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Hello,我是阿久,90后旅行达人,旅游自媒体,自由撰稿人。爱旅行、爱摄影、爱记录、爱分享,愿我看到的世界也是你喜欢的。我的足迹到过我国北京,上海,重庆,辽宁,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安徽,浙江,江苏,广东,海南,四川,云南,青海,甘肃,广西,西藏,福建,台湾,澳门,贵州这二十五个省市,国外去过泰国、日本、缅甸、越南、斯里兰卡、济州岛等。更多最新旅行信息,可关注我的微博:@阿久的旅记,微信公众号:ajiudegushi合作或交流,可加微信:wmjing
【序】 睡多了的默契和临时的约定
“我好想去大理啊。”“挺好的,我喜欢,你去吧!”“我一个人,有点怕怕的。”这段对话发生在热血沸腾的五月,对方是黄老师。那一刻的我在办公室为准备期末检查的材料而疯狂,但我的脑海还是随即回想起四年前在大理的时光,特别是沙溪,那是我回来至今还魂牵梦萦的地方。我用脚趾头也可以想出黄老师最后说的那句话的内在含义。但面对眼前的那堆毫无头绪的材料,我毅然把手机扔在了一边。当我再次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六一儿童节的欢乐也已散去,我的学生们已经开始有了点毕业季的蠢蠢欲动,而作为这帮孩子的猴王,除了安排好每天的教学任务外,脑海里也开始盘算着暑假的计划。济州岛是家中小妹想去的地方,也曾答应过她在她大学入学前带她出去一次,这样一算,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若有时间,应该不会再考虑出到国外的远门。对于一个教师,特别是热衷于旅行的教师来说,暑假是怎么也不能宅在家浪费的一段时光。于是,我又想起了黄老师。“你确定去大理了吗?我想去腾冲,西双版纳……”
想起曾经答应过一个朋友,等将来有空就带他去大理,可目前看来,似乎这一切过于遥远,因为他即将成家立业,他要背负更多的责任,也便不可能说走就走。于我而言,四年前的那场滇藏行所去的地方都是匆匆而过,看得最多的是路上的风景。于是,心中有了想法:何不妨趁此机会,再走一遭云南?也算是代替那个朋友再去仔细看看那苍山洱海吧!
“可以啊,只要你带我去了大理,其他地方都随你。”黄老师就是这么一个随性的人,有了前一次搭档的缅甸行,对于我们在旅行中的契合度我还是充满信心的。只是我没想到,当她跟我这么说的时候,已经入手了Lonely planet《云南》——只会跟团的她居然也学着自己去做攻略了,看来缅甸之行偷学了不少!走过几个国家就以老驴自居,认为国内的功课不需要做太多,再加上这条又是熟悉的线路,于是我就只确定要去的地方,然后买票、订酒店。但是走老路光去云南,我又不太甘心,心里盘算着新疆,还在纸上手绘了这一圈的旅途,做了粗略的预算。想到如果去新疆的话,交通不方便,两个人拼车不划算,遂在朋友圈征友,奈何回复者数,行动者少!很多新驴会在出门之前规划再规划,而我却是都想去一个地方还想再去一个地方,所以攻略越看越多,越看越兴奋,到最后恨不得把中国都周游个遍——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距离出发还有半个月的时候,我想到从云南辗转去新疆,可能还要走回头路,还要绕好大一个圈,过程可能比较艰苦,再加上当时的我还收到了回校考试的通知,于是又改变了路线——从昆明进,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再到稻城……最后从成都回,在省略号中有我特别钟爱的色达、若尔盖,能否去得成都要看后续的时间安排。正当我们确定了路线的时候,枫哥冒了出来,这个我大学时偶然间认识的学长,这个平时一向理性严谨的学长,居然说要跟我一起去云南。起初,我是不相信的,直到那天问了我们的行程后二话不说买了同一班车我才反应过来。原来他没在开玩笑。他后来的在游记中说道:“喧喧嚷嚷的城市,忙不完的生活,总是让我们想要逃离。许多次计划出行,但是因着种种缘由而耽搁,望着远方,却迈不开步伐。”看来,是我们给了他这个放松自己的机会。
每天聊嗨,就差出发了!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成立了一个三人去大理的小群,我负责每天在群里发布一些出行小攻略,或是前线发来的美图,以增强大家出门的信心。有趣的是,我跟黄老师分别去网上买披肩,最后收到的竟是同一款。这大概就是睡多了之后的默契?!离出发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也是一个偶然,刚考完试的云也有意向参与我们的旅行,不过她说要等分数出来后,自己落榜了才能安心去旅行。我去,还是第一次这么期待落榜。当然,在考后,云也自知考前没有充分复习,等成绩只是为了安慰自己。过了两天,成绩公布,云果不其然地没过,于我们四人行而言,这是一件好事。一个星期,也足以让云准备一些出门的东西。我们还在群里商讨着买了同一款的防晒衣,美其名曰“队服”。这个群到最后,画风完全变了。看到彼此的逗逼,对我们的出行又多了一份期待和信心。至此,我们四人滇川旅行小分队成立。
Part 01 火车上的遇见
2016年7月22日,这个日子要被铭记。无论将来是否有机会再同行,这个让我们机缘巧合凑到一起出发的日子值得被纪念。由于路途遥远,我从前一天就赶到黄老师家借住。云跟黄老师家近,所以我们就商量先汇合,然后由黄老师妈妈送我们去火车站。云在出门前开玩笑地说,旅行开始了,第一站,黄老师家。在去往温州火车站的路上,黄妈妈对我说了句,你就是上次(跟我女儿)一起……我说,对对对。你们可真有意思,冬天去热的地方,夏天去冷的地方。对啊,这才是旅行的意义嘛。坐在一旁的云接了一句。我们在黄妈妈的再三叮嘱声中到了温州火车站,此时的枫哥还在路上,时间尚早,我们就先在肯德基稍作休憩。(攻略插播:我们的乘车路线是按照我四年前的印象安排的,从温州到金华再到昆明,可快出发了我才发现宁波有直达昆明的Z字开头的车。这个教训告诉我们,时代在进步,攻略要及时更新(。??。)?)
