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到河南开封
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响彻云霄、回响千年。令后人荡气回肠、追思无限。如果说是戏曲的魅力,倒不如说是人格的力量。其实开封府千年以来也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寇准、范仲淹、欧阳修都曾任过“开封府”尹。可是这些人为何都没有这么强烈的开封烙印呢?比如范仲淹就是以他的岳阳楼记里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而传后人。山西人寇准聪慧机敏,处事过人,去世后又回到了开封不远的洛阳。欧阳修则更像个旅游达人,以诗词抒发着自己的游历灵感。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驰名中外。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这是历史的巧合抑或是民心使然?历代官府中,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天下首府,地位显赫。开车的师傅告诉我,当初的开封府有现在的八倍大。想当年应该是官气逼人、一步一岗吧。而如今已经成为4A景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连小孩子都敢钻进石狮子的肚里去玩耍了!据说北宋的太宗、真宗、钦宗未当皇帝之前也曾坐镇开封府,体察民情,治理京畿。他们执法严明,清正廉洁,弘扬了“公生明,清慎勤”的功德正气,开创了“清廉刚毅,除暴安良”的官衙新政。大堂里迎头摆着威风凛凛的三口铡刀。这是开封府尹包拯的最高刑具,乃当年仁宗皇帝(宋仁宗赵祯)钦赐,御铡三刀在此就如同当年的万岁亲临,三口铡刀皆可先斩后奏。不过就是受死也要有个等级划分: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戏曲里的《铡美案》不过就是刀下的故事之一。官不好当,更不好做。得罪一朝权贵,留个青史英名。反之,糊弄天下百姓,混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差事,虽说是衣食无忧,毕竟是伴君如伴虎。何如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烟花三月、春暖花开,开封府里也不例外。桃花海棠、争奇斗艳,樱花梨花、随风飘雪。把个开封府装扮的赛过皇家的后花园。登上清心楼举目远眺,晴空万里、白云飘飘,红墙绿瓦、碧水环绕。这哪里还有衙门森严、封建礼教。即使身边偶尔走过手柱龙头拐杖的老太君您也不必在意。毕竟您和她是隔空相望而已。能奈你何?府衙自然离不开牢房,那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嘛。这里的牢房设有典狱房、狱神庙、死牢、男女牢房等景观,按北宋时期的状况,分别布置有雕塑、刑具以及各种反映当时狱政、狱务实际情况的场景,是宋代刑狱文化的一个缩影。记得有一年和一个老哥哥同游开封府,看到牢房时,老哥哥非常认真的说,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牢狱之灾,咱们进去坐坐就能免了。于是我便和他同坐铁窗了。哈哈~~~~网友斋主老师提醒我:您看到牢头了吗?我赶紧跟他又转回去,牢头笑呵呵的说:你们看了牢房有什么发现吗?我等一行尽数懵逼,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当解。牢头仰天一笑:我把男女牢房给打通啦——哈哈哈!这叫男女搭配,坐牢不累!我说何止不累?恐怕得排队啦!
和风煦日、杨柳轻摆,湖中半岛的中国翰园掩映在金色的芦苇和倒垂的春柳丝中,金色的阳光在湖水中跳跃着,似乎炫耀着春天的暖意。中国翰园位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西北隅,是由世界文化名人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发起创建的一座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古今中外诗词、书画、碑刻艺术之大成的文化园林。中国翰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120亩,南部为园林风景区,北部为碑刻展示区,展出书画碑刻3800余块,长达六华里的碑廊以朝代为序,镶嵌了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同时以书体分镶的现代碑廊全面展示了现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采。