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
从2013年第一次去日本,到现在几乎每年会至少往返1次,有匆匆忙忙的途经,有刚去跟着大家买买买的初次经验,也有跟着交换在当地的好友深度体验红叶季的美好时光,东京、箱根、京都、大阪、奈良、名古屋、伊豆、轻井泽......掐指一算,也经历了不少城市和经验。而这一次,一来是难忘之前在伊豆的温泉旅行,想再走一趟温泉乡,二来是我家男人汪大厨在东京的好友也很久没有见了,一合计,必须得去趟北海道!顺便再回来东京见见好友,就有了一趟混搭主题的日本旅行。先放一组之前在京都度过的枫叶季系列,很难忘的红叶瞬间。当时这些照片都是传统胶片机拍摄的,Canon AE-1,喜欢胶片的质感,实际有些片子漏光了,但仍觉得也有番不一样的独特味道。
日本当地人也很喜欢在樱花季和红叶季相伴出游,所以经常能看到很多穿校服的学生。
漫步二年坂和三年坂,会遇到很多穿和服的女子,有的是当地表演的舞者,也有换上当地浴衣的游客。
鼎鼎有名的伏见稻荷大社,去的时候是阴天,可惜了,有阳光的日子,可以拍到光线一段段洒进来的样子。
去伊豆半岛路上坐的游轮,大概十几口人包船了......
大学室友好姐妹西瓜老师,那时候她在京都学校进行交换计划。
伏笔做了那么多,马上进入这次旅行的正题,把整体行程、关键信息tips先捋一下:时间:4月28日-5月6日,共计9天地点:北海道6天+东京3天城市:登别---室兰---函馆---洞爷湖---札幌---小樽---千岁---东京行程:Day1 上海出发-札幌新千岁-登别(温泉酒店|第一滝本馆)Day2 登别-室兰-函馆(函馆国际酒店)Day3 函馆(温泉酒店|拉碧斯达函馆湾 La Vista Hakodate Bay)Day4 函馆-洞爷湖(温泉酒店|乃之风度假酒店)Day5 洞爷湖-札幌(札幌全日空酒店 ANA Crowne Plaza Sapporo)Day6 札幌-小樽-新千岁机场(千岁ANA皇冠假日酒店ANA Crowne Plaza Chitose)Day7 新千岁机场-东京(东京凯悦酒店)Day8 东京(东京凯悦酒店)Day9 东京-返回上海交通:往返出入境是ANA航空,当时刚好有年度优惠,每个人5段航班(非直飞北海道札幌,中途东京转),两个人含税一共4300,可以说是相当盛惠。不过一来包含1段红眼航班,二来的确也是非最热门的高峰时段,如果是直飞+假期,或者比较好的时间段,这样价格大概差不多是1个人的往返费用。日本境内北海道的行程,主要是JR火车,买了JR北海道的五日Rail Pass,5天内在北海道JR随便坐,根据自己行程安排就可以。这次北海道各个城市内,电车、地铁、出租车、11路,几乎体验了所有的交通方式。东京市内基本上就是使用西瓜卡出行为主,西瓜卡的期限是10年,所以长期留着也不浪费。住宿:在交通上感觉节省了一大笔,于是在酒店的选择上就更游刃有余了.......在温泉出名的城市都选了当地比较知名或者口碑好的温泉酒店,由于大厨扎实的日语基础,在这点上有一些优势。如果会一些日文的话,推荐大家一个日本酒店(特别是温泉酒店)预定网站(Jalan,https://www.jalan.net/),针对温泉酒店的一泊二食有很多预定的套餐选择,不会日文也可以用中文版对比一下价格,Jalan在日本是最大的预定平台,体验还是ok的。另外,日本的酒店都是按人头算的,温泉酒店更特别一些,会有各种各样一泊二食的套餐选择,基本上位置交通、内外环境、温泉质量数量、服务餐饮决定了不同的价格,选的3家温泉价格在2000-4000不等,都算是当地比较好的主流温泉酒店。拍摄器材:有点懒,手机拍的多,到了东京,单反都不拿出街了......手机(iPhone7P)---用过的调色APP:foodie/Instagram/Snapseed/VSCO单反(尼康D700+24-70 2.8尼康镜头)
ANA全日空,服务好业界也是蛮出名的,福利是,空姐,真心,好看。
北海道周游券Rail Pass,出机场地下层有个旅游服务点,可以购买,上面有出行时间,乘火车时向列车员出示就可以。
在洞爷湖住的乃之风酒店大堂,想象一下,这样面湖的房间,泡温泉,看烟花,相当推荐。
Tips写在前面:1、北海道比你想象中更大,也有更多好玩的去处。以札幌为中心,春天的时候,往南可以到登别、室兰、洞爷湖再到函馆看晚樱;夏天可以往东,去旭岳和富良野看花海,到阿寒湖边看烟花大会;冬天往北可以先去小樽,再往旭川、钏路体验冰天雪地的世界,每个季节都能有不一样的玩法,另外相对于其它区域,北海道也是最适合自驾出行的哦(刚办了香港驾照,准备下次去北海道就体验下租车自驾)。2、这次去的路线经历的几个城市里,最精彩的是函馆,吃住玩都可以安排的比较充实,也有比较多惊喜;相对来说,登别是一座很典型的休闲温泉小镇,洞爷湖是很适合度假发呆的湖景小镇,而名声比较大的小樽和札幌反而比较失望,途经一下就可以了。3、3家温泉酒店,最推荐的是登别的第一滝本馆,性价比很高,毕竟是温泉乡里最老牌的温泉酒店,泡池多,且场地相当大,关键去的时候人很少,感觉泡得很爽;景色最美好的是洞爷湖的乃之风度假酒店,看日落泡屋顶温泉的经历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吃的最好的是函馆的La Vista,温泉池在顶楼,小小的,人也比较多,但一想到他们家的早餐,感觉也是值得的。4、去北海道饮食上的特色,肯定要吃海鲜,最推荐的还是毛蟹,鲜嫩,帝王蟹相对饱满,看个人口味了;另外爱吃拉面的人,可以试试看函馆的盐拉面;还有成吉思汗烤羊肉。5、最后,推荐1个东京好逛的地方:吉祥寺。是新宿以西的区域,已经连续五年被选为东京最受欢迎的居住地方。相对于东京其它人流密集的商业区,这里的氛围更休闲轻松,有公园、咖啡馆、逛街小店、艺术市集,是一个很适合享受生活度周末的地方。进入游记正文部分,就不按每天流水账写了,按地点来划分~