与枫哥汇合后,我们便大包小包过安检。这个时候是出游高峰期,所以安检排队的人很多,正好轮到我前一个时,工作人员卡了一下。旁边身份验证的大叔随即说了句,不要把美女拦在外面呀!正当我偷笑时,那位叔叔又开始发言了,黄XinRong,怎么不叫黄蓉啊,你的郭靖呢?看来安检人员的工作很无趣呢,逮到一个乐一个。我们坐的这趟K1396是辆长途车,所以在起点站上车的时候车厢内基本没人,整个车厢就像是被我们承包了,我们便开始自嗨起来。扑克、零食、手机……全部上桌。
正当我们准备娱乐时,列车员姐姐走了过来,并拿了一个红袖章给枫哥,让枫哥带着,说是护航G20的需要。拿到红袖章的枫哥显得特别得意,随后还把整节车厢巡视了一番,顺便热心解答旅客的疑问,让人误解为他便是列车员。当我将戴红袖章的枫哥发到朋友圈时,有人回复说,列车员因不满生活的现状,偶遇车厢中的三位姑娘,决定跟随她们一起去大理。
于是,列车小哥就被这样被我们拐跑了。列车在运行了近5个小时后到达了金华,此刻的金华已被夜幕笼罩,在修建的金华站显得有些杂乱。黄老师背起包下车的时候嘀咕了一句:“不是说不重的吗?”“对呀,这个包比起书包负重好多了呀!”我还是颇有些得意,转而又挑了挑眉,“重的话,不如你在这里买个行李箱?”我似乎看到了内心在咬咬牙的黄老师,她说:“算了,没事。”后来枫哥是这么评价黄老师的——会讲究,也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我的妈呀,这是多么高的评价,高得我都有点嫉妒了。
其实也确实如此,从金华下火车时,我们绕着火车站走了一圈才找到一家稍微合适点的地方吃饭,吃完后又绕回火车站对面,没怎么长途旅行过的黄老师也能义无反顾地背起包跟着我走下来,确实很辛苦。作为一个活在梦幻中的少女,她大可不必受这份苦,不必折腾这么多。在这一次旅行中,包括后程,黄老师的某种精神让我刮目相看了。我们在车站附近找了个地方吃饭后发现时间尚早,而我们从金华去往昆明的车次是在深夜12点多,于是大包小包的我们又找了个火车站对面的饮料吧休息。“我们坐这里这么久,人家都开始嫌弃我们了。”“管他呢,我们本来就是来蹭空调蹭wifi的呀,而且我们也消费了,有本事赶我们走啊!”只有我们四个顾客的店显得有些空旷,我们便有些随意起来,甚至在他们的洗手间洗漱起来。在闲谈与被嫌弃中,时间的指针终于拨向了十二点,我们拎起自己的行李走出了饮料吧。
人头攒动的候车室,还好此时G20还远,安检不需要很多程序,我们一看到空位就立马坐下,黄老师是个大水桶,到哪里都免不了要喝很多水。“枫哥,作为我们团唯一的男士,接水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当然这不是黄老师说的,内敛的她是不会这么直接的,而我总是这么善解人意。“说真的,重的话我帮你拿一点好了……”“不用不用,我可以的!”我想起之前在朋友圈火了一阵子的文章,标题好像叫,姑娘,你这么独立,谁还敢来爱你?所以,独立的姑娘到底哪里惹你了?Z287准时来到金华站,我们也终于能有地方名正言顺地歇脚了。
当火车启动,况且况且地开出金华站时,我们也都渐渐进入了梦乡。
Part 02 故地重游,“吃”字当头!
火车上的日子漫长却不无聊,我们四个人的位置挨得比较近,睡醒了后便开始进入一天的娱乐(打牌)活动,在这辆列车上,我们以腿和被子为桌。打累了便看看窗外的风景。
(老师们的纸上五子棋以及执着地算昼长时间的黄老师留下的墨宝)枫哥说,他坐过最长的火车也就一个晚上,这次30多个小时的火车之旅足以创造他的记录了,云和黄老师也亦如此。而我则是难得坐一次长途的卧铺火车,这也是工作后才有的享受。
当火车到达昆明的时候,昆明的天快亮了,我们想找个地方冲个澡稍作休息,好不容易找到稍微廉价些的地方,但却说我们有四个人不能开一间房。我强调我们只是进去冲个澡便出来,她也硬是不肯。我们商量过后,换了一家,就在昆明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在昆明火车站附近会有一些阿姨在拉客,价格大约100上下,这个价格的环境算可以了,适合暂时歇脚。)我们轮流洗漱完毕大约八点左右,出门便直奔翠湖。
翠湖依旧是四年前的那个湖,湖中依旧只有寥寥几朵的荷花以及数不清的荷叶,举着长焦镜头的大师们在找各个角度,试图拍出它们最美丽的样子。我们漫无目的地穿梭在翠湖里,一不小心还偶遇了“海鸥老人”。想起自己刚给孩子们上过《老人与海鸥》这一篇课文不久,老人的形象还深深地停留在脑海,于是便觉得冬天的翠湖应该是温暖的,喂食海鸥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从翠湖出来后,一转眼就看到了陆军讲武学校,展出的东西并不吸引我们的眼球,但它鲜艳的外表让人不得不想要驻足拍照。在学校里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操场,我们就在此地“发功”。
云南大学是很多到了昆明的旅行者必去的地方,我们也不例外,一眼望去满目是树的学校让我们时不时都想停下来坐坐。云南大学里还有西南联大旧址。
当然,对于这些人文的建筑,我们的兴趣不是特别大。正当我们找到一个小亭子准备小憩时,之前在网上约好的崔姐来电说自己也已抵达昆明,即将到达云大与我们汇合。在崔姐的建议下,我们准备去东西塔,可当我们辗转公交到达目的地时才发现这两座塔都在维护中。此刻正值中午,外面的天气热,我们便在附近的麦当劳坐下休息,顺便商量晚餐该吃点啥。我们在麦当劳的长桌边坐成一排,翻看着LP上的推荐。“来云南一定要吃正宗的过桥米线啊!”“这家东南亚风格的餐厅也不错哦!”……对于吃,我向来不发表任何意见,静等他们讨论的结果:好不容易来一次昆明,不如都吃吧!于是——我们在麦当劳享用完下午茶后,便向金马碧鸡坊附近的建新园出发。
考虑到我们还有下一顿,于是五个人便点了两份,浅尝辄止。四年前的味道我早已忘记,看着面前满满一大碗的米线,口中已忍不住分泌唾液。汽锅鸡、米线、配菜……三两下就被我们下肚了。
这一天的云很厚,我们也便拍不到黄昏时最美的金马碧鸡坊,但这并没有降低我们在金马碧坊演戏的欲望。等到夜色渐黑,我们才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哥多水。
这是LP里推荐的一家餐厅,是一家傣味餐厅,推荐这里的菠萝饭、烤鱼、老奶洋芋、包烧脑花,口味比较重,也正好适合我们。不过饭点的生意异常火爆,位子都坐在门外的巷子里了,我们等了约半个小时才吃上!
