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老舍《济南的冬天》
十几年前第一次来济南,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济南有点名不副实。从课本了解来的那个赫赫有名的美丽泉城,实际上却是老旧县城的模样,连市中心都显得很破败,让我们大失所望。那时候我们刚开始旅行,去过不少省会,觉得其中最不像个省会大城市模样的,非济南莫属。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走遍了全国,对每个城市的了解当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肤浅。最少知道了不真正地在这里生活,你是不可能真正地去了解一座城市的。虽然我们还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仔细逛逛济南城,但起码我们也知道了怎样去发现这里的美。
济南这些年的变化还是挺大的,不像十年前那样破旧,高架桥也多了不少,新建的高楼大厦也让这个城市现代感越来越强,破旧的感觉还是有,但是在我们看来,却变成了一种厚重。其实济南的最佳旅游时间和北京一样,也是秋天,雨季后的9月到11月。济南以“泉城”而出名,大部分游客是为了看喷涌的泉水而去的,经过7、8月集中降水的补充后,济南市的地下水位会明显升高,市区内的泉水在秋季会有争相喷涌独特场面。同时,济南秋季的红叶谷景色绝妙,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红叶谷历来被称是泉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济南十大景观之一。但是在这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可以感受到老舍笔下冬天的“温晴”,可以看到“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
行程预览
【洪家楼天主教堂】济南的标志性建筑物不多,洪家楼天主教堂算是一个,这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欧洲双塔哥特式建筑风格,不但整个建筑气势宏伟、蔚为壮观,细节也非常精美,雕刻很精细。哥特式教堂最漂亮的地方还有精美华丽的彩窗,里面看效果更好,还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可惜教堂今天不开门,以后有机会还是要进去看看的。
【大明湖】南门进去是大明湖的新景区,大明湖老景区门票30元,新景区这边是不要门票的。大明湖因为处在北方,尤其是冬天万物萧条,看上去远远没有西湖漂亮,但她的来历可不简单,因为这大片的湖水,是由济南众多的泉水汇流而成的。其实就算大明湖的景色并不美丽出众,但是作为独一无二的由众多泉水汇流而成的湖泊,这里就已经具有独特的魅力了。
【超然楼】这座号称江北第一楼的超然楼虽然是重建的,但也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楼,原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有许多名家留下过大量诗作。这里也是大明湖畔的一个制高点,站在超然楼顶层眺望四周景色,就是大明湖扩建新区的八景之一“超然致远”,沿着走廊可以环绕一周,360度的无敌湖景说实话还是可以的。
【千佛山】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大门票30元,兴国禅寺5元,观音园3元,万佛洞15元。来得晚了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不用买门票,因为景区的工作人员全都下班啦。千佛山的山路四通八达,有时间、体力好的话可以好好转转,但估计一天也转不完。要是天气好,可以在晚上登临千佛山看看泉城的夜景,一定也是非常漂亮的。
【历山院】历山院在兴国禅寺东侧,俗称东庙,据说这里是为了纪念远古时代虞舜在历山之下开荒种田,颂扬古代明君,发扬大舜文化,所以将这一院落命名为“历山院”,门额为乾隆御笔亲书。历山院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舜祠、鲁班祠、三圣殿、一览亭等等,是一处儒、道、佛三教合居的长方形院落,上下错落,全都转下来还挺费力气呢。
【兴国禅寺】兴国禅寺的建筑紧凑,香火缭绕,气势不凡。去过很多寺庙,这个兴国禅寺挺喜欢,虽然名气不大,寺庙的建筑规模也不大,但是结构特别紧凑,宗教氛围特别浓厚。尤其是到了晚上,少了白天景区的商业气息,多了些返璞归真后寺庙的凝重庄严。兴国禅寺里面,最有价值的就是摩崖造像,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也主要集中在这里。