新千岁机场
作为北海道最主要的机场,新千岁机场基本上前往北海道是必然会相遇的。我们也不例外的相遇两次,第一次是清晨到达,在机场的拉面小街,吃到了第一顿拉面,一扫困顿的状态,精神焕发。第二次依然是清晨,早班机去东京,居然在出租车上落了手机,还好发现的早,也拿了发票,通过电话联系到出租车师傅,一位已经白发苍苍的司机师傅,日本的司机年纪都相对比较大,他恰好有乘客来机场,顺带送来了手机,这一连串事故也没让我们误了飞机。虽然两次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和环境,但都满怀感恩,心情起起落落的。
不算很大,但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商业机场,有蛮多餐厅选择,也有超市和便利店,还有像优衣库、MUJI等在日本常见的商店,不过体量都相对比较小。
买JR PASS的地点在机场地下,有专门的票务中心,不少旅客都是在这里购票,需要出示护照。我们按照行程买了5天的联票,是22000日元单人(差不多1300RMB),可以在五天内随意乘坐所有北海道JR铁道,基本包含了我们这几天的出行交通费用,除了城市内的某些公共交通。
有中文的介绍,拍下来大家有需要可以看下价格和基本信息。
北海道JR地图,可以看到基本上分为四条铁路线路,每一次去北海道走一条线路即可,这样可以玩四次,感受完全不一样的北海道,这次我们走的线路集中在蓝色特急北斗号的部分。
跟京都车站的拉面小街一样,新千岁机场也有类似的拉面小街,这个拉面小街的店长推荐里有每家店的特色,打着黄色“早朝营业店”的店铺,就是营业时间相对比较早的店,到的比较早,就选了一家叫做“开高”的试试看。
刚开业,大概是第一批客人,每家店差不多都是这样三排的面积。
我一碗拉面就饱,大厨点了这个推荐套餐,除了拉面之外,会搭配一碗猪肉盖饭,香喷喷,饱得很。
从机场到登别,选择坐了大巴,道南大巴有直达登别(登别非常小,实际上等于直达酒店)的班次,大概一个半小时可以到,非常方便,到机场出境后可以去道南大巴的柜台直接购买。
从新千岁机场到登别温泉每天两个班次,时间和站点如上,有一点日文基础的点这里http://donanbus.co.jp去官网。
温泉泡不停之登别
登别Noboribetsu在北海道的西南面,从札幌过来可以坐直达大巴或者JR,时间差不多都是一个小时左右,相对来说大巴更方便,直达温泉小镇的酒店和地狱谷经典景点。登别拥有北海道最大的温泉,不仅大,种类还很多,所以喜欢泡温泉的,一定不能错过登别。之所以温泉资源丰富,也是因为那里有“地狱谷”,当地所有温泉旅馆的浴汤都来自于地狱谷,听起来挺唬人的名字,实际上是一个火山喷发遗迹,直到现在还在不断涌出热气、散发着浓烈的硫磺味,也就是传说中的臭鸡蛋味。登别很小,中心有个公园,旁边就是温泉街,酒店大部分都在这附近,从温泉街走到地狱谷景观点大概10-15分钟。半天就能基本上走个遍,在这里,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泡在酒店的温泉池子里,下午泡,吃了晚餐晚上泡,早晨起来再泡,感觉忙碌了半年的厌气烟消云散,补充了一堆微量元素,整个神清气爽。
标志路标,向上走便是地狱谷火山遗迹,对面就是第一淹本馆温泉酒店。
赤鬼和青鬼,就在上个路标旁边,传说登别就是这两个鬼的故乡,我们敬爱的日本站站长李昊鹏老师的北海道游记里也有提及介绍。
泉源公园,说是公园,大概也就是个街角的小绿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高温泉涌出,效果堪比开水房,烟雾缭绕。
火山遗迹的风光地图,基本是在山中或山上,最多步行15分钟。
走进遗址公园,就有个观景台拍摄大全景,这个时候已经可以闻到浓烈的臭鸡蛋味,我居然并没有觉得很恶心......
近距离走进布道,进入一片火山地质山谷,到处是大自然与矿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的景象,加上鼻子里不断冒进来的硫磺味,这经历也不多见。听说这里晚上还有鬼火夜游路线,想想就瘆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兴趣爬山去往各个遗址池,山上还有个专门泡脚的温泉池,可以在户外体验一下。
在登别住的就是这个酒店,第一滝本馆,已经营业了超过150年,是当地最老牌、温泉池和种类最多最大的酒店,选择泡温泉,当然毫无疑问必须要选这家。
历史悠久的酒店,实际上相对新酒店,设施方面真的会感觉陈旧很多,但日本温泉酒店真的都非常非常干净整齐,小巧雅致,很好的利用空间。
预定的是传统和式房间,面积并不大。基本上大家都会预定晚上餐食,吃饭的时候就会有管家来房间,搬离桌椅,在榻榻米上帮你铺好床铺,等客人吃完泡完,就可以直接休息。
定的是和牛套餐,晚餐的餐厅私密性很好,基本上都是小包间或半包,临窗的风景也还可以。吃过一泊二食的应该了解,晚餐的部分可以说是相当丰盛,堪比怀石,每一道都有讲究,搭配和设计也很有仪式感,右边便是这顿长长的菜单。
在酒店里都是浴衣加外套的穿法,每个房间每人都有两套,代入感很强,实际上因为泡汤经常要穿脱,的确也比较方便.......