借用枫哥的朋友圈结束这一天:借远处的风景,稀释生活的忧扰;看异地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渺小;听你我的故事,珍惜此刻的时光;用双脚丈量大地,用相机记录回忆。我在昆明,你在何方?
Part 03 所幸,多年以后的它依然这么安静
我们的下一站是大理沙溪。早在四年前我就来过沙溪,被它夜晚迷人的满天星所折服,所以此次大理的第一站就直奔这里。(因为太热衷沙溪,导致行程安排上出现了一点点小失误,当然这是后话了。)巷陌是我提前三天在网上预订的,是一家青年旅舍,跟沙溪车站不远,但在小巷子里,不是特别容易找,还好拐弯处都有提示的小牌子。拖着行李的我们,带着一身疲惫走进了巷陌,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
不过,此刻的我们最想做的是冲个澡洗去火车上的那股复杂的味道。女生果然是一种很麻烦的高级动物,何况我们还有四个,所以当唯一的男士收拾好自己准备在院子里打台球的时候,姑娘们还在装扮。这是一个十分晴好的天气,所以大伙儿都在精心准备自己的仪容,以便待会儿拍大片。
等一切就绪后,已经是午后两点左右了,这大概饿坏了枫哥。还来不及享受这客栈的悠闲,我们便出门了。崔姐在大众点评上看到了翕卢的评分挺高,于是我们便想去尝尝。可是一进店我们就傻眼了,没有菜单呀,店主说看菜点餐,后来我们发现云南很多店都是如此,看来不做好攻略的话还真不能爽快地吃了呢!这家店的桌椅都比较矮,桌子也不大,坐下来就像平常在家吃饭一样。我们继续参照网友的推荐,再结合自己的喜好,点了满满一桌菜:香草排骨、芋头花、松茸鸡汤、土豆饼、乳扇……
在等菜的间隙,我们发现这里还有住宿,于是便走上楼参观,顺便在楼顶眺望下沙溪远处的风景。
除了芋头花有点不符合我们的口味外(不过,云特意强调这很符合她的口味,下饭吃简直不要太棒,只可惜肚子有限,只好剩下一些),其他菜都被我们吃得精光,香草排骨是在我们接下来的旅程中一直惦念着的一道菜。
沙溪古镇不同于乌镇这类风靡于江南的古镇,它因交通不便,至今仍保留着最原始的特色。虽然相比四年前已繁华了不少,但人流依旧不多。古寺庙,古戏台,古商铺,古老的红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树,古巷道……这些无不让我们着迷。散步在古镇,似乎一切都慢了下来。在这里,你感觉到只有淳朴的当地人和他们不紧不慢的生活。
四方街是沙溪最富特色的地方,蓝天白云下,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偶尔会有小狗穿行,没有旅行团的沙溪显得更加自由,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像是来散心的,他们或在街边下棋,或在街边向当地人买些松茸,亦或只是漫无目的地闲逛着,我们亦是如此,边走边拍,走走停停。
当我们再次回到巷陌时,大厅里已坐了不少人,吆喝着要一起玩游戏,我舍不得漫天的繁星,于是便拉着崔姐请教怎么拍。我们来到旅舍的楼顶,装好三脚架,按照崔姐的方法,在三脚架四周都打上手机电筒的灯。可惜试了几次,都因天上的云还不够薄而告终。期间,我们还错过了旅舍小伙伴的吉他演奏。
Part 04 在金梭岛,我们的慢时光
当我跟黄老师确定去大理的时候,我问了句:“黄老师,我们可以去住一晚贵一点的酒店吗?”“我没问题啊,随你。”我们一拍即合,才有了这一天的行程。
在沙溪,一切都显得很慢。慵懒的早晨伸一个慵懒的腰,开始慵懒的一天。在大理的第二天,我和枫哥动作比较快,就出门为大家寻觅早餐,出门几天来,还没有好好地享受一顿早餐呢。在沙溪车站斜对面,找到了比较符合我们口味的早餐店——喝碗粥,再配个鸡蛋。
当我们拎着早餐回到巷陌时,姑娘们也差不多收拾好了自己,我们便将早餐摊开在院子里的木桌上,没想到这时巷陌的狗过来了,吓得我赶紧躲起来。云对狗喜爱有加,又是抚摸,又是挑逗。
用完早餐,收拾好行李我们便要离开沙溪了。退房时,巷陌的小姑娘告诉我们大理古城没有火把节,而我只能肯定的是沙溪的火把节富有当地特色——村里人围着火把载歌载舞。本着对当地人的信任,我们决定火把节的时候再来巷陌。
但不知是这位小姑娘的消息有误,还是她故意想让我们多住一晚她家,后来我们得知大理三月街的火把节更为盛大便也没有辗转再回到沙溪。当然,这一天的重点不是火把节,而是金梭岛。这是在环洱海的时候可以眺望到的小岛屿,在海东镇。从高空往下看,这个小岛状如织梭,横卧在洱海之上,故而得名。在大理一带的传说中,天上一位善织彩锦的仙女将自己的金梭遗落洱海,金梭幻化为岛,成为人间美景。
每个旅人都更喜欢有故事的地方,所以人们总是脑洞大开地尽可能为每一个景点配上一段神秘的传奇故事。
去往金梭岛要坐大理到海东的班车,在金梭岛码头的路边下车,然后再坐船到岛上。坐船的时间才五分钟左右,乃至我们还在凹造型拍照时,船上的司机就告诉我们靠岸了,该下船上岛了。上岸我便给酒店打电话,他让我们在原地等待,会派人来接,这才知道我们订的两家酒店是相邻的。在等待的间隙,我们在码头拍起照来。
不一会儿,两家酒店的帅哥就来接我们(的行李)了,岛上没有通车,只能步行,帅哥们用电瓶车驮着行李,穿过烧烤,绕过一个又一个小巷,把我们分别带到了各自的酒店。
不得不说,这是我有生以来住过最奢侈的酒店,看到面向洱海的窗户,便迫不及待地招呼姑娘们赶紧来拍照。一个窗台,一抹阳光,波光粼粼,最美的从来不是风景,不是时光,而是与你同行的那份情怀,那份属于自己的情怀。
拍了照,有些累了,云姑娘使出了传家手艺——王氏马杀鸡。在拾光拍了不够,又去隔壁的悦泊拍,调侃酒店的小哥说,我们是隔壁的住客,能来你们这儿的影院看电影吗?他大方地说,当然可以,我们是对外开放的!于是,趁着天还未黑,我们赶紧在阳台上,夕阳下,“咔嚓咔嚓”地拍起照来。
当我把图片晒在朋友圈时,有人说,你们不是穷游吗,怎么还住这么奢侈的酒店?穷游不是一味地省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何不到所有收费的景点门口拍个照就走呢?我所理解的穷游是在有限的金钱内提高旅行的性价比,比如当我们知道坐公交更省而我们也有时间时,就不选择打车。而这次入住金梭岛的海景房,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足以超越它的价格。
▲悦泊精品海景客栈一直到傍晚天快黑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收起相机,才想起肚子已在抗议。大约八点左右,我们从酒店出来没走多远就看到了一家店,叫妈妈馆子铺,主营白家菜。按照惯例,打开大众点评网,点上几道热推的菜,为庆祝我们走过的这段路并展望接下来的旅程,我们还点了一壶玫瑰花酒。
