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纪念馆)概况:
2017年国庆长假的第七天,我和家人、亲戚一行六人步行去距离家五里远的中国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纪念馆)游览、参观。 陕西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是为纪念我国近现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弘扬悠久三秦水利文化而修建的一座水利专业纪念馆。展馆为二层建筑,李仪祉纪念馆及古代水利展在一楼,陕西水利展馆在二楼,通过历史文物文献、沙盘模型、浮雕泥塑以及幻影成像等高新科技手段全画幅展示陕西悠久的治水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治水文化,以图片、实物再现了“中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为水利鞠躬尽瘁的一生和治水伟绩,还陈列着李仪祉生前修建泾惠渠时使用过的工具,及手稿和著作等;位于馆区深处的仪祉墓园,接受后人的拜谒瞻仰(另发)。馆内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水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水利历史文化收藏、展示及水科普宣传的文化盛殿,也是陕西水文化建设地标性建筑。景区内的水文化大道可欣赏泾惠总干渠的景色;文化广场上的8根文化柱展示了李仪祉的功绩,百米浮雕墙镶嵌着群山河网、“关中八惠”和秦人治水的画卷;200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展示了我省古代、近代治水历史,及我省未来水利规划和水文化。 陕西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纪念馆)距西安市 60公里,毗邻三原城隍庙、郑国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唐昭陵等景点。纪念馆集展示收藏、教育宣传、文物保护、研究交流等功能为一体,主要分为水文化大道区、纪念馆区、仪祉墓园区三大部分。核心展示区2000余平方米,主要展示了陕西古代水利、近现代水利、建国后水利、十二五及未来水利和水科普。 陕西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纪念馆)经省委、省政府同意,2011年省发改委批复立项,由省水利厅主持兴建,省泾惠渠管理局具体承建,历时一年零六个月建成,2012年8月22日正式开馆。建设李仪祉纪念馆得到社会各界和水利系统大力支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亲笔题写馆名。它不仅是陕西省“十二五”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和水文化建设标志性工程,而且是查询陕西水利历史的“档案馆”、“活字典”,爱国主义教育和水利科普教育基地。 陕西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纪念馆)是体现三秦悠久治水文化的一张亮丽明片,是展示和弘扬陕西水文化的平台,是陕西水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陕西水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窗口,对于弘扬水文化、传承治水精神、推动水利朝着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西水利博物馆在李仪祉纪念馆基础上成立,是目前全国不足十家水利博物馆之一,是陕西省唯一一个水利专业博物馆。陕西水利博物馆历史使命重大,旨在弘扬仪祉精神,传承先进水文化,挖掘、收藏、研究、展示秦人治水历史文化,普及宣传水利科技知识,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同时,还要担负“全国青少年节水实践教育实践基地”“全省廉政示范教育基地”、多所院校的“水利教学实践基地”等职责,责任重大。
陕西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生平简介】
李仪祉(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水利人才。倡导和修建了陕西的泾惠渠等水利工程,树立起现代灌溉工程样板,使陕西百万亩农田旱涝保收,造福后代。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治黄导淮、整治运河,贡献卓著,被誉为一代水圣。 其父李桐轩和伯父李异材,都是关中名儒,同盟会会员。其父李桐轩辛亥革命后曾任陕西省咨议局副局长、省修史局总纂、西安易俗社首任社长。曾在老家成立了戏班子“易俗社”,经常借助艺术表演宣传进步思想。其伯父李异材,数学家,曾任川汉铁路工程师、同盟会陕西分会会长。其父亲和伯父的爱好和学识,对李仪祉的影响颇深。在李仪祉先生的幼年,除攻读了四书五经以外,还从其父及伯父处学习了代数、几何等科学,接触了所谓“西学”。 1898年,李仪祉以精于数学考取了秀才第一名。第二年又进入专门学习西学的泾阳崇实书院。1901年,入西安关中学堂。1904年,考取北京京师大学预科德文班。1909年,由西潼铁路局派赴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土木工程科留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中辍学业回国。1913年,返德国继续求学,并和陕西水利局局长郭希仁一道遍游了俄、德、法、荷、比、英、瑞等欧洲诸国,“考察河流闸堰堤防”,目睹欧洲各国水利事业的发达景象,比较我国水利事业的颓废,百感交集,立下了专攻水利科学技术,振兴祖国水利事业之鸿志。留学期间,他为了给国家省钱,不愿拿学位,认为只要知识学到手,学位不过是个荣誉而已。务实、不重名利,成为他一生事业的真实写照。 一、兴修水利,造福三秦 李仪祉自幼生长在渭北高原,这片土地长期缺水。他的终生夙愿就是效法郑国、白公,振兴关中水利。1922年,李仪祉离开南京,回陕西任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局总工程师,开始了他兴修水利的生涯。他回陕后积极网罗人才,组织引泾灌溉工程勘测设计,但因经费一直没有着落,直到1927年仍无法开工,李仪祉辞职东去。 陕西古代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秦时有郑渠,汉时有白渠,引水灌田,民富国强,造就了“秦川自古帝王都”。