【千佛崖】山崖上由西向东的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精美石雕让人眼花缭乱。千佛崖始建于隋代的造像群,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130多尊,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除了极乐洞,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这些佛像和雕刻的时代分别为北魏、隋唐、宋、清,非常有历史价值。
洪家楼天主教堂
中午送朋友到济南,然后我们找地方吃饭,因为过年路边的饭馆基本都不开门,于是搜了个肯德基,这里果然是开门的,而且居然还有意外的收获。发现旁边正好是一直想要去的洪家楼天主教堂。这里交通很方便,如果是自驾车,可以直接导航教堂,教堂门口的马路是不能停车的,可以在周边商业区找个停车场,走过来很近。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可以乘坐公交1、10、11、30、75、106路至洪家楼站下。
洪家楼天主教堂是常见的哥特式教堂,中西合璧的双塔哥特式建筑特别宏伟庄严,最漂亮的地方还是那些细节,精美的雕塑,华丽的彩窗,据说里面看效果更好,彩窗、雕塑更精美,还有漂亮的壁画。
可惜我们来得不凑巧,没有开门,就在外面看看吧。可能是因为我们和天主教没有缘分,因为我们去的教堂基本上都不开门,尤其是特别著名的那种。
教堂所在地是济南市区东部,历城区洪楼广场北侧,东邻山东大学老校,所以教堂就以洪家楼村而得名洪家楼天主教堂。其实全称应该是洪家楼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一般也简称洪楼教堂。
这个洪楼教堂据说建成时是济南市也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同时也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在中国近代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两大天主教堂是江西临川市的抚州天主教堂,山东平阴县的胡庄天主教堂。平阴县也是济南的郊县,三大教堂济南就有两个,肯定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胶东半岛沦为德国殖民地的缘故。
洪家楼天主教堂始建于1901年,历时5年建成,然后又经过扩建,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威严高耸,蔚为壮观,基本属于欧洲12至16世纪初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与闻名世界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夏特尔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极为相像。
洪家楼天主教堂的平面为拉丁十字形,教堂的外墙用石块砌成,西面的正立面有两座高大的尖顶分立式钟楼,石砌方形,塔顶高高耸起,高48米,左右为穹窿式尖券顶,具有典型的高直作风,一切都充满了向上的动势,其上布满了细长的尖塔和狭长的窗户,更增加了塔楼的高大。
两侧的尖塔和这座钟楼都很有特点,整个教堂的建筑上都装有射灯,晚上打起灯光应该会更加有气势,有机会的话来看看教堂华丽的夜景应该也是很不错的。
教堂旁边是山东大学的老校区,也叫洪家楼校区,这里是可以随便出入的。冬天的校园显得很萧条,教堂不开门,就从这里看看教堂建筑的侧面和后面吧。
从校区里面走可以绕着教堂转一圈,西侧的位置更好,林立的尖塔一览无遗,整个建筑显得更加的雄伟。
这里据说这次之前还见过教堂,规模当然没这个大,义和团时遭到了破坏,得到庚子赔款以后,教士又主持在这里动工兴建新的主教座堂,就是现在的这座气势宏伟洪家楼天主教堂。
济南虽然也算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但是标志性建筑物却不是很多,这个教堂绝对能算是一个,也是济南文化带的重要象征,所以非常值得来看看。
作为典型的哥德式建筑,这教堂结构特别规整,建筑质量也很高,尤其是细部处理特别精致,因为细节丰富细腻,更使得整座建筑给人气势如虹、精雕细刻、富丽堂皇的感觉。
屋顶是哥特式建筑特有的尖屋顶,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这种高耸的屋顶会让他们离上帝更近,屋顶的上方树立着十字架,四面墙上是长条装的窗户,钟楼南面的墙上挂着一面钟表,钟表数十年如一日的转着。
哥特式教堂最漂亮的地方还有精美华丽的彩窗,教堂内部布满了天主教题材的壁画和雕刻,华丽的大厅很可容纳千人同时礼拜,可惜今天不开门,以后有机会还是要进去看看的。
教堂后端也矗立着两个高约35米的尖塔,前后四塔相互对应,皆为青砖、料石砌垒,垂直挺拔,使整个教堂更加雄伟壮观。
虽然教堂的设计和监工是德国人,但是这么复杂的建筑和雕刻需要大量施工人员,据说当地三十多岁的著名石匠卢立成由德国人特意聘请为工程的总施工、总监管,带着本村一百多名石匠,总管着工程的一千多人施工,按其提供的图纸对采购、石雕以及木、瓦工等活进行安排调度,历时多年终于使工程竣工。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术、传统工艺可以建造任何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精细的建筑。
