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咸阳古渡廊桥,品味帝都秦汉文化
2018年元旦假日的第一天,我就和家人在家门口开启了我们2018年的旅游行程。上午,我们参观了古渡遗址博物馆;中午回家吃饭和稍作休息,下午我们游兴未减,就马不停蹄去了离博物馆不远处的古渡廊桥游玩。 渭河,黄河的最大支流,被誉为陕西人的“母亲河"。穿越陕西22个市县,列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就位于渭河咸阳段,“咸阳古渡”为关中八景之一,被称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桥头堡。只是历经千年风雨,古渡风景早已不再。为再现“咸阳古渡”昔日风貌,日前,一座全新的“咸阳古渡廊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秦风秦韵为建筑基调,以休闲娱乐为景观主旨的廊桥,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参观游览。古渡廊桥为钢混结构。廊桥全长748米,宽14米。一层供游人、市民徒步通行,二层则为休闲观景平台,供人观赏和休闲娱乐。桥身还将打造艺术长廊,提升桥上的建筑采用景观化的设计手法,将古代的廊、亭、牌坊等相互结合,形成了一定体量的古典建筑群,加深了人们对仿古建筑的认识,同时,也与周围的清渭楼、咸阳古渡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群落。 如今的古渡已成为博物馆的展示,新修建的长约700多米的古渡廊桥,横跨渭河,连接南北两岸的步行桥,成为了新的“古渡”。站在桥上,远眺前方,阳光照耀在秦汉风格的廊桥上,给人一种与日同辉的感觉。如今的渭河两岸,已是高楼林立,咸阳二桥上来回穿梭的车辆,彰显了咸阳这座古城的繁荣。站在二楼的观景平台,渭河之水从脚下流淌。桥面立柱上悬挂的古诗词,吸引着市民的驻足拍照。咸阳古渡廊桥,欣赏渭河美景的好地方。飞驰的快艇,在渭河上荡起阵阵的涟漪。远处的咸阳二桥车水马龙,彰显了城市的繁华,河面飞驰的快艇,荡起阵阵涟漪。午后的阳光明媚,市民三三两两在观景平台上晒着太阳,换个角度欣赏渭河的炫丽美景。桥上美景,桥下湖水,正可谓“一桥飞架南北,两岸美景共享”。
咸阳古渡廊桥—【廊桥概况】
咸阳是中国著名古都之一,地处“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市陕西第三大城市。咸阳古渡廊桥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将成为转载咸阳悠久文化历史内涵和反映咸阳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最富有艺术魅力与文化品位的城市“客厅”。咸阳古渡廊桥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渭河南北两岸群众的步行交通,同时也成为发展旅游服务、彰显咸阳历史文化的新景点。 城市依河而建,流经咸阳的渭河自然而然地将咸阳城区一分为二,在渭河上建设一座便桥,方便两岸群众的通行便是百姓的期望,尤其是咸阳湖建成以来,百姓的这一期望也成为历年“两会”上的热议话题。今天,开始建设的“风雨廊桥”将百姓的愿望变为现实。 咸阳古渡廊桥以文化休闲为主要功能,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的设计手法,将其结构分为“一轴、两翼、三心”的空间形态: 一轴——以古渡廊桥为主要景观轴线,衔接“九凤朝阳广场”和“月映三秦广场”。 两翼——古渡廊桥两侧的九凤朝阳广场和月映三秦广场。 三心——秦汉文化区、太阳文化区、月亮文化区三个主题文化区。“古渡廊桥”以其秦汉风格的建筑形式及景观小品装饰,向人们讲述了关于太阳的种种传说;“月映三秦”通过月映三秦主题雕塑传说浮雕等形式展示了月亮的种种传说。 其设计构想为,咸阳身处华夏历史长河的发端,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咸阳古渡廊桥设计构思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了更好地融入七历史文化环境,桥体及广场上采用的都是秦汉时期建筑形式。咸阳风雨廊桥两侧广场的总体设计构想源于“日月同辉”,寓意风雨廊桥今后的历史将与山川共存,咸阳的发展与日月一样辉煌。 古渡廊桥北起市区渭阳路,南至渭河南岸与世纪大道相通,横跨渭河,为钢混结构。廊桥全长748米,宽14米。是全国首座秦建筑风格、双层人行景观廊桥。桥两端建有宏大的“冀阙”门,是秦定都咸阳的象征。 桥面以上分为两层,一层可供市民徒步通行;二层为休闲观景平台,建有一座主阁和两座副阁。主副阁以公益服务为主,设有音乐厅、画廊、书吧等。桥上的建筑采用景观化的设计手法,将古代的廊、亭、坊等相互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秦文化风格建筑群。
咸阳古渡廊桥—【名称由来】
这里是咸阳新地标——北起渭阳路,南至渭河南岸,与世纪大道相通,横跨渭河,全长748米,宽14米。这是全国首座秦建筑风格、双层人行景观廊桥,桥两端建有宏大的“冀阙”门,是秦定都咸阳的象征。 这里有好听的名字——古渡廊桥:源自关中八景“咸阳古渡几千年” 主阁——秦风阁:秦风浩荡之意 南副阁——天籁阁:音韵天籁之意,与音乐厅功能呼应 北副阁——润心阁:书香润心之意,与书吧功能呼应 7月29日,咸阳湖管理处向社会发布廊桥及主副阁征名启事,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经过评审,咸阳湖廊桥正式命名为古渡廊桥,10月1日正式建成使用。 古渡廊桥成咸阳新地标 经过评审,近日咸阳湖廊桥命名为古渡廊桥。“古渡”源自关中八景咸阳古渡耳熟能详,具有地标的唯一性价值,易于引发历史及渭水变迁的感怀。主副阁的命名:主阁——秦风阁:秦风浩荡之意;南副阁——天籁阁:音韵天籁之意,与南副阁音乐厅功能呼应;北副阁——润心阁:书香润心之意,与北副阁书吧功能呼应。 咸阳湖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征集启事的有关通告,确定对符合征集奖励条件的给予适当的奖金奖励,将电话告知其本人领取奖金的方法。 古渡廊桥2017年10月1日正式建成使用,与周边的清渭楼,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渭河古渡遗址等组成了咸阳古渡文化景观带,彰显“大秦故都 德善咸阳”的古城风采,成为咸阳一座新地标。
咸阳古渡廊桥—【建设历程】
自2012年9月19日市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渭水桥(暂定名)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后,市旧城办竭尽全力组织实施。 2014年底,渭水桥桥墩工程完工,一层桥体全面贯通,完成投资9360万元。 2015年春节后,渭水桥工程施工遇到巨大困难。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5年底将渭水桥建设列入2016年度惠民实事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听取汇报、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有效推动了项目实施。 2016年5月15日已开始钢结构部件异地加工, 7月1日将开始现场安装,11月30日前安装结束。 2017年1月30日前完成瓦屋面工程。剩余装饰装修、水电、亮化工程及栏杆、雕塑等项目,2017年6月底前完成合同约定的所有建设内容。 2017年9月30日,古渡廊桥正式对外开放。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