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成都,带来不一样的记忆
成都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那么的不温不火,不疾不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熊猫,第二印象,就是火锅麻辣烫冒菜等美食,第三印象,麻将馆和茶馆,综合起来,就是节奏慢。 至从赵雷的那首《成都》火了之后,人们对成都就充满了向往。 成都,一年四季都很美,特别是深秋和初冬的成都,满城的银杏叶已经变得金黄,带给你别样的世界。 【关于交通】成都市区的很多景点,已经通了地铁,坐地铁或者公交都很方便到达 【关于住宿】成都市里的住宿还是很方便的,各级酒店都有 【关于美食】这个就不说了,地球人都知道
龙潭水乡,成都的清明上河图
龙潭水乡位于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寺境内,紧靠三环路外侧(东三环路二段航天路,三环路龙潭立交与成南立交之间),毗邻龙潭场镇、成都北湖公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是继锦里、宽窄巷子、东郊记忆后,成都市打造的又一张文化旅游名片,被誉为成都的“清明上河图”。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龙潭总部经济城航天路88号 自驾线路 线路一:由2.5环进入,在到达十里店(成都理工大学)后,向成南立交方向行驶,由成南立交进入三环路并向龙潭立交方向行驶,在下成南立交后进入辅道,从三环路航天路口进入,沿航天路直行到达华翰路口即目的地; 线路二:由2.5环进入,在到达十里店(成都理工大学)后,向龙潭寺方向行驶,在下三环路龙潭立交桥后第一个十字路口倒右进入龙港路,沿龙港路直行,在华翰路口(龙港钢材城)倒右进入华翰路,沿华翰路直行到达航天路口即目的地; 线路三:由三环路进入,沿三环路外侧行驶(十陵车站至茶店子车站方向),在下成南立交桥后,进入辅道,从三环路航天路口进入;沿航天路直行到达华翰路口即目的地; 公交线路 直达线路:14、203路公交车直达龙潭水乡,14路在航天路华翰路口站下,203路在华翰路航天路口站下; 转乘线路一:20、60、86、112路公交车,在三环路龙潭立交桥站下,转乘14路或203路; 转乘线路二:85、136路公交车(十陵公交站至茶店子车站方向,沿三环路外侧行驶),在三环路龙潭立交桥站下,然后向前走一站,到达14路和203路的三环路龙潭立交桥站台(与85和136路的三环路龙潭立交桥站不是同一站台) 转乘线路三:136路公交车(茶店子车站至十陵公交站方向,沿三环路内侧行驶),在三环路龙潭立交桥站下,然后从龙潭立交桥下的底层道路到达对面的14路和203路的三环路龙潭立交桥站台(位于三环路外侧)。
文殊院,拜拜菩萨敬敬佛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占地20余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可以直接到达
杜甫草堂,胸怀天下的一介寒士
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24公顷。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于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称“成都草堂”,并在此居住了4年,在此期间,杜甫共作诗240余首,是其创作的高峰。草堂屡次经历战火,现有的建筑大都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所兴建。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
黄龙溪,中国天府第一古镇
黄龙溪镇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距成都市区42公里,距双流县城34公里、华阳镇28公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黄龙溪镇拥有21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留着较为完好的古镇格局和众多传统民俗活动,其中黄龙溪火龙灯舞、“府河号子”入选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影视城”、“中国好莱坞”之称。 古镇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树、古庙、古水陆码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
武侯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之时,其中,武侯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西区、锦里民俗区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2006年武侯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锦里,体验成都人的慢生活
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2009年1月开肆,锦里延伸段大胆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宽窄巷子,最成都人的生活
“走进宽宽的窄巷子,你唱着老四川的歌谣……”光头李进的一首MTV,尽显宽窄巷子古朴神韵。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民国初年,名称才确定叫“宽窄巷子”,并一直沿用至今。浓缩南北民俗 由于八旗子弟生活闲散,追求享受,这个区域也就成了成都休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青砖墙,四合院,高门楼,花墙裙,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民俗文化的内涵。 随着成都旧城改造运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式建筑、胡同和社区被现代高层住宅楼、商务楼所取代,“宽窄巷子”却在城市改造的废墟中异军突起,原住居民们纷纷在巷子里开起了颇具地方特色的茶馆和酒吧,不到两百米的街道上竟然挤下了十余家。在这两条小巷子里,“老成都”氛围越来越浓烈,盖碗茶、豆花饭等恬静的市井生活场景仍在这儿顽强地再现……林文询老师认为,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更是今天成都最著名的新“名片”和会客厅。 【公交线路】位于内环线以内,交通非常方便,邻近于天府广场、人民公园、琴台路、百花潭公园等。可以乘坐:5路、13路、43路、47路、58路、64路、78路、81路、163路等公交车在“金河路”站下车,或乘坐62路、70路、93路、163路、340路等公交车在“长顺上街”站下车。 【住宿美食】宽窄巷子附近有多家酒店,住宿条件非常方便。附近有很多小吃,味道很不错。宽窄巷子里面有酒吧、茶馆和精致的饮食店,比较有特色。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