虽然每一道都是小小的分量,可吃完这么多道,再大的胃口也撑不下了。加上晚上又要去泡温泉,泡汤之前可不能太饱,也不要喝酒,容易引起不适。
在日本泡温泉是一件日常而健康的事情,源起也是因为发现水中有微量元素,对人体很有好处,从寺院传到了民间,而日本又有很多像登别一样靠近火山遗址的地方,于是慢慢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泡汤文化。比如说,因为日本温泉完全是纯天然的,为了保护水质以及发挥健康养生的最大化,大家都是裸体泡汤,当然会分男女,但也会有些温泉酒店设立单独的温泉小池给情侣、夫妻或小家庭,可能需要预约;比如说,不同时期的泡汤也不一样,之后会介绍后面几天去了酒店一个很特别的叫做昭和时代的温泉池,复古澡堂的既视感,跟现代的汤池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不同地区的汤各有特色,伊豆的温泉景美,叫做观海温泉,小景致也做的很好,适合情侣;登别温泉老牌经典,适合全家;富士山河口湖温泉显然就是观山温泉;还有像神户有马温泉,据说对健康很有好处,适合年纪大的旅行者;比如说,温泉旅馆酒店实际上也非常有讲究,不同酒店会为此花很多心思(所以好的温泉酒店价格都不低,但绝对值得),每年跟COSMO大赏一样,温泉酒店也会出花式榜单。这次去还在便利店里看到一本专门介绍各地温泉酒店的杂志,简直是泡汤神器。很多有趣的故事,等待我和大厨慢慢泡,慢慢挖掘。
泡汤期间无法拍摄,裸体泡汤,也不可能拍,所以此处放一张官图。第一滝本馆汤池多到爆炸,内场的池子都非常大,有硫磺池、高温池、仰卧池等等,感觉100号人同时泡,也不会觉得很挤,去的几次大概也就10个人,近乎是包场汤池。除了室内汤池,还有室外风吕汤池,这个一定不要错过,暂时不剧透。
再来看看这座温泉小镇还有什么可以溜达的。主街道实际上就是一条相对热闹一些的温泉小街,两旁是温泉酒店、餐厅、药妆店和工艺品店,走到底不过十几分钟。
左边是街角的冰淇淋,到北海道吃的第一支牛奶原味冰淇淋,浓郁绵软的口感。右边是一家很有特色的土特产店铺,北海道是山葵很重要的原产地,这居然是一家山葵主题的特产店,点兵点将买了几包山葵口味的夹心鱼条,简直是好吃爆了的零食,可惜再也没有见到了,哪位好心的网友经过可以帮忙打包......
登别这篇就基本上翻过去了,是一个温泉元素强烈的小城,除此之外,就比较普通。
海平线之室兰地球岬
地球岬是一个迷你的海湾尽头,有一座白色的灯塔和完整的太平洋海景,在展望台上,可以眺望无边海景,据说可以看到类似地球椭圆弧线的海平面,因为从登别去函馆会经过这个小站,可以顺便去看看270度的无边海景。
只有一节车厢的列车,来往的以游客为主,安静得只听得到火车的前进声音。
就是这一节小火车,到站了,一个看起来不起眼而破旧的小站。
小站的名字很特别,叫做母恋,实际上是属于室兰市的一个小镇。从站口到地球岬大概3公里的距离,走路实在有点远,最方便的还是打车,巧的是出站的时候遇到两个祖国的小伙子,四个人刚好拼个车,800日元打车到地球岬。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白色的展望台,拾级而上,就能看到连绵的太平洋海岸线。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湾口某个方向远处的一座火山,很符合这个名字的感觉。
眺望远处,可以看到山下的白色灯塔,以及直直的海平线,说好的地球曲线呢......大概还是自己无知了。
有一条去往白色灯塔的小路,但是有道门被锁了,禁止游客前往。
从眺望台下楼梯可以往另一个方向走走,只是海平面被围栏围住了。三十分钟差不多就可以结束地球岬的观望,这还是算上了拍照的时间,展望台下有盖章和旅行手册的工作室,还有几家纪念品店,等出租车的时候又买了冰淇淋,在北海道完全不要吝啬吃冰淇淋这件事,店主说暑假的时候来看运气好能看到海豚。
回到母恋站,拍个站牌留念。在等去函馆的列车来之前,去便利店找了罐豆奶,还挺好喝,就像地球岬这个地方一样的清爽味觉。
眼前一亮之函馆
函馆是这次北海道这条路线里最惊喜的城市,来之前大抵上是知道这个城市在北海道的西南角,而来这里主要是为了看北海道的樱花,也就是整个日本最晚的晚樱,大概就是4月底5月初的时间;二来就是看看传说中的函馆夜景,在傍晚时刻登上函馆山,一览这个港口城市的夜景,算是打卡经典路线。没想到,真的到了,两个吃货被“吃”圈了粉,因为是渔港,这里保留了朝市的传统,就在函馆车站附近,每天早上5点多就开始有朝市,既有针对餐厅商贩的生鲜买卖,也有针对游客当地人的海鲜餐食,这一趟虽然也去了东京的筑地的外围朝市,但最想念的海鲜盖饭都在函馆,说到这里,口水已然止不住了......关于函馆,这一段落会重点介绍函馆山夜景、朝市和樱花。
列车到达函馆站,跟之前的登别、母恋站对比,有点大城市的感觉了。
从函馆站出来,走一段路就可以看到海岸线,渔港城市的感觉扑面而来。
如果是去看樱花的城市,或者是温泉酒店,都尽量提早预定。提前一个月预定,往往会遇到时间冲突或者想住的酒店已经预定完。这次在函馆有两个晚上,种种原因最后是分不同酒店住。第一晚住的是函馆国际酒店,也是比较老牌的酒店,交通方便性价比高,距离函馆车站、海港、仓库、朝市都在步行10分钟内。
酒店住客可以免费租自行车的,正对面就有公车站。我们打算趁着日落,前往函馆山,一览传说中的函馆夜景。