不知是我们太饿还是这里的味道着实不错,我们将一个个盘子都一扫而光了,玫瑰花酒也有淡淡的玫瑰香,入口柔顺。酒足饭饱之后,我们便踏上了回酒店的路。月黑风高,月明星繁,云姑娘和黄老师忍不住就在路边的椅子上赏起了星星。我们径直走回酒店后,匆匆洗洗也便入睡了。
至于她们?大概金梭岛的夜晚太美,就枕着睡着了,又或者被金梭岛的国王给娶走了。★金梭岛旅行小贴士大理如何到达金梭岛:在大理火车站对面的大理汽车东站旁边的福海路上坐“下关——海东”的班车,告诉售票员你要去金梭岛码头,大约半小时左右,5元/人;到了金梭岛码头售票员会叫你下车,你只要沿着左边唯一的岔路进去大约走10分钟,就会看到停着一些船只的码头了。在码头买票,告诉售票员你住的金梭岛酒店的名字,他会卖给你5元的票。(值得注意的是,就算你不住岛上也要说一个岛上的酒店名字,比如悦泊、拾光都可以,否则会卖给你20元一张票。)从金梭岛出来的船是不需要再买票的。妈妈馆子铺:推荐菜:清蒸丁桂鱼、炒螺肉、银鱼炒鸡蛋、小米粑粑、椒盐小河虾等
Part 05 除了风花雪月,大理还有我们啊!
自从来了大理,日子都是从自然醒开始的。
为了不浪费这昂贵的酒店,我们晨起用餐后还去健身房跑了个步。酒店的伙计说,这周围以后要建更多这样的酒店啦,想起前一天路过的那些正在修建的房子,脑补几年甚至一年以后的金梭岛将被度假者们所占领。
退房出门,看到酒店门口刚安装好不久的秋千椅,忍不住上去做了一圈,没想到!沾了一裤子的油漆,亏得我的裤子就是蓝色的。依旧是昨天的小哥,将我们送回码头,路上正巧碰上火把节的准备活动。小哥还说,今天岛上有划龙舟活动,可惜我们要离开了,不过,大理古城也有活动呀,此刻真希望自己会分身,一个留在岛上看龙舟,一个去大理古城看火把。
我们和当地人一起坐上一条老旧的小船离开了这个让人沉醉的小岛,前往大理古城。享受完了星级酒店,我们该回归现实了!于是,选择了古城内的一家叫三人行的青旅入住,正是这个老板告诉我们大理古城内的火把节活动更为盛大,我们才思来想去后再次改变行程,退掉了沙溪的巷陌,决定在此多留宿一日。当一切都搞定之后,已是午后,饥肠辘辘的我们便在青旅附近的洪武路随意走进了一家店,点几个当地的家常小菜,味道却是出奇的棒!记下了名字,叫家宴小馆。
在网上预约好风行车行的车,就在古城东门口。酒足饭饱后就去提车,车行给我们提供的是黑色大众,但我们被旁边大红色的所吸引,可惜车太小坐不下我们五个人,拍个照留念下。
下午三点左右,开始我们的自驾环洱海之旅。没有地图的我们就沿洱海往北出发。事实证明,沿途美景太多,每一处都想多停留会儿,没有完整的一天根本来!不!及!我们当即决定走到哪算哪,待到夜幕降临便折回。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是广为旅行者所传颂的大理景致,而此刻的我们只想吹吹洱海的风。车子驶进才村,绕到最靠洱海的那条路上,终于看到了网上热传的拍大片的地方,也遇到了很多拍婚纱照的新人们。树桩、洱海、倒影……这里满足了伪文艺的我的所有幻想。
四年前吃过喜洲粑粑,从此心里种下了喜洲这个名词,这次既然路过也便停下来看看,只是进到古城内要收门票,朋友们也说票价内的风景不如海边的好,因此我们便只是“到此一游”。
离开喜洲,前往朋友推荐的海舌公园。顾名思义,这整个公园是舌状的。公园入口处道路的两旁,长满了竹子,真是个适合拍照的好地方。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从西边走到东边公园的尽头,许是天不够蓝,又或是时间有些晚了,里面的游客不多,我们又开始沉醉在摆拍中。爬上树,迎着风,扔石子,玩游戏……在这里,时光仿佛倒流了,我们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小时候。
离开海舌公园的时候,天色逐渐暗下来了,我们商量过后决定折回古城,第二天再继续前往双廊等地。我们的晚餐地点选的是LP上热推的益恒饭店,这家装修看似没什么特色的老店就在东门进去的左手边。这一路,黄老师既当摆拍造型师,又当点菜小能手,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
饭后,我们逛到了洋人街,热闹的酒吧不是我喜欢的,但对静吧还是有些向往,但听说这里的消费高得吓人,想想我们也便作罢。逛回三人行的时候,旅舍阳台上已聚集了几个谈天说地的人,我也找了个椅子靠着,吹吹风看看星,顺便瞎想下那虚无缥缈的未来。
为了能顺便环完海按时换车,第二天我们起得比较早,计划这一天上演公路大片。三塔公园是我们的第一站,里面的风景不知好坏,但门口的阵势确实拍照的极佳背景。
考虑到时间的紧迫性,出了三塔,我们便准备直奔双廊。但还没到双廊的时候,我们便来到了拍公路大片的好地方,停下车,摆好三脚架,凹好造型,“咔擦咔擦”连拍几十张。
双廊靠着洱海,但也正因此,很多咖啡馆/宾馆都为己圈地,甚至出现了拍照十元这样的提示语,看过很多免费的美丽风景,被这样的阵仗所吓倒。因此,双廊给我的印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匆匆一逛,便选择离开。
回程再次路过海东镇,看到了昨天小哥说的划龙舟,也因此,我们被堵在了海东。岸边人山人海,我们的车寸步难移,自然也没有按照规定时间还上车,还好老板理解,没有为此而多收费用。把车还了之后,我们便开始游览古城,顺便等待晚上的火把节。无论是江南的古城,还是这里,免不了的总是那些文艺的小店,更奇怪的是我们却不厌烦,看到新奇的事物总忍不住想瞧瞧、摸摸,一时高兴还会将它收入囊中。
在闲逛古城的时候,我们还多方打听,最终得知,出于安全考虑,古城内是不燃烧火把的,真正有“火”的地方在三月街。黄老师买了一根火把,我们分着玩,权当是体验,在三月街往苍山的方向,我们一路走,火把一路燃烧,快要燃尽的时候便被我们扔进了附近的火堆里。
火把节是少数民族的节日,但此刻游人们也仿佛也属于这里,和当地人一起围成圈,绕着火把载歌载舞。旅行小贴士租车:我们租的车是风行车行,算是大理古城信誉比较高的,服务态度也不错。环洱海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大理美食推荐:益恒饭店推荐菜:香草排骨、蜂窝玉米、酸菜鱼、老奶洋芋、雕梅扣肉等家宴小馆(洪武路)推荐菜:铁板小土豆、家宴烤鱼、柠檬双椒鸡、红烧茄子等小吃:喜洲粑粑(推荐咸味)、烤乳扇火把节:农历六月廿五是大理白族火把节,届时游客较多,若想体验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行程,订好住宿。
Part 06 丽江啊,你还是喧嚣依旧!