入口处首先是高达十八米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汉白玉立像。生动展现了黄帝的神圣庄严与崇高,也寓意着中华文明的起始。清明期间园内恰逢风车节,花红柳绿的风车无处不在,把个春风杨柳的四月点缀的华丽无比、繁花万种。早开的雏菊星星点点的围绕着苏轼、黄庭坚一干文人,一个个眉头轻皱、文思泉涌,可惜开不了口下不了笔,不然八朝古都的开封岂不又多几篇大作?回廊环绕的赛诗台被簇拥在鹅黄嫩绿之中。只见它天地相对、红绿相间、微风拂煦、春意浓浓。即使不是诗人也有诗意。园内空间的利用率非常的高。仰圣山是中国翰园碑林人造群山中最高的一座。其主峰高24米,侧峰高低相间,山前的瀑布落差达19米。仰圣山主峰内部建有四层大厅,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可惜时间太紧,没有认真的看看。中国翰园是个文人云集、精华荟萃的地方。有位刀书大师,是典型的硬笔书法。它是与毛笔书法同出一源又独树一帜的硬笔书法,作品追求刚健凌洁、柔润灵秀,具有线条变化丰富,气势刚柔相济的独特风韵。直把我等看的目瞪口呆。碑坛是根据北京天坛而设计的一座圆形古典建筑,其外部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四面均由31级台阶,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一层为一穹顶形大型展厅,面积260平米,常年不间断举办书画、摄影等艺术品展览。上层为8根蟠龙石柱撑起的重檐圆顶碑亭,并设有观光平台。平台中间竖有一通高达3.5米的石碑,名曰:无字碑。碑坛是中国翰园文化交流活动的基地,也是中国翰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看完碑林长廊,一转弯有个十分特色的姓氏碑拓。在青色的岩石上刻着古典的姓氏笔画,美女导游一步不落的给我们演示了全过程,最后把姓氏精致的拓在镶有金箔的红宣纸上。拿到手里的斋主老师乐得合不上嘴,他也没看看周围有多少撇嘴的人,——伤心一片啊。中国翰园是浩瀚中国文化的缩影。是一个需要细嚼慢咽、认真品味的地方,如果你爱诗、爱文、爱书法——那么您就拎个水瓶去慢慢看吧。
一口金刀八杆枪 杨家英名天下扬提起天波杨府人们自然会想起杨家的佘太君、杨继业,穆桂英等一门忠烈。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穆桂英》深受欢迎,虽不说是万人空巷也是家家守屏,根本的原因还是杨家的故事深入人心。天波杨府之所以称为天波,是因为原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城内西北偶、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 新址建成于1994年 ,位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是一处集湖光山色,历史文化和宋代建筑群于一体的大型私家园林,是开封市极具特色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现在的天波杨府门前没了金水河,但是多了一片郁金香,鲜红似血的似乎是难忘杨家的忠诚;亮红金边的似乎是褒奖杨家的英名;微紫带蓝的似乎是歌唱杨家的孝道;或直或弯的线条似乎是咏颂杨家的丰功。杨家固然是一门忠烈,可惜朝廷却是一门狗血。在封建社会里你遇到了明君便能成就一番霸业,遇到了昏君只能落个一世英名而已。昏庸无道的皇帝的确可憎,卖国求荣的奸佞那就可恨的不可饶恕了!如果偶尔出个软骨头倒也不难理解,但是汉奸多到成了一种文化,那就十分可怕了。所以有人句戏说:抗战之所以打了八年,就是因为汉奸太多!所以这个问题就不能不从封建文化或者是传统文化里面去刨根了。杨家将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抱头鼠窜。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潘仁美大奸大佞,使杨家一门忠烈惨遭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杨家几遭灭门。杨继业掌中一口九环金锋定宋刀,横扫雁门,威震北国。府门头造一座八宝重檐滴水天波楼,楼上供奉着当年太祖爷的玉带和御批金书铁券,铁券记杨门救驾有功,可免杨门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设石碑玉坊,着令满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须下马通过。从此天波杨府在东京汴梁城名重誉满。可惜后来被困两狼山。盼兵不到,突围未果,至苏武庙李陵碑前碰碑而死。老太君佘赛花掌中一口九环泽州大花刀,人称“金刀令婆佘太君”。追随丈夫为国征战几十年,其夫及七子二孙(二孙指杨宗英和杨宗勉)皆为国捐躯。太祖皇帝封太君为归命无佞侯、一品诰命夫人,位列五老阴侯之辅。