实际上这个山顶的观景台也是一直有在变化地址,从前是在半山腰的地方。现在这个观景台看起来就非常现代化。
函馆本身城市体量不大,慢悠悠的公车20分钟就晃到了山顶,公车也很有人性化的设置了解说员,在上山途中已经进入傍晚,解说员会给大家介绍函馆夜景,当开到某一处开阔的地方还会稍作停留解释,乘客都超级配合,纷纷发出哇哦的赞叹声......这里就是山顶了。
某角,看起来好像人不多,那就是低估了大家对函馆山到此一游的热情。
正面是这样的咯,看着一颗颗脑袋,想来函馆山体验浪漫的二人世界,还是歇菜吧。
亮灯后,函馆夜景终于揭开面纱,函馆是在渡岛半岛南部函馆湾内,面临津轻海峡,函馆山又本身是个陆连岛,所以才有这样一个形状的海岸线夜景。
因为是渔港,城市的霓虹灯加上渔船在海面上的星星点点,才显得函馆夜景更加特别。像我们今天来的有点晚,有兴趣的话,函馆山本身就值得花时间转转,上山途中会经过各条坂道和两侧的洋楼,感受这个城市历史的变迁。
问了下酒店,函馆朝市差不多每天5点多就开始了,但,没必要那么早去,一般都开到中午12点。我们8点多到的朝市,远远看去,稀稀落落的,并不是很热闹。
毛蟹,保证新鲜送达,有需要的还可以进行烹煮,收到就可以吃。这次后来去蟹本家吃了毛蟹,实在是太鲜美难忘了,非常推荐。
帝王蟹随处可见,有些商家会拿一只给游客用来拍照,不是这样拍,是真的抱着拍......反过来看这个帝王蟹,真有点像那本经典恐怖电影《怪物the thing》里的那只怪形......
除了海鲜,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好料。比如这个蟹包,料很足,包子上还可爱的印着“家族封号”。
朝市里也有各种农副食品市场,这里有好多颜色的芦笋.
还有这样的现场大拍卖,老板把自己的商品进行打包销售,的确比其它店便宜好多,引得无数大爷大妈围观,咦,这个场景好眼熟。
到朝市,不止是涨姿势,更重要的就是解决早餐。接下来给大家隆重介绍的就是这家食堂,本来是误打误撞看到人不少但不至于排队就进去了,结果发现这家店在朝市里有三家分店,家家都是这样的场景,算是朝市里非常热闹的一家店。
忙碌的操作台,墙上有各路名人的签名,这个场景也是相当的熟悉。
再晒一碗,不想多说,自己体会,我只想再来300碗。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家海鲜盖饭已经有60年的历史了,并且是函馆海鲜盖饭的鼻祖,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墙上挂满了名人签名,原来也是家经典老店了。
朝市里还有这样的居酒屋,可以做烤物,喝喝小酒,聊聊天。随便叫了个烤物套餐试试看,感觉比较适合几个朋友来喝小酒。
来点甜点,北海道的牛奶、牛奶冰淇淋、酸奶,看一次喝一次,不嫌多的。
朝市结束,扫街走走。函馆市区里有很多这样的电车,体验下来真的很复古。
接近公园的路上,就有种春花浪漫的日光风景,一扫之前的丝丝凉意,有种幸福感不言而喻。在这样的街上,哪怕堵着车,心情都挺好。
五陵郭公园是日本第一座西洋式城堡,建于公元1864年,是的,没有看错,这座公园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了,并且有着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故事。这座五陵郭塔可以看到公园五角星的全景,我看人多就没有上去,有兴趣登高拍全景的可以上高层看看。
路边繁茂的樱花树,刚好遇到樱花季的周末,越接近公园,人群越是密集。
这座曾经的西洋式城堡城廓是正五角星形,城堡完工之后第四年发生了“箱馆战争”,明治维新时期支持幕府人士又在这里开展了抵抗天皇军队最后一战,因此在日本近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现如今,这座曾见证历史的城堡如今只剩下了城墙的外廓,城堡内成为公园,遍植樱花,也是北海道最有名的赏樱胜地。樱花完全绽放的时候,犹如一朵巨大的五角星形的粉色花朵。周末的五陵郭公园也是函馆的本地市民很爱游玩聚会的地方,人气爆棚。
本地人赏樱都会像秋游聚会一样,选一株茂盛的樱花树,和家人朋友一起烧烤野餐,和乐融融度过周末。
樱花下的聚会里各种娱乐活动都能见到,比如这个一看就是个音乐社团,唱的特别投入。
在五陵郭公园,随便找个角落坐下赏樱,就很赏心悦目。
公园的中间还有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的古建筑,有140年的历史,以前是类似政府机构的所在地,据说是当时日本和俄罗斯关系交恶,为了对抗俄罗斯的威胁,专门设立的办事处。
在函馆第二晚入住的是La Vista酒店,就在金森仓库旁边。
La Vista在日本的口碑非常好,一来是日本和西洋融合式的酒店,更容易接受和尝试;二来有屋顶温泉和非常棒的早餐提供,因此入住的时候真的排了很久的队。屋顶温泉相对于之前登别要小很多,非常紧凑型的温泉,有意思的是泡完有一个观赏夜景的阳台,可以无限量吃冰棍看夜景,也算是蛮有特色的。
一整片红砖砌成的商业街,遍及餐饮、特色手办、礼物等等,姑娘们可能会逗留许久的地方。仓库的建筑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英式的砌砖方式,比较坚固;另一种是法式,相对来说更优雅精致。分别是在金森仓库和海湾港的仓库建筑上体现。
