 坚信一切都在不断改善中。
D12.1 甘孜县城-充古乡-卡萨湖
从甘孜县城出发,沿G317到充古乡,即地图上的B点。然后就要离开国道,进入乡道。这段路是前天从新都桥到甘孜县城的最后一段路,今天算是逆向走了一趟。 早上0825退房出发,到前天下午加油的“中信加油”加满油,175元(7.23),依旧要登记身份证。
D12.2 卡萨湖-棒多村
过了卡萨湖,继续前行到达棒多村,即地图上的C点,从A点过来也是在此汇合。此段乡道的路况不好,多为非铺装路面,路小坑洼多。
D12.3 棒多村-东谷
东谷这个地方是事后看地图查询才知道,行前对这一路的详情并不了解,功课没做这么细。
D12.4 圣地东谷
圣地东谷,是经过时看到的招牌。后来在网上查询得知,此地为圣地,一是奶龙神山,二是东谷寺。每当十二年一次的转山会到来时,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奶龙山是朵康地区闻名遐迩的神山,其全称为“东谷索朵奶”。奶龙山位于甘孜县东北,东谷区四通达乡境内,四面环山,海拔4610米。奶龙神山由观音、文殊、金刚手等三峰和一条长寿谷组成。绕一转约有十多公里。
D12.5 东谷-塔子乡
从东谷开始继续将烂路行进到底。一路看了圣地东谷的转山,继续前行,翻过垭口(4550米),跟着导航走,经过尼柯乡,到达塔子乡(地图上D点)。离色达越来越近了。
D12.6 塔子乡-洛若镇
从地图上看,从塔子乡(D点)走一段乡道,由E点汇入G548国道,很快就到洛若镇。佛学院的大门就在镇边。
D12.7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1
进入大门左侧即为停车场。停好车,带上相机,排除等候换乘内部交通车上山。不是景区,没有门票,车票只有3元。(好像本地人员也需要买票,1元,类似公交车) 照片比较多,分二节介绍。先介绍位于高处的上半部分,建筑颜色主要为红色,为学院主体部分。住着学院人员,包括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大量的学员。然后再介绍位于低处的下半部分,建筑颜色主要为黄色,非佛学院成员所住。(当地一位建筑工人这么说的) 没想在这多呆,时间有限。就不像在亚青寺那样寻找高点拍摄了。在拍摄时,尽量将近处与远处的场景都交待清楚。合适的场景拍些全景。
D12.8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
简单拍些照片,即步行下山,沿途再拍些照片。主要是位于低处的下半部分,建筑颜色主要为黄色,非佛学院成员所住。
D12.8 洛若镇-色达县城
由洛若镇到县城,G548国道,路况极好。
D13(5-11)色达县城-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唐克镇)
青海久治县的年保玉则不在此次行程的计划之内,故而色达之后的目的地是唐克。若尔盖县的唐克镇,那里有个叫黄河九曲第一湾的景区。此处位置大概在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很大范围内(好几个县吧)都是美丽的高原草地,地势平缓。河流(黄河及其支流)缓缓流过草原,河道蜿蜒蛇行,极其优美。 唐克镇离若尔盖县城大约62公里,离红原县城大约92公里。黄河九曲第一湾在唐克镇以北9公里,景区停车场海拔3436米,观景台海拔3577米(均为手机软件显示)。
D13.1 色达县城-洛若镇(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往翁达方向,还得走一趟昨天的G548。也没想早晨再去看看佛学院,睡到自然醒,8点半退房出发。
D13.2 洛若镇-翁达镇
在接近翁达镇时,能看到一座寺院,路牌上显示金俄寺(高德地图显示为吉峨寺)。 (摘自网络)金俄寺在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的翁达镇上,有一座当地人称之为神山的高山,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冬季白雪皑皑,夏日绿草茵茵,神山远看形似一头大象,就在这大象的鼻子上,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寺庙——金俄寺。曾经是格萨尔王三十个将军中的尼布达雅将军的城堡。
D13.3 翁达镇(色达路口)-壤塘路口
此段路程为翁达镇(B点,色达路口,G548与G317交汇处)到壤塘路口(地图上的C点),壤塘路口是G317与阿两路(往壤塘县)交叉口,也是杜柯河并入色曲的交汇处。
D13.4 壤塘路口-白湾乡(金川县路口)
此段为地图中的壤塘路口(地图上的C点)到金川县路口(地图上的D点)。途中将经过观音桥镇,是通往阿坝、壤塘、甘孜州色达、青海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口城镇,因本地有座非常有名的观音庙,得名观音桥。白湾乡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此处为从金川县过来的S211省道汇入G317国道的交叉路口。
D13.5 白湾乡(金川县路口)-卓克基镇(小金县路口)
此段路程为地图上的D点(往金川县路口)到E点(往小金县路口)。白湾乡往马尔康卓克基镇,途中经过一个叫松岗的地方。那里的碉楼是个特色,与其它地方不同。地点位于松岗乡直波村,藏语意为“峡谷口上的官寨”,分南北两座,依山势而建,南碉在村内,北碉在村北山脊上。两碉相距50米左右。直波碉楼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高43米,楼外呈八角形,内呈圆形,向上收分,用石砌筑。两座碉棱角分明,墙体平整如削。八角碉楼距今已300多年,主要是战时用来通信和防御。
D13.6 卓克基(小金县路口)-康玛尔(黑水县路口)