洪家楼天主教堂虽然是比较纯粹的西方建筑,但是依然可以在一些细部看出中国传统的影响。教堂主厅的屋顶盖着中国传统小黑瓦,教堂中门两侧上部石墙雕有两个石龙头,龙嘴大张,怒目圆睁,雕刻生动夸张,显然也是借鉴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教堂附近就是洪楼广场,就是我们中午吃饭的地方,也算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方。大家要是过来玩逛累了正好可以在这里休息休息,然后再进行下一段的旅程。
大明湖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和趵突泉、千佛山一起,是济南的代表,是来济南的必游景点。本来想去大明湖看看庙会,但是导航导到了大明湖的南门,进去以后才知道,庙会在老景区,要走北门。南门进去是大明湖的新景区,也算是歪打正着了,因为大明湖的老景区去过两次了,而新景区一直没来过。大明湖老景区门票30元,新景区这边是不要门票的。
虽然以前的糖葫芦没有这样色彩斑斓,但是那种老北京的山楂糖葫芦又大又圆又红,让人特别有北方过年的气氛。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这大山楂膏看得让人直想流口水,主要不是因为馋,而是看着嘴里发酸,有点望梅止渴的意思。以前的山楂糕可没有这么大块的,都是像糖一样包得一小块一小块的。
这边虽然没有庙会,但是春节的气氛也很浓郁,这里有很多小吃,而且都是那种很有年代感的小吃,让我们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那种味道。
在一年四季之中,大明湖冬天的景色应该是最差的,如果下雪,那一定也会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其他季节来,要是在日出日落时分,再配合鲜花和彩霞,那这里的景色也是可以和西湖媲美的。
大明湖北岸的小沧浪亭西洞门的两旁,挂着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书写的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道出了济南柳、荷、湖、山辉映一体的独特风貌,成为游览济南的人争相欣赏的名句。
走不多远就是司家码头,这里原来是大明湖南岸的主要码头,当年十分繁华,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两次从码头乘船游览大明湖,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昔日的司家码头早已不见踪迹,重建的码头再也没有了当年的痕迹。
现在这里是南岸的游船码头。坐游船游览大明湖只要20元,也可以从这里坐船去趵突泉80元,感觉乘船游览济南这座泉城也是很有味道的,如果坐公共交通来的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大明湖畔的二郎庙,这里供奉二郎神的作用是震慑蛟龙、消除水患。不过,大明湖难道还有水患吗?
超然楼
大明湖南岸的精华景点就是这座号称江北第一楼的超然楼。虽然是重建的,但也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楼,原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有许多名家留下过大量诗作。
这里也是大明湖畔的一个制高点,站在最高层可以360度俯瞰整个大明湖和附近泉城市区的美景,是个不应该错过的好地方。
这座恢复重建的超然楼是钢筋混凝土仿木楼阁式建筑,坐落在宽大的花岗石台基上,瓦面、附件、门框、窗框和栏杆都是采用铜质材料,匾额和抱柱采用掐丝景泰蓝铜工艺制作,整体感觉还是很精美的。楼高50多米,上下七层,走近看显得更加宏伟,也更加古朴典雅。
在超然楼主楼两边,还各有一座附属的建筑,和主楼风格很统一,现在是美术馆和展厅,它们一起组成了完整的建筑群。
超然楼里面像个博物馆,汇集了泉城揽胜、济南八景等木雕作品,鲲鹏展翅、万马奔腾、龙吐九鲤等根雕作品,大明湖八景等绘画作品,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书画界领军人物的真迹,也有极其珍贵的古老拓片。
根雕作品龙吐九鲤。
鲲鹏展翅根雕作品。
木雕作品泉城揽胜。
坐电梯可以一层层的参观展厅,也可以直达超然楼的最高层。电梯门一打开就看到这块匾额,单看“栏杆拍遍”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不过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用这个词作匾额。“栏干拍遍”的意思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不知道什么意思,难道是觉得现在雾霾越来越严重,所以心情很郁闷吗?