就住在金森仓库的对面,自然就要来闲逛一下。1859年,函馆与横滨、长崎一起作为日本首批国际贸易港开放。金森红砖仓库是在函馆开设的首个营业仓库,通过仓储业务不断见证着函馆历史的点点滴滴。现在,金森红砖仓库变为商业街区对外开放。
函馆的成吉思汗羊肉是非常出名的,酒店旁边查到就有一家蛮出名的,但是,居然预约满了,没有口福。提醒大家,比较热门或者有名的餐厅记得提前预约。索性尝试下北海道的盐拉面,咸鲜味比较重一些。
离开函馆的早晨,享用了La Vista的早餐,虽然餐厅不大,但品类非常多,而且是相对其它酒店,比较少见的品类。
比如朝市里的海鲜饭,这里有也可以自己搭配,因为是渔港城市,所以理所当然食材都很新鲜。
度假最佳之洞爷湖
洞爷湖是日本最北的淡水不冻湖,也是一个火山口湖,20世纪初因为附近火山频发,陷没后才形成了这个湖泊。洞爷湖这个名字也是来源于日本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人的语言,意思就是湖岸,这个湖岸也不简单,因为有火山而有了温泉,面湖的风光安静美好,这里也成为北海道慢生活度假温泉乡之一。
先来一张全景,这两天的活动范围就在这条街上,左手就是洞爷湖全景,右手是温泉酒店街。午后阳光下,人还是很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冷门的点,很适合情侣度假。
这次选的是洞爷湖乃之风度假温泉酒店,出行之前就很期待,这是一家结合风光与休闲的享受型酒店,服务和景色真的都是一流的。
大堂的落地窗和休息区,就可以直面洞爷湖美景,几乎也是占据了面湖的最佳观景。
日本的酒店房间实际上都是以紧凑型为主,洞爷湖这家就相对宽敞舒适很多,所有房间全部大窗面湖。但是也是因为预定的有些晚,实际上我们这间是专门为残障人士准备的房间,是的,很多酒店都有专门这样的房间,方便所有人出行。
房间里准备了很好吃的点心,好吃到离开前还专门去酒店商场里买了同款特色点心。
专门的吸烟室,简单直接的风格搭配复古家具,烟云缭绕间望湖,还挺有感觉。
一个环山之间的火山湖,湖中还有个小岛,可以乘船上岛,远处那个有点像小富士山的,叫做羊蹄山。
远眺羊蹄山,现在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酒店的后方,面向洞爷湖的有珠山,几乎可以说是日本最活跃的活火山之一,2000年的时候还爆发过一次,旅游业在那段时间受到很大的影响,也是在近几年海外旅行的开放,才好很多。
洞爷湖信息和绕湖小传的价格参考。绕湖一周大约43公里,最深大约179米。
这个鹅船好像小时候公园里的那种小船,现在都很少见到了。
沿着湖边小街一路走,有一些雕塑,给冷清的湖畔带来一丝趣味。
湖边偶遇CX-5,有缘的是,第二天离开的路上居然又遇到。
来说说乃之风的温泉吧,分为两种,一种是这个复古汤池,我觉得主要是体验感受那个时期的泡汤感受为主。因为几乎没有人(大部分都去了屋顶的景观温泉),所以拍了几张布置的照片。
男女不同入口,实际上打扫之后男女会经常更换入口,哪怕一天之间也是,记得还是要看一眼。
第二种是酒店顶层的温泉,这部分都是官图,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也是景观温泉,面对洞爷湖边看日落边泡汤的那个景象一直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从紫红到粉红的渐变色反射到湖面上,一点点每分每秒都不一样,惊叹大自然的美妙。
官图,室外屋顶温泉是无边温泉,泡汤的时候,周围听不到任何声音,只有水声,可以躺着看天,或者趴着看湖发呆,时间在这个时候就是用来浪费的。
屋顶温泉还有一个专为情侣开设的私密包间,是的,就是可以男女混泡的私密汤池。需要提前跟前台预约时间,这里是3000日元50分钟。
乃之风的餐食,都是小小份,但分国别,日式、中式、韩式、美式各种选择,不知觉就吃饱了。
每年4月下旬到10月中旬,洞爷湖每天都会有礼花燃放活动,大概半小时,可以看到从湖面上释放的礼花。
用最喜欢的一张洞爷湖,静逸蓝调的湖面,来结束这里的旅行。
北境之都札幌
札幌是北海道的道央地区的都城,也是北海道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相对来说,它的城市感最浓重,作为北海道的中枢,在交通和购物上也最为方便。但跟之前度假感特色强烈的城市一对比,就显得特色单薄,除了作为中转途径,以及对滑雪特别有兴趣的,札幌作为曾经的冬季奥运会举办地,每年都有以冰雪为主题的户外活动,其它的并不推荐久留。
街景,干净不喧闹。拍下这张,发现原来这栋不低的楼居然是一座停车场,看到正在入库的车辆了吗?
这座北海道厅旧红砖厅舍是札幌的前政府大楼,是一座用红砖建造的巴罗克风格的欧式建筑,1888年建成。现在作为北海道立文书馆和北海道历史画廊,连同馆外的花园,开放供市民游客免费参观。
厅前的红砖地板,印有名字,看笔迹很多都像是小朋友写的。
蟹本家,50年做蟹历史,口碑一直不错,在日本也有多家连锁分店,就在札幌的车站前,有一家蛮大的本店,经过可以去尝试下。
古风的装修,每一座都是单独的包厢,进楼层就要拖鞋。
点了毛蟹的双人套餐,大概12000日元一个人,从小菜开始,这个饭团真的好吃极了,汤汁是蟹肉熬的,入味。后来查了资料,这个叫做“蟹肉狮子头”。
北海道味觉代表清蒸毛蟹,鲜美,肉嫩,口水......
