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 凌霄塔
天宁寺 凌霄塔,其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留存,更有历史的纪念。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了卢沟桥事变,9月9日日军占领古城正定,城内一片混乱,不断地听到炮弹的轰炸声。文主教在主教府的屋顶升起了法国国旗,试图保护整个院落免受劫掠。不过在城里大肆奸掳烧杀的日本士兵没有放过主教府。当时的目击者赵本笃神父说:“日本军队到处寻找并逮捕妇女,让他们去做慰安妇。因此,城内人心慌慌都聚集到了主教府,一下约有5000多人涌来,其中有很多害怕被日军抓去的妇女和女孩,因为她们知道惟有教堂是一方净土。三四天的时间陆续涌来逾万人都躲藏在主教府院落和地下的大酒窖里,人人都担惊受怕,有的孩子对主教说:主教我害怕。文主教安慰他们说:孩子们别怕!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这时的文主教想到的总是中国人的安危,尤其是古城的妇女和儿童。当日本人要他交出这里的妇女时,他坚词拒绝,并让两个年轻神父在门外把守,不让日本人来胡作非为。一位神父回忆说,还有一件事让日本人对文主教和这些神父们增加了恨意。在日本人进入正定府之前,国民政府逮捕了一些日本侦探,日方希望文主教和神父们来给他们求情。但是当文主教看出他们是日本间谍时,坚词拒绝说情,文主教和神父们坚持了正义。一些汉奸对日本人说:“文主教和神父们不支持我们日本人。”这加深了日本人对文主教和神父们的敌意。文主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外国人。但当文主教看到主教府到处都是日军时,才意识到有点不对劲儿了,根本不是他想象得那么简单。日本士兵从四面八方进入了主教府,两位把门的年轻神父说:“刚才有个军官问晚餐的时间和我们欧洲人的数目,而且说要杀死欧洲人。”文主教于是对身旁的人说:“弟兄们,我们所处的情况十分危险,让我们承担正义带来的风险!”10月9日下午,两个日本军官向文主教索要钱财,文主教告诉他们没有钱,于是他们胁迫文主教带他们去了他的宿舍,翻遍了整个屋子,也没找到钱。晚上7点的时候,一批日军士兵闯入餐厅,拿枪对着在场的神父说:“每个人都站起来,不要动。”文主教说:“你们要干什么?”他们没有回答,而是用撕成布条的餐巾蒙住文主教及外籍神父的双眼,把他们的双手反绑起来,然后绑成一串,并把以前扣留的夏神父和贝神父一起绑起来,带出了主教府,胁迫他们上了一辆汽车。他们被带到了天宁寺灵霄塔下,残忍地用火烧死。在现场的一位非基督徒曾听到他们口中喊道:“我的天主!”1937年10月9日夜晚这是日军侵华酿造的众多惨案中的一个!!!在正定凌霄塔下见证了惨案晚上七点,主教和神父们正共进晚餐时,忽然有十个日本兵闯入,他们将主教捆绑。五位外籍神父,二位修士,一名琴师也被带走。没有人知道九人被带去何处。数星期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们在离开住宅约300米的地方惨遭杀害和焚烧。他们的遗骸被集中埋葬在东栢棠村小修道院坟场。 由于当时中国紧张的政治局面,一名传教士葛立特事后说:“我相信天主不太清楚去中国传教本身就是错误的,造成这样大的牺牲。”一同殉难的共有9位,他们分别是:荷兰的文致和主教,法国的夏露贤院长神父,奥籍的柴斯嘉神父,法国的贝堂德负责教区总务的神父,荷兰的卫之纲神父,荷兰的纪艾德辅理修士,波兰的布林兹辅理修士,法国的罗比亚神父,还有一位平信徒捷克籍管风琴师毕司固比先生。 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古城大地: 文主教们以行动传播了福音,以生命传递了普惠的爱意。他的身躯留在了中国的怀抱,更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80年,但是他们对中华民族的那份炽爱,对传扬基督福音的那份执着,以及以身殉道的无畏精神却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记。 在距原主教府5公里的东柏棠村有文主教及其同伴们的墓地,文主教九教士殉难一年后,1938年10月9日,天津主教为其举行隆重纪念弥撒,当年参礼的人们像小孩子哭自己去世的父母一样伤心欲绝。在场的遣使会神父们一起咏唱了当年修士们在追思弥撒中咏唱的那首致命圣人歌,表达他们对先辈同会会士的敬意。 文主教和神父们被杀之后,幸存下来的神父们一起到受害现场寻找尸体,当时场面十分凄惨,只找到到了死者的少量尸骨,仔细搜寻后也仅仅只找到了文致和主教胸佩的十字架及十字架链,以及未完全烧毁的鞋子、眼镜、假牙、纽扣、四角帽等。神父们含着眼泪把这些遗物小心地收好,之后暗暗地为他们举行了教会葬礼,并立碑纪念。 令人气愤的是,面对这一震惊世界骇人听闻的杀戮事件,日方却予以否认,多方加以掩盖。 后来法国、波兰、比利时等国家联手对日本提出了国际诉讼,日本人无法抵赖,只能予以道歉,一年之后才专门为文主教和神父们举行了公开葬礼弥撒。 愿文主教等九教士在天堂安息,愿世界不再有战争,也愿以文主教为福音、为世界和平勇于献身的精神继续在中华大地传扬光大。
金星大酒店
金星大酒店晚上还是住在了正定与闻名遐迩的隆兴寺仅一路之隔的金星假日大酒店,这是闹中取静的度假园林式酒店。早上的天气也是还是很冷的,白天中午却很热。
开元寺 须弥塔
须弥塔是河北省正定市的古城四塔之一,是中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
文庙(没有开放 无法参观)
正定县县城内的文庙,有着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正定县文庙大成殿,面宽5间,进深3间,面积65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顶部坡度平缓舒展。柱子有明显卷刹,柱头不施普柏枋,仅用栏额。柱头斗拱奇大,补间铺作无华拱,只有柱头枋,上面刻影拱。梁架由驼峰及斜柱构成。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1933年,梁思成先生鉴定为五代时期遗存。据《中国名胜词典》和《中华揽胜》等书记载,山东曲阜孔庙现存大成殿为明成化和清雍正年间重修。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县文庙大成殿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内的梁架、斗拱等,为研究早期建筑木构件的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临济寺 澄灵塔
临济寺,原称临济院,现坐落于河北省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正定临济寺最早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唐宣宗大中八年(854 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受戒于黄檗希运禅师,行司后来到临济寺作住持。义玄禅师以"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喝八棒"等设施,接引徒众,门风峭峻,归者云众,遂成一宗,因临济寺位于河北镇州城东南隅,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即佛教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正定临济寺是临济宗的祖庭。
广惠寺 华塔
广惠寺,俗称花塔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生民街路东。 正定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4),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寺院兴盛时期东西宽196米,南北长239米。寺内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前殿、华塔、地藏殿。因寺内建筑现仅存一座华塔,所以又称“华塔寺”。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亦称花塔,始建于唐,后塔毁,现存华塔为金大定年间重修后的重要遗存物,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明、清历代均有修葺。 关于广惠寺华塔的创建年代,现有资料记载多歧。从造型上来说,广惠寺华塔它属于花塔型,重要特征就是在塔身上半部分装饰有各种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 这种塔形成于宋辽金时期,元朝后几乎绝迹,国内现存华塔总数也不过十几座,正定华塔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华塔中造型最奇特、装饰最华美的一座,为海内孤例,其艺术价值以及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已被古建筑界所公认。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