可是自1929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大旱灾和瘟疫,使关中从天堂变成了地狱。田园荒芜,渠道废毁,恢复农业,极需重修水利,兴修水利的呼声越来越高。1930年,杨虎城督陕,任省主席,召回李仪祉任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在国外华侨的赞助和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解决了款源问题,使他的引泾计划得以实施。各方共筹集百万余元,于当年开工建设泾惠渠,至1932年6月第一期工程完工通水,可灌地50万亩。1935年第二期工程完工,扩灌至65万亩。泾惠渠的建成受益,成为中国当时现代化水利工程之典范,在我国水利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泾惠渠竣工后,李仪祉辞去建设厅厅长,任省水利局局长,集中精力兴修水利,在杨虎诚的支持下,成立洛惠渠工程局。他栉风沐雨,不辞劳苦,亲自出马勘测设计,1934年至1937年基本修成了洛惠渠主体工程。1935年到1936年底又完成了渭惠渠一期工程。梅惠渠也于1936年开工,到1938年完成。他还亲赴陕南陕北考察,筹划了陕南汉惠渠、褒惠渠和陕北的定(无定河)惠渠。他制订了《陕西水利工程十年计划纲要》,筹划了关中八惠: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泔惠,计划在十年内水利惠及全省,使陕西成为一个模范农田水利区。至1938年李仪祉逝世,泾渭洛梅四渠已初具规模,灌地180万亩,初步实现了“郑白宏愿”。如今,当年李仪祉精心筹划的“关中八惠”已基本变为现实,陕西关中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水利化,成为我国高产稳产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如今泾惠渠水碧波荡漾,两岸的庄稼得水之灌溉,绿意盈盈,长势喜人,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的水利设施至今仍发挥着造福于三秦人民的巨大作用。关中的农业能有这么发达,关中农民的生活能这样富裕,李仪祉先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陕西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纪念馆)【李仪祉墓】
李仪祉墓位于咸阳城北30公里处泾阳县王桥镇寺背后村,占地面积约1.3公顷,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坐北朝南,底部周长36米,高2米。1938年他逝世后,在西安参加追悼会的达万人之多,当灵柩运到泾阳陵园时,当地群众有5000人挥泪送葬。国民政府发了特令褒扬,称他“德器深纯,精研水利,早岁倡办河海工程学校,成材甚众。近来开渠、浚河、导运等工事,尤瘁心力,绩效懋著。”《大公报》发表短评,称:“李先生不但是水利专家,而且是人格高洁的模范学者,一生勤学治事,燃烧着爱国爱民的热情,有公无私,有人无我。”1982年和1993年,在李仪祉先生诞辰100周年和110周年的时候,分别在北京和陕西举行了纪念活动。在2001年9月第29届国际水力学大会期间,他被作为亚洲近代水利科技工作先驱者的首位,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赞誉。 于右任为李仪祉手书的挽联:“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题写在墓园大门两侧。整座陵园苍柏葱郁,肃穆幽静。1992年李仪祉诞生110周年之际,中国水利学会等各方单位和人士集资修建的李仪祉雕像,矗立在墓园正中。李仪祉纪念馆在2012年建成开放,该馆为纪念我国近现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弘扬悠久三秦水利文化而修建的一座水利专业纪念馆。同时也是陕西省唯一的一座水利专业纪念馆,第一座水利专业博物馆。 许多年过去了,但关中的老百姓没有忘记这位为人民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水利大师,每逢清明节和李仪祉诞辰日,都会有大批民众自发前来祭奠。
陕西水利博物馆【基本陈列】
基本陈列 纪念馆共分为水文化大道区、文化广场、纪念馆区、李仪祉墓园区4部分。馆内集展示收藏、教育宣传、文物保护、研究交流等功能为一体,集中展示了以郑国渠为代表的古代水利发展史,以“关中八惠”为代表的近现代水利发展历程。 一层展陈区中央大厅为核心展区,主要通过声光电控制的沙盘模型,讲述李仪祉先生兴建“关中八惠”的场景,展示陕西水利规划的远景蓝图。古代水利展区,以历代引泾灌溉历史为主线,通过历史文献、图标、模型等形式,全面反映三秦悠久的治水历史和丰富的治水经验。近现代水利展区,以人物纪传的形式,以李仪祉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反映陕西近代水利取得的突出成就。 二层展陈区内,陕西水利展区以兴建的宝鸡峡、羊毛湾、冯家山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为主体,重点反映新中国成立后陕西水利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未来水利展区以开工建设的引汉济渭、渭河治理、东庄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为主体,重点展示陕西水利“十二五”规划和发展前景。水利科普展区主要通过参与性知识答题、图标、模型、漫画等形式,达到普及水利科技知识的目的。
陕西水利博物馆【参观信息】
陕西水利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泾阳县王桥镇,沿包茂高速至关中公路环线S107转S108(旧)即可到达。
陕西水利博物馆【参观须知】
参观须知 一、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酗酒者、衣冠不整者、带宠物者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无监护人陪伴的,谢绝入馆。 三、参观主馆前请将矿泉水、饮料等液体寄存在工作人员处,贵重物品自行保管。 四、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险品带入馆内。 五、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请勿丢弃杂物,请勿在馆内吸烟。 六、爱护并正确使用公共设施,请勿触摸文物及展品。 七、展厅内请勿摄像以及拍照。 八、自觉遵守参观秩序,请勿大声喧哗、追跑打闹。 九、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