路边的卡拉OK店,大江户KTV,看看这价格,单人白天半小时80日币(5块),晚上368日币(25块)
札幌的狸小路,是颇有名气的商业街,有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一带有狸猫出没,才有了这个名字,也不知真假。早在明知初期,这里有初见规模,到如今,好几条狸小路联结在了一起,这一段就是5号。里面其实就是遍布餐厅、药妆店、游戏机厅等等,特别是药妆,大概5步就是一家,姑娘们铁定移不动腿。
在一家潮牌店拍的灯箱,札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直接的城市,现代夹杂着传统,单调中加一点商业,不俗也不雅。
硝子世界之小樽
跟很多人一样,最开始知道小樽是因为一本电影,岩井俊二的《情书》,因为《情书》,记住了中山美穗,记住了柏原崇,记住了藤井树,也记住了漫天大雪的小樽。也许是电影的印象太深,当真的到了小樽,没有雪的运河,温暖的玻璃小城,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后来对比其他旅者的照片, 发现冬日里白色的小樽才是真的有感觉,所以有条件的话,强烈建议大家冬季前往小樽。小樽原本是一座得天独厚的海港城市,它运河两边的仓库也证明了曾经作为货运枢纽的繁荣,但经历萧条后,就开始发展特色旅游和玻璃产业,也就是标题里的硝子,仓库也成为玻璃制品的展馆、商铺和商业街。
从札幌到小樽,有非常多的列车,半小时就到,所以可以安排当天往返。可别光顾着睡觉,中途列车还会经过一段海景。
果然是盛产玻璃,连车站的灯都成功抢镜,吸引住了我们。
说是运河,实际上就是一条不怎么宽的河道,一边是红砖仓库,一边是人行道。
这一面的人行道上,是当地手艺人的集结,真的跟巴黎塞纳河畔很像。
从运河的桥头往回看,那个下雪的小樽变得真的有点不认识了。
作为硝子小城,玻璃制品当然成为扫街主题。北一硝子馆、大正硝子馆、各种玻璃工房和八音盒堂,看多了的感受是,千万不要信网上的推荐,就完全凭眼缘喜欢,我们在网上推荐的硝子馆毫无收获,甚至觉得很次,反而随意逛,选到非常特色独一无二的酒杯。
比较大的硝子馆还会分不同主题的分店,都在一个街区。
馆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玻璃制品,装饰品、礼物、杯子等等,有些店的作品真的超出想象,比如下面这家。
宇宙主题的这家,哪怕参观看看,都不会遗憾,能带一个作品回家,那是极好的。
工坊也是对外开放的,所以也可以在旁边看别人学习的过程,很有意思。
六花亭是北海道最早贩卖白巧克力的甜品老字号,它家最出名的就是草莓大福,现在MUJI也可以买到,口感其实我吃不太出来区别。不过小樽有一家六花亭的本店,可以在这家老字号里买些巧克力甜品带回去。
除了老字号,也非常推荐这家LeTao的甜品店,比起传统老字号,口味更新颖,像这个青葡萄巧克力简直一扫巧克力的腻味,相当上瘾,也是有点后悔没有多买,分享给大家。
扫街扫到傍晚,累坏了,走回到小樽站的路上,看看微信运动步数,笑了......
东京朝圣之代代木上原
东京这几年年年去,最大的感受,很好买!!!不是挥霍的买买买,是认真的生活消费。对于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东京都有适合的购物场所和去处。这次去东京,主要还是见朋友,剩余的时间,挑了几家存在收藏单上的去处和店铺,对比一下经典的东京街头,也看看TA的多面性。这一站去的是代代木上原,代代木上原是小田急电铁的主要车站,离新宿、涩谷、原宿都非常近,附近就有《东京爱情故事》取景地的代代木公园。很多人都知道,东京都的富人区一般都集中在市中心闹中取静的地方,比如代官山、惠比寿等等。像代代木上原也是东京历史悠久的高档居民区,会偶遇很多高手云集的咖啡店、面包房和甜品店,当中不少还颇有人气,是个有多层次生活情调的地方。
在小街小巷里找店,很容易错过,转了两圈,终于找到了这家“Roundabout”。
这家店的作者小林和人写了《永恒如新的日常设计》这本书,也算是杂货铺界的教父级人物,有非常专注实用生活的观点和理念,也因为这本书,想特地来他的店里看看,很幸运的,这次两家都找到了,这是第一家。
在一个住宅区的下沉入口,真的很容易错过。地址就是google搜索店名,没错。
朴素简单的装饰,亲眼所见书里的物件,本来在纸间的故事好像也活了起来。
逗留许久,期间客人也不多,最后收获满载的离开,也算是在清单上画了第一个勾。
晚餐特别简单,去了楼下的711,便利店里各种搜刮,别说真的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比如图上的蟹脚,没有什么面粉感,特别像蟹肉的口感,跟我们吃的蟹肉棒完全是两个概念。
还有像盐水毛豆,极好的下酒菜。这天晚餐全部就在便利店里搞定了,有主食、有小菜、有饮料、有甜点、有烤串、有小酒,丰富性也是不输餐厅,偶尔这样来一顿,绝对是日本旅行的专享特色。
每个人心目中的吉祥寺
吉祥寺是在新宿再往西面(15-20分钟地铁)的一个生活区域,现在大家都知道那里实际上并没有寺庙,然而最早,长禄年间,也就是五六百年前吧,那里的确有个寺庙,叫做日本曹洞宗寺院,后来德川家康入城时,这个寺庙被移址了,现在,大家所指的吉祥寺就是围绕着井之头恩赐公园一带的商业生活区块。相对于市中心来说,这里有较低的居住成本,有环境优美的公园,有闲适有趣的小店,以及艺术市场和宫崎骏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所以吉祥寺连续五年被评为东京人最想居住的地方,以及Tokyo Walker的投票活动中"最想住"和"住后感"双重第一位。去多了银座新宿表参道涩谷等等人流量密集非常晕乎的地标,可以换一换口味,来吉祥寺度过慢时光,顺便也看一下日本本土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品味。推荐一个写游记时发现的一个东京游玩的网站,信息量比较大,叫做【go tokyo】,除了旅行信息、节日推荐、游玩指南,也会有一些路线推送。
周五早上的列车,阳光洒进来,心情好极了,大概也是可以逛街的原因.....
