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修行
修,在行走中;行,在修炼中。信仰,一直是我心底徘徊的疑惑,不知所终。我想那不应该是轻易的选择,因为信仰是要用一生去修行的事业。我苦苦寻觅,终于在一次次的旅行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我的信仰是“自由”。
当我怀着强烈的信念,坚持在路上修行,我遇到了许多人,与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过,与同样有信仰的人同行,为欣赏的人驻足,为善良的人感动,尽管彼此怀着不同的追求,但我仍能感受到同样拥有的执着。
我曾经一度仰望过宗教信仰,并深深为之强大的影响力所折服,我试图走近,想一探这种魅力的根源,但我始终没能靠近,因为那不是我的坛城,我只能相信自己,只有自己的信念才是一生的追求。
很多人一出生,就被信仰赐予了一辈子的修行方式,而我却幸运的可以选择自己的信仰,这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一直在路上,乐此不疲、自由自在追寻着骨子里的念想,因为我深信,心有一念,终有圆满。
多年来我一直热衷于在藏区行走,为的是能在藏传佛教圣地,近距离感受信仰带给人们的快乐与满足。我知道在每一个信徒的心中,都有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鼓舞着人们永不停止的修行。
于是,新年过后,我再一次踏上了去青藏高原的旅途,这次是去朝觐藏区最为殊胜的十座神山,我知道这些神圣的雪山,在藏族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所以很想看看这些圣境,到底带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向往与慰藉。
我的朝拜之旅从云南的香格里拉开始启程,经四川、转青海,最后到达西藏,全程自驾行进7000多公里,历时20天,依次朝觐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卡瓦博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雅拉雪山】,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年宝玉则】,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的【阿尼玛卿】,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江嘉多德】和【尕多觉沃】,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玉珠峰【巴拉达泽】,西藏那曲的【念青唐拉】,日喀则的【乃钦桑康】,最终到达阿里的【岗仁波齐】。
第一站:云南德钦——卡瓦博格
这是我第二次到梅里雪山,因为不能因天气而选择到访时间,所以能否一睹神山真容只能顺其自然。据说很多人来之前都会算计什么时候去最好,总想到了就能掀开神山的面纱,殊不知因缘是可遇不可求的定数。其实,见与不见,山都在那里,不曾改变。
梅里雪山是云南省最高的山峰,当地的藏族人称之为“卡瓦格博雪山”,并赋予了它至高无上的神性。这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三座,而海拔6740米的主峰至今仍是人类未能征服的“处女峰”,也是唯一的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
在藏族人的心目中,卡瓦格博峰就是保护神的居住地,所以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神山之首”而被人们所敬畏。这个著名的朝觐圣地在每逢藏历羊年时,前来转经的人更会大增,因为他们认为羊年来这里转山,一圈就能抵上平时转十三圈的修行。我们虽然没能有时间转山,但是能够站在神山前祈福,也同样殊胜无比。
第二站:四川道孚——亚拉雪山
从云南抵达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县交界处,在公路上远远就能见到海拔近6000米的亚拉雪山,这是四川康巴地区的一座著名的神山。眼前的亚拉雪山犹如一顶圣洁的皇冠,高高耸立在四周平缓的群山中,让人只看一眼就会深深被打动。
“亚拉”藏语的意思就是“舍得”,所以亚拉雪山是一座代表牺牲和奉献的神山。传说阿尼玛卿山神应众神之请,忍痛割爱让自己的大儿子来到了亚拉雪山,做八美地区的保护神。因此,终年白雪盖顶、云雾缭绕的亚拉雪山就成了康巴地区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
第三站:青海久治——年保玉则