为了赶上去往丽江的K9629次火车,我们早早便起床,这天是7月29日。去过丽江的男女对它褒贬不一,记得一个在丽江开过一年客栈的朋友说,丽江是呆着会觉得腻,但离开了却又有些想念的地方。我虽到过丽江,但那只是路过的匆匆一瞥,所以并没有评价它的资格。而对于其他几位小伙伴来说,丽江是心中的一个向往,像是到了北京却不去爬长城一样,会留下遗憾。
在大理开往丽江的火车上,作为领队的我细细看了下前几日在大理潇洒的账目,相比之前的预算来说,有些超了,当即有点严肃地对大伙儿说:“我们去丽江,不能再每顿聚餐一样大吃大喝了,这样会出事的!”小伙伴们想想也有道理,一致认同我们该节俭些。可到了丽江,我们才发现之前的决定是多么的荒唐!到达丽江火车站时,已是中午时分,车站外一排蓝色的旅游面包车,叫唤着去丽江古城五元一人,由于我的失职,把小伙伴带到了离火车站较远的公交站,问了一个路人才知道这趟公交的间隔时间比较长,让大家在烈日下多受了一份等待的苦。等了约半个小时后,我们拦下一辆出租车,司机大哥是当地纳西族人,一边开车一边跟我们开玩笑,我们借机学了几个纳西族方言词,忍不住夸赞我们是好学的好老师。上出租车的时候,我联系旅舍,老板让我们到九州饭店下,他们会派人来接。后来,我才知道九州饭店算是附近地标性的建筑,也是很多当地一日游接客点之一。我们的旅舍就在九州饭店斜对面的巷子里,或许是丽江地方不大,但游人多需求大,很多民宿旅舍都开在小巷子里。我们在房间里简单收拾后,便准备出门填个肚子,逛逛周边。从旅舍老板那里得知,附近有菜市场,我们便决定去逛逛,买点水果补充下体内的水分。去往菜场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街边摆着卖玛咖的,老板自称自己是批发的,并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哪些是优质的,哪些又是稍差些的,而我们几个都是外行人,枫哥又即将踏上归程,便驻足在这里准备仔细了解一番。想着价格不高,小伙伴们就分别买了一些,考虑到我们的行程才至一半,直接让卖家打包好寄回去了。当然,我是不主张买旅游纪念品的,这质量的好坏我也不做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到旅行的目的地逛逛菜市场会有别样的发现,比如我入了一双伴我度过后面行程的拖鞋,黄老师入了一个杯子。有时候想想,其实旅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只不过多了一份对未知的世界的期待与惊喜。回到旅舍,我们便开始向老板咨询第二天以及泸沽湖的行程事宜。拉市海是在我来之前听到最多的名词之一,听说那里可以划船骑马,便有些心动,崔姐此前去过,便选择了虎跳峡。而泸沽湖的游览需要两日,自行前往有些不便,我们对比了价格觉得网上提供的纯玩精品团也还不错,便把这个行程也确定了下来。最好的旅行,不是按部就班地照着计划走,而是边走边探索边规划,我们享受这样的过程。
等我们再次从旅舍出来的时候,丽江的天空渐渐有些暗了。我们随着人流爬过小山,进到了古城里。充斥着叫卖声与吆喝声的大研古城游人如织,我们几次三番想要另辟蹊径都失败了,可见古城的每个角落都被占领了,大水车前更是排队拍照者无数。
逛累了的我们想试着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走进了小吃城,虽然饿,但看到比大理高出一倍的价格我们也便没有放开肚皮来吃。
当夜色再深一些的时候,古城里的人潮渐渐退去,在微弱的灯光下,我们也告别了大研古城。
回去的路上,我想起,四年前,我曾对自己说再也不踏足丽江,而今再次从古城里出来也是这样的想法,但我也不能确定自己以后是否真的不会再来。我总觉得一个旅行目的地之所以人来人往,被很多人惦念,总有它的魅力所在,只不过不符合我当前的品味。
Part 07 拉市海
意犹未尽的旅途,挥手告别小伙伴
还没出发的时候,枫哥就告诉我们因为工作的关系,将在我们旅行的中途撤回家,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其实这一天选择去拉市海也跟枫哥将要坐晚上的火车去昆明有关,去泸沽湖需要两天的时间,而拉市海是一日游的行程,身在南方的我们也都对骑马这项活动有一份虔诚的好奇心。另外一位同行的崔姐早之前就去过拉市海,因而准备第二天去虎跳峡。
我们的行程是在旅舍前台定的,同样地,司机也让我们第二天在九州饭店门口等。我这才知道,九州饭店真的是一幢标志性的地标建筑。去往拉市海有骑马和划船两项活动,中间包括一个午餐。这样的一日游听过很多价格,多方咨询后,发现价格在一百以内那就是合理的,我们的是90元/人。第二天,我们按照约定,九点在九州饭店等待司机来接我们,等的同时还有另外一波人,心想大概是跟我们一样去拉市海的吧。果不出所料,他们跟我们上了一辆车。司机告诉我们,这一天就带我们了,我们是一个小团体。真好,大家都是同龄人。我在心里这样想着。从丽江古城去往拉市海大约要40分钟左右,司机说我们什么都可以聊,但不可以互相询问价格。这大概是行规吧,为了让旅途更加愉快,我们也便答应了。当天的天气不是特别好,我们去的时间不算晚,不用等就可以直接上马,听说马的数量有限,晚了就要等挺长时间了。令我们有点失望的是,我们骑的是矮脚马。马的主人教我们一些简单的指挥马的要领后,便上路了。