不吃顿早餐怎么可以,在中转站随便找了家快餐店,我点的套餐。
转个头就到一个餐厅小店云集的街道,上午大部分都没有开门,目测晚上会很热闹。
很喜欢的一张照片,手机随手拍的,就是日本很经典的街头场景。
穿过马路,往井之头恩赐公园的方向走,这是一片住宅和店铺的区域,街道不宽,很少机动车,大部分是自行车和行人来往之间。
小街上有卖盆栽的铺子,很干净的摆在麻布上,也不是很珍贵的种类,但看起来别致极了。
便到了井之头恩赐公园,每年春天,这里也是东京西面热闹的赏樱去处,平日里,大多是附近的居民和少部分游客为主。这个时候,东京的樱花绽放期已经过去,公园就没有更多深入了。
在附近小别墅旁的亮黄色保时捷,跟屋主种的花颜色还挺搭的。
不规整低矮的建筑,友好的居民,搭配蓝天白云,好像跟东京的快节奏在两个世界了里。
居然,居然在东京发现一家山寨“喜茶”啊,本来以为是中国友人开的,不想还是日本小哥。
东京有好多自行车停车场,后面一天去银座也发现一个更牛逼的。这个是24小时营业自助服务,2小时内停车免费。
RAGTAG,日本还蛮有名的中古品牌精品店,在东京有八家分店,在日本大阪、福冈、神户也都有分店,口碑甚好,对中古(二手)有兴趣的话,不容错过。
无意中居然逛到小林的另外一家店,OUTBOUND,门口是这样,青墨色的质感。
这家主要是陈列收藏非日用品,风格与昨天那家店很统一,只是相对来说陈列感更强,更有仪式感一些。
这是一个设计师款的饰品戒指,忘记名字了,白色的是盐,居然是盐!
吉祥寺美术馆,馆前也有很多艺术活动和乐队演奏,对面是Coppice吉祥寺,一个综合性的商场,到了这一带人流量就特别集中。
下午茶时刻经过这家,嗅到了一丝甜意,是一家法式甜品店,很正,可惜座位满了,我们外带了点心坐在店门口对面,边晒太阳边吃。
又是一个小角落,这天只能说是初探吉祥寺,像夜市胡同口琴横丁、宫崎骏设计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各具特色的杂货铺书店咖啡馆,以后再慢慢发现吧。P.S. 对姑娘们来说,真的很好买也很好拍!
《你的名字》圣地巡礼之新宿御苑
新宿御苑是相当于新宿区域的“中央公园”,横跨东京都新宿区与涩谷区,也是东京最大的日式庭院和法式庭园结合的大公园。最早江户时期是某藩主家业的一部分,在明治时期变成农业试验田地,后来才成为日本皇室的所有地,1906年修建为皇室庭园。与很多日本的公园类型很相似,最美的时刻基本上都集中在春天和秋天,春季看樱,秋季看枫。如果已经安排了上野公园或者皇居,其实新宿御苑到不到也无所谓了,这次因为和朋友约在附近,就顺便进去散个步。巧的是,去的两个地方,都跟一本动画电影有关,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完全是意外,竟然也跟风圣地巡礼了一番。
网图,后来在网上找的《你的名字》圣地巡礼的路线对比,这两处便是新宿御苑和意大利餐厅La Boheme在动画片里的出处。
朋友是一对夫妻,跟大厨是从前多年同事,男的是东京宅男,女的是上海嗲妹,在上海相恋结婚后,就一直在东京生活工作,养了一双特别可爱的儿女。他们带着我们先是去了一家“网红”餐厅,就是《你的名字》中泷里打工的餐厅原型,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也没看过,只是感叹排了半小时的队......
通透的西餐厅,到的时候是下午接近2点,满座且门口排队二十几号人,落地窗户面对的就是新宿御苑。
依稀还可以看到门口的队伍。意大利餐厅,餐点无非就是意面、披萨之类的,意面还是挺正的。
餐后一起散步到了对面的新宿御苑,因为是周末,公园里除了游客,还有许多周末放飞的本地家庭。
御苑里也有很多参天银杏,可以想象,秋天的时候,变黄的银杏、滚红的枫叶和其它常青树木一起,一定有非常难忘的画面。
每次必到访的银座
银座就没有什么需要做太多介绍,已经是世界代表性的购物街,兼具流行与老店铺传统,不管是第一次到访,还是多次踏上这里,都能有不一样的发现。所以虽然还是银座,但这一篇会尽量介绍一些新地标、新发现和不一样的去处。
Itoya伊东屋可以推很多次,日本最大的文具文创专卖店,实际上它在银座的这幢8层(是的文具可以卖8层)已经不仅仅贩卖文具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了。1904年就树立在银座的它,也算见证了银座的兴衰,红色的回形针就是伊东屋的标志,很好找。
一层是特色商品、自营商品的展览,也有自己的饮品,只有自家的饮品可以在楼内饮用哦。二层以上的分类是信物letter、桌物desk、计划schedule、旅行travel、家home、纸fine paper、手工craft、农场farm、餐厅cafe,文具博物馆+创意热店+餐厅。
徕卡的立拍得,京东2500,这里是32000日元(大概2000不到)
纸那个楼层,光是颜色、重量、纸品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开眼。
有些区域,会根据时节、话题做成小型展览,诗情画意,也蛮有意境。
银座发现的小巷子,叫做三原小路,这才是真的闹中取静。
三原小路有很多这样的安静的日料店,古朴,不轻易被打扰。
再穿过几条巷子,饿了额,看到对面有一家看起来很吸引人的九州拉面馆,就它了。
九州是豚骨拉面的代表,比较广为人知的就是九州博多豚骨拉面,像“一风堂”就是在这个品类里。
不大的店铺,客人也是源源不断,这家后来查了下,在东京也有七家分店。
左边是加了他们自制的焦蒜油,属于熊本风的拉面,右边那份是猪骨汤底,属于博多风的拉面。
拉面之后,再推一家,叫做“东京风月堂”,200多年的历史,传统甜品老字号。日本的传统甜品都偏甜,但做得非常精致。
居然还是要电梯入库的,有自行车骑着的话真想下去看看。
银座快成“动物园”了,这是一个老爷爷带来的两头“狮子”。
头套一戴,引起围观,搞笑的是这两只“狮子”所占的位子,正对着一幢叫做“lion”的大楼,应景了。
去年刚开的Ginza Six,现在是银座最大商业体,最深地下6层、地上13层高,20层真的可以逛很久。除了购物,也为一线艺术家提供展示作品(草间弥生,杉本博司,原研哉,team lab...),无论是建筑、内部设计,还是品牌、艺术展、屋顶花园,都值得花时间驻足。
引得驻足的还有它,我更加确信了,来到的应该是“银座动物园”。
这个坐标边大概围了五六十号人,以女性居多,我身边环绕着此起彼伏的“卡哇伊”,银座猫都不为所动,居然不一会眯上了眼睛,享受起来。萌宠要统治世界了......