超然楼的正面,对着大明湖的一角。大明湖很大,所以有很多游船码头,都可以乘船游览大明湖。这里也有个很简易的游船码头,可能是因为大明湖非常平静吧,所以随处都可以停船上下游客,这里当然也有很多游客上下。
站在超然楼顶层眺望四周景色,果然济南的雾霾也比较厉害,本来冬天景色就萧条,还雾蒙蒙的看不太清楚,不过泉城的特色在这里还是可以一览无遗。
沿着走廊可以环绕一周,这360的无敌湖景说实话还是可以的。现在又是冬季,又是雾霾,虽然并不十分出色,算不上是美景,但是可以想象要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里应该可以算是美景如画的。
这个湖中的堤坝连接了大明湖的南北两岸,从这里通往大明湖北岸的老景区,不过那边是需要买票进入的。
老景区那里正在举行一年一次的文化庙会,人更多也更热闹些,我们因为车放在南门,所以懒得走了。要是坐公共交通来的,可以从这里走到北门出去,不用走回头路。
就是大明湖扩建新区的八景之一“超然致远”,这里可以看到景区内的牌坊、遐园、稼轩祠、铁公祠、历下亭、北极庙、南丰祠、汇波楼、明昌钟亭、明湖宝鼎、曾公画壁、湖心百米大型喷泉等景点。
在超然楼上,除了可以看到整个大明湖的景色,也可以看到济南市区的一部分,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基本上还是很能代表济南城的特点的。
繁华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有很多,各有各的美丽,也各有各的特色,最有名的当然就是杭州西湖。大明湖因为处在北方,尤其是冬天万物萧条,看上去远远没有西湖漂亮,但她的来历可不简单,因为这大片的湖水,是由济南众多的泉水汇流而成的。
可以说,这是由清澈的泉水组成的湖泊,这可是大明湖的独特之处,因此大明湖有中国第一泉水湖的称号。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
大明湖的历史非常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消暑游憩之地。名胜古迹遍布湖周,湖畔有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汇波楼、北极庙和遐园等多处名胜古迹,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所有建筑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
这是展厅里面超然楼的照片,虽然美化得比较厉害,但可以看出夏季大明湖非常美丽的。
大明湖
其实就算大明湖的景色并不美丽出众,但是作为独一无二的由众多泉水汇流而成的湖泊,这里就已经具有独特的魅力了。
更何况大家都还记得那个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呢。
这里每年有两次荷花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俗称荷花生日,当地则称为迎荷花神节,农历七月三十日,旧日的盂兰盆会,当地则称为送荷花神节。
千佛山
济南最著名的三个景区是趵突泉、大明湖和千佛山。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古称历山,相传上古时期,舜当皇帝前也是个普通老百姓,曾经躬耕于历山之下,所以这里也叫舜山或舜耕山。这样算起来,千佛山的历史可以算是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确实值得一游。
几次来济南都没有去千佛山,是个遗憾,这次无论如何要把这个遗憾弥补一下。千佛山也有庙会,但是我们到的太晚了。不过不要紧,这夕阳中的冬季的千佛山,更加有韵味。
不过,来得晚了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不用买门票,因为景区的工作人员全都下班啦。千佛山大门票30元,里面的主要景点还要另收门票,兴国禅寺5元,观音园3元,万佛洞15元 ,我们当然全免啦。这也是我们旅行的一个必杀技,你们不要羡慕我们,我们几乎一大半的景区都是这样游玩的。
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从那时候开始,这里就叫做千佛山了。
远处还有个新建的景区弥勒胜苑,对称的仿清式建筑,由弥勒佛雕像、石壁浮雕、樱花园和附属建筑组成,高低错落,虚实结合,和谐统一,据说融合了中日园林建筑的精华。因为来回需要2公里,天色渐晚,所以觉得先去主要的兴国禅寺,回程有时间再去这里。
千佛山的半山腰是的主体建筑群,也是千佛山的精华所在,由历山院和兴国禅寺组成。
历山院在兴国禅寺东侧,俗称东庙,据说这里是为了纪念远古时代虞舜在历山之下开荒种田,颂扬古代明君,发扬大舜文化,所以将这一院落命名为“历山院”,门额为乾隆御笔亲书。
历山院依山而建,院内仿古典建筑和古柏、古槐、银杏相对,红墙青瓦,古木绿荫,显得古色古香。主要建筑有舜祠、鲁班祠、三圣殿、一览亭等等,是一处儒、道、佛三教合居的长方形院落,上下错落,全都转下来还挺费力气呢。
据史料记载,儒、道、佛三家曾先后涉足这里。明成化四年,济南德王府内官苏贤,欲成“善果”,捐资修建了三清殿和真武楼,祀元始天尊、武德天尊、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紫微大帝等道教信奉的祖师。就连舜也被道教尊奉为天、地、水三神中的地神(天神为尧,水神为禹),立祠祀奠。清康熙年间,文人们又把儒家的创始者孔子供奉在文昌阁内。清代还曾建有观音堂,奉祀观音菩萨。儒、道、佛三家,同居一处。