带我们的师傅是一个特别能说会道的人,我们所有人被要求骑马的过程不能拿出手机玩,说是会惊动马。马夫一路上不是唱歌就调戏自己的马儿,一路上欢声笑语,颇为有趣。他的马的名字也比较好玩,还有叫小三的。骑马的路程并不远,但据说这是以前马帮走过的一小部分,要上坡下坡,会觉得有点惊险。骑马的终点是一个稍微平坦点的小山坡,马夫帮我们下马后,会有一些人兜售吃的,说是马累了买点给马吃。如果你不高兴这么做,可以不用理会这些人。在我们准备下马的时候,马夫还帮我们拍照。
我们这一小伙人在山上找了个比较合适的位置,互相拍照。
聊天中得知,他们其中有还在上学的,想起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是东走西闯无所顾忌,而今,虽然也常走一些地方,但都是事先思来想去才能成行的。
骑马远路返回马场的时候,迎接我们的节目是品茶。名为品茶,实为推销,如果真的喜欢,大可换个地方购买,价格自然是便宜许多。这是我们后来在逛束河古镇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吃过中饭后,天略微下起了毛毛细雨,这可不是想要的天气,因为接下来的拉市海划船会因此失去许多乐趣。
一行七人坐着观光车来到拉市海,正好雨停。看到那小小的皮划艇,没见过世面的我有点怕了,原来这就是划船啊,看到船里都有水,我不禁有点慌起来:这么小的船在这么大的湖里划难道就不会沉下去吗?怕死的我一直纠缠着枫哥,即便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两人的船更容易进水。倒是黄老师和云都自告奋勇地说要各自划一条小船,事实证明划皮艇的技能果然是两位老师上手快,一不小心就划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了。
而笨拙的我,一边学习划艇技能,一边总想着拉旁边的树,心中极度缺乏安全感。还好,我有枫哥这个老司机带着,总算在下大雨降临前Get了划皮艇的技能。在广阔无垠的水面上,微风浮动,放开双桨,任船儿飘荡……尽兴!
眼看着远处的天黑了一半,我们便呼唤小伙伴赶紧靠岸。当我们踏上回程时,车窗外下起了雨。按照我们上午达成的协议,我们的回程司机将我们送到束河古镇即可。束河是我第一次从丽江回去后才听说的地方,他们都说束河古镇比大研古镇更有闲来无事逛逛的乐趣。
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或许也正因此,束河的游客不多,我们大可随意乱逛,让时光慢下来。走进一家邮局,寄一张明信片给远方的朋友,告诉她这里自己逛风景的心情,尝一尝街边的小吃,喝一喝路边的酸奶,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束河古镇不大,我们没过一会儿就逛完了,心里又惦记着枫哥要赶火车,所以便启程回旅舍了。在旅舍附近吃一顿简餐,我们仨就准备送枫哥去火车站,陪着枫哥坐上了去往丽江火车站的公交,把枫哥送进了站。
当我们启程回旅舍时,天也快黑了。告别了与我们一路同行了一周且是唯一的男士小伙伴后,我们心里还是有些不舍。枫哥在后来的游记里写道:那日离开,我决然不曾想到,她们几个姑娘会送我到车站,这就是意外,这就是感动。一路走来,收获许多惊喜、许多欢乐、许多不曾有的体验,但最让我触动的是先离开的那一刻,原本的素不相识,到最后的别离,说真的,不舍。枫哥也是性情中人,原来不经意间,我们就做了让人感动的事,若不是这一趟旅行,还不知道送别还会给人带来感动。
回到旅舍时,崔姐也已结束了自己的行程在房间休息了,意外地发现,今天另外几个小伙伴也跟我们住在同一家旅舍,并且下一站也是泸沽湖,但因为要等另外的朋友,所以他们要在丽江多呆一天,才刚刚认识,又要告别。这大概也是旅途的缘分。
Part08 泸沽湖:摩梭族?走婚?神秘的女儿国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当我们还没来得及去惋惜枫哥的提前离开时,泸沽湖两日游的行程已经摆在我们眼前。在丽江当地,大部分旅行社都做这条线路,但是价格不一,有两百多到五百多,看似一样的产品,在很多具体细节上会有所出入,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对应的套餐。
2016年7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天没亮就起床了。事实上,我不喜欢这样赶行程的旅行,但为了节省时间,也不想错过女儿国,便告诉自己,打起精神继续上路。我们报的是商务精品团,除了我们四个人外,车上还有一对80后小夫妻,据说是趁着放高温假来丽江避暑的。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从丽江去泸沽湖的路比较颠簸,且要五六个小时。开越野车的司机告诉我们,目前已经修了一条新路,只要两三个小时,但不巧的是,这会儿塌了一段还在修。80后小夫妻非常活泼开朗,一开始顾自在聊天并大笑,后来干脆也跟我们聊起来。很多人说,旅行能净化自己的心灵,开阔自己的心胸。这话说起来真是太浮夸了,但我能确定的是,出去旅行,你会看到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是以后的人生中不会再遇见的,所以你在他们面前反而会展露更真实的自己,对方亦如此,因而你会看到与你的生活中熟识的人大相径庭的性格,你会感慨,哦,原来看似到处漂泊的自由职业者也是可以被社会接受的,原来还有酒店点评师这种职业,原来并不是人人都会觉得被国家的俸禄供养着是最幸福的事情。从小就被长辈灌输的根深蒂固的一些思想可能就会受到冲击,然后你开始挣扎,开始疑惑,甚至怀疑人生。