御赐一根九龙监国锡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宝杖龙头上镌刻着八个字是“虽无銮驾,如朕亲临”,虽屡受奸臣排挤、打击,但当西夏入侵宋境之时,她深明大义,以百岁高龄亲自挂帅,忠烈报国。现在的天波杨府是依据《宋东京考》、《如梦录》、《祥符县志》等记载,重新建于开封市城内西北隅,是一座大型仿宋建筑群,建筑规格按当时正一品武官级别修成,与杨业受封太尉和大同节度使的官职相一致,东靠六朝皇宫遗址龙亭景区,西临清明上河园,是一座典型的仿宋式古典园林建筑,由杨家府衙,杨家花园,演兵场三部分组成。府内还存有杨家的枪谱,每天的早晚大门口都有一招一式练功的人。据说平时还有不定时的真人表演,让远去的历史人物重新鲜活起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当时间的微风扫去诸多尘埃后,各色人等就露出了本来面目。人生在世,不必逞一时之强势,平安就好。
七盛角是大宋御河的游船码头之一,在七盛角码头上船,畅游2.5公里的御河水系,亭台楼榭、一览无余、勾栏瓦肆、尽收眼底;入夜桨声灯影摇,人在画中游。畅游于御河之上,静静的感受着宋都古城的韵味儿。你可以安然趴在古桥的栏杆上,看着游船如风似云般的悄然滑过,飘飘的帷幔里似乎有几声娇嗔几分笑颜,恍如隔世,谁敢说又不是李师师呢?有诗道: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是说李师师垂垂老矣唱了一曲依然能感动帝王。况且年华正少时?“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当年宋徽宗为了李师师一掷千金,恨不能倾其所有换得美人一笑。有后人歌颂其是美好的爱情。把个大宋江山抛掷脑后,如同做贼般的去当偷情汉怎么能说是爱情呢?宋徽宗的后宫中妃嫔如云,史书记载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与这些妃子日夜缠绵,朝夕相拥,日久生烦。一日,他百无聊赖之时,提笔写了“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十四个字,忽然大脑断电,遂让一位大学士续下一句。那人揣摩着赵佶的心思,就续了句“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甜酸爽口的杨梅当然会解御厨八珍之腻。赵佶的人间女色“一点酸”就是名满京师的青楼歌伎李师师。谁还敢说这是爱情,不就是寻花问柳嘛?和李师师有过交往的历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以及宋徽宗赵佶等人。由此看来李师师不过是蜻蜓点水、粉词滥情之人。尤其是那周邦彦居然做过宋徽宗和李师师的床下客,不仅如此,还能恬着脸赋词一首,何情之有?虽然说发呆是一种境界,但是一发呆就容易想远想跑题,还是言归正传。为保护古城风貌、凸显北方水城特色,开封实施“六河连五湖”宋都水系工程规划。规划利用六条河道连接五大湖泊,形成连续完整的城市水系。大宋御河风景区共有桥梁11座,其中市政桥5座,景观桥6座,均参照了宋代名桥的原型仿建而成,是御河水系一道亮丽风景线。也使大宋御河风景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宋代桥梁“博物馆”,游人乘坐游船通过水系畅游整个“东京城”,体验“梦回宋朝”的感觉。可惜我去了两次都没有乘坐过游船,只能沿着两岸走走转转,看到那下棋的老翁铜像,恨不能与他大战几个回合,杀个人仰马翻。留点遗憾吧——不然你怎么还会再来开封呢?
开封的灌汤包是在馅料中添加了肉冻,蒸熟后便成了汤。因为这个汤的制作非常讲究、非常美味,所以这个包子的味道更是香的勾人!说实话:灌汤包不适合在宴席中食用。灌汤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吃,不然它的汤便会被面皮吸收,那时面是粘的,馅也显小,佳肴顿时变面片了!所以在吃灌汤包时一定要及时用筷子夹起来,咬个小口品着吃。开封的灌汤包之所以风靡南北,首先因为它是一种大众食品。其次因为它是一种地方特色。如果西北人用羊肉包子和它拼;天津人用狗不理和它拼;上海人用生煎包和它拼;那无疑是一场关公战秦琼的乱剧!摁着包子说了半天,好像开封就没别的啦?当然不是,比如鲤鱼焙面就不得不尝。鲤鱼是用开封黄河出产一斤左右的。肉味纯正,鲜美肥嫩。鲤鱼两侧剞成瓦楞花纹,热油炸透,加以调料,对入开水,用旺火热油烘汁,至油和糖醋汁全部融合,放进炸鱼,泼上芡汁即成。“焙面”亦称“龙须面”,细可穿针,过油炸焦,使其蓬松酥脆,吸汁后,配菜肴同食,故称“焙面”。最后说一句三狠汤,那就是狠酸、狠辣、狠咸。有人甚至在网上说要小心你的高血压。哪有那么夸张?况且您也不会天天喝。对于没喝过的人,我负责的告诉您:狠过瘾!
此行开封耗时三天,虽然时间不长,由于接待方的认真安排,白天晚上都很紧恰丰富,从而对开封有了一个全新的印象。如果有机会完全可以沉下心来慢走慢看,您会发现这里是个不错的地方。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