此段路程为地图上的E点(往小金县路口)到G点(往黑水县路口)。途中会经过三家寨岔路口,由此离开G317国道,进入S209省道往红原县方向。
(摘自网络)康玛尔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壤口乡,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康玛尔”系藏语音译,意译为“红房子”。该寺因修炼时轮金刚,故将寺院命名为“智空具乐寺”,康玛尔寺是“康玛尔智空具乐寺”的简称。康玛尔寺系格鲁教派又称黄教派,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红原县的主要佛事活动地点之一。
D13.7 康玛尔(黑水县路口)-红原县城
此段路程为地图上的G点(往黑水县路口)到K点(红原县城)。途中经过往阿坝县路口(H点,左转S302往阿坝县)。红原县有名的是她的大草原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独特,资源丰富。为了纪念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以及对这片草原的开垦和建设,国务院把它命名为红原县。六月份的草原那是一片花的海洋,色彩丰富,美丽极了。现在还早了点,草原的野花还要1个月才能盛开。
D13.8 红原县城-瓦切镇
此段路为地图上的K点到L点,前面已经说了红原县的看点是草原,而瓦切镇比较有名的就是塔林(瓦切塔林)。到唐克还有一段距离,尤其经过前面的雨雪路段,感觉天都快黑了。赶路要紧,瓦切塔林就不进去参观了。
D13.9 瓦切镇-唐克镇
瓦切镇属于红原县,而唐克镇属于若尔盖县。
D13.10 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
从小镇往北还有大约9公里。景区正在修建中,直接进入景区入口,并未有人售票收费。 (摘自网络)黄河第一弯地势平坦,水流舒缓,小岛、岸边红柳成林。索克藏寺院修筑于黄河第一弯山凹临河处,白塔古寺,帐篷炊烟相伴黄河,更显自然悠远博大,这里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地处草原腹心地带,白河于此汇入黄河,形成浩大气势。
D14(5-12)唐克-都江堰市
从今天起算是返程了。 今天行程,若尔盖县唐克镇到都江堰。原本想顺路看看都江堰时去景区看看,但在都江堰下高速后,市区建设,导航所示道路不通,结果绕行再遇堵车,多花了半个多小时。有点影响心情,晚上决定第二天继续赶路,都江堰景区留待以后再去。事后看来还是对的,跟着感觉走嘛。
D14.1 唐克镇-川主寺镇
唐克镇到瓦切乡这段路,是昨天的回头路,再走一遍。瓦切乡开始走瓦松线,瓦切至松潘的路线,路况很好。红原到若尔盖公路沿线都是美丽的草原,瓦松线一样是大片草原。
D14.2 川主寺镇-松潘-茂县
松潘县的川主寺镇是四川通往九寨沟、黄龙风景区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经之地,是川西北众多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四条旅游干线的十字交汇点。 据网上介绍茂县的叠溪·松坪沟旅游景区很美,有小九寨之称。的确,这一带有许多沟景色都与九寨沟相似,个个称小九寨、赛九寨。茂县只是途经,并未游览景点。
D14.3 茂县-汶川-都江堰
福建是丘陵地貌,多山,隧道多。可四川的山都是大山,隧道更多、更长。下面就贴上途经的一些隧道。看看经过各隧道的时间,基本上这一路都在隧道里。
D15(5-13)都江堰-重庆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
重庆做为返程的途经点,选择了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为浏览地。都江堰到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基本是全程高速,共550公里。高速路途经重庆市区时会有拥堵,武隆下高速后有10多公里的山路到景区,但路况很好。
D15-1 都江堰-沙坪坝
D15.2 沙坪坝-武隆天生三桥景区停车场
途经重庆市区时堵了点,而武隆下高速后到景区的山区公路路况很好。
D15.3 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1
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引城东南20公里的白果乡与核桃乡交界处,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群。景区门票135元、车票15元。
D15.4 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2
天生三桥风景区内,林木清秀,植被丰厚,苍翠欲滴,飞泉流瀑遍布其间,包容了山、水、泉、峡、峰、瀑等众多景色。前面第一部分,游览了天龙桥。
D15.5 夜宿景区小镇
不想再跑了,就地寻找宾馆住宿,游客中心外的街道上全是宾馆。
D16.1 (5-14)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秀山服务区
早晨,外面已经下起了雨,越下越大。从此一路雨水直到福州。跟着感觉走的结果,没浏览都江堰,看到了天生三桥。原本计划返程时拐去小东江看看,也是因为下雨作罢,留待下次。
D16.2 (5-14)秀山服务区-宝庆服务区
D17(5-15)宝庆服务区-福州市
早晨,查看小东江天气,下雨中,决定不去了。 加油188元(6.59),直接回福州。 0645 出发,仍旧下雨中。
17天的四川行至此结束,贡嘎雪山未见,下次还去。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