当我们还在去往泸沽湖的路上时,枫哥早已到达了昆明。当天的天气并不太理想,但高原的天气总是变化多端的,没到达前方就永远不知道泸沽湖上空是否是蓝天白云。司机自称是摩梭族的,话不多,对我们的态度也还算诚恳,出了丽江市区,车子便开始颠簸,为了安全起见,他告诫我们接下来的路程不要睡。为了解乏,我们偶尔听听音乐,有时自娱自乐说说笑话,到休息点就下车来透透气。
许是枫哥一下子离开了,许是旅行时间有些长累了,亦或身体有些不适的缘故,两位老师旅行的热情降低了不少。颠簸近七个小时,吃简餐,上又破又丑还要收费的厕所,如果泸沽湖没有传说中那么美丽,我大概是会崩溃的。
当我们快要到泸沽湖景区时,司机跟我们讲述了逃票的方法,并让我们配合,说是成功的话就请我们吃大肉。我和一个小伙伴被安排到了一辆蓝色的当地人乘坐的面包车上,而另外有两个小伙伴被塞进了后备箱,结果我们成功了,她们失败了,这样一平衡司机还有赚,我们可以加餐了。
只是黄老师告诉我,觉得当时自己在后备箱躲着然后被检查人员发现时特别尴尬,这大概也是这趟旅行中令她难忘的经历。我希望在旅行的时候能遇到善良的人,我也愿意把旅行中遇到的人看成善良的人,比如这位自称摩梭人的司机。不管他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我愿意尽己所能配合他。等车子驶过检票口一段距离后,我们被放在了路边,等待我们司机的到来,无聊的我便摆起了搭车姿势。
“老司机呀带带我,我要去泸沽湖……”车子进了检查口,便能远远地望到泸沽湖了,虽然天气依旧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但依旧挡不住泸沽湖散发出的光芒。司机告诉我们泸沽湖只有三分之一是属于云南的,而另外的三分之二是属于四川的,因此在泸沽湖能看到很多川牌的车子。
我们环着泸沽湖绕了半圈,来到了摩梭族司机所在的村子里。他把我们送上了一艘小船,随着船桨的摇动,我们开始在湖中飘荡起来。这种感觉让我想起缅甸的茵莱湖,但这船桨有节奏的摆动更显一份静谧,好似这一片湖就属于我们。
船夫把我们带到湖的另一边,靠岸,岸上没有人家,有些不知名的花和草,上岸后的我们就想躺在石子上睡一会儿,可惜不一会儿就开始变天了,船夫也催着我们得回去了。
回到车上后,司机又带着我们开始绕湖,我们的足迹从云南一下子又进了四川境内,随之,又回到云南。
我们住的是尼塞别院,晚饭时主人家的姑娘给我们唱敬酒歌,歌声很洪亮。晚上的节目的摩梭族篝火晚会。
相传,以前摩梭族走婚时就是在篝火晚会时“勾”走对方的,不过到底什么是走婚呢?听阿妹介绍,大概意思是一名男子和心仪的姑娘互表心意后,男子便可在夜里来到姑娘家,但家里的祖母是不知情的。待到时机成熟,再告知祖母,然后成婚,婚后,男女各自生活在自己家。不过,我也只是一名游客,这也只是听的片面之词,不敢肯定是全部正确的。但能确定的是,摩梭族人的走婚风俗已渐渐淡化,不得不说我们汉族的影响力真是太大了。晚上的篝火并没有什么新意,我们的心也已被颠疲惫了。
在泸沽湖的第二天,因为阴雨绵绵,也看不到日出,司机便带我们去了情人滩,随后又拜访了摩梭家,摩梭阿妹对着我们讲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到最后发现,原来是推销银器的。云说,这个她去九寨沟玩的时候就听过,整个流程都是一样的,还给我展示了她在那里买的镯子。我的妈呀,套路好深,我的内心自然是拒绝的。
第二天的行程是在迷迷糊糊中走完的,事实证明我还是不能接受跟团游,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泸沽湖产生的好感。若还有机会来一次泸沽湖游,我一定绕着它好好逛一圈,逛累了就坐在湖边发发呆,只求丽江到泸沽湖的新路能够不要有那么多意外,不然真的是好心情都要被颠没了。
从泸沽湖回到丽江时,天已黑,回到旅舍的我们,只想躺尸在床上。值得一提的是,阴差阳错认识了曾在泸沽湖生活过的赵同学,虽然我们只在丽江碰过一次面,但从微信朋友圈来看,这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好少年,主要还是撸得一手好皂片。
人生处处充满惊喜,无论是惊喜还是惊吓,拉市海也好,泸沽湖也罢。丽江,就此别过。
Part 09 香格里拉:不是每一场邂逅都有一个扎西
四年前,我曾去过香格里拉,但那时候只是匆匆而过,虽然独克宗古城还未曾着火,但依旧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后来想起也只有月光广场群鸟被追赶着四处乱飞的画面。那个时候,得知香格里拉原名是中甸,这富有诗意的名字来源于一本叫做《消失的地平线》的书。所以,当我们在丽江商量下一站去哪里的时候,我并没有特意提及香格里拉。
“来了云南,一定要去香格里拉啊!”“香格里拉我去过,好像没什么啊……”我执拗地认为香格里拉只是被过多地商业化宣传,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可令人欣赏的风景,但终究抵不过其他几人的好奇心。从丽江坐车前往香格里拉大约要五六个小时,再加上我们在路上堵了一段时间,到达香格里拉的时候已是午后。从香格里拉车站到我们的青旅有一段路程,我打开滴滴准备碰碰运气看,果然有人接单了。一路上,司机很热情地自我介绍说自己是藏族人,并告诉我们这里宰客现象很严重,一直跟我们强调,到了藏区就应该相信藏族人,并顺手递给我一张名片。果然是老司机啊!