这里可以看到济南市区的景色,据说山顶的一览亭,如果天气晴好的时候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我们这次是没有时间了,大家有时间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样的美景。
千佛山有很多门,我们用导航搜的千佛山公园,走的是北一门。看来又走错门了,索道好像是从美院门那个方向上山的。但也不要紧,我们这个门从山下的大门走到半山腰的历山院和兴国禅寺,并没有多远,感觉根本没有必要坐索道。
兴国禅寺
穿过历山院,前面就是兴国禅寺了。两组建筑紧相毗邻,左右呼应而又相互对峙,各具韵致,可谓珠联璧合。
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因为建在千佛崖旁,所以就叫做千佛寺,到了唐贞观年间,经过扩建,才改称为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的建筑更加紧凑,香火缭绕,气势不凡,很有些佛教圣地的神秘氛围。
去过很多寺庙,这个兴国禅寺挺喜欢,虽然名气不大,寺庙的建筑规模也不大,但是结构特别紧凑,宗教氛围特别浓厚。
整个寺院殿宇亭廊错落有致,苍松翠柏储绿泄润,钟声盈耳,香烟缭绕,大有深山古刹之妙趣。
尤其是到了晚上,少了白天景区的商业气息,多了些返璞归真后寺庙的凝重庄严。
兴国禅寺里面,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一片摩崖造像,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山崖上由西向东的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精美石雕让人眼花缭乱。
极乐洞为造像群主窟,中间阿弥陀佛盘膝禅坐, 高3米,身后饰佛光。右侧大势至菩萨 ,左侧观世音菩萨侍立,高近3米,开皇十一年凿成。
千佛崖始建于隋代的造像群,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130多尊,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除了极乐洞,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
千佛山的摩崖造像除了这里的千佛崖,还有开元寺摩崖造像、大佛头摩崖造像、黄石崖摩崖造像三个地方,除此之外清乾隆“千佛山极目有作”碑刻及清“禁于千佛山凿山伐树特示”碑刻、清乾隆历山铭碑刻、清光绪丁宝桢十二屏风碑刻,也都是精品。这些佛像和雕刻的时代分别为北魏、隋唐、宋、清,非常有历史价值。
据说千佛山之东的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这里是依山壁而建的对华亭,始建于明代,因遥对“华不注”山而得名。这里是禅寺东南隅的一个小独院,也是全寺的最高处,可以鸟瞰整个兴国禅寺。
昔日对华亭为僧人面壁诵经、修心养性之处,后来几经兴废。这里面还有吕祖洞,可惜已经关门了。看来虽然免了门票,但也会有一些遗憾,这就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吧。
院门上挂着木刻匾额,上书“对华亭”三字,这几个字是赵孟頫所写,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赵体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确实让人大爱。
其实这里才是兴国禅寺的正门,和历山院相连的那个门原来是后面,只不过因为方便现在都是从那里进来了。门两侧石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为清末秀才杨兆庆所写,字也是相当不错的。这里有路也可以下山,千佛山的山路四通八达,有时间、体力好的话可以好好转转,但估计一天也转不完。
千佛山
虽然没有赶上白天的庙会,但是少了人多拥挤的繁杂,还能感受到这里浓浓的过年气氛,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啊。
天色太晚,这次是没时间去弥勒胜苑了,只好在这里再次远远眺望一下。
因为山势遮挡,这里只能看到号称"江北第一大佛"的大肚弥勒佛铜像,气势不凡。
来到山下,天色渐晚,灯光已经亮起,夜晚的千佛山也有迷人之处。要是天气好,可以在晚上登临千佛山看看泉城的夜景,一定也是非常漂亮的。
逛得很累,晚上要吃饱喝足,因为大多数饭馆都不开门,就按照经验先是导航搜索沿途的肯德基,因为那里肯定是最繁华热闹的区域。果然发现了旁边这个天丰园。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但是这个天丰园是济南商人在济南开设的专营“狗不理包子”的饭店,虽然还没有100年的历史,但也确实是一家老店。不过价格和天津一样贵,味道也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不推荐。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