当我们翻过海拔4398米的隆格山垭口,迎面一排峥嵘的怪石山如同巍峨的屏障耸立在平缓的山丘之巅。海拔5369米的年保玉则是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也是果洛地区最受藏族人崇敬的一座神山。
眼前的石峰林立的阵势实在令人惊叹,白雪覆盖的平缓山丘之上,一座座奇峰怪石如尖利的石笋一般,列队在一起直指苍穹,彰显着一副威慑四方的阵势。
藏在年保玉则群山中的海子星罗棋布多达数百,美丽的仙女湖离公路只有4公里距离,很容易到达。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晨曦中如镜一般的湖面映着冰清玉洁的雪山,静谧的光影宛若脱俗之美的仙女一般让人着迷。
第四站:青海玛沁——阿尼玛卿
祭山是藏区同胞对神山的一种敬畏方式,这是一场神圣而不可懈怠的祭拜之礼,男人们身着盛装,手捧哈达,带着美酒,在阵阵悠远洪亮的海螺声中奔向山坡上的煨桑台。
跟随父亲一起来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少年,也学着吹起了螺号,这样神圣的祭山习俗就是这样被一代一代延续传承着,从未停止过。
煨桑台上的松枝柏叶爆着噼噼啪啪的脆响,焚起浓浓的白烟与雪山融为了一体,阵阵松香混着酒香在空中弥漫。一袋一袋的青稞、糌粑、茶叶、水果,甚至要有蜂蜜等尚好的贡品,被毫无保留的倾倒在烟火中燃尽,当地的藏族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供奉神山,以求一年中都能得到神山的护佑。
第五站:青海玉树——江嘉多德
从玉树市区向南大约100公里的群山中,有座海拔5700多米的江嘉多德山,那是玉树地区的一座圣山,山下除了有湖为伴,还有很多热泉,所以前往圣山的山谷被人称作“热水沟”。传说温泉受了药师佛的加持,可以治疗关节炎、头疼等多种病症,所以在春秋季节,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当地百姓都会到这里泡温泉、转山祈福。
此时山脚下的圣湖已经被白雪覆盖,五彩经幡在寒风中不停的摇曳,一遍一遍诵念着经文。青藏高原的山多到数不胜数,那些被赋予了神性的山峰,在藏族人心目中有着无比神圣力量。他们敬畏神山,祭拜神山,希望得到圣山的庇佑。
第六站:青海玉树——尕朵觉沃
尕朵觉沃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尕朵乡,从玉树州结古镇往东沿214国道到清水河岔路口往北,朝曲麻莱县方向行进,远远望见一座凌空出世般的山尖,那就是神山的主峰了,到神山脚下的赛康寺大约200公里的路程。
尕朵觉沃虽然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中名气最小一座神山,海拔5470米的高度在高峰云集的青藏高原也并不出众,但那巍峨险峻、尖峭挺拔的山形,却具有一种粗犷的雄性美,让任何一个接近他的人都望而却步,心生畏念。
转山对于有神山信仰的藏族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高海拔和山路非常考验人的毅力。现在从山脚下的煨桑台到半山处的观景台,已经修建了木栈道台阶,即便是在雪后的冬季登山,对我们来说也已经容易了很多。
半山腰处的观景平台,是观景拜神山的最佳位置,在这里与神山对望,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彩色的经幡和风马旗给黑白的雪世界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山一直在这里,默默接受着人们的祈愿,愿神山护佑我走更长的路。
第七站:青海玉树——玉珠峰
之前我第一次站在“万山之宗”的昆仑山脚下,触摸到玉珠峰那冰清玉洁的巨大冰川时,就感觉在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造物主面前人是多么渺小。自古以来,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就有着显赫地位,这座“龙脉之祖”也是百神聚集的中心,延绵五千里的“中国第一神山”,在东段隆起的最高峰就是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
当我又一次站在玉珠峰脚下,呼啸的北风席卷着细碎的雪花,针刺一般扑打在脸上,这让我又见识到了神山的另一副表情。这座伟大的山岳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居住在昆仑山的西王母是长生不老的象征,所以成了人们朝圣和修炼的圣地。我们手捧哈达敬献山神,希望可以得到神山的赐福,以求健康长寿和敬畏之心。
第八站:西藏那曲——念青唐拉