菜单全靠看墙,写着好评菜单,全部380一份,像芥末章鱼、牛肉串、烤京葱鸡肉串、章鱼烧等等。
老板推荐了个类似面团培根炒蛋的小菜,蛋很好,炒的口味没差别。
去一回少一回的筑地鱼市
筑地鱼市曾经是世界级繁华热闹的鱼市,上个世纪1987 年,当年海产交易总量高达 81.5 万吨,现在这个数字大概减少了一半,然后每天海产交易量也有 2000 吨,这个数字远超全球第二大鱼市纽约富尔顿鱼市,所以从交易量看,现在的筑地鱼市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鱼市,种类也很丰富,有像金枪鱼等多达 450 种水产品。因为接近银座,位于闹市之间,又有非常特别的拍卖仪式,现在的筑地更像是一个旅行地标。为了给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城市规划让路,筑地鱼市的改造和搬迁计划一拖又拖,最新的计划是,今年2018年10月6日,是这个老市场最后的营业时间,所以有兴趣前往的朋友,记得今年10月6日之前。前往筑地鱼市,想看金枪鱼拍卖的话,拍卖时间是5点多开始,但因为限制人数(前100位游客),估计得4点多到市场吧,但网上参与这个部分的信息很少,看来有这份热爱的旅行者还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游客都是6-10点前往筑地鱼市,逛逛鱼市开开眼,同时在内场排队老牌寿司店,吃一份海鲜早餐,然而内场的店也都是在筑地鱼市生存了80年的老牌寿司店,加上食材新鲜性价比高,真的很多人排队,至少要等1-3个小时才能品尝到,像我们这样的懒人最后还是决定筑地鱼市内场扫街外场吃饭,比较节省时间。
从地铁站走过去,大概5-10分钟,都不用导航,跟着人走就可以。
到了就被每家店前长长的队伍吓到,而且欧美游客也很多。
传说中的寿司大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寿司大据说店里只有10个座位,就是10个一批同时进行的,4000日元和2600两种套餐,吃过的都说以前吃的不叫寿司,可实在提不起排队两三个小时的兴致。
好不容易走出人流密集地带,应该是鱼产品商铺,遇到一位不太高兴的妹妹,分分钟要怼死我的感觉,怕怕,走了。
走出内场,依然顺着人流走到路口,就到了筑地鱼市的外场,外场依然是人声鼎沸,当然这里的选择会更多,挑花眼。
人家5点多拍到金枪鱼,就是这样卖的,爱吃金枪鱼的就是拿着这个盒子边逛边吃的。
因为想念函馆的海鲜盖饭,在筑地鱼市外场看到这家店的时候,瞬间就决定吃这家。
师傅看起来有架势,好吧,大概是觉得年纪大经验够丰富吧。
海胆金枪鱼海鲜盖饭,手机滤镜颜色有点失真,跟函馆朝市对比,朝市更清甜,口感更新鲜,吃了一碗,解了些相思,也让我们更想念函馆朝市了。
总体来说,去筑地鱼市还是要做一些提前准备的,比如市场每月有不固定日期休市(以周三、周四、周日为主),但因为不定期,所以最好提前查好,别早起了还白起了;比如场内的热门寿司小店上午10点基本上会售罄,10点之后去就没什么必要了;比如说筑地鱼市是有地图的,网上可以提前看一下,一些热门的店寿司大、大和寿司、筑地寿司清、仲家、大江户等等。这次没有在内场吃到一顿寿司,多少留了些遗憾,办好了三年签证,10月6日前再找个机会到筑地,赴一场寿司饕餮。
最后的结语
最后分享一张,吃饱散步走出鱼市,发现了前方一部略牛的车,后来同事告诉我,这辆车叫做光冈01,是日本第10家汽车公司在96年成立的时候专门打造的一款小型跑车,账面上是1.8L 130马力 前驱 直列四缸发动机,总共就350台。遇到那么小众的车,还好我手快拍了下来。
写到这里,我手残,眼已花,不知不觉,这篇游记对自己“下手”那么狠,在此,我只想说,看到这一篇的你们,都是真爱。回过头来看,才觉得,不到十天的这段旅行充实饱满,从第一次与北海道亲密接触,到开始用个性一些的玩法去体验东京,融入当地生活感受不一样的城市,这才是潜意识里旅行对我们的改变。写完这篇游记的同时,也订好了2月过年期间前往东京和富士山的家庭天伦之旅,这一次将会是两代人,两个年轻人携四位长辈的玩法,一想到四个人的需求六个人的吃住行,就一阵头脑发热,好了,我去准备攻略了,回来后再给大家带来新的课题:“如何让四位长辈舒舒服自在轻松有逼格的感受日本“。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