不过,我可不是初来乍到的新驴,这种过分的热情好客让我觉得有些诡异。他将我们送到青旅后,我佯装友好地感谢,待他离去后,我便随即将名片扔进了垃圾桶。入住青旅,被告知没有电,窗外又是雷声阵阵,我们索性先闷头就睡,顺便补充体力。
香格里拉的海拔又比丽江的高了些,再加上下雨,所以,一出门便是冬天的体感,睡醒的我们随即决定去吃一顿热腾腾的牦牛火锅。“顺顺小吃”是我们根据LP上推荐去找的,幸运的是去得早,到店便可入座点菜。我们点了份牦牛火锅,再根据店家的推荐配上青稞饼和酥油甜茶。
在等待上菜的时候,店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让这本就不大的店面显得有些拥挤。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我们觉得暖和多了。饭后,外面依旧下着雨,我们小心地踩在石板路上走回青旅。久久,今天的藏族司机小伙子挺帅的啊,明天我们要不要让他开车送我们……啊,名片我都扔了啊。不会吧!这种老司机,套路太浅了吧,一下子就被本姑娘识破了,这么热情,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或许是因为高原,也或许出门时间长了也累了,我们入睡的时间越来越早,这一天我们甚至都还没商量好第二天的具体行程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当我们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从木质的窗户照进了房间,我起身推开窗,发现已经有旅客在窗前享用起早餐了。从丽江开始,我们的旅程就一直被阴雨缠绕,这晴好的天气让我有些兴奋,赶紧呼唤小伙伴们快快起床,而我趁这个时间咨询下有经验的小伙伴哪里值得去。纳!帕!海!在朋友的推荐下,这个名词印在了我的脑海。亲们,我们去纳帕海吧,租电瓶车绕着它环一圈是很不错的体验哦!当然,作为强势的带队人,我看起来是跟大伙商量,但实际上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只是通知她们纳帕海是今天的行程。
我们走出青旅,穿过独克宗古城。清晨的古城一片寂静,阳光照耀下的经幡随风飘扬,颇为好看。经青旅老板娘的推荐,我们来到了古城外的一家租电瓶车的店,店主是个四十开外的中年人,当我们租好车,准备向老板要一份纳帕海地图的时候,昨天的那个藏族老司机出现了,还带着两个小伙子。“你们是要去纳帕海吗?”“是啊!”“跟我走吧,我带我朋友去玩……”老板告诉我们,自己没有地图,而我们虽然也是将信将疑,但想着各自租车,再对比下百度地图,跟着他们走,光天化日下总不会出什么事的。藏族老司机和他的小伙伴车技娴熟,有时会甩我们很远,但总会停下来等我们,这让我放下了些许戒备。
一路上,每遇到一个玛尼堆,藏族老司机都会骑车绕几圈,听说这是藏族人民祈福的一种方式。从城里骑电瓶车大约半小时左右,我们就看到了纳帕海。快到纳帕海的时候,藏族老司机告诉我们,要跟好他们,不然景区里会有人要求我们买票。我们照做,也没有人拦下我们,免费的风景显得更为动人。
绕着纳帕海有几个休息点,每一处都会供应薯条之类的点心和酸奶。看我们见到草原和蓝天白云根本停不下手中的相机,藏族老司机就说自己到前面的休息处等我们。一看我们来了,就马上招呼我们喝酸奶。我们虽然端起了酸奶,但心里在盘算:这是不是强制消费?我去,这也太酸了吧。酸奶碰到嘴边的时候我就做痛苦状,藏族小伙忙示意我多加点糖,并说这是纯正的牦牛酸奶,很好喝。我用力加了很多很多很多的糖,最后终于把一小碗酸奶喝光了。别说,喝完还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呢!
我们坐在休息处,细细品味着藏式特色,他们三人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们都是藏族的吗?藏族老司机解释道,自己是香格里拉本地人,是一名主持人,能说纳西语和藏语,而他的两个小伙伴是丽江过来的纳西族,他们来香格里拉准备考驾照的事情,所以他就空出这一天陪朋友来纳帕海玩。原来如此。休息够了的我们准备起身付钱时,藏族老司机连忙摇摇手说,不用不用,大家出来玩,开心最重要。大家出来玩,开心最重要。这句话他在一路上,跟我们说了不下三次。
虽然被昂贵的门票吓住,没有去成普达措,但不得不说,纳帕海给我们太多惊喜。蓝天白云下,经幡玛尼堆都清晰地倒映在水中,坐在身后的小伙伴都不禁扬起了双手,这样的景致我们无法言表,能做的只是将它定格在相机的画面中。
环湖结束的时间尚早,我们准备去松赞林寺看看,藏族老司机给我们指路,我们就这样分道扬镳。说真的,这个小伙子挺帅的。啊,还没问他叫什么名字呢!“哈喽,我是今天带你们的司机,”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又接着说,“今天晚上,来我们藏家看表演吧!”我依旧是一脸懵逼。电话中的他似乎听出了我的疑惑,让我加这个手机号的微信。我照做后,他在微信上给我解释,晚上的藏家晚会是他主持的,邀请我们去看,不用门票,并且把具体的时间告诉我们。我还不知道其他小伙伴的想法,便随便敷衍说,好的,到时候看看。随后,便又钻进了被窝。在高原,耗能真的有点大,一停下来就想闷头睡觉。当我们醒来准备去吃晚饭的时候,我收到了一条微信,问我们到了没有。我这才想起,问小伙伴要不要去,除了一个感冒了的,其他人都表示有兴趣。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匆匆扒了几口饭呼唤小伙伴打车去往他所说的藏家。待我们到达的时候,他出门来迎接我们,一改白天帅气小伙的打扮,他披着一身类似袈裟的衣服,差点没认出来。看来,这是他的“工作服”了。
他将我们带进了一间大屋子,约莫能容纳四五百人,屋内四周坐满了人,我们挑了最后一排的空位上坐下,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从丽江跟团到香格里拉玩的游客们,藏家晚会是香格里拉两日游的必看项目。晚会开始后,全场似乎都在这藏族小伙的掌控中,我开始对这个看起来与我们年龄相当的小伙子刮目相看。现场气氛嗨到爆,舞台上的他与我们白天看到的判若两人。晚会结束后,他告诉我们今晚已经主持了两晚,虽然很累,但是还要去表哥开的藏族慢摇吧捧场,并邀请我们继续一同前往。出于好奇,我们答应了。那是一个比较喧闹的酒吧,我们表示不喝酒时,他便点了橙汁给我们喝。他陪我们聊了一会儿,又去舞台上唱歌了,真是位多才多艺的小伙子啊!
约莫过了一小时左右,我们表示第二天还要起早赶车,要提前离开,他便将我们送出了酒吧。出来的时候天空又飘起了雨,而香格里拉是一路走来最冷的城市,但在此刻,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出来玩嘛,开心最重要。
我在微信上翻出这个小伙子的头像,想问一句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又删除了。想起他在主持的时候,一直自称扎西,我就把备注改成了“扎西”。在路上,当我们跟萍水相逢的人说着再见的时候,也许是真的不会再见,因为他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当我每每想起这段旅途时,记得这个自称扎西的藏族小伙子所带给我们的温暖便好。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