在西藏古老的神话传说里,纳木错和念青唐拉雪峰不仅是著名的神山圣湖,还是一对生死相依的恋人。这个传说吸引了无数旅行中的恋人膜拜而至,我也不止一次到达过念青唐拉的脚下,但神山的祝福真能赋予每一个有诚意之人么,我不得而知,只是心怀一份美好的愿望。
传说中的念青唐拉雪峰是造世的九位大神之一的英雄之神,也是历代藏王最崇拜的13位大神之一。五彩经幡簇拥的雪峰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辉,当地的藏族青年男女最喜欢跳锅庄舞来崇拜山神,来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
世间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被人们赋予了神圣的载体,永生相伴的神山圣湖便是藏区最令人尊崇敬畏的殊胜之地,祈愿求福的那一刻,美好仿佛即现眼前。
第九站:西藏日喀则——乃钦康桑
从拉萨前往山南途中,在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冈巴拉山垭口时,就能俯瞰到山谷中美如碧玉的羊卓雍错。羊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也都是我喜欢的湖泊,在羊卓雍错湖畔远远就可以看到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乃钦康桑雪山,海拔7191米的雪顶就高高的耸立在群山之巅。
公路依湖蜿蜒盘旋,我们继续前往日喀则方向,在跨越过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之后,就到了卡若拉冰川的脚下,在冰川的背后就是神圣的乃钦康桑峰,而此时站在山脚下,却因离得太近而无法看到尖尖的山顶,这就是神山的魔力吧。
海拔5400米的卡若拉冰川观景台,以白塔为中心,在此朝拜神山是藏族同胞心目中最圣洁的一件事,让一切美好的意愿随着经幡飞舞的节奏在风中传递给山神。
第十站:西藏阿里——冈仁波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冈仁波齐就像是一座拥有巨大磁场的白色魔咒,无时不刻都在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无论拥有怎样不同的信仰,或是正在路上寻找信仰的旅人,都会视其为心中的第一神山,并把这座巍峨矗立在阿里群山中的白色圆冠当成世界中心的金字塔。
当我们迎送了十几个日月,膜拜了九座神山,奔波了五千多公里的路程,终于在一个明媚的清晨,站在了冈仁波齐神山的脚下。那一刻,曾在梦中遥不可及的神山就端坐在我的眼前,如水晶一般不动声色的在晨曦中闪着光芒,让人为之动容。
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是被称作“世界之轴”的冈底斯山脉的主峰,银光闪闪的冰峰有着多种宗教迭加的神圣光环。这里不仅是中国西藏雍仲本教的发源地,也是印度教、藏传佛教和古耆那教一致认定的神山之王。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是被称作“世界之轴”的冈底斯山脉的主峰,银光闪闪的冰峰有着多种宗教迭加的神圣光环。这里不仅是中国西藏雍仲本教的发源地,也是印度教、藏传佛教和古耆那教一致认定的神山之王。
到了如此殊胜之地,相信来自世界各地朝圣的修行者和信众,没有人不被这里的气场所震慑。坐落在朝圣转山必经之路上的芝热寺,正对着神山的北坡,隔窗就可一睹神山的全貌,所以成了信徒重要的休息驿站。这里的海拔已经5200多米,应该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座佛教寺庙了。
笃信佛教的藏族人坚信朝圣能洗涤前世今生的罪孽,并能增添无穷的功德,最终转世轮回,荣登极乐世界。所以,年年岁岁都有数不尽的信徒,以身体做尺子,五体投地的磕着长头丈量着漫长的朝圣之路。手捧洁白的哈达敬献给神山,不仅代表着朝圣者至高无上的崇敬之心,更是人们寄托的美好祝愿。
我们是远道而来的朝圣者,艰辛的旅途就是我们最虔诚的修行方式。而驻守在寺院的僧侣,则是在每天平凡的生活中,进行着他们独有的修行。 因为有了僧侣们的辛苦付出,芝热寺的茶馆成了风尘仆仆的旅人最温暖的停歇地,所有到达这里的朝圣者,都能感受到神山赐予的呵护与关爱。
有神山的地方就有圣湖的相伴,冈仁波齐南面的玛旁雍错同样是世界的中心,被人们誉为“永恒不败的碧玉之湖”。我们从神山的脚下来到圣湖的湖畔,由近及远的膜拜这神圣无比的世界,冈仁波齐犹如一位白发法老,巍巍矗立在苍穹之下震慑着四方。
冈仁波齐那圆滚的雪顶,仿佛是在告慰着所有的朝拜者,再漫长、再艰辛的朝圣之路,都将是一次圆满的修行。而我埋在心底多年的朝拜神山之念,这次也终于修得了圆满,感恩所有的助我修行的缘分,此生无憾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